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023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县辖17个乡镇,198个行政村1523个村民小组56479户,1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1万人。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52元,比XX年人均纯收入增长792元,增幅为58%。

XX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2万元,财政总支出25920万元。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省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逐步增加,至XX年平均每个村达到XX元,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村级组织机构健全,运转正常。

**县现有198个行政村,设立了198个村支部和198个村民委员会。

村支部、村委会组织机构健全。

村党支部组成人员实行“两推一选、任前公示”的办法进行了选拔,村委会主任、委员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省《实施办法》和《选举法》进行了选举产生。

群团组织负责人在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成员中提名,依照各自章程选举产生。

村支部和村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实行换届选举产生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

全县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均能按照其职能正常运转。

  切实划分村级类别,合理确定干部职数。

**县由于山大人稀,群众居住分散,按照村民人口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原则上以此确定干部职数。

每个村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确定为3至5人,设支书1名、委员2至4人,支部委员与村委会委员实行兼职,部分村实行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对1000人以下的行政村村委会组成人员确定为3人,设主任1名、委员2名;

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村委会组成人员确定为3至5人,设主任1名、委员2至4名,每个村民小组设组长1名。

一般村村干部设有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团支书、妇女主任、民兵连长、治保主任、调解主任、“三员两长”等职,其中“三员”每个村至少有1人,多为兼职;

“两长”中计生副村长多由其他村干部兼职,中心户长一般按15-20户确定1名。

大村设有副支书、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民兵连长、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由“两委”成员兼任。

**县198个村,共有“两委”干部990人,有组长1523人,其中由村干部兼任组长401人。

如民主镇榨溪村6个组,支书、主任、会计各兼任一名组长,溢河乡XX村各组长全部由村干部兼任。

  明确干部职责,确定干部报酬。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健康发展,**县人民政府于XX年5月26日以岚政发〔XX〕15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村级干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从村级组织设置、村级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村级干部主要职责任务、选拔任用、考核管理、工资待遇、村务公开及村民自治等七个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尤其是对村支书、主任、会计三个主要村干部的职责进行了细化,使村干部职责明确、任务具体。

村干部工资年标准实行结构工资制,工资由基础工资、工效工资、工龄工资三部分构成。

除工龄工资每年按10元计发外,基础工资占35%至40%,工效工资占60%至65%。

**县村主要干部工资年标准在2300元至5700元,村主要干部平均年工资总额在3500元左右。

各村民小组长的工资基本上是按村民人数人均1至2元标准补助的;

共青团支书、妇女主任、民兵连长的工资年人均各在350元左右,人畜“两防”人员工资年人均各在300元左右,“三员两长”人员工资年人均在200员左右。

如民主镇榨溪村组长工资按人均1.6元标准计发,孟石岭乡武学村组长工资按人均1元计发的,兼职的村干部,其年薪标准适当要高些。

村组干部报酬是村“两委”初评,乡镇党委、政府审定,按季考核,年底一次性兑现。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村级组织运转。

一是足额拨付转补资金,确保村组干部报酬按时发放。

**县均按照每村2万元的补助标准,将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各乡镇,各乡镇按照村级规模大小进行了适当调整,全县用于村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总额为396万元,保证了村组干部报酬按时发放。

二是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实行“村财乡管”。

为了规范村级资金收支,**县于XX年以县政府文件下发了《**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以政府办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实行村财乡代管实施办法》。

自XX年起,**县198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财乡镇代管办法,17个乡镇均成立了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财务审核程序,各村成立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全县统一实行了“村有乡管、集中核算、分村设账”和“收支两条线”的报账制管理办法,坚持资金所有权、受益权和使用权不变,全面实行村财乡镇代管制度。

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和村民主理财小组共同加强村级财务支出审核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一律拒付,从源头上予以控制。

严格报刊费订阅限额,除《**日报》、《当代**》、《**日报》和《社会与法制》外,其他报刊不予订阅,从而减少村级支出。

三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

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县从XX年起全面实行现任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

凡是在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男55周岁、女45周岁以下,连续任职5年以上的,方可享受县上统一组织实施的养老保险政策。

养老保险费由县、乡财政、村集体予以补贴,县财政每人每年补贴600元,乡财政每人每年补贴500元,有集体积累的村每人每年补贴400元,其余部分由参保个人予以补足。

缴费基数按照**省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规定,比照个体自由职业者参保基数的最低限额缴纳,最高不超过20%。

县、乡财政将补贴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养老保险费直接划入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村干部养老保险基金专户”。

村干部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从退休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四是支持发展村级经济,努力增加村级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

  二、**县村级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县XX年税改前后进行了撤乡并镇和村组合并工作,XX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村人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合,乡镇机构得到精简,人员比以前有所精干,乡村组织管理关系进一步理顺,为村级组织运转创造了有利条件。

调查中,乡镇干部普遍反映,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后,把乡村干部从过去繁杂的催粮收款中解脱出来,工作环境更好了,与群众的关系更和谐了。

