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549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套练习答案文档格式.docx

⑵n[B(CH3)3]=

n(HBr)=

设生成B(CH3)2Br为amolB(CH3)Br2为bmol

则:

a+b=0.1a=0.08mol

a+2b=0.12b=0.02mol

∴n[B(CH3)Br]:

n[B(CH3)Br2]=4:

1

课时考点2

1.答案:

A.解析:

乙烯能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使这些物质褪色,所以水不能用来鉴别二者。

2.答案:

C解析:

目前工业上生产乙烯最主要的途径是石油裂解。

3.答案:

C

解析:

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从结构上看,可以有三种物质和氢气反应得到,也就是说可以从产物可以出双键的位置有三种而得出。

4.答案:

C.解析:

(十字交叉法):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依题意可知此混合烃的平均组成式为C2H4.8.又知烷烃和烯烃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同,所以可以断定它们分别是C2H6和C2H4.可见无论以怎样的体积比混合,它们的平均碳原子数都是2.因此,满足题意的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将由它们分子里所含的H原子数决定.用十字交叉法求解:

5.答案D解析:

SO2气体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而不与乙烯反应,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6.答案:

7.答案C

8.答案、①CH3-CH3;

②CH2=CH2。

9.答案、

(1)④→③→①→②;

(2)品红褪色,混合气中有SO2溴水褪色,将SO2吸收完全,混合气体中已无SO2;

(3)无水CuSO4,水蒸气,饱和石灰水;

(4)装置①不能放在③之前,因气流通过①会带出水蒸气,影响H2O的确证,装置①不能放在②之后,因为将有SO2,CO2同时通过②时影响CO2的确证。

10.答案、

(1)CH3-CH=CH2或

(2)化学式为C3H6的气态烃,其分子结构有两种可能,当开链时是丙烯,成环是环丙烷。

11.答案、

(1)n-1

(2)n+3(3)C80C160H320

12.答案:

(1)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NaOH/醇溶液(或KOH醇溶液)NaOH/水溶液

(3)防止双键被氧化

(4)CH2=CHCH2Br+HBr→CH2Br-CH2-CH2Br

(5)HOCH2CHClCH2CHO或OHCCHClCH2CHO或OHCCHClCH2COOH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6)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卤代烃的水解、醇的氧化、卤代烃的消去、烃的卤代、缩聚反应等。

在醇被氧化时,为了防止其中的碳碳双键被氧化,而在氧化前用HCl与双键加成,在后续步骤中利用消去反应在原先位置恢复碳碳双键。

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部分氧化,因此会有多种产物,如HOCH2CHClCH2CHO或OHCCHClCH2CHO或OHCCHClCH2COOH等,可以用检验醛类物质的方法检验这些物质。

课时考点3

1.答案D解析:

如果苯分子中是单双键交替的话,它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且其一溴代物、对位二溴代物、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选:

D

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苯分子中不含有简单的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也不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3.答案C.解析:

硝基苯和水为互不相溶的液体,即用分液的方法。

4.答案C.甲烷和乙烯可以与氯气分别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5.答案D 

由题可知:

,因为苯的能量比环己二烯能量低,故苯比环己二烯稳定,故C错;

环己二烯加氢是放热过程,A错;

苯加氢到环己烷由上图可知是放热过程,B错。

6.答案A,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所以最简式相同

7.答案:

(1)甲苯;

(2)苯;

(3)甲烷;

(4)乙烯。

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

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苯;

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烷;

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酒精的是乙烯。

8.答案D。

有机物燃烧耗氧量问题,m摩的C2H2耗氧2.5m,n摩的H2耗氧0.5n

9.答案D①②可用水,③用浓HCl,加热④可用Ph试纸

10、答案

(1)C8H10;

(2)略

11.答案、甲:

CH≡CH;

乙:

12.答案

错解分析:

本题为一道信息给予题,利用苯的同系物被高锰酸钾氧化后,苯环上的烃基被氧化成羧基的信息,而烃C10H14被氧化后生成C8H6O4,说明本环上有两个烃基,烃C10H14有5种可能的一溴代物C10H13Br说明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和一个异丙基,C8H6O4,后者再经硝化,只能有一种硝基产物C8H5O4NO2说明被氧化生成的两个羧基在苯环上的位置为对位。

