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8965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上存在缺陷。

平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你为什么错了?

”——“我太粗心了。

”我想计算上的错误,绝不能只说“太粗心了”就可以姑且了之的。

事实上,粗心是一种习惯问题。

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计算比较随便,如字迹潦草,草稿纸上书写随便,计算前不注意审题,计算后不估算、不检查,导致计算中错误频频出现。

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粗心也应该是学生计算能力上的一种缺陷。

再次,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能否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计算能力水平。

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而结果是错误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上还存在缺陷。

还有就是计算练习强度不够的问题了。

学数学,不解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这就会造成学生数学基本技能(特别是计算技能)的不扎实。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

可往往训练难以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常见的事情。

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计算方法的技巧和计算的速度。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

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让学生多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

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

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

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必须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没事”的念头,要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

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得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例如,学生要具有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的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首先让学生回答加法的意义,学生就会知道是把两个数(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发现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掌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了。

总之,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练习。

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练习中,应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练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恰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经常的计算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并熟练地掌握。

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应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而且,练习应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攻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及改进的措施

城南小学郭惠琼

数和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继续学习的需要,也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课改前,虽然计算的题目难度比较高,要求也比较高,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比较扎实的。

但课改后,计算的内容少

-

  数和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但课改后,计算的内容少了,难度和要求也比原来降低了,可是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却不如课改之前。

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的原因

  1.计算教学内容在新教材中体系变淡,采取了分散教学,一些联系密切的知识不再集中编排。

小数乘、除法计算教学,原来是将乘、除法分开设两个单元教学,现在是将整数乘小数与一个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放在一起教学,然后在后一个单元教学小数乘小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使得一个整体性的技能被分散到不同的学期进行,这样虽然分散了计算教学的难点,但也不利于形成完整的计算技能体系。

  2.计算教学问题化加强,计算能力在新教材中不再作专一的培养,而是和解决问题放在一起,提倡“算用结合”、“以用促算”,使学生不能全身心的学习计算,不能及时的消化知识、形成技能。

  3.计算教学部分例题编制简化,例题和练习题在新教材的衔接上跳跃太大。

仍如一个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有三种类型: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够除,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商中间有零。

例题安排了第一种,后两种是教学的难点,只在试一试里出现。

像这样将几种计算的形式不完全展现,将几课时才能联系到位的放在一课时里,以致于学生应接不暇、囫囵吞枣难以消化。

  4.计算教学的课时数在新教材中明显减少。

据统计就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内容,在文革前有50多课时数,而今新教材已减少到了20课时。

时间是技能形成和熟练的保证,学习时间的欠缺也使得学生的计算达不到应有的正确率和速度。

  二、教师的原因

  1.教师对计算教学的内容缺乏整体的把握。

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的原因,很多数学教师常年固守一个学年段,以致于只了解所教学段计算教学内容,而对于这一内容在小学教材中处于什么位置、又与哪些内容有着怎样的联系不太清楚,因此造成学生在计算知识、技能上的遗漏与偏差,久而久之,量变导致质变——学困生寸步难行。

  2.教师盲目跟风——教学技术先进了,学生不明算理了;

算法多样化了,学生做题没方法了;

练习形式趣味化了,学生也浮躁了……

  3.教师批阅作业只看结果不分析错误原因。

对学生出现错误计算结果,用红笔打个“×

”了事,评讲时用“粗心”两个字概括,只是让学生去改,学生也是敷衍了事的改过来,没能明白错误的原因,以后再做再错。

  三、学生的原因

  1.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制力不强,容易马虎或心不在焉,从而在计算时出现浮躁或粗心。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抄错数字、不看清题目、不检验结果等等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都是学习的陋习造成的结果。

  虽然造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很多,但要改进唯有教师作有心人,针对各种情况,分别采取有效的措施。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作了如下尝试。

  一、关注教材敢于取舍

  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曾这样指导一线教师:

在相信教材、教参、报刊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您的学生要*您,请您思考、研究、编制教材(题目)。

