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692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启动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Word格式.docx

3.1实验程序8

3.2前测结果8

4实验结果8

4.1道德判断8

4.1.1接受性8

4.1.2接受性解释9

4.1.3焦虑协调10

4.2心理理论11

4.2.1行为者意图11

4.2.2行为者自我解释11

4.3道德判断和心理理论的相关12

4.4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13

4.4.1接受性判断13

4.4.2行为者意图13

4.4.3行为者自我解释14

5讨论15

5.1道德判断中的年龄差异15

5.2心理理论中的年龄差异16

5.3道德判断与心理理论的相关16

5.4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16

6结论17

7不足与展望17

1前言

1.1提出问题

必要伤害(Necessaryharm)指的是行为者做出的是一种侵犯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肢体打击或者口头谩骂,但这种行为是为了阻止来自别人的伤害,比如为了自我防卫或者是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或物。

原型伤害(Prototypicalharm)区别于必要伤害,是一种基本的侵犯形式,即行为者的侵犯行为并不是为了避免伤害或者减少他人痛苦,而是单方面的施加于其他人的伤害,这种行为可以是肢体打击或者口头谩骂。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认识和理解,并籍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焦虑冲突(conflictingconcern)是指个体在进行判断或者决策时所面临的一种困境,在本研究中含义是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既要考虑到行为者的侵犯本身和其良好的意图并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

道德判断是儿童道德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国内外关于道德判断的研究数量较多,较为经典是的两难故事。

心理理论自提出以来,研究者们则开始从该角度研究道德领域问题,硕果颇多。

国外学者Jambon等人[1]改变传统的陈述性故事方式,采用连环画向儿童展示了一个具体的道德判断情景,通过对该情境下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儿童有关冲突情境的判断与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断有着相关关系。

并且近些年的研究也表明情绪变量作为一个关键的因素也在个体的道德判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国内有关情绪对于道德判断过程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典或者文本性道德两难故事中,并且探究情因素时集中在道德判断情景所带给个体的情绪感受,因此本研究设计在Jambon等人[1]的情境设计基础之上,引入情绪启动这一因素,探究个体对于不同情景的道德判断是否会因为不同的情绪启动而产生明显的变化。

1.2背景

1.2.1道德判断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儿童道德发展与判断的理论最早来自于皮亚杰,其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道德发展,自皮亚杰开创了认知领域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之后,科尔伯格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二者皆探讨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等,在认知领域对儿童道德进行研究。

在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皮亚杰将智力的发展作为划分道德发展阶段的依据,科尔伯格则将角色扮演机会视为比智力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皮亚杰发现小于7岁的儿童在判断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行为的结果和数量,7岁以上的儿童则是更多的考虑了行动者的意图,他们认为这比行为的结果更加重要。

这类似于撒谎测验的结果,皮亚杰认为10岁以后的儿童才会将撒谎这一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和撒谎者的动机联系在一起。

因此儿童的道德判断和其是否能够考虑行动者的动机意图有关,这一点已得到许多学者的研究证实。

中国学者莫雷[2]在较早时期就证实了5至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更多注意的是行为的结果,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行为动机上,而对行为的关注减少。

冯源等人[3]在道德判断研究中发现儿童的道德推理存在着分级现象,这种分级现象表明儿童在道德判断过程中最容易也是最先完成的是对简单行为的判断,这种判断是第一级的,该判断阶段无需借助心理理论便可直接完成,比如无论孤独症还是正常儿童都能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持否定态度,但如果进行更高级的道德判断如行为者的动机判断,则有显著差别,那些有着孤独症的儿童在心理理论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因而在动机判断过程中与正常儿童有着显著差别。

还有学者[4]在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和道德判断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关系,即对于他人内心状态理解能力较强的个体更能从动机的角度出发,能够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更合理的道德评价,并且能够根据行为者是否持有好的或坏的意图来从而判断其是否应受惩罚(徐伟,2014)。

有国外研究者[5]在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观点采择能力和道德推理呈正相关,并有着较强的预测性,这就说明如果儿童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其愿望思想和动机等,就能够更好更全面的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推断(Eisenberg,2001)。

