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7049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组活动案例Word格式.docx

“我听懂了。

”“听不懂。

”“你好象这个地方说错了。

”“这样说会更好。

”……

2、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全班交流。

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

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

(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先用6除几?

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

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

商是几位数?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

你教会了谁?

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②除。

用23除以6,等于3,3写在十位上。

③乘。

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除数6等于18个十,写在23个十的下面。

④减。

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5写在十位上。

⑤查。

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

⑦除。

用6除58,等于9。

⑧乘。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六步骤“①先判断。

⑥放……”。

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三、问题延伸,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1、解决例3延伸问题:

“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下这些照片吗?

2本呢?

”。

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

24×

2=48>

39>

24。

   生2:

6=144,144<

236<

144×

2。

所以,一本相册不够,2本可以。

2、交流方法,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四、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1、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

注意先估算,再笔算。

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P23页第1、4题。

五、课堂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6、随堂作业。

7、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孙然

单位

方埠中心学校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

观察者资料

俞园芳

观察中心

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

评分

备注

1.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4

课前准备较好

2.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3

少部分学生游离课堂之外

3.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学生没有记录笔记的习惯

4.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部分同学爱插嘴

5.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

6.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2

学生小组活动组织有欠缺

7.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探究形式多样,但有些流于形式。

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学生质疑大胆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少部分学生掌握较差

10.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学生作业反馈情况较差,计算不到位

课堂中教师能做好课前准备,但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

在课堂中,教师组织教学、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学习习惯较差,真正参与学习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同学好像是陪客。

但欣喜地看到一点,本班学生参与质疑比较大胆,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注:

评分为5分制:

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课堂观察量表五(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

刘伟荣

观察维度

教师教学机智

研究问题

教师是如何处理学生错误的?

处理

学生错误

知识性错误

表达的错误(文字表述、图形等)

思考不全面

未把握问题

的指向

鼓励

引导

换其他学生回答

教师自

己指正

进行解释和说明

由学生

评价

由同伴补充完善(合作学习时)

最终明确正确解答

忽视或视而不见

课堂中,教师对于错误的处理方式比较简单,教师自己指正的情况较多,不能很好地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因此学生对错误的形成、解决都没有很好地完成。

课堂观察量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周玉珍

观察内容

教师提问类型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提问以判断性为主。

3.论证性问题.

学生提问类型

4.理解性疑惑.

学生提问的以理解性为主

5.判断性疑惑.

6.实证性疑惑.

互动

类型

7.对师生互动.

8.生生互动.

9.师班互动.

教师与全体学生对话为主

教师对

过程

的推进

10.以问题推进互动.

一般情况以问题进行推进

11.以评价推进互动.

12.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

动过程

记时

13.30秒以下.

师生对话留于形式

14.30秒以上.

师对生

提问

的态度

15.热情.

16.冷漠.

17.忽视.

没有很好利用问题资源

管理

18.有效调控.

19.放任.

对学生情况束手无策

师生互动情况不够理想,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如果有师生对话,那也是留于形式的,没有思维容量。

同时教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利用,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落实。

 

七:

教学反思

新教材中,教材例题的编写非常精简,有些知识点的跨越很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做一做中出现。

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

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

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在例题教学前,我加入了商是三位数的题目,除了可以加深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外,还可以与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形成有力的对比。

虽然,通过复习铺垫、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对比发现,学生对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已经清晰明了,但仅此,学生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仍很吃力。

尤其是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学生往往会同时移动两位来计算,造成了计算上的错误。

但全班整体掌握较好。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

在教学时,一定要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所有知识点,把握编者意图,并根据班级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造就一节高效的课堂。

“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组内公开课二

刘伟荣执教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执教班级:

(2)班

一、教学设计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决。

2、能够熟练正确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用恰当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一、完成课堂前测

上课之前我们先完成一个小练习——(课堂前测),并且校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试商的能力和进一步体会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新知,体验有余数的除法在数学中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体验隐含数字和“加一型”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两位老师带着36个小朋友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6个人。

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

(课件展示例题)

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师转换实物投影,为学生交流做准备。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做法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做法。

分析交流:

到底需要6条还是7条,请说说你的理由。

指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得出正确的结论。

怎样用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呢?

36+2=38(个)

38÷

6=6(条)……2(个)

6+1=7(条)

答:

他们至少要租7条船。

(让学生明白不能丢了老师,同时进一步理解“余下的2人也需要1条船。

那余数是3人呢?

4人呢?

为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

不管余数是几,都只要加一就行了。

生活中很多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最后都要加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让学生学会寻找隐含的数学信息,感知需要加一的原因。

并在交流讨论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研讨辩论的平台,能加深对隐含数字和“加一”的理解。

(二)体验单位变化和“去尾型问题”

1、一瓶纯净水9角钱,小明用4元钱最多能买几瓶?