但村级组织运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村集体经济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县属典型农业山区县,村级几乎没有村办企业,除财政补助资金外,绝大部分村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村集体经济十分匮乏,村级发展后劲不足。

  村级运转经费明显不足,村组干部报酬偏低。

全县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级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XX年前确定村级税改转补资金补助标准是1万元,在上级的关怀下,税改转补资金标准逐年提高,XX年为1.2万元,XX年为1.4万元,XX年达到2万元,尽管如此,我们调查发现村组干部、群团妇、“三员两长”各类村级组织所有干部构成人员的工资因无其它支付渠道,都要从这2万元中支付,可见目前村级运转保障水平仍然不高,村组干部报酬明显偏低,村级办公费用仍然处于紧张状态。

如民主镇榨溪村财政补助收入为2万元,剔除发干部报酬1.9万元外,仅剩下1000元用于开支订阅报刊费和水电费、电话费等办公,也就是说该村几乎没有办公经费了,更谈不上开支村组干部通讯费、交通费、慰问费等费用,但是一些村“两委”正常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等活动必须开展,在开展过程中必将需要一定的经费,在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就只能由村干部自己想办法,掏腰包。

如果把村干部报酬定低,少发些,将使村干部产生消极情绪,对村级发展不利。

全县村主要干部平均年报酬在3500元左右,最低的为2300元,最高的为5700元,这在当前物价指数评价下,还是很低的。

实际上,一个村干部在村上工作时间每月均在20天以上,这相对于脱产的乡镇工作人员来讲,年工资显得偏低。

按全年360天计算,平均日工资为10.3元,按有效工作日计算,平均日工资为17.5元,远远低于当地打工者每天40至50元的收入。

村干部普遍认为,当干部不如打工。

如果把村组干部工资标准提高点,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日常办公经费就无法保证。

  村级债务包袱沉重,消化十分困难。

据调查统计,**县目前村级债务总额为2822万元。

按债务来源划分:

①金融机构借款327万元;

②单位借款348万元;

③个人借款165万元;

④其他应付未付款1617万元。

按债务用途划分:

①生产性支出93万元;

②公益性支出2443万元,其中学校建设311万元,修建村组道路支出1633万元;

③管理费用52万元;

④垫缴税费35万元;

⑤其他支出201万元。

平均每个村负债达12.4万元。

这对无其他收入来源的村来讲,不堪重负,消化村级债务十分艰难,沉重的债务使收入本来拮据的村步履维艰。

  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

按照“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力争每个村办1至2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部门联村,以强带弱,以富帮穷等方式,帮助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创造发展条件,逐步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同时,根据各村实际,积极引导,加强发展行业、产业协会,建立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减轻村级组织的工作压力,把适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办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办理,把发展行业、产业协会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行解诀。

达到一个支部带动一个协会,一个协会发展一项产业,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效果。

  继续加大对村级税改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提高村级补助标准。

XX年省上对每村按2万元标准确定转移支付补助,这对于山区县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县山大人稀,村级管辖面积大,每村需3至5名村干部,加上群团组织、村民小组长和“三员两长”等,剔除公用经费、报刊费后,每个村主要村干部的报酬平均仅在3500元左右,在市场经济和现行物价指数评价下,相当一部分村干部都不愿意干,后顾思想严重。

有的干部碍于情面,却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缺少这一级干部,村组工作就很难开展。

基于此,建议上级将村级补助标准予以提高到4万元左右,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控制新债,分级消化村级旧债。

税改前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村级办学和“普九”,使村级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农村税费改革斩断了村级收入来源,农民负担虽从根本上得到了减轻,但沉重的负债难以消化,有的需要付息。

因一时难以偿还,导致债务越滚越大。

税改后虽各级政府明令禁止乡镇及其任何部们产生新的债务,但是政策体制上的因素,迫使基层政府不得不产生新的债务,基层杜绝新债产生受到冲击与困扰。

一是自XX年起,在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按照上级对村级道路硬化“群众打低子,政府铺面子”的总体要求,由于上级配套资金标准偏低,仅“打底子”硬化村级道路每千米实际支出超过上级补助3万元,仅此一项,该县XX、XX两年新增村级债务1021万元。

二是全县相当一部分村无公用活动场所,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上级给予补助修建村活动室,但补助资金偏低,使村级又产生了新的负债365万元。

因此,请上级应建立消债激励考核机制,对消化村级债务也应予以奖励补助,尤其是对过去因“普九”和村级办学形成的大额债务应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解决;

对全局性的新农村建设村级道路硬化群众打底子工程也应由政府承担;

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修建村级活动场所应由上级全额补助解决,不能给村上留有资金缺口,避免产生新的负债,使税改后各村能够轻装前进,良性发展。

  建立村主要干部退职后的保障机制。

省上应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建立所辖范围内统一的村干部退职后的保障机制,为村干部全额补助实施养老保险,减轻基层财政压力和村干部个人负担。

使村主要干部解除后顾之忧,能够放开手脚,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发展。

  建立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机制。

结合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建设,通过增加财政专项投入和优化整合种类农业产业资金,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加大农业产业建设和村级公益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村镇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和壮大。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