Jambon等人[1]则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5到11岁儿童有关必要伤害的道德判断中发现,对于原型伤害,所有的儿童都对其持反对态度,即儿童认为伤害别人是不对的,但对于必要伤害,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对其持积极的态度,即解释行为者是为了避免伤害。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于行为者内心持有的积极想法的评估也是呈现增长的趋势,即越年长的儿童越认为行为者其自身对行为持积极的看法,也能更好的协调想法冲突,因此年长儿童更能对侵犯行为持有积极的态度,做出更多原谅性的判断。

因此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和心理理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心理理论的变化显示出了其道德判断的复杂性。

1.2.2情绪启动

启动的范式最早出现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在认知领域里,启动是指一种测试情景下对测试成绩的影响技术,个体在启动刺激条件的影响下,对随后呈现的目标刺激收到前刺激影响的技术。

而情绪启动技术则是将启动技术延伸到了情绪领域,不仅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启动范式的思路,并且使得启动在情绪方面的运用更加灵活。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研究工作者们发现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无意识的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评价或认识周围的世界,比如当自己高兴时会对其他事物有着更积极乐观的态度,而难过时则会消极对待。

因此在近几十年里,许多实验结果和调查都发现了情绪启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最直接的情绪启动效应为个体对同一效价的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反应时要明显小于不同效价的两个词,比如“黑种人——善良”的反应时要长于“白种人——善良”,因此情绪启动也为无意识情绪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从陈满琪等[6]引用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近些年的情绪启动研究主要在几大内容,首先是情绪启动的产生条件研究,这一点主要是国外的学者从易接近假说和情绪深入理论这两种观点出发,通过设计并改进实验发现这两种理论都有其支持的证据所在,因此关于情绪是如何被启动的这一问题尚无定论。

其次是关于这一技术过程中程序变量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是关注刺激本身的情绪意义或某一程序变量的影响,后来则发展到了启动刺激的新习得情绪效价、启动刺激与靶刺激的之间的关系以及背景的影响,并推动了新情绪启动范式的发展。

当然在关于情绪启动方面,神经生理学也在该领域做过研究,但其研究成果较少且尚不成熟。

除上述情绪启动范式的基本研究之外,研究者做的较多的是利用该范式来探究无意识的或者内隐的态度以及评价。

在社会认知上一般研究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以及对他人的评价,社会刻板印象以及个体的偏好程度。

在情绪启动的相关研究中,情绪诱发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认可为一种标准的研究方法之一,对于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情绪材料进行诱发,另一种则是情绪情境进行诱发。

从郑璞等人[7]引用的文献来看情绪材料主要包括视觉材料,听觉材料,嗅觉材料以及视听嗅复合型材料。

其中视觉材料只要包括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因受到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因此在进行情绪材料使用之前都要对其进行本土化的修订,因而中国也有学者修订出汉语情感词系统以及中国情绪图片系统。

而听觉材料方面,中国学者则根绝国际版声音系统建立了中国本土化的数码声音系统,虽然声音相比较于图片或者文字等能够引发较为持久及深刻的情绪体验,但利用声音来诱发情绪的方式缺乏标准化,即这个过程中难以量化某些心理量。

对于嗅觉材料,现在则使用较少,一是缺乏标准化的嗅觉库,二是嗅觉也有着难以保存的特点,一旦使用则会有所损耗,而且难以控制挥发气体的各项参数。

多通道材料结合了视觉听觉以及嗅觉,虽然可以更好的引发个体的情绪,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难以量化和标准化的材料库,所以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2.3情绪启动与道德的联系

从谢熹瑶等人[8]引用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有关道德判断的研究发现较为丰富,根据这些研究及理论成果可以发现,在个体的道德判断中,情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方面道德情境能够诱发情绪,另一方面不管是内源性情绪还是外源性情绪,它们都能够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并且在道德判断的全部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情绪是道德判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成分。

而在丁道群等人[9]的引用文献中可以看出,情绪作为道德判断的催化剂有其特异性,能够增强社会道德的关注点,比如消极的情绪会让个体更加关注情境中消极的部分,而积极情绪会让个体更加关注情境中积极的部分。

王云强等人[10]以大学生为被试群体,进行了情绪启动对道德判断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下的判断力要显著低于中性情绪条件,而中性条件下的判断力要显著低于消极情绪下的,但不同的消极或者积极情绪间的判断能力则无显著差异。

