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6551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市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Word格式.docx

D.

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应当是体积较小的玻璃仪器,而试管用于少量药品反应容器,故选:

根据初中常用化学仪器的应用范围结合本题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应用性较强,需理解记忆.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1D.-4

【答案】D

氢元素显+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1)×

4=0,则x=-4价。

D。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H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5.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稳定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墨汁中的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古代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

与碳的可燃性、还原性无关。

碳不具有氧化性。

可以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考虑,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得失,故常温下性质稳定.

本题主要考查了碳的性质方面的内容,记住碳的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

6.

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氧化物

化合反应

石油

纯净物

Y

含氧化合物

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

单质

A.AB.BC.CD.D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为含氧化合物,而在含氧化合物中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为氧化物,应是X从属于Y,故A错误。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如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上述例子中,前者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而后者只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故B错误。

C、化石燃料主要有三种:

煤、石油、天然气,应是X从属于Y,故C错误。

D、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Y从属于X,故D正确。

A、根据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定义和相互关系判断。

B、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判断。

C、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判断。

D、根据纯净物、单质的定义和相互关系判断。

物质的分类是重点的基础化学知识,但却是学习难点之一,要能正确地、合理地对物质作出正确分类,首先要理解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抓住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

7.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故说法错误;

B、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故说法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

A。

A、根据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实质进行解答;

B、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

C、根据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解答;

D、根据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A、“魔棒”不具有神奇的功力。

错误;

B、酒精灯的着火点不能降低。

C、高锰酸钾和浓硫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正确;

D、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也不能自发燃烧。

错误。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

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B.b>a>cC.a>c>bD.b>c>a

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b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b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b>a>c,故选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根据这一规律,根据反应的发生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1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水的电解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将生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

8,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碳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铁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碳等物质,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

8;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煤用作燃料

C.铜丝用作导线

D.______。

【答案】 

液氮用作制冷剂等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煤用作燃料是利用煤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液氮用作制冷剂、氢气填充气球等,故答案为:

液氮用作制冷剂、氢气填充气球等;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煤、铜等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该微粒是阳离子,符号是AI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

【答案】B 

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

A.该微粒是阳离子,符号是Al3+,错误;

B.该元素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错误;

D.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

故填:

B;

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

根据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结合其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体积增大了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水分子

A.地球上的水资源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正确;

C.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隔增大了,不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了,错误;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故答案为:

水分子。

根据已有的水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8

6

反应后的质量/g

4

x

28

2

对于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x=4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C 

4:

A.x=20+5+8+6-4-28-2=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后甲、丁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20-4):

(28-8)=4:

5。

C;

4: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5.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鉴别双氧水和水

______

【答案】加二氧化锰

A、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都不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时,即使木条熄灭,也不能确定气体是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磁铁能够吸引铁粉,利用磁铁可以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二氧化锰时,产生气泡的液体是双氧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用二氧化锰区分双氧水和水。

加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都不能支持燃烧;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磁铁能够吸引铁;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分子:

______。

(2)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3)3个硫酸根离子:

【答案】H2 

Ag 

3SO42-

(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氢分子可表示为:

H2。

(2)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化学式为:

Ag。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3SO42-。

(1)H2;

(2)Ag;

(3)3SO42-。

(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进行分析解答。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7.

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份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取出2.5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并粉碎,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石灰石样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______。

(3)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 

80%

(1)石灰石样品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

(2)根据题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2.5g,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g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即为样品中的杂质,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5g-0.5g=2g。

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

×

100%=80%。

(3)设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g 

x

x=0.88g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

(2)80%;

(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0.88g。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题意:

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由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图,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g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即为样品中的杂质,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5g-0.5g=2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氯化钙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图表信息,确定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8.A、B、C、D、E、F、G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C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是红色固体,D是一种浅绿色溶液,B是一种气体单质。

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转化关系:

(1)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C→A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4)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______。

【答案】Cu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作气体燃料 

Fe+CuSO4=Cu+FeSO4

C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C是铁,“D为浅绿色溶液”,说明D含有+2价亚铁离子,C和G生成D和F,F是红色固体,故是铁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和铜,G可能是硫酸铜,D是硫酸亚铁,铁和氧气点燃生成A,故A是四氧化三铁,铁和E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B,故B是氢气,E是硫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F是铜,故填:

Cu;

(2)铁在氧气中燃烧会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填: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B是氢气,能用作燃料,故填:

作气体燃料;

(4)C是铁,G是硫酸铜,二者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

Fe+CuSO4=Cu+FeSO4。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C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C是铁,“D为浅绿色溶液”,说明D含有+2价亚铁离子,C和G生成D和F,F是红色固体,故是铁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和铜,G可能是硫酸铜,D是硫酸亚铁,铁和氧气点燃生成A,故A是四氧化三铁,铁和E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B,故B是氢气,E是硫酸,据此解答。

推断题目的突破口(该题的题眼)一般是物质的特殊颜色或者常见的重要化学反应,注意推导中前后照应并结合题干信息。

然后大胆的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19.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请回答:

项目

限值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铝(mg/L)

0.2

铁(mg/L)

0.3

(1)上表中的“铁”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______mg/L。

【答案】元素 

煮沸 

2H2O

2H2↑+O2↑ 

180

(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故上表中的“铁”指的是元素;

肉类中富含蛋白质;

(2)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能够以碳酸钙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镁离子能够以氢氧化镁的形式从水中析出,所以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4)由题目信息可知,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CaCO3的质量不能超过450mg,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

450mg×

100%=180mg;

(1)元素;

(2)煮沸;

(3)2H2O

(4)180。

(1)根据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2)根据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信息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0.昌九高速公路,是江西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连接南昌市与九江市。

高速公路的建设及通行涉及许多化学知识。

(1)高速公路两旁的护栏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______(填“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工人给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护栏施工过程中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

4X+2H2O,请写出X的化学式:

(4)高速公路的开通方便了出行,缩短了行程,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控制______(填序号)

①雾霾天气 

②温室效应 

③赤潮的形成 

④酸雨的形成

【答案】金属 

氧气和水 

CO2 

①②④

(1)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是金属材料。

金属。

(2)工人给钢铁护栏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而生锈。

氧气和水。

(3)由2C2H2+5O2

4X+2H2O可知,反应前碳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0个,反应后应该是10个,其中8个包含在4X中,X的化学式是CO2。

CO2。

(4)高速公路的开通方便了出行,缩短了行程,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控制雾霾天气,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