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0967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定稿Word格式.docx

市教研员麻彩虹

俞正强《用字母表示数》

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

特级教师俞正强

燕飞《认识周长》

吕航燕《倒数》

如何有效进行概念课教学?

《从“什么叫做题目做好

了”谈起》

特级教师朱乐平

晗芬《小数乘法练习课》

金丽环《周长的练习课》

练习课怎样上更有效?

《练习课存在的问题与设

计策略》

市教研员何学良

益飞《应用问题一》

吕红英《应用问题三》

宋煜阳《三步应用问题》

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定位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专题教

学研究》

特级教师天孝

王红卿《认识负数》

敏辉《认识负数》

工作室的研究方向?

《如何分析小学数学思维

过程》、《上公开课,你想

要哪些资料?

晗芬《圆的认识》

许美娜《百分数的认识》

如何磨课?

《如何磨课、辩课?

……

有了专家的引领,我们的数学课堂理念经历了“互动课堂”——“高效课堂”——“思维课堂”三个阶段的演变。

前几年,我们思考并践行着“互动课堂”的价值理念,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的数学课堂师生平等了,互动对话也随处可见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思考:

怎样能让数学课堂更有效,于是我们又提出“高效课堂”的价值理念,决定从“引发学习兴趣、促使多维互动、促进高效对话、关注全人教育”四个环节来思考和衡量我们的课堂,让对话更有效。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又欣喜地发现,数学课的课堂结构更合理了,教学效果也更高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次思考,如何让研究再上一个台阶,体现学校“思维数学”的学科特色,于是我们又提出了“思维课堂”的价值理念,关注数学课是否真正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讲坛骨干承包,涵提升

2008年起,学校组织了“教师人文讲坛”,在周前会议前30分钟,由本校名师、骨干教师主动申报,承包主讲。

人文讲坛中,有推荐好书共分享的,如《不抱怨的世界》;

有介绍教育教学心得的,如《走稳小步子,实现大目标》;

也有讲在团队中成长的,如数学组马燕老师的《让自己走得更远》;

还有各学科专业书籍学习交流的,如本学期由凌云和益飞两位老师代表数学组参加学校人文讲坛“同读一本书”——《数学教育心理学》读书体会。

学校的人文讲坛,为数学组的老师们带来了一道道的精神盛宴,全面提升了数学老师的文化涵。

同时,数学组的诸多老师在参与学校人文讲坛的过程中,又促进了自己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读书月底交流,智慧分享

博览群书能提升教师的全面素养,要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就必须大量阅读各种有关数学的专业书籍。

这些年来,数学教研组每学期组织数学专业书籍研读活动,不断利用教师读书会,分享智慧,凝聚力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围绕课题,我们组织教师阅读有关理论书籍,每周一次,精选容组织集体学习;

每月一期,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心得在教研论坛汇总。

另外,每学期推荐一本必读的理论专著,组织读书沙龙进行讨论;

其间还不定期的下发一些或经典、或具有时代特征的容,鼓励老师们见缝插针自学,夯实自己的理论底蕴。

下表是近几年教研组组织老师们看专业书籍的情况汇总。

时间

必读书目

读书要求

选读书目

2009上

《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精读:

边读边作读书摘记

《低头找幸福》、《透视课堂》、《数学教学设计》……

2009下

《吴正宪团队研修》

略读:

关注团队研修的方法

《教育碎思》、《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行知教育理论》……

2010上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细读:

关注研究方法和模式

《窗边的小豆豆》、《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

2010下

《小学数学教学杂谈》

关注数学知识本质

《回到教育的原点》、《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关于心理学的100个故事》……

2011上

《尝试教学策略》

《和孩子划清界限》、《中国数学双基教学》、《全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2011下

《数学教育心理学》

《论语今读》、《数学教育:

从理论到实践》、《素质教育在美国》……

在上学期教师自主阅读《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本学期安排在每月底的那一周教研活动时间,分别请六位备课组长与大家进行读书交流,并在组分享老师们的读书笔记,同时评选读得认真的老师。

(四)工作室定期活动,实践指导

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数学组成立了以敏辉老师为核心的数学教育研究工作室。

工作室以“以创建外小数学教学特色”为中心,以服务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为两个基本落脚点,紧紧以“校本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数学诊疗”为抓手,坚持研究性、协作性、辐射性、发展性四个原则,制定了工作室每周学习、研究的相关制度。

同时特聘特级教师朱乐平和两位市教研员为工作室定期进行跟踪式专业引领——每学期抽时间来校面对面和老师交流,听课,评课,审稿,座谈等。

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室的工作容主要有读书学习、知识梳理、设计测评卷、优化校本课程、开展数学诊疗活动、课题研究、课例研究、展开数学家庭教育辅导、开展“立体式”的专题研究、汇报交流等十项工作容。

二、研训模式:

从“感觉研究”走向“专业研究”

践行在课堂,收获也在课堂。

我们意识到,缺乏理念引领的研究是空洞、乏化的。

因此,追求理念与实践的“和谐交融”,期待课堂教学的高效、完美,成了我们数学教研的方向与目标。

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具体的研究主题,没有固定的研究平台,教研只能停留在感觉层面。

如何才能从“感觉研究”走向“专业研究”?