也有人[11]在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实验中发现了相反了结果,即被试的道德判断能力在负性情绪条件下高于正性条件下,但不同的消极情绪和正性情绪下,被试的判断能力均无差别,这与王云强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林余[12]利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在儿童青少年上建立评价系统,通过不同维度的评分显示出中国版该系统拥有较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将从该系统中选取适量图片以用于情绪诱发。

有学者[13]在西方音乐调式对大学生以及儿童的情绪诱发研究中发现,儿童在5岁时对不同调式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大学生相差无异,即在儿童大于5岁时,音乐情绪材料所引起的情绪分化和对大学生的效果相似。

因此本研究将不再对同种性质的情绪材料分类,只对消极、中性以及积极的三种条件下进行区分。

并且从Jambon等人[5]的研究结果表明,年幼儿童对于心理伤害的评估不足,可能因为年幼儿童对于心理伤害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因此作为一种非身体接触式的侵犯,会对其判断的态度没有身体伤害清晰,儿童认为心理伤害之所以可以被原谅可能是因为他们还不理解什么是心理伤害,而并非该伤害是一种必要伤害,因此在本研究中将移除心理伤害这一类型,所有道德判断情境均为身体伤害。

1.3研究假设

假设一,个体的道德判断和其心理理论是相关的,个体在对他人心理状态推测的水平越高,则其道德判断越成熟。

假设二,情绪对不同年龄儿童的道德判断有显著影响,且儿童在三种情绪下的判断水平有显著差异,其中积极情绪下道德判断水平要高于中性情绪下的判断水平,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判断水平要高于消极条件下的判断水平。

2方法

2.1被试样本

本研究被试均来自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四小学,共计120名被试,分别从二、四、六三个年级随机抽选,平均每个年级40人,经过对被试回答的筛选,二年级剔除无效回答13份,四年级剔除1份,六年级提出无效回答3份。

在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对以平均年龄作为统计量每个年级被试进行统计,将二年级的被试(M=6.96,D=.96),四年级的被试(M=8.81,SD=.62),六年级被试(M=11.08,SD=.40)分别作为7岁组,9岁组以及11岁组的组间变量进行分析。

2.2实验材料

本研究实验材料分成两部分,首先是情绪启动部分,本实验将采用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中的部分材料作为情绪启动的条件,分别从积极,中性和消极图片库中选取图片若干进行情绪启动,情绪是组间变量,即每名被试只经历一种情绪。

其次是道德判断图片材料,该图片材料来源于Jambon等人[1]所使用的研究材料,该材料四个故事,其中三个故事是必要伤害情境,一个故事是原型伤害故事。

每个故事攻私服图画,第一幅展示了两个角色在图中其中朋友的意图会导致伤害后果,第二个图片展示了主人公并不能说服他的朋友不做出那样的行为,并且上面表述的很清楚,该主人公已经来不及寻求其他帮助,必须要立即做出反应以阻止伤害的发生,最后一幅图片则是该主人公故意伤害他的朋友以阻止该事件的发生。

每个故事都是以朋友没有受到伤害但却哭着跑回去的结尾而结束的。

在原型伤害控制组中,其故事情节类似,但主人公并不是为了防止伤害发生,而是想要去荡秋千而推了他朋友导致其从秋千上摔了下去。

在因变量测量方面,为了防止两种伤害之间互相影响,本实验将把伤害类型当作是组间变量。

对被试的道德判断和心理理论进行了测量。

本次实验所有的材料均是纸质呈现。

2.3正式实验

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四小学的年级负责老师会阅览实验材料,并同意本次实验的进行,原型伤害和必要伤害两种故事类型和三种性质的情绪材料会被随机的分配到每个被试的任务中。

被试首先完成理解情绪图片材料,然后在道德判断之前被试会被询问两个问题以保证被试能够看懂图画的含义。

比如连线题“请将图画中不同颜色的人与其对应的字母连线”、“图画中的A对F做了什么?

”经过筛查共剔除17份回答,其余被试均能正确的回答检验问题。

最后被试完成道德判断问题。

2.4道德判断

在被试看完每个故事之后,被试将会被按照顺序询问以下问题。

首先是“画面中的主人公伤害别人是对的吗?