源于这样的启发与鼓励,笔者从以下几点改进。

  1.整体把握计算教学内容。

  小学的计算教学环环相扣,知识的系统性极强,上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后续环节的学习。

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必须熟知相关计算内容在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哪些内容有内在联系,在整个教学中其什么作用。

可以按知识体系研读教材,也可以通过做其他年级学生的练习、试题来树立教材的全局观念。

  2.灵活处理计算与应用的关系。

  众所周知,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其作用。

所以,把计算与应用结合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计算更为合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任何东西都有他自身的最大负重植,超过极限。

适得其反。

计算教学也是如此,承载太多的功能,必将失去该有的价值。

在计算教学时如果过于注重应用,对于计算能力的形成的过程就会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所以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教师要敢于舍——不让应用成为计算教学的羁绊。

根据学习者计算技能形成规律,及时组织针对计算的重、难点进行专项训练,使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有了强有力的工具保障下再去解决问题,相信学生的底气会更足。

  3.精心设计教学例题和练习

  教师针对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的不足,敢于取——要根据某一类计算技能的各种情况,精心设计例题以及练习题,做到一个难点有一个例题作范例,一个例题有一系列针对性练习作辅助,从而各个击破,及时消化形成计算技能。

小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成因及对策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城南小学景晓燕

通过研究中调查的结果,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学习中出现的障碍,我们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为着眼点,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从合作备课、授课、互动评课全过程的参与下,使问题逐渐清晰得以解决,并初步形成计算教学的模式,并将这些成果推广到示范、辐射、提升的解决层面上来。

下面是我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规范计算要求计算规范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和保证。

在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试卷整洁,其中包括草稿在内。

采取一定的措施,要求三年级学生准备草稿本,并时常提醒,起到巩固效果。

平时的作业、特别是考试要求连同草稿纸一起上交。

因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还需要老师的督促、压一定的重力,才能认真地计算。

(2)持之以恒,加强口算、听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无论哪个年级都严格按本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对而快的程度,每人准备一个听算本,每天在课前用3分钟进行听算训练,这样,即训练学生听力,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当然,训练重在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口算、听力在期末我们进行测评,测评的方法是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条听算20道口算题,以此检验学生的注意力和口算能力是否提高,试验效果如何,方法是否科学,在测试结果中,学生听算合格率为100%,全对为95.7%。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如果计算教学过多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

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的。

教学时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

王庆玲老师执教的《乘加、乘减》(附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利用现实情境,理解算式的意义,而不是告诉学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利用课堂资源,使学生真正理解乘加、乘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对计算产生兴趣,感悟这类算式的特点,把计算教学生活化。

(4)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计算,也就是加强算理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掌握方法。

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干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所以,我们首先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周刚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体现了计算教学中对算理的突破。

(5)从算法多样化来突破计算的灵活性和思维简洁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尊重个体的教学现实,但也不放任自流,计算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尝试计算选择优化的时间,让学生在计算中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算法,更重要的也是学习他人算法的长处,养成谦虚好学的品质,以此更加利于学生根据题型来灵活处理。

往往某一算法的优势并不能在当堂体现出来,而是在后继的学习中也能感受到,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时,有位学生坚持自己先乘十位数再乘个位数,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也不否定,只有在下节课进位乘法时才能在计算中发现自己算法的弊端,从而口服心服地从低位乘起。

(6)快速估算得数范围也是检验的一种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准确率,估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

例如,计算376+480,通过估算能知道其结果必然大于700而小于900,不然,计算有误;

计算39×

69,先估算,把39看成40,把69看成70,40×

70=2800,那么39×

69的结果接近2800且小于2800,如大于2800必定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数感。

同时,估算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7)从数学计算习惯关上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短时间内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老师督促下,能执行老师的要求。

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不再愿算第二遍,根据学生心理,累计积分进行评比实施奖励措施,学生计算会十分小心,认真仔细,更多的学生一丝不苟,久而久之,细致的习惯自然养成,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8)建立错题库,针对典型错例要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评。

