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4104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划萧山生态环境功能区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I302)

本小区为萧山第一水厂和第二水厂的备用水源保护区。

区域面积为3.00k㎡。

2005年下湘湖桥断面基本为Ⅳ类水体,环西桥、南门桥断面有50%频率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要求。

湘湖备用水源及历史遗迹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包括跨湖桥遗址和越王遗址核心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其中二级保护区是窑里吴码头至归耕桥一线以西至跨湖桥,陆域是以风情大道为界,湘湖沿岸纵深30;

一级保护区是窑里吴码头至归耕桥一线以东,陆域是风情大道为界,湘湖沿岸纵深30。

本区为重要的备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估计保护区。

饮用水保护、水源涵养。

近期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远期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加强对保护区的监管,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污水排放口,已有的污水排放口应限期拆除,结合湘湖旅游度假区规划,结合湘湖自身的自然性和文化特点,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第二十一条东北部河口湿地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I203)

本小区包括钱塘江楮山下游至二十二工段闸沿岸范围内的河道以内水深部分及滨水地带,区域面积为k㎡,主要水质影响因子为乡镇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环境保护

本区为重要的河口湿地保护区,近远期水质目标达到Ⅱ类水质要求。

开展江段沿岸保洁整治和截污、清障、绿化工作,完善沿江生态公益林建设;

加快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治;

提高生活污水和生活渣滓处理率。

第二十二条南部生态屏障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Ⅱ204)

本小区主要包括在萧山区等高线以上的部分山区,主要分布在萧山南部戴村、楼塔和河上等镇西部的船尾巴上、狮山和石牛山带及进化镇东南部、所前镇部分地区。

区域面积47.96k㎡,小区内分布有建筑史料等矿产资源,近年开采量比较大,是萧山矿业的一大支柱。

主要问题是矿山开采程度高,山体部分程度破坏。

功能小区大气环境质量为Ⅰ类,森林覆盖率90%以上。

主要生态环境功能为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

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

近远期维持区域大气、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功能区要求。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实施规范开采,以边坡治理、复绿等方式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开展生态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第二节限制准入区

第二十三条限制准入区总体要求

限制准入区主要包括绝大部分农业、林业用地,以及在城镇体系规划与工业布局规划中规划中非重点进行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的乡镇;

限制准入区以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为主,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规模,禁止新上高污染工业项目。

第二十四条东南部风景名胜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I3-10109B01)

地处萧山区东南部,范围包括所前镇、进化镇、临浦镇和浦阳镇的绝大部分地区,面积约为250.94k㎡,约占全区面积的17.7%。

该小区为萧山区东南部的绿色屏障,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带,植被覆盖良好,主要发展青梅和杨梅为主的茶果特色农业,林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主要包括雄鹤鼻、石盘山、大岩山和青化山风景名胜区,区内有杨静坞森林公园,进化镇的进化老街区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茅湾里英纹陶窑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葛云飞故居、汤寿潜故居等文化估计旅游区。

工业点源和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现状COD和NH3-N分别为:

43吨和6吨。

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

环境质量目标:

近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80%以上达到Ⅲ类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远期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污染控制目标:

近期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率大于等于60%;

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80%;

远期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率大于等于70%;

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90%。

总体控制目标:

2010年,COD,NH3-N点源允许排放量分别为43吨和6吨。

4、建设开发活动环保准入条件

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有效利用丰富的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的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度假产业。

有效挖掘整合低山丘陵地带地带旅游资源,以座美山水田园为取向,建设一批具有萧山特色、形象鲜明的果园、茶园、花圃、竹园农业观光旅游业,逐步形成进化山区青梅观光休闲、浦阳森林竹乡观光休闲、所前山地杨梅观光休闲等特色农业景区;

同时配以循环经济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

5、污染控制措施

加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抓好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和管理,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在集镇设立垃圾箱,安排专人定时清运;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鼓励农民增设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6、遵照“全面规划、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点,有地方政府、受威胁的单位出资共同治理,对因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的,按“谁诱发,谁治理;

谁收益,谁出资”的原则进行治理。

第二十五条西南部水源涵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Ⅱ2-10109B02)

1、基本情况

地处萧山区西南部,范围涉及闻堰镇,义桥镇、戴庄镇、河上镇和楼塔镇大部分地区,面具约为123.65k㎡,占全区面积的8.70%。

该小区以低山丘陵为主,近年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开发,南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努力实现了萧山南部地区生态、经济型的“绿的屏障”。

524吨和50吨。

2010年,COD,NH3-N点源允许排放量分别为524吨和50吨。

生态保护目标:

