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930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x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教案

一、复习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一)、

(二)

5、观察物体

6认识时间

7、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时间: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 复习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

四、 复习难点:

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精心划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本期内容,对复习时间和内容做以下划分:

 

1、6~1、7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训练  

(二) 

1、8~1、9复习乘法口诀、应用题

1、10~1、1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1、14~1.15 复习观察物体、认识时间与数学广角

1、16   ~1、17    综合复习与机动测试

六、题型分类                             

    1、填空题(长度单位、换算)、判断题、连线题(角的有关知识、观察物体)

    2、计算题(1——9的乘法口诀的运用)

    3、应用题(多几少几、几个几等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知识点分类:

    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正确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竖式。

    ②长度单位

米和厘米的换算、长度单位填写等

③1——9的口诀

    乘法计算、口诀运用、规律的填写

④应用题

    多几少几、几个几等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⑤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立体图)

⑥认识时间、数字的排列与组合

   认识时间,找出数字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七、具体措施

    1、通过安排多种形式加强对表内乘除法的练习,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

    2、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3、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复习的过程要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同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帮助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使其成绩有所提高。

    5、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6、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习的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1、6~1、7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一、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

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

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

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二、综合练习:

1.口算

51-30=60-35=59-28=10+13=12+10=

42+24=10+55=25+66=89+10=66+16=

99-85=80-40=65-41=71+11=68+26=

61-53=53-48=17+35=83-40=61-57=

74-52=35+46=18+12=86-51=22+60=

87-40=29+43=87-53=

2、列式计算:

(1)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

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多少

(2)两步竖式计算

45+5+40=83-50-4=30-14-8=

 

70-33+7=96-70+6=94-60+4=

 

7+23-4=93-49+27=

 

3、应用

(1)二年级2班上体育课,老师让23名同学打蓝球,19名同学做操。

①全班共有多少个同学?

②打蓝球的同学比做操的多几人?

 

(2)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写了多少个大字?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1、8~1、9复习乘法口诀、应用题

一、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

计算:

2+2+2=6,用乘法算就是:

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

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    3   ×   4   =  12     :

          :

          :

            :

        :

: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和   相同加数的个数  相同加数   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

6×3=18读作:

“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

乘数×乘数=积  

 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

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

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

3+3+3+3+2=14   乘加:

3×4+2=14    乘减:

3×5-1=14 

二、综合练习

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

(1)求“8比5多多少?

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

”都用加法算()

(2)求“9比16少多少?

”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

”都用减法算()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4)5×5=25读作:

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

()

2、先看图,再填空

★★★★★★★★★★★★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

_________;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

___________;

(3)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

(4)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八二十四

(2)七()六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算

7×7=3×2=5×4=1×3=4×9=2×9=

4×3=2×3=9×9=2×7=1×9=3×8=

6×1=8×8=6×5=5×7=5×1=2×2=

5×8=2×4=5×2=2×5=6×2=2×6=

3×5=3×1×8=5×9=4×7=1×7=

3×7=4×2=4×8=6×6=7×9=3×3=

7×8=3×1=1×4=3×4=1×5=1×1=

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①7+7+7②3+3+4+3+3③8+8+8+8

5、7个3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6、()里最大能填几?

()×4<266×()<3268>9×()

7、在○里填上“>”、“<”或“=”。

8×6○487×7○475×9○46

8、应用:

(1)、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

一共有多少人?

(2)、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

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1、10~1、1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一、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