正解思路:

C10H14与饱和链烃C10H22相比,少8个H原子→说明该分子中除一个苯环外,分子的侧链是饱和的;

C8H6O4与饱和链烃C8H18相比,少12个H原子→说明该分子中除一个苯环外,侧链上有两个C=O双键,C8H6O4是苯二甲酸,又由于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C8H6O4是对苯二甲酸,所以C10H14有两个对位烃基。

又由于对二乙苯的一溴代物至多是3种而不是5种,因此侧链上的4个C原子不可能分成两个乙基。

13.答案.

(1)

(2)羟基、氨基

(3)

14.答案:

(1)C4H41

(2)d

(3)

(4)

【解析】此题是一道考查烃性质的有机题。

根据碳可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可知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C4H4,根据其对称性可知,二氯代物只有1种。

每个乙烯基乙炔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碳碳三键,因此abc正确,乙烯基乙炔和乙炔含碳量和含氢量相同,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

环辛四稀分子式为C8H8其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为(见答案);

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苯的同系物,在结构上应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氯代时,可以取代苯环上的氢,也可以取代侧链上的氢。

课时考点4

1.答案C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发生取代反应,溴化银分解,氯水中2HClO=2HCl+O2↑

2.答案D有三种等效氢

3.答案C甲烷可以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各0.125mol

4.答案CD2份合成环丁烷,与钠发生类似反应

5.答案C

6.答案C正确顺序为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④加入5mL4mol·

L-1NaOH溶液③加热⑤加入5mL4mol·

L-1HNO3溶液①加入AgNO3

7.答案

8.参考答案

(1)CH3CH2Br+NaHS→CH3CH2SH+NaBr

(2)CH3I+CH3COONa→CH3COOCH3+NaI

解题思路由题给信息“卤代烃在NaOH溶液中水解,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反应”,可知,解

(1)

(2)两点的关键是找出带负电的原子团。

分析

(1)NaHS带负电的是HS-,应是HS-与溴乙烷中Br原子取代。

同样

(2)中应是带负电荷的CH3COO-取代Br原子。

9.答案C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只有乙炔,因为乙炔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0.答案D

11.答案

 

12.答案⑴调节水面的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2+2H2O=C2H2↑+Ca(OH)2

⑵KMnO4溶液褪色氧化⑶溴的CCl4溶液褪色加成

⑷检查乙炔的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13.答案

1-氯丙烷或2-氯丙烷

(解析:

有机物与NaOH的醇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消去反应,白色沉淀是AgCl,有机物是氯代烃。

经计算知,消去反应生成的烃与AgCl的物质的量比为1:

1,则氯代烃是一氯代烃;

烃与燃烧所消耗

的物质的量比为2:

9。

课时考点5

1.答案A。

A选项中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不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2.答案B。

乙醇与水互溶,苯、四氯化碳密度与水不互溶,但苯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

3.答案AC磺化反应和水解反应都可以引入羟基

4.答案C生石灰,金属镁都是起到了吸水的作用。

5.答案D

含酚的结构,还含有碳碳双键。

但不可以跟NaHCO3溶液反应;

也不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6.答案BB.I中不是二个苯环

7.答案略

8.答案C

由两分子乙二醇脱水而成

9.答案BC。

用正丙醇制取应先将正丙醇消去水生成丙烯,在发生加聚得到。

10.答案B。

等质量的环氧乙烷与乙酸乙酯分别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同是因为(x+y\4)相等。

11答案.C3H8O3CH2OHCHOHCH2OH

12答案:

(1)2-氯乙硫醚(或2-氯乙烷硫化物)

(2)2ClCH2CH2OH+Na2S=(HOCH2CH2)2S+2NaCl

(HOCH2CH2)2S+2HCl=(ClCH2CH2)2S+2H2O

2CH2=CH2+S2Cl2=(ClCH2CH2)2S+S

(ClCH2CH2)2S+2OH-=(HOCH2CH2)2S+2Cl-(用NaOH代替OH-也可)

