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042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doc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能使幼儿们终身受益,从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提到良好行为习惯,有些老师便会将“严格遵守规矩或纪律”“如何管理好幼儿挂上钩”。

于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便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

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我们意识到:

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为此:

我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良好习惯的规格建立或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师幼或者幼儿。

以往,我对于我们班统一的要求比较多,个体服从集体的规则也多。

现在我发现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的遵守。

我班每天上完厕所都是由老师负责检查和督促要求幼儿洗手,但有些幼儿总是会趁这教师不备便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有幼儿过来告状说某某没有洗手,通过观察,我发现由个别幼儿确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而且在教师提醒了之后依然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刚开始是,我让看厕所的教师加强对幼儿的看管,但是收到的效果不明显,由于教师要帮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整理衣物,所以还是由孩子经常不自觉。

而孩子们还是会忽略洗手这个环节。

例如:

我班的梓乐小朋友,我发现他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

在经过老师以及幼儿们的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显然,被动的服从根本就没有解决幼儿不洗手的问提,于是,我多次去咨询一些资深比较深的教师以及去网上查相关资料。

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试验,我特意把自己的受弄的脏兮兮的,然后端来了一盆干净的水以及洗手液,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之后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随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刚才还干干净净的水,在洗手之后就便的脏兮兮,黑乎乎。

我趁机引导幼儿如果不洗手,那么那些脏兮兮、黑乎乎的细菌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

为此我还特意向梓乐以及平时也不喜欢洗手的小朋友提问:

如果没有洗手又把脏兮兮的手放进了嘴巴里会怎么样呢?

他们也都知道了自己以前没洗手是多么的不爱卫生。

经过了这次小试验,我惊奇的发现幼儿们都会很认真洗手可见幼儿对于日常规的培养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并不了解常规培养的原因,也并不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常规培养应先从幼儿理解着手,让有人自觉履行取代教师的硬性规定。

在和幼儿交流中发现,教师建设性的建议往往会让幼儿有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幼儿确认为有同感。

这说明评价主题会影响评价效果。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

以前,我班阿姨盛饭总是将饭盛得满满的,可偏偏我们班的幼儿吃饭就是很慢,所以每次一道吃饭时间就有小朋友愁眉苦脸,可偏偏每次吃的快的幼儿吃完了去玩玩具时,他们就会忍不住的想去参与到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后来,我让我班阿姨每次盛饭时都稍微把几碗盛的少一点,然后把他分给那几个吃的比较慢的幼儿,并特意把他们几个请出来,通过游戏的形式和老师比赛,比且适当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的进餐效果明显的比以前好了很多。

虽然还是不能吃在前几名,但也不至于把饭吃到冰冷,尤其现在是冬天,饭菜冷得快。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指令转化为讨论活动

在学期初,我发现班里有许多孩子有拖着椅子走的习惯,两个小椅子腿着地,受拽着椅子背,椅子腿沿着地面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我们老师也总是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直接把他提出来,当成一次讨论活动,让孩子来讨论“说说怎样爱护小椅子”孩子们讨论的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的。

有的说不能使劲摇椅子,有的说不能托着椅子走等等。

我根据孩子们所说的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了出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认真眼前收环节的重要性并及时提问幼儿,刚才老师这样做对不对。

还特意问那些喜欢脱椅子的幼儿,他们知道自己做错的都能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

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实质是习惯的养成,幼儿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是他们终身受益。

例如;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我园都有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家长也配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同时让家长反应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生都是很有帮助的,相信以上几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会更加的有帮助。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庞各庄幼儿园

宋继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