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718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docx

江西省南昌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统一考试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打烊/佯攻涿州/琢磨

付给/给付

渲染/煊赫一时

B.扒手/扒车

噱头/戏谑

柏油

/柏树

接种/摩肩接踵

C.谮言/僭越

排场/场院

处理/

处女作

迫击炮/迫切性

D.累次/连累

山岗/岗哨

悭吝/纤尘

叶韵/一叶知秋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笑靥

水蒸汽

攻城掠地

毕其攻于一役

B.蛾眉

百叶窗

戮力同心

吉人自有天相

C.部署

名信片

展露头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辐射

座右铭

优哉悠哉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是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B.云峰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C.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

D.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实施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1年4月25日上午,五大洲的五名大学生在清华大学采集了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圣火。

代表亚洲大学生的采火使者是深圳大学的学生栗璐雅。

B.在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不断挑战民众抗毒能力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之后,一场打击违法食品剂为主题的餐桌安全整风运动在政策密集加码中强势拉开。

C.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近期已公布,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涉及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不仅需要民众充分地公开讨论乃至观点交锋,更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专家的声音。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广东特色的文化产品。

6.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瓒战败,吕布举画戟要刺,一旁的张飞挺丈八蛇矛上阵来战吕布。

接着关羽舞着青龙偃月刀来夹攻。

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这时刘备来助战。

三人围住吕布灯儿般厮杀。

最后吕布乘胜退兵,刘、关、张紧追至虎牢关下。

B.卡西莫多记起只有克洛德才有通到钟塔楼梯的钥匙。

他想起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

第一次自己阻止过他,第二次给他帮过忙。

他想起成千的细节详情,觉得抢走埃及姑娘的一定是副主教无疑了。

C.刘姥姥到稻香村,被凤姐插了一头菊花,。

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认为公子书房。

在秋爽斋早饭时,凤姐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史无前例的大笑。

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一笑。

D.陈姨太不许瑞珏在家里分娩。

觉新对长辈们还抱有期待,想去讲道理。

觉民认为担当不起不孝的罪名,便没有多说什么。

觉慧的态度则异常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书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

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

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

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

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

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

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

《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

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

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选自《中国书法报》,有删节)

7.下列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B.中国书法艺术追求总体平衡,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

C.中国书法艺术不是线条艺术,而是综合运用位置、色调、黑白等手段的艺术。

D.中国书法艺术周详地诠释了中国文化,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8.下列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诠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我们能够感受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清静无为的中国文化思想。

B.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表现,体现了书法艺术或受儒家思想影响,或受道家思想影响。

C.晋人书法艺术受儒家思想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总体上以阴柔为基础,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俊之气,柔中带刚。

D.清代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使得书家从金石之学中获取一种柔中带刚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9.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一里一表的关系。

B.我们对自古至今留存的书法珍品加以研究,发现每一幅作品都是凭借它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聚集着中国文化的陈述。

C.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计白当黑,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这正是道家虚无思想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体现。

D.《兰亭序》体现王右军的飘逸,《祭侄稿》表现颜鲁公的悲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借助笔墨线条,倾诉情感,抒发心性。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

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

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

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世祖召见,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

诗到大阳,闻贼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再迁为沛郡都尉,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

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

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

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

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

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

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后汉书卷三一》)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部勒郡兵

勒:

勒令

B.谠言善策

谠:

美好的

C.郡内比室殷足

比室:

家家户户

D.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坐:

判处、定罪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

风之积也不厚

B.以诛暴立威

奉宣室以何年

C.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D.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B.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C.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D.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第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译文:

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