”、“你认为程度如何呢?

”程度将会被以三点评定的方式被记录,从0(一般好/比较好/非常好)——2(非常坏),该问题的回答为被试对图画中主人公行为接受性的看法。

随后被试会被问到“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该问题是开放式回答,回答的答案将会和接受性解释条目表对照,如果符合表内条目则记录1,不符合则记录,该条目由原作者Jambon等人[1]制成,具有十分良好的评分者内部一致性信度,并且本研究还将对该问题的回答进行焦虑冲突的记录,即被试在回答此问题时,答案中包括两种冲突的想法,比如“打别人是不对的,但是有时候为了去救别人也是可以的。

”如果被试这样回答了,将会被记录1,如果没有则记录0。

2.5心理理论

在道德判断问题之后,被试会被问一些关于主人公的意图和主人公对自己行为解释的问题。

在行为意图方面,被试会回答两个问题,一个开放式和一个迫选式的问题,比如“你认为图画中的主人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图画中的主人公想要去伤害他人吗?

”如果被试的回答表示行为者的意图是伤害他人则会被记录为1,如果是没有伤害的意图则会被记录为0。

而关于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测也会通过两个问题进行记录,首先会问到被试“图画中的主人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

”随后是程度的判断“那么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多好(坏)?

”回答以0(非常坏)——4(非常好)五点评分进行记录。

3前测

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本文对情绪材料的启动效果进行了前测,前测被试仍选自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四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其中二年级25人,四年级25人,六年级27人。

三个年级的被试均被随机分配到三种性质的情绪材料里。

3.1实验程序

随机选取77名被试作为前测的被试,前测的被试将不会作为正是测验的被试,考虑到儿童对程度估计的理解能力,在评定儿童的情绪上,本研究采用欧阳淑兰等人研究中编制的正性负性情绪编制量表,对其中的词语进行口语化,并且将其原先的五点评分改为四点评分。

在情绪启动前,对每一位被试进行了情绪自评量表,对每一位被试详细的解释了量表中词语所涉及到的含义,和每一种程度的含义。

确认每个被试都能够理解量表每项问题的含义。

在被试第一次完成情绪自评量表之后,让其做为时两分钟的心算作为干扰任务,以防止被试对情绪自评量表进行记忆。

在干扰任务之后,让其观看情绪图片材料,为防止被试猜测实验目的,因此主试将告诉被试本次是为了调查被试辨认图片的能力,让被试把每幅图片的内容写在旁边。

在被试看完情绪材料之后再对其进行情绪自评,该量表和之前情绪自评形式相同,内容相近。

3.2前测结果

前测结束后,对三种不同性质材料下的得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在积极情绪得分上,积极组得分t(25)=-3.661,P<

0.05,即积极组在观看积极情绪图片材料前后测差异显著,积极情绪得分明显提高;

中性组得分t(23)=.464,P>

0.05,即中性组组在观看中性图片材料前后差异不显著;

消极组得分t(24)=8.570,P<

0.05,即消极组在观看消极图片材料后差异显著,积极情绪得分明显降低。

而在消极情绪得分上,积极组得分t(25)=3.784,P<

0.05,即积极组在观看积极图片材料前后测差异显著,积极情绪得分明显降低;

中性组得分t(23)=-1.000,即说明中性组在观看中性图片材料前后测差异不显著;

消极组得分t(24)=-4.680,P<

0.05,即消极组在观看消极图片材料前后测差异显著,消极情绪明显提高。

因此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实验中所采用的情绪材料是有效的,能够引发被试的情绪,可以投入到正式的实验中。

4实验结果

4.1道德判断

4.1.1接受性

年龄与伤害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可得,年龄*伤害类型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578,P>

0.05,但由主效应分析可得,年龄变量上,F=34.63,P<

0.05,由表1可得,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在接受性得分上越来越高,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型伤害和必要伤害的得分都显著增加,而在伤害类型变量上,F=11.19,P<

