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28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暑期作业10Word格式.docx

BaSO4(s)

Ba2+(aq)+SO42-(aq),其溶度积常数Ksp=c(Ba2+)·

c(SO42-)=1.1025×

10-10。

下列有关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向c(Ba2+)=2×

10-5mol/LBaCl2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可使c(Ba2+)由a点移动到c点

B.处于d点时的Ba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加热浓缩可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向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4的溶度积常数增大

D.b点无BaSO4沉淀生成,加入BaSO4固体可继续溶解

8.MnO2和Zn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常用软锰矿和闪锌矿联合生产MnO2和Zn,其生产步骤为:

①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②除去反应混合液中的不溶物

③电解混合液:

MnSO4+ZnSO4+2H2O

MnO2+Zn+2H2SO4,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每析出6.4gS沉淀,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B.电解时,MnO2在电解池的阳极产生

C.步骤①的氧化剂是MnO2

D.在生产过程中,H2SO4、MnO2可以循环利用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8g由14C原子形成的甲烷中所含有的C-H键的个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C.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与丙烷的混合物22.4L,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1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NA

10.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

B.稳定性:

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C.X、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D.Y、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但两种化合物均为非电解质

11.为使反应:

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A.以铜片作负极,石墨电极作正极,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B.用铜片作电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

C.用铜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

12.中草药秦皮中含有具有抗癌作用的七叶树内酯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七叶树内酯含有苯环,因此与苯互为同系物

B.1mol七叶树内酯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4mol

C.七叶树内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由该物质的结构推测,它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等反应

13.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由NH4Cl和NH3·

H2O组成的混合液PH一定大于7

B.在PH=8的CH3COONa的溶液中,c(Na+)-c(CH3COO-)=0.99×

10-6mol/L

C.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约为6.02×

1023

D.向2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1mol/L的NaOH溶液后的混合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c(H+)>c(OH-)

14.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1gSO2、1gO2与2gSO2、2g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前者大

B.反应2HI(g)

H2(g)+I2(g)达到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

C.反应2HI(g)

H2(g)+I2(g)达到平衡,增大HI的物质的量,HI分解率和体积分数不变

D.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时,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增大。

15.(10分)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工业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

沉淀分析法

(1)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填操作)、洗涤、烘干、称量。

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方案二:

气体分析法

(2)把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右图装置测定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了测量结果准确,B中的溶液最好采用,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还是不够准确,其原因是。

方案三:

质量差分析法

(3)把一定质量的样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下图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利用其质量差求算样品的纯度。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有:

①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质量为mg②取n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wg

⑤关闭止水夹⑥打开止水夹

⑦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⑧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

③→→⑥→→⑤→→⑦→→④

2、在操作④中,要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3、若去掉装置A,测定结果;

若去掉装置B,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8分)3.A、B、C、D、E、F、G是中学化学中常遇到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答题时A、B、C、D、E、F、G要用具体物质的化学式)。

(1)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D的方法是。

(2)写出F+B→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无色晶体C的水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

(4)反应A+D(少量)→B+N2的反应,若生成1molB时,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在实验室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气体A,可将它通过右图装置来实现。

其中瓶Ⅰ中盛放的试剂是,瓶Ⅱ中盛放的试剂是。

17.(10分)铝矾石(主要成分是Al2O3,还含有少量杂质SiO2、Fe2O3)是工业上用于炼铝的主要矿物之一,由铝矾石制取金属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有关铝矾石以及用铝矾石炼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矾石中只含有金属氧化物B.铝矾石与河沙中含有相同的成分

C.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D.铝矾石炼铝的过程中不涉及置换反应

(2)原料A的名称是,步骤①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3)滤液Ⅰ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4)在步骤③中(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CO2,原因是。

(5)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每生成1molAl,转移电子数为。

18.10分“北、京、欢、迎、您”分别代表五种不同颜色,不同状态的单质,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下图所示的奥运五环旗,A、B、C、D、E、F、G、H是由相交叉的两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已知:

蓝色的“北”是液态O2,红色的“欢”是固态非金属单质,1molG可与1mol“您”恰好反应生成1molH,F的溶液可与A反应生成酸M、酸N和E的溶液,C高温煅烧可制得A,此反应是工业上制取酸M的基础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京”是,“欢”的同素异形体是,酸N为(写名称)。

(2)写出F的溶液可与A反应生成酸M、酸N和E的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还原产物为。

(3)工业上以C为基础原料,制取酸M产生的工业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的后果是,处理该尾气可以得到一种化肥,写出该肥料的化学式:

(4)已知:

P(s)+

Cl2(g)=PCl3(g)

=-287.7KJ/mol,P(s)+

Cl2(g)=PCl5(g)

=-498.7KJ/mol。

则PCl5(g)分解为PCl3(g)和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9.(12分)异丁苯丙酸是高效消炎药芬必得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简式为:

(1)由异丁苯丙酸的结构简式推测,它可能(填代号)

A.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可与Na2CO3溶液作用生成CO2

C.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异丁苯丙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反应可生成有机玻璃:

提示:

根据信息,回答

(2)~(5)小题:

(2)写出有机物E、G的结构简式:

E、G。

(3)写出反应E→F和反应I→J的反应类型:

E→F:

反应、I→J:

反应。

(4)写出F→G、H→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有机物要写结构简式):

F→G:

H→I:

(5)与有机物C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有机物共有种。

20.(10分)反应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见右表:

(1)试推倒反应CO2(g)+H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K与K1、K2的关系式:

(2)通过计算推测反应CO2(g)+H2(g)

CO(g)+H2O(g)的正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一个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900℃时发生反应并记录前5min的浓度和第6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

各物质浓度变化(mol/L)见下表:

时间/min

CO2

H2

CO

H2O

0.2000

0.3000

2

0.1740

0.2740

0.0260

3

c1

c2

c3

4

5

0.0727

0.1727

0.1273

6

0.0350

0.1350

0.1650

①计算前2min,用CO表示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

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是。

②在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c1的数值0.0800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第6min时,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引起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A.升高了反应温度B.使用了催化剂

C.增加了CO的浓度D.减少了H2O(g)的浓度

④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是()

A.密闭容器中的压强不变B.c(CO2)=c(CO)

C.生成amolCO2的同时消耗amolH2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1.已知: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化合价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已知B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

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8。

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D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已知B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1g·

L-1,则在该化合物的分子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在该化合物中共含有个

键,含有个

键。

(3)已知C、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CD3、CD5两种。

这两种化合物中一种为非极性分子,一种为极性分子,则属于极性分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由B元素形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晶体和由C元素形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晶体相比,熔点较高的晶体是(填写晶体的名称),原因是。

(5)由A、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或近似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作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

如下图所示为A、D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若a=5.6×

10-8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

cm-3(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1.B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①错;

铁生锈是Fe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②正确;

冰与水都是水分子构成,只是状态不同,故冰与水混合仍是纯净物,③对;

淀粉一经水解先转化为麦芽糖,最终生成葡萄糖,④错;

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对人体应该是无害的,⑤对;

纯碱、面碱、氯化钠都属于盐类,⑥对,故正确答案为:

B。

2.B提取高纯硅,是利用SiO2(这是沙子的主要成分),海水中不含硅元素,故B错。

3.A65%的浓HNO3、新制的氯水因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所以试纸最后被漂白;

98.3%的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试纸脱水变黑,37%的浓盐酸具有酸性,使试纸变红,故正确答案是:

A。

4.A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试纸不能用手拿,而应用镊子夹持,故A错;

在K2CrO4溶液中存在平衡:

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2H+,故B正确;

蔗糖水解用的催化剂是硫酸,而银镜反应须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故D正确。

5.A煤经过干馏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得到煤焦油等物质,煤焦油是含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煤焦油在170℃以下蒸馏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以及其它苯的同系物等,所以不能说煤中含有苯和甲苯,故A错;

产生的沼气的原料为植物的秸秆,他们都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B正确;

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属于一次能源,D正确。

所以正确答案为:

6.CA选项中Fe3+要氧化I-,故A错;

B选项中因苛性钠溶液少量,不能全部将HCO3-反应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HCO3-+OH-=CaCO3↓+H2O;

D选项中漏掉了NH4+与OH-的反应,故正确答案为:

C。

7.AKsp与浓度无关,只受温度影响,选项A在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后,c(SO42-)增大,c(Ba2+)必减小且仍在溶解平衡曲线上,故可知C错、A正确;

处于d点时的Ba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加热浓缩可使c(SO42-)增大,故B错;

b点溶液以过饱和,应有BaSO4沉淀生成,D错。

8.D由①知,MnO2做氧化剂氧化ZnS中S元素,每生成1molS转移2mol电子,故A、C正确;

由③知MnO2是电解时由Mn2+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氧化产物,故B正确;

从生产过程看,MnO2是我们要制取的物质,最终产物,不可能循环利用,故D错。

9.AC18g由14C原子形成的甲烷物质的量为1mol,故A正确;

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故B错;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L,故C正确;