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4元=40角)

40÷

9=4(瓶)‥‥‥4(角)这里4瓶需要加1吗?

交流研讨:

是否需要加一,为什么?

(学生交流、辩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不需要加一的情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只要弄明白为什么不用“加一”就行了。

同时注意实际问题中单位要统一。

(三)体验补缺问题

有58本书,至少需要增加多少本,可以刚好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

(课件出示问题)

赶快动手列式算算吧?

58÷

9=6(本)……4(本)

9-4=5(本)

至少需要增加5本,可以刚好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

先指生交流,再适度点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说清除数减余数的原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学会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练习:

幼儿园的老师要把下面的玩具分到各个小组:

皮球26个,积木16盒,小汽车20辆,现在每个组要分6个皮球、3盒积木、4辆小汽车,这些玩具可以分给几个组?

26÷

6=4(组)……2(个)

16÷

3=5(组)……1(盒)

20÷

4=5(组)

这些玩具可以分给4个组。

为什么只能分给4个组?

交流讨论,因为每个组都要分到三种玩具。

(五)练习:

小熊送给小猴6篮桃子,自己留了2篮,

每篮有7个,如果小猴每天吃5个,可以吃多少天?

还剩多少个?

7=42(个)

42÷

5=8(天)……2(个)

可以吃8天,还剩2个。

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讨论交流。

(注意:

要选择有用的信息,先求总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下课。

板书: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1、注意隐含的数字,有余数商要加一。

2、注意单位要统一,有余数商不加一。

3、注意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4、注意商取最小值。

(每组都要有三种玩具)

5、要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无关的删除。

二、作业纸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课堂前测)

1.□÷

7=□……□,余数可能是()

2.□÷

□=□……6,除数可能是()

3.□÷

6=5……□,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解决问题我能行

(课后练习)

1、有一堆糖果,不到20块,平均分给3个孩子或平均分给5个孩子,都剩下1块,想一想,这堆糖果一共有多少块?

2.用2,7,65,9这四个数写算式。

3、在20米长的一段公路上,每隔4米栽一棵松树。

如果首尾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松树?

公路两边都种,需要几棵树?

4、做一件衣服需要3米布,22米最多能做几件这样的衣服?

答:

22米最多能做这样的( 

)件衣服。

5、有10个人去公园租船游玩,每条船只能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至少要租( 

)条船。

8、课堂观察量表:

5

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

学生认真倾听

能认真倾听学生发言

学生小组活动组织到位

探究形式多样,能够进行小组展示。

学生质疑不够大胆

个别学生掌握较差

学生作业反馈情况较低好,计算正确率高

课堂中教师能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在备课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准确地把握学习起点。

在课堂中,教师组织教学到位,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学生的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等习惯较好。

本班学生参与质疑比较大胆,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能较地地掌握课堂的知识与技能。

课堂中,教师对于错误的处理方式多样,能育分利用学生的资源,进行有效地引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合作中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从而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课堂观察量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提问时注重思维含量

师生互动以引导鼓励为主

以学生评价,小组帮助为主

能运用评价进行推进

师生对话有效

有效利用学生资源

对学生问题准确地把握

师生互动情况有效,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合作中完成学习,如有师生对话,以引导鼓励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思考,提升了课堂的思维有效性。

同时教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很好地利用,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落实。

教学反思:

(刘伟荣)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表内除法、用竖式计算除法、余数的意义后教学的,学生已经可以比较自如地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懂得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对于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学生已经有了能力的储备。

上《有余数除法的应用》这一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应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正确解答有余数的应用题,并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简单名称。

通过教学,发现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时存在着一定问题。

本节课,我使用了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强化练习、学习小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

虽然在课前我的教学设计准备得还算充分,从第一个环节的复习旧知开始,一直到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的由主题图中的信息抽象出全文字信息时,还进行的比较顺利。

但是在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其计算的过程时,由于我没有注意观察、指导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到相应的位置,导致后面其他内容的板书就感觉乱了些。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好,那就是重点不够突出。

本节可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那么本节课的着重点是在于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我对这部分内容处理得不够好。

我应该在学生列好算式后,多问几个学生“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义?

”只有多问几次,才能让学生加深影响,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我相信我今后在进行相同类型内容的教学时,一定会吸取这次的经验和教训,尽我最大的能力,把课上到更好。

小学低段数学组内公开课总结 

俞园芳

为提高我组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我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了2节组内公开课,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

不少教师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听课的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钻研不够,课堂组织不到位对,因此上课效果不好。

教研组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课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教学基本功与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

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

2、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

课件设计相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

3、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

4、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能力强。

二、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

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

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三、 

教学过程方法:

1、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

3、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组内公开课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课堂组织常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问题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