课时考点6

1.答案.B可以设氧的个数分别为1.2….再确定碳、氢的关系。

2.答案.D

葡萄糖含有醛基

3.答案.AC醛基既可被氧化成酸又可被还原成醇。

苯酚也可以被氧化,也可以加氢被还原

4.答案.D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和水的有机物的组成里不一定含氧元素

5.答案.C

提示:

利用水溶性和密度大小可区别

6.答案.D

7.答案.C

8.B本题要求根据有机物结构推导性质,从给出的结构简式看,橙花醛是一种烯醛,兼有烯和醛两类物质的性质,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A错;

由于分子结果物质含醛基,故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

因为2个碳碳双键,一个醛基,故最多和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错;

乙烯属于烯烃,而橙花醛属于醛类物质,两者根本不同类,故橙花醛不是乙烯同系物,D错。

9.答案.先产生蓝色沉淀,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方程式略醛醛

10.答案.

BD提示:

根据RCHO-2Ag

0.1mol醛含H:

,即分子组成中含6个H原子。

11.答案.B提示:

饱和一元醛和烯烃的分子组成中C:

H比相同

12.答案.BD提示:

化学式变形

13.答案.D

题中隐含一个重要条件:

乙醛(

)和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均为44,因此,乙醛无论在混合气体中占多大比例都与混和气的密度无关,可以认为是由丁烷和甲烷形成这样的密度

14答案.

(1)

,m=n-1

(2)

,m=n-1提示: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

和—

—两基团式量相等,两基团分别连两个烷烃基或一个氢原子、一个烷烃基,可得两类物质的通式为

,醛或酮中所含的碳原子要比烃中所含碳原子数少一个,故得出

(1)答案。

若两基团分别连一个烷烃基和一个羟基,可得出

(2)答案。

15.答案(每空2分)

16.答案

(1)C5H10O2

(2)羟基醛基

①②b

无机酸

(5)CH3COOCH(CH3)2+H2O

CH3COOH+(CH3)2CH-OH

课时考点7

1.答案:

2.答案:

B

3.答案:

BD

4.答案:

CD

5.答案:

6.答案C解析:

,即0.1molCnHmCOOH需0.2molI2加成,说明该羧酸中有2个不饱和度。

设该酸的分子式为CnH2n-4O2,据

,所以n=18,故该酸为C17H31COOH,

7.答案

(1)①⑤

(2)⑤⑥⑦⑧(3)⑥⑧(4)⑤⑦⑧(5)⑤⑦

8.答案:

分析:

Mg(OH)2和CaCO3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9.答案:

1、2CH3COOH+Cu(OH)2====2CH3COO-+Cu2++2H2O

2、2CH3COOH+CaO====Ca2++2CH3COO-+H2O

3、2CH3COOH+Zn====Zn2++H2↑+2CH3COO-

4、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2CH3COOH+Mg(OH)2====Mg2++2CH3COO-+2H2O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A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A)(C)

(2)避免液体剧烈沸腾,减少乙醇、乙酸因挥发而损失,防止温度过高下发生碳化。

(3)(C)

解析:

制取乙酸乙酯实验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到乙醇中,导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加热不能温度太高,防止乙醇、乙酸的挥发和发生碳化。

17.(15分)

⑴D

⑵C4H8O2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或CH3CHCOOH

⑶酯化反应(或消去反应)CH2OHCH2CH2CHO

课时考点8

1.答案:

【解析】皂化反应的产物硬脂酸钠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

溶液在反应前后均显碱性。

本题考查皂化反应的概念和制皂过程。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水解的产物性质(溶于水)作出判断。

 

2.答案C

【解析】C项为双键的加成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醇、醛、酸、酯的相互转化关系等知识,培养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由于A、B、C、D都是含C、H、O的单官能团化合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A+H2O→B+C,B[O]C或D,D[O]C。

由此可见A为酯、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含相同个数的碳原子。

所以有M(C)>M(B)>M(D)。

【解题回顾】掌握醇、醛、酸的相互转化中价键的变化:

CROHHH→RCOH→RCOOH,可清楚看出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

酸>醇>醛。

AD 解析:

根据题意总质量固定,若以任何比例混合,燃烧后产生CO2的量为一恒定值,则说明两物质的含碳质量分数相同。

若两物质的最简式相同则含碳质量分数相同。

甲醛和甲酸甲酯最简式均为CH2O,乙炔和苯蒸气最简式为CH,故答案为A、D。

5.[答案]C解析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汽油易挥发,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生活小常识,这里涉及油脂的物理性质,与碳碳双键无关。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只是酯键的断裂。

油与脂肪的主要差异是油中含有较多的碳碳双键,脂肪中含较少碳碳双键,油的氢化就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与氢加成。

6.答案:

A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有机物甲、乙、丙有下列相互关系:

  

  从生成酯的角度推理,乙、丙分别是羧酸和醇两种类别的物质。

因为乙是甲的氧化产物,必定是羧酸;

而丙是水解的产物,则为醇类。

羧酸和醇物质的量比2∶1恰好完全酯化,进一步证明乙是一元羧酸(含氯),丙是二元醇,由于水解产物中不含卤素原子,二元醇中不含氯原子。

  依照上述要求A~D四个选项氧化产物为含氯的一元羧酸,水解产物为二元醇,只有选项A:

7.答案 

A.HCOOCH2CH2CH3 B.HCOONa

  C.CH3CH2CH2OH  D.CH3CH2CHO

  E.CH3CH2COOH

根据信息,C和E在浓H2SO4作用下加热得到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液体,说明C6H12O2为酯,且C是醇E为羧酸。

因E是由C氧化得到,在此过程中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C为1-丙醇,C若为2-丙醇,则D为丙酮,丙酮不能氧化成羧酸。

E为丙酸,D为丙醛。

B能和银氨溶液反应说明B中含有醛基,且A在NaOH作用下生成醇C,可知A为酯,B则为HCOONa。

8.答案.

⑴.C4H8O2(2分)

⑵.CH3CH2COOCH3CH3COOCH2CH3

HCOOCH(CH3)2HCOOCH2CH2CH3(各1分,共4分)

⑶.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各1分,共2分)

⑷.

CH3CHO

(各2分,共6分)

⑸.

(2分)

⑹.

氧化反应(1分)

9.答案.(15分)

(1)乙醇

(2)b、h

(3)C9H10O3水解反应

(4)3

(填写其中一个结构简式即可)

(5)nCH2=CH2

CH2-CH2

n;

或CH2=CH2+H2O

CH3CH2OH(写出任一个合理的反应式即可)

课时考点9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D解析:

A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为C5H10O5,但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

C.戊醛糖不能再水解,属单糖;

D.戊醛糖(C5H10O5)→脱氧核糖(C5H10O4)少一个氧,应为还原过程。

8.答案、

(1)、CH2OH(CHOH)4CHO

(2)、C3H6O3;

HOCH2CH2COOH、CH3CH(OH)COOH

(3)、CH3CH2CH2OH;

CH3CH·

CHO;

CH3CH==CH2;

HOCH2CH2COOCH2CH2CH3或CH3CH(OH)COOCH2CH2CH3

9.答案C

10.答案.

(1)D的成分,Fe(OH)3Al(OH)3A的成分,碳铵生石灰

(2)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

(3)Ag++NH3·

H2O=AgOH↓+NH4+AgOH+2NH3·

H2O=Ag(NH3)2++OH-+2H2O

(4)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3NH3+2Ag↓+H2O

11.答案.

(1)

+C6H5-COOH

(2)C31H38O11

12.答案

(1)

(2)

162g6×

32g

1000×

0.0010%x

x=1.185×

10-2(g/L)

(3)1.185×

10-2(g/L)>

0.0092g/L,即有机物的生化耗氧量已超过水中溶解的氧,故鱼类不能生长。

}

课时考点10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D

4.答案C

5.答案C

7.答案C

8.答案、

(1)

+H2O→

+C6H5-COOH

(2)α

(3)C31H38O11

9.答案.

(1)③④;

①③⑥;

(2)②④⑥

(3)①②③⑤

(4)②⑤⑥;

③④

(5)①;

①⑤

10.答案、

(1)C9H9NO3

(2)A:

C6H5-COOHB:

H2N-CH2-COOHC:

C6H5-CO-NH-CH2-CO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