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业1213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高考调研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业1213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业1213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汉时期,车的形制进一步完备,车的种类也更为丰富。
以秦车为例,当时就有帝王用的金银车、安车、步辇,王侯用的高车,民间用的牛车、马车,军队用的轻车、重车,驿传用的传车等。
汉末出现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
“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
”这是一种利用减速齿轮系统带动车上小木人而报告行车里程的机械车,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
“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
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
”文献记述,自东汉而后,张衡、马钧、祖冲之等多位科学家都曾制造出指南车,但均没有流传下来。
隋唐时期,车的主要形制仍沿袭前代。
达官出行,流行不施车轮的辇与舆;
民众运输,除马车外,牛车增多。
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最为常见的是太平车和独轮车。
太平车专供载货之用,有二轮和四轮之分,车行缓慢,由骡、驴、牛拖拽,大的太平车载重量可达数十石。
独轮车也称“串车”,前后二人把驾,两侧二人扶拐,前用毛驴拽引,用于搬运货物,明代时称这种独轮车为“双缱独轮车”。
清代出现了轿车(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与黄包车。
近年来,在两河流域、中东、欧洲等地陆续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的车子,而中国古代车的起源最早也只追溯到夏代,因此,学术界便有了中国车起源的“本土说”与“西来说”之争。
因为关涉文明的发生,所以争论一直火热地持续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中国古代车的演化轨迹作一梳理,毕竟这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古代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关中国古代车的起源,文中有四种说法:
黄帝发明、奚仲发明、众人发明和西来说。
B.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古代车最早是夏代发明的,实证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中。
C.殷墟出土了中国古代双轮车,样式与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的“车”字的形制相仿。
D.西周时期,车被广泛运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车分为“大车”“小车”,而“小车”的地位比较高。
答案B
解析B项,文中说“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两轮车”,意思是中国车最迟是在夏代发明的,但不能证明中国古代车最早就是在夏代发明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车是某一个人发明的可能性不大,其根据是中国早期的车结构十分复杂等。
B.《诗经》中有57篇诗记述了中国古代车的结构及在战争、狩猎、农事等方面的应用。
C.战国时期,战车有所消减,这是因为人们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开始用骑兵参与战争。
D.太平车有二轮、四轮两种,车行缓慢,专用载货,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很常见。
解析B项,文中只说《诗经》中有57篇诗歌记述了车的内容,并没有说《诗经》记述了车在战争、狩猎、农事等方面的应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里鼓车和指南车在汉朝已经出现,前者是张衡发明的,后者张衡曾制造过但没有流传下来。
B.隋唐时期,车的主要形制与前代相仿,高官出行多用没有车轮的辇、舆,民众运输用马车、牛车。
C.独轮车也叫“串车”,是用于运输的车辆,运行需要四个人,前后二人、两侧二人,并用驴牵引。
D.近年来,国外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的车子,这为“西来说”提供了实证支持,“西来说”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答案D
解析D项,文中说“争论一直火热地持续着”,由此可看出学术界对“西来说”并非完全认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山水诗考略
许厚会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
近人范文澜说:
“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范校本《文心雕龙·
明诗》注)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以“修禊”为由,聚集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兰亭,当场写作了不少诗篇,后编纂成集,由王羲之作序,为之张扬,以致影响深远。
其时,由于玄学之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
但诗集、序文相得益彰,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可说是一篇佳作。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晋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
雍也》)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
“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朱熹的解释是: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移,有似于山,故乐山。
”(《论语章句集注》)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这是李白游山的观感,也是他和山契合交融达到了化境,高蹈出尘,借以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完善的体现。
他在被召入京期间,宾朋云集,红极一时;
而当受排挤离京以后,则备受冷落,于世态的炎凉深有体味,因此也更加认识到山的可亲可敬。
“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其实还有一种因果关系,就是“乐水者智,乐山者寿”,这样说似乎可以充分显示山水怡情养性的功能。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④好的山水诗总是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4.下列对于“东晋出现大量山水诗”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由于玄学之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之外,别无名家,所以东晋诗人开始另辟蹊径,向“山水诗”寻求发展。
B.东晋文人面对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开始从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写作山水诗成了一种风气。
C.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自然成了人们精神力量不竭的源泉。
D.阮籍、嵇康提出遵循自然的主张,山和水最充分地体现了自然规律,山水也就成了诗人师法的对象。
答案A
解析答非所问,是文中陈述内容,但不是出现山水诗的原因。
5.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熹认为,智者通晓事理而且无阻碍地流动,与水相似;
仁者安于义理,厚重而不迁移,与山相似。
B.《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的游山观感,体现了他对山的喜爱,也是他保持自身人格独立与完善的体现。
C.古代的诗文大家、文学巨匠因为无法遍览祖国的山水胜迹,便都有“读万卷书”的经历。
D.读山水诗集可以让人们从纸上游览祖国的风光,这样间接得到的收获往往更快捷、更精粹。
答案C
解析绝对化,原文是“大抵”。
6.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的起源,范文澜在他的论著中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B.《兰亭集》可以证明在东晋时期,写作山水诗已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
C.“乐水者智,乐山者寿”说明只要与山水亲近就可以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
D.好的山水诗歌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并能表现出更多的内涵。
解析“只要……就”绝对化。
经典连线
三、(2014·
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
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
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
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
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
“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
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
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
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
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
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
《礼记·
檀弓上》说:
“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
‘若是其靡也!