我们组织了不拘一格的活动形式,让老师们能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鲜活的案例剖析里提升研究的智慧。

我们的研训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推门课把脉课堂

研究应该从问题开始。

数学教学的问题在哪里?

为了准确了解数学教学的课堂现状和教学困惑,我们组织了“听课调研”,不定期听推门课,把脉课堂。

学校领导携同两位教研组长,深入每个年级的每个班连续听两节课,听完课专门召开“议诊会”。

大家把自己的思考和疑惑提出来交流,梳理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然后组织全体数学老师一起交流和讨论,引导大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课例研究。

比如,2009年的一次听课调研后的“议诊会”上,我们发现当时提出的高效课堂的四个维度中“促进高效对话”这个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1)老师们为了实现多维互动而忽视了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2)对话互动很频繁,但都是停留在简单的形式上;

(3)学生很少出现富有个性化的解读和挑战性的疑问;

(4)教师设置的学习板块或问题情境没有很好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等。

由此我们开展具体的研究,“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思维”;

“如何巧用引导语言,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如何诱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应运而生。

“推门课调研活动”记录表

授课教师

调研人

调研时间

授课班级

本节课教案

上课容

之前教案情况

教学亮点

存在问题

改进意见

备注

除此之外,我们还下发《教研问题征集表》,了解、征集教师“自己的问题”、课堂中“真实的问题”。

然后及时组织骨干教师对这些层次不一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出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

这既是为了寻找真实的研究基点,也是为了激发教师以“当事人”的态度参与介入到校本教研中来。

(二)智囊团陪同磨课

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是教研活动的灵魂;

同伴互助,专业切磋,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我们数学教研组在重视教师独立工作的同时,更重视教师相互依赖的发展,发挥教研组老师的作用,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达到提高教研组整体水平的目的。

1.组建智囊团

目前我校28位数学教师中,有省教坛新秀1名、市教坛新秀1名、市名师培养对象2名、东阳市级教坛新秀5名。

市青年教师比武中,有5位老师获得了一等奖,3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

市青年教师擂台赛中,1位老师获得一等奖,2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

教研组中另外有十多位老师刚刚毕业没几年,她们年轻,对数学充满热情,极其需要专业引领。

针对教师队伍现状,我们以学段为单位,组建了三个智囊团,成员原则上是东阳市级教坛新秀及以上,开始了一个新阶段的研究——“智囊团陪同磨课”。

2.全程陪同磨课

一般一位老师完成一次教研任务,至少需要经过这样的几个环节:

独自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试教,智囊团成员听课、点评→智囊团的一位名师示上课→再试教,再改进→全校展示,接受评委会的考评→评委会写教学建议及成绩→存入教师档案袋。

智囊团就像一面三棱镜,通过精细的磨课研讨,透过课堂看到支撑教学的本质,折射出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在这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教研研究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实效性较强的教学策略。

如问题解决式的课堂中,导入如何有效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计算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知情结合、动静结合、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设计教学,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数学建模……团队学习,使新理念在碰撞中实现嬗变,使教学技艺在切磋中得到提高。

2011年下期智囊团陪同磨课情况汇总表

课题

青年教师

智囊团

智囊团陪同磨课老师

《乘法口诀练习课》

吴莉丽

低段智囊团

吕小燕

《认识钟表》

倩倩

凌云

《年月日》

琳琳

中段智囊团

敏辉

《分桃子》

楼香君

吕航燕

《尝试与猜测》

陆华萍

高段智囊团

丁丽华

《圆柱圆锥的复习》

叶玫丹

晗芬

(三)小组协同观课

没有科学的观课工具和技术,教师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意识和能力,只是停留在凭着感觉评课和交流,还是停留在感性的做课例分析。

凭感觉确定研究主题,凭感觉听课议课,凭感觉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缺乏专业、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也只停留在感觉层面上。

因此,我们又提出了“观课剖析”的课例研究思路。

即要求全体数学老师每一学年必须承担一次观课剖析的上课主角,开展自我反省和改进提升的活动。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

被观察者:

课题:

观察

视角

观察点

课堂现象描述

观察结果分析

(定量、定性)

情境

引入

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否驱动学生数学思考

问题

设计

是否挑战学生数学思维

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

组织

点拨是否具有启发性

是否能有效渗透学法

是否有效理答学生生成信息

是否保证学生主动探究数学

 

数学

思维

是否能快速反应,准确概括、抽象

是否能有条理地表达数学思考

是否能善于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是否善于准确地发现数学的本质(涵、规律、关系、结构、方法等)

是否能独立思考、主动探究

学习

效果

是否有充分的思维活动

是否保证全体学生动口动手

是否有效促进不同学生的数学发展

是否能兼顾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

是否充分获得了数学能力的培养

综合评价

为了保证实效性,数学组从巧用“录播教室”、引进“专业技术”、开展“评审奖优”这三个抓手开展工作。

具体做法是:

(1)每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利用录播教室上课录课,再反复观课、分析、改进。

(2)邀请王洁博士来校作“如何使用观课工具科学分析”的专题辅导,以提高全体数学教师观课分析的综合素质。

(3)每位老师最后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研究成果。

教研组将组织专家对此进行评审,设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

“不达标”的老师下一学期重新实践研究,“优秀”老师由教研组最后进行录像课审查,上传录像课和课例研究报告,并发证表彰。

小组协同观课,提高了教师研究的水平,教师逐渐养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工作和思考的专业习惯。

(四)专题互动研究

教研活动如果没有一个主题,老师们的受益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创办以来,数学教研组就提出了常态下的“专题互动教研”活动,创建“教研主题化、协作互动化”的教研风格,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和同伴互助的力量。

所谓“专题式互动教研”,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实际问题,经过多方筛选确定教研和调研主题,每次以主题为教研目标,共同参与研讨全过程(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的互动教研活动。

这种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专题互动教研模式围绕选取主题、协作备课、互动研讨、系统反思四大环节展开(如图)。

其基本流程:

(1)确定研讨主题;

(2)组员分头搜集与主题有关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和音像资源;

(3)集体学习资源,重点关注名师名家认识和处理与主题相关容的策略与方法;

(4)选定研讨课授课者,全组教师集体分析研讨容,由授课者独立备课;

(5)授课者授课,组教师使用观察量表等工具;

(6)围绕主题,授课者说课和反思,其余教师评课,骨干专业引领,形成共识;

(7)再次上课、听课;

(8)再次反思、评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一定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最终目标的,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绝不是一句空话,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找到了“问题解决”这一平台。

教研活动紧紧围绕省级课题“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

同时我们还对每学期教研主题有意识地进行了知识领域上的划分。

去年,我们展开了以计算课为主的教研活动,计算的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老师们可以自主选择。

本学期,我们选取了概念课的教学为研究主线,以期形成对概念课的一些认识。

在一次次的教研中,我们也不断地发现问题。

比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除了提供的学习材料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有教学组织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特别是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的品质和有效性,我们把教学中的问题简单地归纳为三类:

一是涉及某个具体教学容的问题,如“圆的认识怎么教”等;

二是教学策略问题,如“如何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概念的建构”等;

三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问题,如“怎样有效地开展探究学习”、“如何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等。

三、研训创新:

从“常态下的专题教研”走向“备课组承包教研”

随着教研水平的逐渐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觉得,每周半天的常态专题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老师们的教研需求。

仔细分析,每个备课组至少有四位数学老师,备课组长在业务上都能独挡一面,而且组中都有原先智囊团的老师。

于是,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备课组的功效?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备课组的力量,体现备课组长的引领作用?

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组每位老师的教研积极性,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于是,我们推出了“备课组承包制”的教研方式,让组每位老师以、积极、合作、学习的态度参与教研,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草根”教研特色。

(一)教研组退隐幕后——跟踪指导

“教研承包”是指在教研组的领导下,以备课组为单位,承包本年级的常规备课,监管平时的课堂教学,承办学校的每周教研等。

这种承包突破了教研的固定模式,营造了即时化、日常化、经常化的教研氛围,打破了在时间、人数、地点上的界限,促进个人智慧的集体分享。

但是,教研组把备课组推上前台,自己隐退幕后,绝对不是不作为。

1.落实教学常规

2010年下学期,各年级开展了学科规大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修改,形成了《外国语小学数学教学规》。

每学期一开学,教研组都会组织老师们学习规,要求老师们认真执行规,做到教学常规落实到位。

教研组长负责“教学五认真”检查工作:

定期检查(期初、期末)和平时抽测(结合随堂听课)相结合,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教师考核、班级考核。