近远期浙赣铁路,绕城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露天采场边坡整治和景观修复治理率达到100%,水土流失治理率≥80%,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95%。

对区内农业开发进行监管,禁止破坏任何山林、护岸林及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

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与生产布局,开展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人工生态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态肥料、生物农药。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实施“示范整治”工程为抓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

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搞好村貌和环境卫生,垃圾集中存放并及时清运。

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靠近镇区有条件纳管的地区要加快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

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区域布局和养殖规模,建立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6、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城镇绿化率。

第二十六条中东部风景旅游与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I3-10109B03)

地处萧山区中部,范围涉及衙前老街及瓜沥、衙前和坎山三镇交界处的航坞山地区,面积约为20.92k㎡。

该小区为瓜沥组团的绿色核心地区,作为萧山区中部的绿色屏障,还包括衙前镇的中国农民运动的发祥地—衙前老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衙前农协会旧址及衙前老街、八字桥与官河等多处文物古迹等。

生态系统产品提供。

近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水环境质量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近期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污水排放达标率大于等于70%;

远期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率大于等于80%;

加强区内的环境保护,重视水源和生物资源保护,禁止乱砍滥伐,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风景区形象,增强生存、竞争和发展活力。

利用区内旅游资源优势,有序合理开发衙前老街、航坞山风景旅游项目,本着“保护优先”原则,完善内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污水零排放及垃圾中转站等环保设施。

保护浙东运河沿岸城镇的整体风貌。

保护衙前镇的传统建筑、河道水系等,通过保护区的保护规划,继承和保持江南水乡小镇的传统风貌特色,保持街区活力,促进街区繁荣。

综合治理官河水质,再现和强化河道两岸的风貌和特色。

整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增加绿化用地。

第二十七条北部风景旅游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I3-10109B04)

地处萧山北部,为河口湿地保护区和江东、临江两个工业园区之间的缓冲区块,位于萧山东北部围垦区域,包括现代农业开发区;

面积约为198.06k㎡,占全区面积的13.9%。

工业点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排放现状COD和NH3-N分别为:

375吨和261吨。

2、主要生态换进功能

风景旅游和农业发展。

总量控制目标:

2010年,COD,NH3-N点源允许排放量分别为375吨和261吨。

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施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

发展资源化畜禽业、绿色水产养殖业和适度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

一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农牧结合模式。

主要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单位面积养殖规模,确保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等杂物能被农田吸收利用,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二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零排放模式。

通过对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畜禽养殖要严格按照萧山区限养区和禁养区规定实行,实施生态效益农业建设,发展绿色农产品,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比例,全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加快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对破坏环境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展雨污分流和排污纳管工程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减轻流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

加强区内的环境保护,重视水源和生物资源保护,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风景区形象,增强生存、竞争和发展活力。

利用区内旅游资源优势,有序合理开发杭州湾风景旅游区和现代农业观光区,本着“保护优先”原则,完善内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污水零排放及垃圾中转站等环保设施。

第二十八条蜀山平原洪水调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109B05)

本小区主要指宁围、新街、坎山等镇,以及靖江和南阳的西部,面积约为186.25k㎡。

该区域工业点源和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现状COD和NH3-N分别为:

352吨和36吨。

洪水调蓄和生态系统产品提供

近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消除劣Ⅴ类水;

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0%;

2010年,COD,NH3-N点源允许排放量分别为352吨和36吨。

近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3平方米;

元气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8平方米。

围绕宁围镇建立国际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和钱江农场建立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主线,发展遗传与基因技术、农业生物化学制剂、食品与生物医药、农用新材料、农业环境技术、农业技术装备。

建设食品科技、生物医药、农业生物制剂、农业装备、植物生物科技和种苗花卉无聊等六个专区和品种试验、药理试验用田。

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狠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大对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力度,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鼓励垃圾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九条东北部平原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109B06)

地处萧山区东北部,范围设计党山镇、益农镇和党湾镇大部分地区以及义蓬、靖江和瓜沥的东部区块,面积约为230.1k㎡,占全区面积16%。

该小区主要是萧山东北部地区的平原地带。

392吨和6吨。

农业发展和洪水调蓄。

近期重点工业企业稳定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集中率达71%以上;

城镇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农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畜禽养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

化肥施用强度低于250公斤/公顷。

远期城镇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工业集中率达85%以上。

2010年,COD,NH3-N点源允许排放量分别为392吨和6吨。

限制污染工业扩展,工业发展以一类企业为主,限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大于1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大于100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于30吨、万元工业增加值SO2大于7.4千克、单位面积投资密度低于90万元/亩和单位面积利税小于2.5万元/亩的现有工业企业发展,同时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有企业发展,禁止发展新的三类企业(主要包括造纸、电镀、印染、化工等)。