0.05,由表1可得,每个年龄水平上,原型伤害的得分都高于必要伤害。

4.1.2接受性解释

由表2可得,在原型伤害中,接受性得分M=1.32,说明被试判断原型伤害条件下的主人公的行为是坏的,即是不被接受的,而在必要伤害M=.56,说明被试对主人公的行为的态度是倾向于接受的。

因此的在原型伤害情境下,主人公的侵犯行为这条解释占据了总数目的80%以上,而在必要伤害中,该条解释的比率有所下降,图画中朋友的侵犯行为和主人公的积极意图/行为所占比率有所上升。

由伤害类型*接受性解释可得,卡方值为16.10a,P<

0.05,由表4可得,正如表2数据显示,儿童在必要伤害中使用的接受性解释要远大于原型伤害。

原型伤害

必要伤害

变量

M

SD

道德判断‍a

接受性得分

1.32

.690

.56

.764

伤害意图信念

.507

.39

.494

主人公自我解释

2.04

1.399

1.90

1.429

对判断的解释b

主人公侵犯行为

.81

.35

朋友的侵犯行为

.00

.19

主人公积极意图/行为

.05

朋友关系

.14

.11

表2.a行为接受性评分是0—2三点评定,越高的分数表明了越高的接受性,伤害意图信念是0—1三两点点评定,分数越高表明个体越认为主人公持有的是积极意图,b主人公的自我解释分数是0—4五点评定,越高的分数表明儿童认为图画中的行为者对自己持有更积极的看法。

4.1.3焦虑协调

由于在原型伤害情境下个体均判断行为者的行为是不好的,因此在分析焦虑协调这一项时将不考虑原型伤害,只考虑在必要伤害情境下,分析不同年龄段之间对于焦虑协调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经分析得F=3.17,P<

0.05,由表2可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能考虑到冲突的焦虑,即认识到虽然主人公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主人公的意图是好的。

表2.焦虑冲突*年龄交叉分析

年龄

Total

7岁组

9岁组

11岁组

焦虑冲突

18

23

17

58

3

5

12

20

21

28

29

78

4.2心理理论

4.2.1行为者意图

由年龄和伤害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可得,年龄*伤害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3.36,P<

0.05,并且年龄的主效应显著而伤害的主效应不显著,年龄主效应F=4.93,P<

0.05,伤害类型主效应,F=1.18,P>

0.05。

如表5所示,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判定画图中行为者的意图为积极的,是不带伤害的,但从伤害类型上来看,无论是原型伤害情景还是必要伤害情境,儿童在判定行为者意图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4.2.2行为者自我解释

由年龄和伤害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可得,年龄*伤害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F=.43,P>

0.05,但年龄主效应显著,F=3.43,P<

0.05,由表6可得,在原型伤害上,7岁组和9岁组都倾向于判断行为者对本身持有更积极的看法,而在必要伤害情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判定行为者对自身行为持有着更消极的态度。

在表6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是原型伤害还是必要伤害,11岁组的儿童均认为行为者本身持有消极的看法。

4.3道德判断和心理理论的相关

如表7所示,通过对道德判断和心理理论两个变量的四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得,被试在接受性判断和程度判断上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接受性判断和心理理论中的两个指标均无显著的相关,而程度判断与心理理论中两个指标均有显著的相关,其中程度判断和行为者意图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程度判断和行为者自我解释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表7.道德判断与心理理论相关分析

接受性判断

程度判断

行为者意图

行为者自我解释

.322**

.122

-.168

463*

-.267*

.463*

.138

**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4.4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4.4.1接受性判断

由情绪和年龄的交互作用分析可得,情绪*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情绪类型主效应也不显著,其中交互作用F=.739,P>

0.05,情绪类型主效应F=.808,P<

4.4.2行为者意图

由情绪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分析可得,F=.474,P>

0.05,因此情绪类型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年龄和情绪类型的主效应均显著,情绪主效应F=5.174,P<

0.05,但由表9可知,情绪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身上有不同的效果,8岁组由情绪带来的变化要大于7岁组和9岁组。

由表8可得,积极情绪组的得分最高,消极情绪组的得分次之,而且中性情绪组的得分最低。

4.4.3行为者自我解释

由情绪类型和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可得,F=1.271,P>

0.05,因此情绪类型和年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情绪类型和年龄两个变量的主效应分别显著,情绪类型主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