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904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5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纬地挡墙设计手册Word下载.docx

内存:

64M以上。

操作系统:

Windows95/98/me/Se/NT/2000/XP均可。

图形平台:

AutoCADR2000(包含Express菜单)或AutoCADR2002中英文版

推荐用户最好使用AutoCADR2002(最稳定版本)。

(2)程序安装:

运行安装光盘下的sutup.exe(对于Win98或Win2000操作系统)或直接运行DQDesign.msi安装程序,即可弹出程序安装界面,按照提示逐步进行设置并点击“下一步”可完成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以及软件锁驱动程序的安装。

安装完成后系统将在桌面建立一个“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DQDesign2.5版”的快捷图标。

二、程序应用步骤:

1、新建挡土墙设计项目(名称、路径等),同时指定其对应的纬地道路CAD系统项目的项目名称(项目文件即*.prj),并指定设置沉降缝的间距和沉降缝最大间距;

2、开始进行挡土墙的动态布设,用户需要选择并输入需要布设挡墙的路基侧别和桩号区间,系统自动调取相关数据绘出用于布设挡墙的草图;

3、指定所要设计布设的挡墙类型可能会包括:

半幅路基宽度、设计荷载、内摩擦角、承载力、路堤高度与坡度等一些具体参数。

4、通过鼠标直接点取和移动或键盘输入进行挡墙布设,并可对墙高和沉降缝位置进行调整;

5、结束布设过程;

6、在完成绘图设置后,直接绘制挡土墙平立面布置图纸;

7、在完成表格设置后,绘制输出全挡圬工数量表;

8、绘制输出该段挡墙的所有特征断面图和挡墙横断面图;

9、挡墙设计成果可以另存为HintCAD的挡墙设计文件(*.dq)。

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的菜单编排顺序基本就是软件的应用流程,并且菜单系统会自动进行明暗显示,即用户完成某一步骤后,下一步骤的菜单项会自动亮显,提示可以进行下一步骤工作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

三、程序应用界面

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运行于AutoCAD通用平台下,在纵向布设挡土墙时的程序界面如下图1A所示。

图形屏幕左上角为动态显示的当前正在布设的挡墙的相关信息,如起终点的桩号、墙顶设计高程、墙高、墙顶填土高以及墙长、墙底纵坡、挡墙埋置深度等,以方便用户在布设挡墙时随时掌握所需的各种挡墙信息;

图中蓝色竖向线是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沉降缝间距绘出的沉降缝位置,用户可通过CAD的“move”命令对沉降缝的位置进行任意的移动。

图1A

第二章挡土墙设计项目的建立与设置

一、新建项目

图2

图1

在开始应用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的第一步即“新建项目”:

新建一个挡土墙设计项目,在项目设置对话框中指定项目的名称和保存路径,同时指定其对应的纬地道路CAD系统中该设计项目的项目名称(即*.prj项目文件),因为挡墙布设及出图所需要的路线设计的平、纵、横相关资料,软件会自动从纬地道路CAD系统项目中立即提取出来。

并在沉降缝参数栏中设定沉降缝的标准布设间距和沉降缝最大间距等,参见图1、2所示。

注意:

所谓“最大缝间距”就是用户指定的沉降缝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距离,如果沉降缝之间的间距超过了最大缝间距,沉降缝位置示意的蓝色竖向线会变为红色,在结束布设后,也不能输出平立面图和横断面图。

用户设定沉降缝最大间距时,不能和沉降缝间距的距离设定相同,否则系统会默认布设的沉降缝之间的距离均超过了其设定的沉降缝最大间距。

二、项目的修改

图3

而对于已经建立的挡墙设计项目,用户可以通过“项目设置”查看并修改该项目对应的路径、位置、挡土墙数据文件和沉降缝文件等,参见图3所示。

第三章挡土墙动态布设

一、绘制挡墙布设草图

点击“挡墙设计”菜单的“开始布设”命令,系统出现图4所示对话框,提示用户选择需要布设挡墙的路基侧别(路基的左侧或右侧)和桩号区间。

图4

点击“开始”按钮,系统自动在当前AutoCAD图形窗口绘制出挡墙布设草图,如图5所示。

图5

图中高程标尺为白色竖向线、桩号里程标尺为白色横向线,路基中桩高程设计线为横向黄线,路基边缘的高程设计线为横向红线,本侧的边坡与地面相交形成的坡口坡脚线为绿色线,纵断地面线为青色线。