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
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
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
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
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
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解析从第一段“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中可以看出,是说中国人不追求不在意于建筑物的长期保存,而非“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据《礼记·
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
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
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解析原文只说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厂遗址是中国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的明证,并非说阿房宫所用石材取于此地。
B项属于主观臆断,于文无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
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解析C项,“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与事实不符,在文中无据,是强加因果。
新题展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烽火台的诉说
陈芳烈
自从有了人类,也便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
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
西周时期,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兴起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这种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末才逐渐消失。
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那随着山势的起伏,在一些制高点上修建的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但烽火台也不是长城所独有的景物。
在我国,烽火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据史料记载,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达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可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
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说到烽火台,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幽王烽火戏诸侯”。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
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
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
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造规模更大了。
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
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克孜尔尕哈烽燧,其气势之雄伟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之盛。
举放烽火报警,是中国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方法。
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
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
点燃的烽火还可包含一些简单的信息,如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时,放一道烽火;
入侵者在500人以上时,放两道烽火。
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看见了烽火,便意味着战争来临。
烽火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信号。
据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在今甘肃省)传到辽东(在今辽宁省),途经千余里。
烽火通信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山东的烟台,便是因明朝时在那里设置有狼烟烽火台而得名的。
后来,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烽火,不仅见证了古战场的刀光剑影,也给人类未来的通信以智慧的启迪。
首先,人们发现光传送信息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声音。
近代发展起来的激光通信,虽不能与烽火时代的“光通信”相提并论,但在以光作为信息传送媒介这一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烽火通信是一种典型的接力通信。
信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的接力传送,可以直达千里之外。
近代的许多远距离通信系统,也都沿袭了这一思路。
但是,烽火通信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致命弱点,那就是,在通过大气传播信息时受雨雾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发展。
现代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让信息的传输在密封的物理通道中进行,不仅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也与电磁干扰绝缘。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0.下列关于“烽火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信息传递的需要,烽火台开始兴建,它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延续了多个朝代。
B.烽火台是修建在长城上的一种方形建筑,可以随山势的起伏选择制高点建造,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传递信息。
C.烽火台传递信息所用的主要燃料是柴草和狼粪,而烽火台主要被用来传递军情,所以古诗文中的“烽火”或“狼烟”一般借指战争。
D.烽火台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除了传递有军情这一消息外,还可以包含一些简单信息,如可以借助烽火的道数来表明入侵者的大致数量。
解析“烽火台是修建在长城上的一种方形建筑”错,原文中说的是“烽火台也不是长城所独有的景物”。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信息传递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所以说烽火台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它最终退出人类生活的舞台,也是历史的选择。
B.烽火台主要分布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有些地方会因那里设置有烽火台而得名,如山东的烟台。
C.在电报、电话等通信方式出现之前,烽火台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它在传播消息时,受天气影响比较大。
D.虽然近代发展起来的激光通信与烽火台传递信息在传送媒介上一脉相承,但激光通信却比不上烽火台传递信息。
解析“但激光通信却比不上烽火台传递信息”错,原文是说“近代发展起来的激光通信,虽不能与烽火时代的‘光通信’相提并论……”。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台始于西周,终于清末,时间跨度很大,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最终还是没有摆脱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的命运。
B.虽然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使西周灭亡,但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造规模更大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新疆库车县境内的克孜尔尕哈烽燧。
C.据记载,西汉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就可传递千里,因此攻打匈奴大获全胜。
D.虽然现代通信方式最终取代了利用烽火台传递消息的方式,但现代人还是从古人的方法中获得了很多启示,这促进了通信方式的进步。
解析“因此攻打匈奴大获全胜”无中生有。
题组层级快练(十三)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的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并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
人们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这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
最初词的全称是“曲子词”。
“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所以,“曲子”和“词”都是它的简称。
后来“词”终于占据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
曲子词包括民间曲子词和欧阳炯所称的诗客曲子词。
前者可以晚清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花间集》为代表。
试将二者加以比较,便可明了词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情况。
敦煌曲子词绝大部分是无主的作品;
而《花间集》里的作者除少数外,皆有行实可考。
就语言方面比较,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重词藻典雅,而敦煌曲子词则用朴素语言。
词的内容原很丰富,敦煌曲子词保存了原始词的风貌,而《花间集》存词则显示出所谓“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而加以发展的情状。
词在民间初创阶段,体式尚不怎样严格。
到了诗人手里,便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使得形式渐渐固定下来。
经过这样一个阶段,词固然渐失其民间文学本色,但由于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词是乐章,因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视其与音乐关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两条道路:
创制新调,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
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的内容。
北宋柳永、周邦彦等通晓音律,既本古乐以翻新调,又善于创作谐合音谱的歌辞。
但张炎评论周邦彦时,还嫌他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可见婉约派对于合乐要求之高。
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就是黄庭坚所谓“寓以诗人之句法”,要求“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这样的豪放派把协律放在第二位。
苏轼“以诗为词”更为明显,他简直在词的发展中划下了一条分界线,给词另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前人对苏词的评价大都很高,看法也大体相近。
晁补之说: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苏轼词的特点是音律渐疏,而内容更为丰富。
作者的性情抱负更能表现于字里行间,因而词境扩大,词体始尊。
因此,苏轼及其同派词人的贡献是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延长了词的生命,使其获得新的发展。
他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爱国词人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上述两条道路虽各有所偏,但在创作实践中名家仍力求兼顾。
如苏轼的词并非不能歌唱,不过要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晁以道尝见其酒酣自歌《阳关曲》,便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至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写了很多传诵至今的词作。
这两条道路一直贯串在词的发展史中并明显影响了词的风格。
大体说来,重视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
(有删改)
1.下列关于词的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作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讲究格律,流传至今,人们向来把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唐宋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
B.词在民间初创时,体式尚不怎样严格,但具有民间文学本色,后来诗人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才使得词的形式渐渐固定下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