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要发生水解,故D错。

10.BD由题干信息可判出:

X可能为H或Na,Y为S,Z为O,故A说法错;

X为H时,C说法错;

Y与Z的非金属性Z强,故B说法正确;

SO2、SO3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形成了电解质H2SO3、H2SO4,故SO2、SO3均为非电解质,因此正确答案为:

BD。

11.C选项A不能构成原电池,不发生反应,A错;

B选项相当于精炼铜,B错;

D项发生反应是:

Cu+2H+=Cu2++H2↑,故D错;

C选项电解时,阳极Cu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水电离出的H+发生还原反应,故反应为:

Cu+2H2O=Cu(OH)2+H2↑,所以正确答案为:

12.BC由七叶树内酯的结构简式:

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酯基(属于酚酯)、碳碳双键等官能团,故可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选项D错,而选项BC叙述正确。

七叶树内酯中含有“O”故不会是苯的同系物,A错,故正确答案为:

BC。

13.B常温下,由NH4Cl和NH3·

H2O组成的混合液也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故A错;

在PH=8的CH3COONa的溶液中,c(Na+)-c(CH3COO-)=c(OH-)-c(H+)=10-6mol/L-10-8mol/L=0.99×

10-6mol/L,故B正确;

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6.02×

1023,故C错;

选项D的混合液相当于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的CH3COOH、CH3COONa溶液,由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故溶液中c(CH3COO-)>c(Na+)>c(CH3COOH)>c(H+)>c(OH-),故D错。

14.C选项A中后者相当于前者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SO2的转化率增大;

B选项平衡应向右移动;

D选项相当于给原平衡加压,平衡向右移动导致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C选项平衡移动,只是引起各物质的浓度增大,HI分解率和体积分数不变,故正确答案为:

15.解题探究:

测定碳酸钠样品(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即想法得到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方法有:

设法将Na2CO3或NaCl转化为沉淀或将Na2CO3转化为气体,然后测定沉淀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或气体质量来求算。

(1)中沉淀应过滤出来,然后洗涤、干燥、称量。

其中洗涤的基本操作为:

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浸没过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2)中为保证CO2气体不溶于B瓶液体,瓶中液体应盛饱和NaHCO3溶液以降低CO2的溶解度;

但A中所用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CO2气体中会混有HCl,导致CO2的体积要比实际的多;

(3)依据实验目的,结合各装置中试剂的性质,不能确定各装置的作用和操作顺序等。

参考答案:

(1)过滤;

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浸没过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每空1分,共2分)

(2)饱和NaHCO3溶液;

CO2气体中混有HCl气体(每空1分,共2分)

(3)1、②⑧①⑥(全对得1分;

但只要有一个序号填错,该问不得分);

2、使广口瓶中产生的CO2气体全部排出、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

吸收CO2中的水蒸气。

(每空1分,共3分)

3、偏大、偏大(每空1分,共2分)

思维拓展:

测量样品的纯度或实验的除杂试题,解答时一般利用物质的性质,加入稍过量的试剂(应遵循不引入新杂的原则)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等来除去杂质,通过测量气体或沉淀的体积或质量等即可确定样品的纯度。

另外关于实验细节的考查,近几年来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如热坩埚的取用与放置、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蒸发结晶浓缩溶液的操作等,望同学注重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16.解题探究:

解答框图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作为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题眼”就是有色气体A和无色气体D生成无色气体B与N2,再由B转化为A的条件并结合中学常见有色气体易知A为Cl2,则由原子守恒可推出D中一定含有N元素,结合中学常见气体可判出D为NH3,从而知道B为HCl,C为NH4Cl,白色沉淀E必为盐酸盐的沉淀,即E为AgCl,G是AgNO3,向AgNO3溶液通入NH3,相当于向AgNO3溶液滴加氨水,所以F溶液是银氨溶液(这是解答本题最大的障碍,要仔细体会)。

(1)向下排空气法(1分)

(2)Ag(NH3)2++OH-+3H++Cl-=AgCl↓+2NH4++H2O(2分)

(3)酸性(1分)由于NH4+发生水解反应:

NH4++H2O

NH3·

H2O+H+,使溶液中c(H+)>c(OH-),故溶液呈酸性。

(1分)

(4)1mol(1分)(5)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每空1分,共2分)

无机框图题,是简化的无机物的单质、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综合题,解答关键是要找出“题眼”来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而寻找“题眼”常常要利用一些反应的特殊现象、用途或物质的颜色、状态以及反应条件等,因此平时的学习应留心一些特殊物质、反应并多总结归纳各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