挡墙布设草图的构成原理如下图5A(挖方路基)、图5B(填方路基)所示,箭头表示投影方向。

将每个桩号横断面的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对应的纵断地面高程、纵断设计高程、坡口坡脚高程以及该侧路基边缘高程点按照高程为纵坐标和桩号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依次连接,便构成了挡墙布设草图。

通过该图,用户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一段为填方边坡、哪一段为挖方边坡,方便用户非常直观地进行挡墙的布设。

图5A

图5B

二、挡墙类型的选择

纬地挡墙设计系统采用开放式自学习挡土墙数据库(标准图库),在开始布设前用户需要指定所要设计布设的挡墙类型,根据指定的该类型标准挡墙可能还需要指定一些具体的控制参数如:

半幅路基宽度、设计荷载、内摩擦角、承载力、路堤高度与路堤坡度等,因为挡墙标准库中可能含有很多类型不同的标准图,用户可以通过上述这些参数的选择确定最终需要使用的挡墙标准图。

参见图6、图7所示窗口。

图6

图7

此处选择的“半幅路基宽度”并非用于挡墙平面图绘制的半幅路基宽度,而是标准挡墙库中某一类标准挡墙的一个类型控制参数。

挡墙平面图绘制的路基宽度是根据纬地道路CAD系统中的路幅宽度文件(*.wid)中的宽度数据进行准确绘制的。

三、动态布设挡墙

用户在图5所示挡墙布设草图的基础上,点击“挡墙设计”菜单下的“布设墙段”,系统提示用户输入墙段布设的起点桩号,用户可直接用鼠标在屏幕上点取,也可在Autocad命令提示行直接输入起始桩号,接着用户继续向右向下(对于上挡墙则向右上)移动鼠标,那麽便可看到跟随鼠标出现的动态挡墙的虚线图形。

同时系统会在AutoCAD窗口的屏幕左上角动态显示当前鼠标位置所示该墙段的桩号、墙段长度、墙高、墙底纵坡和墙底埋深等参数。

在适当的位置用户点击鼠标左键,便可直接确定该挡墙段的终点位置桩号和墙高,系统同时按照设定的沉降缝间距绘制出蓝色的沉降缝位置线,用户可继续移动鼠标布设下一段挡墙,如图1A所示。

用户也可以在AutoCAD命令行中输入该墙段的终点桩号和墙高或者墙底纵坡,见图8所示。

图8

当用户采用鼠标在图上点取来确定墙段布设的起终点位置时,在布设之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桩号的取整精度。

点击“挡墙设计”菜单下的“桩号取整”命令,系统在AutoCAD的命令行提示:

“输入桩号取整精度:

”,用户键入一个取整的常数,则桩号以该常数的整数倍取整。

例如:

输入5回车,则鼠标点取的墙段起点和终点桩号为5的整数倍,即桩号是尾数为0或5的整数;

输入1回车,则桩号取值为整数;

输入0.1回车,则桩号取值有一位小数,其它以此类推,输入0,表示桩号不取整。

在使用鼠标动态布设墙段的过程中,随挡墙虚线图形出现的紫色线条为“挡墙埋置线”,是系统实时计算得到的设置挡墙后挡墙墙面和地面的交线,如图9A中所示。

挡墙埋置线是在挡墙布设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条线,它是用户在布设墙段时确定墙段高度和确定挡墙分段错台的很直观的一个依据。