教研组利用抽查学生作业,开展学生调研等多种形式关注作业的有效度,引导教师研究学生的作业,提高效率。

2.引领教研方向

如果教研方向不明确,只是上几堂教研课,评评课,老师们很难从中受益。

因此,每学期初,教研组都会认真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根据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结合学校总课题,确定一学期的研究主题,让老师们有明确的研究任务。

例如,本学期教研重点:

一是继续做好课题研究,引领子课题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无论是研究方向的引领,还是研究人员的配备,集体研究时间的保证,教研组都做到竭尽所能。

二是开展《数学教育心理学》读书交流活动。

在老师精读的基础上,由六位数学备课组长为老师进行读书交流,分享读书中的心得体会,帮助老师们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是开展“概念”教学研讨课,要求上教研课的老师均选择与概念教学有关的容,通过一学期的专题研究,以期形成对概念教学的更多认识。

同时结合我校校本教学特色,指定两位老师执教校本课程,并分别由两位老师进行评课和观点报告,开展对校本课程的研究。

3.建立成长档案

教师档案袋是教研组过程性管理的一大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对教师多元评价的需要。

教研组为每一位老师建立一个个人书面档案袋和电子档案袋。

首先,教研组的推门课反馈表将作为教师日常教学的考评材料入档,反馈表中记录有随机抽查的教师备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以及推门课的教学成效等。

其次,教师写的“每月一得”作为教学、读书的反思材料也成为书面档案袋的重要容。

再次,每学期期末的教学论文,每学期一堂录像课及分析材料,都进入档案袋。

对于个别问题老师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则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连续听课,跟踪指导,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促其快速进步。

“跟踪课”的全过程以教学反思等形式进入档案袋。

学校还在校园网中给每位老师建了一个个人空间,老师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有文字材料,如:

发表的论文、写的案例、随笔、读书笔记、特色教案……呈现在在这个动态的电子档案中,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二)备课组搭台唱戏——落实“三包”

根据学期教研方向,除了常规的教研活动外,备课组又担任什么角色,该做些什么呢?

对备课组的工作我们简称“三包”:

一包常规备课,二包平时教学,三包每周教研。

1.包常规备课

常规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分三步走:

各自备课→集体研讨→二度设计。

集体备课前,先由每位老师独立备课,中心发言人提前准备好单元的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以及每节课的练习设计。

集体研讨时,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其他老师补充,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也可以提出备课过程的一些困惑,组长归纳整理,确定一位老师写好备课记录表。

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每位教师再依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二度设计,适当修正、调整和完善,形成符合本班学生学情实际的个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工作,要求备课组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活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容。

每次活动后,在5个工作日把活动记录表交相应的教研组长。

2.包平时教学

备课组除了集体备课外,还要做好三项常规检查工作:

①备课组长不定期开展“课五分钟作业”检查工作。

②备课组长随时督查学生作业量。

各年级每次作业由本年级备课组长和老师统一协调,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

③备课组老师要相互走访听家常课。

备课组的走访课要求人均不少于一节,我们还规定,组的走访课,至少有一次是同课异构课。

这样的活动,肯定能让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更迅速。

3.包每周教研

这里的“包每周教研”既指在常规教研中对组老师磨课的全程帮助,又指由一个备课组承包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

安排到教研课,对上课老师来说,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亮相,对备课组来说,也是组实力的一次展示。

因此,老师们都会群策群力。

如果轮到哪个备课组承包周四下午的学校教研活动,无论是活动容的确定,还是展示过程的策划,活动形式的安排,就都由本备课组成员承担。

本学期,安排了五年级组的老师承包一次教研活动,教研组就把100分钟全都交由五年级的四位老师。

不管是常规方式,还是备课组活动的方式,都要求其他老师在准备过程中至少参与一次,本学段的教研组长至少参与两次,确保教研组对备课组的跟踪指导功能。

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教研,我们都要求老师们有记录,有反思,及时上交听课或观摩的感想,承担教研活动的备课组在活动后上交相应的文字材料。

从上学期开始,我们改进了听课记录方式。

要求上课的老师把教材和自己的教案在活动前发给每一位老师,只需在教案上做记录。

这样,在听课时大家就不用忙于记录教学过程,而是可以根据教案更好地关注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

评课时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就一个教学环节做细致点评,更有针对性。

随着校本教研的日益深入,我校数学组教学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人人争上研究课,周周都有公开课……寻求自身专业的发展正在成为数学老师们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我们数学教研组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教研的各项工作,努力践行着外小“在服务中体现价值、在合作中积聚智慧、在感恩中收获幸福”的教研文化。

我们坚信:

有想法就会有目标,有目标就会有行动,有行动就会有成效,外小的数学教研团队将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