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

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狠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大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

发展多种模式并存的混合体,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

加强区内的环境保护,重视水源和生物资源保护。

重点控制农药、化肥施用;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

第三节重点准入区

第三十条重点准入区总体要求

该区产业发展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产业导向目录要求,严格产业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禁止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印染、漂染、染织类产业项目,禁止高污染化工产品生产。

按照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方面的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凡列入省市环境管理重点企业,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和高耗能企业应依法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第三十一条江东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109C01)

该小区位于萧山区东北部,为规划中的江东工业园,东部以八工段直河为界,南部界线江东大道,属围垦区域,涉及义蓬、河庄、南阳、新湾镇等区域,是杭州市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环杭州湾产业带核心区,总面积为88.32km2。

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给该小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江东工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外围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紧依园区的一级公路红十五线与萧山、杭州城区相连,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在建和将要建设的钱塘江九桥,十桥直通杭州城区和上海,为园区配套5000吨级的货运港口码头,日处理100万吨污水处理厂和100万吨来自自来水厂已动工建设。

2005年,工业点源和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现状COD和NH3-N分别为:

2014吨和177吨。

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

近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并消除劣Ⅴ类水;

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于9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小于0.75吨标煤/万元;

污水处理率达96%。

总量控制目标:

至2010年点源COD排放量控制在4580t,NH3-N排放量控制在395t。

产业准入要求:

建设成以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为主体,兼具教育、居住、物流等功能的大型花园式、生态型的综合性工业新城。

以大型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一类工厂,禁止引进印染行业、精油化工和医药化工行业,禁止引进造纸、制革、燃料、炼油、水泥、石棉制品、电镀等污染大的项目和反射制品等项目入区。

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

明确工业园区的产业导向,禁止污染企业入园,加强园区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入园企业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和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进行园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推进清洁生产和污染全过程控制。

建立集中供热(电)、供水、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排污管网、路网建设及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

构建柔性生态工业链,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系统,构建企业间的循环链,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

加强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加强城镇景观建设;

以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为重点,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

对河道淤积严重及城镇河段进行河道疏浚,增加河道水容量及水面面积,改善水环境质量。

第三十二条临江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109C02)

该小区位于萧山东北部,为规划中的临江工业园,具体范围是西起八工段、九工段直河(梅林湾农场东侧),东至十工段直河、临江二路、钱塘江堤,北起三号闸横河,临江大道,十三工段中心河,南至十二棣横河与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接壤的北侧河道,面积为73.13km2工业点源和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现状COD和NH3-N分别为:

3397吨和238吨。

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且自然环境资源丰富,是杭州乃至浙江最广阔、最可贵的大规模工业发展空间,是杭州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和“沿江发展,跨江发展”战略的主要区域。

产业发展。

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达8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于9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小于9立方米/万元,达到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至2010年COD排放量控制在7980t,NH3-N排放量控制在405t。

4、建设开发活动准入条件

作为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义蓬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杭州、萧山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的主要平台,提升纺织印染服装、机械汽配业、精细化工、新型建材业等四大优势产业。

加快农保地调整,临江启动区块12平方空里的土地上只有1平方空里可以上项目,其余都需要进行农保地调整。

要尽早筹划农保地调整工作,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际调整农保地。

加强城镇生活污染的防治,提高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率;

规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认证,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从源头消减污染物数量。

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产生的污泥要实现无害化处置。

加强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内部用地布局,提高土地集中利用水平。

第四节优化准入区

第三十三条优化准入区总体要求

优化准入区应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一方面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环境承载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城市化进程,美化人居环境,提升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和商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城镇的集聚辐射功能。

第三十四条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109D01)

主要范围是萧山区蜀山、北干、新塘和城厢四个街道;

面积为45.55km2。

2005年城区下湘湖桥断面基本为Ⅳ类水质,环西桥、南门桥断面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要求。

重点污染企业有蜀山街道的奇佳皮革有限公司等新塘街道的约30家羽绒制品企业。

现状污染物排放量为:

COD3487吨,NH3-N780吨。

近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并消除劣Ⅴ类水,远期地表水水质Ⅲ类标准。

到2010年COD控制在1046吨,NH3-N157吨。

近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大于85%,;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近期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远期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8㎡。

严格执行产业导向政策,禁止发展《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业)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和《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

发展生态工业,淘汰工艺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将重污企业搬迁进相关园区。

产业布局以向工业园区集聚为主,除少数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可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在城区合理布局外,工业企业不得与居住、公共设施等其他非工业功能区相混合。

因地制宜,合理调配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高薪技术产业,使现有污染企业退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