用户在布设挡墙的过程中需随时注意“挡墙埋置线”,以保证设计出合理的挡墙。

图9A

在一个段落的挡墙布设完成时,点击鼠标右键菜单中的“确定”或按“esc”键便可结束该挡墙段落的布设过程,图9所示为布设完成的一段路肩挡墙。

图9

在一段挡墙的布设过程中,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挡墙类型进行墙段的布设。

四、墙段的参数查询和修改

1、墙段参数的查询

完成一段挡墙的布设后,如果用户需要查询某个墙段的具体参数,可在AuotCAD命令行键入“list”命令回车,再用鼠标点取该墙段,系统会在AuotCAD文本窗口中显示该段挡墙所有的相关信息,如:

挡墙类型、起终点桩号、墙顶填土高度、挡墙具体尺寸、圬工体积等等。

2、墙段的修改

图10

墙段修改:

在AuotCAD2002中,用鼠标双击某个墙段(即挡墙设计菜单中的“墙段修改”命令),系统弹出该墙段的特性对话框,如图10所示。

用户可以在特性对话框中查询或者修改该墙段的起终点桩号、起终点墙高以及墙底纵坡,屏幕中动态布设的墙段图形随即发生改变(即图形和数据联动)。

用户也可以利用AutoCAD中的夹点编辑命令,鼠标选择墙段底部的某个夹点然后移动鼠标来改变墙段的长度和高度,修改起来十分方便。

分割墙段和合并墙段:

用户可以采用“分割墙段”命令将某一个墙段进行分割为两个墙段然后分别进行修改,或者使用“合并墙段”命令将两个相邻的类型和墙高相同的墙段合并为一个墙段。

删除墙段:

用户如果需要删除某几个墙段重新进行布设,可以在选择这几个墙段后,使用菜单中的“删除墙段”命令(或使用“Delete”键盘命令)来删除这些墙段,然后重新进行布设。

在重新布设时,当移动鼠标接近上一个墙段时,系统会自动捕捉上一个墙段的终点位置以保证准备布设的墙段起点位置和上一墙段精确相接。

五、沉降缝的修改

沉降缝的布设,系统是按照开始“新建项目”时设定的沉降缝间距自动进行布设的,在挡墙段落布设完成后,沉降缝也自动布设完成。

用户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对沉降缝的位置进行修改或添加新的沉降缝。

添加沉降缝:

点击挡墙设计菜单下的“添加沉降缝”命令,可以在已布设墙段的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左键来添加一个沉降缝,移动鼠标可继续添加新的沉降缝。

用户也可以根据CAD命令行的提示直接输入需要添加沉降缝的位置的桩号,然后回车就可以添加一个沉降缝;

如果用户需要采用输入距离来添加下一个沉降缝,可以在上一个沉降缝位置的右侧单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到前沉降缝距离”命令,然后根据CAD命令行的提示输入到前沉降缝距离,系统即按照此距离添加一个新的沉降缝。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右键菜单中切换桩号和距离两种添加沉降缝的方式,点击右键菜单中的“确定”命令即结束沉降缝的添加。

删除沉降缝:

鼠标选择墙段中需要删除的一个或几个沉降缝,执行菜单中的“删除沉降缝”命令,即可删除沉降缝。

提示:

使用CAD的删除(即erase)命令也可以删除沉降缝。

沉降缝修改:

鼠标选择墙段中需要修改的一个沉降缝,单击“挡墙设计”菜单中的“沉降缝修改”命令(或直接鼠标双击欲修改的沉降缝),系统即弹出沉降缝的特性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用户可查看该沉降缝的位置桩号以及与前后沉降缝间隔的距离。

用户可以在此对话框中修改该沉降缝的位置桩号或者修改与前一沉降缝间隔的距离(前距离),挡墙布设图中的沉降缝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用户也可以使用CAD中的移动(即move)命令,然后选择一个或多个沉降缝进行移动来改变其位置,当沉降缝移动到墙段分段或错台的位置附近,会自动捕捉该位置以方便用户准确移动沉降缝到该位置。

六、结束布设

完成挡墙的布设和修改后,点击菜单中的“结束布设”命令,系统便会自动整理整个项目布设的挡墙数据和沉降缝数据并保存它们,选择挡墙类型的菜单条也随之消失。

接下来用户就可以进行挡墙绘图的设置和出图了。

如果用户点击了菜单中“结束布设”命令后接着想继续布设新的挡墙,可以接着点击“挡墙设计”菜单,系统会重新弹出选择“挡墙类型”的工具栏,用户就可以继续选择需要的挡墙类型布设新的挡墙了。