记得以前的课堂里有一位小朋友小马虎,它曾经给孩子们带来轻松与快乐。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依然采用给小马虎改错这种方式来进行错题的订正,学生则会亲切的称老师为小马虎老师对发生重复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无论哪一年级都要求安排专门的改错课,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

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

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

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

(9)、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运算速度。

有些数在习题题中出现次数特别多,它们常常是进行快速运算的基础,如果每次动笔、想、列式即麻烦又易出错,对于这些要求学生熟记,如:

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高年级的计算圆面积、周长的一些公式、常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等,它们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必须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研究阶段,我们即重视算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了记忆,这些是课题研究中我们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10)通过运动和游戏来提高学生手眼协调的功能。

部分学生抄错题是因为手眼不能协调一致,从而抄错题。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课间多运动,多做一些有益的游戏,以此来达到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

在具体落实以上教学措施的前提下,我们形成关于计算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在尝试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最佳计算方法——尝试运用——巩固练习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体系间的构建。

课堂教学中计算数学的有效性

——城南小学数学教研组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它的准确性不仅影响和制约数学学习的进程与质量,也影响和制约其他学科学习。

新课程降低了有关计算的内容与要求,但在小学阶段保障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与保障。

计算教学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新课改以来,无论任何版本的教材对各个学段都安排数与代数这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计算则是这一领域的具体内容。

中年级学段学生已具有基本口算能力,并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而数的笔算除法既是应用储备知识,解决新知,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石,这一学段的计算辐射到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在考虑到多种因素,我们在中段计算教学研究中,以四年级为切入点展开。

那么新课改理念下的计算课究竟怎样上?

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究竟如何落实?

我们将研究内容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1、计算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2、怎样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下面是由张老师执教的课《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借此为各位教师提供朴实的研究课例,提供一个教研的平台。

二、观摩张老师的课堂教学:

除数不是整十数两位数除法

朝阳小学 

张玉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8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善于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于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试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最近学校要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并选派代表参加本次竞赛活动。

为了把这项活动搞好,使同学们明确其中的要求,为此,大部队贴出了海报,我们来一起看看海报上写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

海报贴出后,同学们报名的积极性特别高,来看看左老师从报名处给我们发来的有关信息:

小歌手比赛有84人报名,每轮只能测试21名。

出示信息一:

1、学生读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选择有用的问题,指名列式)

二尝试试商

根据列式板书:

84÷

21

这个算式的除数和我们前面学的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除数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习用四舍法试商

21 

你会算吗?

试一试。

(请一名板演,全班齐练)

【设计思路: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

交流算法。

①口算的方法

②把21看作20试商

③把21看作20,把84看作80试商

讨论:

哪种试商方法好。

老师点评:

我觉得采用第②种方法的同学真了不起,能活学活用,能把新知识转换成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而且这种方法页能帮我吗很快想出商。

练习 

96÷

22

【设计思路;

教学时,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

虽然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难度加大了,但在计算顺序和算理与一位数除法基本一致,由此实现学生由一位数除法向两位数除法的顺利过渡,并掌握四舍的计算方法】

2、信息2

可根据最新消息显示,我们报名的人数已有昨天的84人上升到196人,左老师为了尽快选出竞赛选手,她也同意了策略,每天最多能测39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列式

196÷

39

现在的被除数由原来两位数变为三位数,难度加大了,自已能解决吗?

试一试。

小组交流不同算法。

在班里集体交流

练习:

185÷

37 

272÷

68

教师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一般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

此时学生已基本掌握除数是两位数计算的方法,而用五入法调商则十难点。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巩固练习

1、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

2、改错

3、分组练习

324÷

81 

245÷

72

90÷

29 

318÷

42

计算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低年级数学教研组 

白红丽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标指出:

教师应充分应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摸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呢?

一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现实生活中更有价值的情景替代教材中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

教科书中情景图提供的只是一种教学时的方向,一种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