许多这样的地方,用户都可以体会到该软件的众多智能化的设计思想。

用户在重新布设挡墙或修改了某个墙段或沉降缝的相关参数后,结束时仍需要点击菜单中“结束布设”命令,让系统自动刷新全墙的挡墙数据和沉降缝数据。

第四章挡土墙平立面图的设置与输出

一、绘图设置

在输出平立面设计图纸之前,用户先要进行“绘图设置”,见图11。

通过绘图设置,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平立面图的图名、比例、页面长度、起终点名称、字体大小类型、图层控制等,并且可以选择在图中标注哪些内容。

几乎图中所有的标注都可以由用户自由定制,使输出的平立面图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图11

二、沉降缝设置

用户在此处也可以进行沉降缝的设置,点击“沉降缝设置”命令,系统弹出如图12所示对话框,用户可在系统自动设置的基础上调整指定新的沉降缝位置。

在对话框中可通过距离和桩号两种方式来调整沉降缝的位置,其中对齐值主要是针对距离方式而言的,所谓对齐值就是指在两沉降缝之间如果存在挡墙分段,则后一沉降缝至最近的挡墙分段位置的距离就是对齐值。

如果该沉降缝段内的挡墙在布设时没有分段,则后一沉降缝的对齐值为0;

如果用户希望将沉降缝设置在挡墙分段的位置,则应将沉降缝桩号改为该分段挡墙的终点桩号(通过桩号方式)或者将沉降缝距离改为该分段挡墙的长度(通过距离方式),此时对齐值的距离应该等于0。

对齐值由系统自动计算得到,不能直接修改。

图12

如果用户在布设挡墙时已经调整好了沉降缝的位置,在此处则可以不再进行设置。

推荐用户在挡墙布设时进行沉降缝的设置和修改,更为方便、快捷、直观。

三、输出平立面图

在完成上述设置后,用户点取“输出平立面图”命令,系统弹出平立面图绘制对话框,如图13所示。

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出图比例和页面宽度提示出本项目布设的所有挡墙生成平立面图的总页数,用户可以选择输出平立面图的起始页码和终止页码,系统默认为全部输出。

图13

点击对话框中的“绘制”按钮,系统在命令行提示:

“请输入绘图基点”,用户在CAD图形屏幕合适的空白位置点击鼠标左键;

系统紧接着提示:

“是否需要桩号从右到左排列[0否/1是/2全部是/3全部否]”,即提示用户选择一种合适的出图方式,其中:

“0”表示将要输出的这张图按照桩号从左到右的顺序绘制平立面图,一般用于路基右侧下挡墙或路基左侧上挡墙的绘制,“1”表示将要输出的这张图按照桩号从右到左的顺序绘制平立面图,一般用于路基左侧下挡墙或路基右侧上挡墙的绘制,“2”表示全部平立面图按照桩号从右到左的顺序来绘制,“3”表示全部平立面图按照桩号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绘制,这四个选项也可在单击鼠标右键后出现在右键菜单中,用户可根据作图习惯或设计要求来进行选择。

选择好出图方式后,系统即自动调用纬地挡土墙安装目录下的图框模板,在AutoCAD当前图形屏幕中绘制生成指定页码范围的挡墙的平立面设计图,如图14所示。

用户可对图形进行存盘或打印输出。

图14

四、图框模板的修改

用户在输出平立面图之前,可根据自己所采用的图框样式对纬地挡土墙安装目录下的图框模板(tk_dq.dwg)先进行修改,以达到自己的要求,修改完毕后保存退出,然后重新启动纬地挡土墙设计系统,这时进行平立面图的输出即采用的是新的图框模板。

第五章圬工数量表的设置与输出

在系统输出全墙圬工数量表之前,如果用户需要对表格模板的设置做一些修改,可执行“图表输出”菜单下的“表格设置”命令,系统弹出“表格设置”对话框见图14。

由于该表格采用了开放式定制的方法,所以用户可以通过表格设置,自由定制表格输出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圬工体积的计算、基底超挖的面积等等。

一、表格模板的设置

系统在“表格设置”中的默认设置是按照挡墙库中该类型挡墙的表格模板的设置进行显示的(表格模板的设置和修改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专门做介绍),用户可根据需要在此“表格设置”中进行一些修改。

如果挡墙库中该类型挡墙的表格模板已经设置好了,用户则可以直接采用”表格设置“中的默认设置而不用做修改。

设置方法:

用户可在对话框中左侧的“选择表格列”一栏中选取与表格模板中内容相对应的列,然后在右侧设置该列的填写内容以及数据的精度、单位换算系数、数据格式和是否进行合计等。

下面就表格的一些主要的设置进行说明:

1、分段桩号:

一般是表格模板的第一列,是指连续布设的一段挡墙中每一个墙段的起终点桩号。

采用系统默认的填写内容为[OD],即表示该列的填写内容为该挡墙分段的起终点桩号。

如果桩号是带标识的,例如桩号为AK**+***,则在“数据格式”栏中输入“AX”;

如果需要在该列末尾显示“合计”二字,则在“合计内容”栏中输入“合计”二字。

2、墙长:

一般位于表格模板的第二列,是指一个挡墙段落中每一个墙段的长度,选择字段为[L],表示该列的填写内容为墙长,此长度是和挡墙分段桩号对应的。

如果需要在该列末尾显示合计长度,则需要勾选“进行合计”选项前面的小方框。

3、墙高:

一般在表格模板的第三列,是指每一个墙段的起终点墙高,选择字段为[OH~DH],表示该列的填写内容为该墙段的起终点高度。

4、挡墙断面尺寸:

根据工程数量表的表头内容依次对应选择该段挡墙的标准断面尺寸的字段,用户所选用的标准挡墙的断面尺寸的字段均在“选择字段”的下拉列表中显示。

对于坡度等尺寸,用户需在“数据格式”编辑框中根据习惯输入“1:

X”或“X:

1”。

5、砌体数量:

在设置表格中浆砌石数量一列的填写内容时,有两种设置方法让用户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用:

①如果用户在布设挡墙时设计的墙高是挡墙库中的标准挡墙墙高,并且每一段挡墙的起点墙高和终点墙高相同时,用户可以选择字段如“[圬工体积]*[L]”计算工程数量,或者选用[WGSL]字段,即采用系统自动计算的圬工体积。

②如果用户对动态布设的挡墙墙高做了修改,使挡墙的墙高处于挡墙库标准挡墙的不同墙高之间,或者某段挡墙的起点墙高和终点墙高不等高,填写内容一栏应选用[WGSL]字段,即采用系统自动计算的圬工数量。

6、挖基和回填:

用户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填写内容的编辑框中利用下方的运算按钮、选择字段和数字自行编辑输入或修改挖基和回填的公式,并勾选“进行合计”的选项,系统在生成工程数量表时则根据公式自动进行计算并生成合计数量。

二、输出工程数量表

完成“表格设置”后,点击“输出圬工数量表”菜单,系统直接在用户指定的位置绘制生成全墙圬工数量表,见图15。

用户可将其与平立面图纸一起保存或打印输出该表。

第六章挡墙断面图的输出

一、标准挡墙断面的输出

在结束挡墙的布设后,用户点击“输出挡墙断面”菜单项,然后根据系统提示指定各个挡墙特征断面的绘图位置,系统一一将全段挡墙中每一个特征断面图绘制出来。

见图15

图15

二、挡墙横断面图的输出

如果用户需要生成每一个加桩桩号的挡墙横断面图(带横断地面线),可执行“图表输出”菜单中的“输出横断面”命令,系统即自动调取纬地道路系统中该设计项目的相关数据,在用户指定位置一次性绘制出全部挡墙加桩的横断面图,桩号范围为纬地道路系统中该挡墙段落起迄桩号范围内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hdm)中对应的桩号。

用户可将生成的挡墙横断面图整理后装入图框即可。

如图15B所示。

图15B

第七章项目的保存和在纬地道路CAD中的应用

用户可以将某一设计项目的同一侧挡墙一次布设完毕,再对每段挡墙逐个进行详细的绘图设置和沉降缝设置,然后进行平立面绘图和工程数量表输出、整理、保存、打印等操作。

在退出项目前,须点击菜单“挡墙项目”→“保存项目”,对项目进行保存,以便于下次打开该项目对其进行修改或出图、出表等操作。

挡墙布设完毕,结束布设后,点击“存为HintCAD格式”,可生成*.dq文件,在纬地道路设计系统的横断面设计绘图中,可以直接将挡墙设计系统中布设的挡墙在路基横断面图中绘出。

对于同一个纬地道路项目,如果某一侧(如左侧)布设的挡墙已经存为HintCAD格式并生成了*.dq文件,那么对于该项目的另一侧(右侧)挡墙布设完毕后,点击“存到HintCAD文件中”,即可将该侧(右侧)布设的挡墙保存到同一个*.dq文件中。

第八章挡土墙标准图库的编辑与维护

由于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完全采用挡墙标准数据图库驱动方式进行挡墙设计,该系统也提供了较为方便地挡墙标准数据图库编辑和维护功能,用户可以浏览查阅已有的挡墙标准图库,更可以编辑、增加新的图库。

见图16

挡墙基本图库的简单图示

图16

该库中可以包含各种挡墙类型,如衡重式路肩墙、衡重式路堤墙……;

再以衡重式路肩墙为例,其下又以不同的路基宽度分类,如路基宽28.0米、26.0米、22.5米……;

而其中28.0米路基宽度中又可能根据不同设计荷载分为:

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和汽车-20级等;

其后又用内摩擦角和不同地基承载力进行分类。

最终确定的某一类型标准挡墙中已经经过实际验算可以直接用于设计施工的标准断面可能又有:

18米、17米、16米、……、3.0米、2.0米等高度变化。

用户在动态拖动布设中系统会自动在这些断面中进行变化。

而这些标准图库均可由用户自行增加、修改、编辑。

这些操作都在“挡墙库”菜单下完成。

如图17所示。

图17

挡墙库中的标准挡墙均按路基横断面左侧位置的挡墙断面图进行添加,不论是路肩墙、路堤墙还是路堑墙均如此。

用户在进行路基右侧挡墙的动态布设时,系统会自动根据设置对其进行镜像处理。

下面我们就如何增加新的标准挡墙到标准图库中,举一个实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下:

例如我们准备为某个工程项目增加一批重力式挡土墙到标准挡墙库中,挡墙型式见图18。

图18

1、首先是新建挡墙类型。

如图19

图19

⑴、类型名称:

用户可以根据当地的习惯叫法对挡墙类型任意取名。

⑵、挡墙形式:

对于挡墙形式的选择,用户需正确选择自己所需的挡墙类型。

由于各地用户对于各种挡墙形式的名称叫法不太一致,在本挡墙设计系统中用户需遵守下面的约定:

①路肩墙是指墙顶位于路肩位置且没有填土高的各类挡墙;

②路堤墙是指墙顶有填土高度的各类挡墙、护脚等,如果墙顶填土高度输入0,其形式与路肩墙相同;

③路堑墙是指位于边沟外侧挖方边坡位置的有一定高度的各类挡墙、护坡等;

④护面墙是指对布设挡墙的段落的挖方边坡全部边坡面进行护坡设计的一种挡墙,注意:

添加护面墙标准挡墙,用户只需输入一个最小高度的挡墙(如1m、2m)和一个最大高度的挡墙(如20m、25m等,原则是必须高于需布设护面墙的边坡最大坡高),在进行布设挡墙时,系统会自动将高于边坡高度部分的多余护面墙部分裁除。

⑶、缩略位图:

点击右侧按钮,指定缩略位图的路径。

如果用户没有创建缩略位图,此项可以不填,用户可在纸上画出该类型挡墙的草图(如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