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409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州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通州区201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一) 

理科综合试卷

2015年4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第Ⅰ卷1页至4页,第Ⅱ卷5页至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O—16Ag—108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填涂考号下方的涂点。

2.答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请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化钾

B.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C.Fe3O4俗称铁红,常做红色油漆和涂料

D.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计算机芯片

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酯化反应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会炭化发黑:

 C6H12O6(葡萄糖)6C+6H2O

B.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溶液后,再加入NaCl溶液,黑色沉淀变成白色:

 Ag2S+2Cl-=2AgCl↓+S2−

C.将NH3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NH3+H2ONH3·H2O+OH-

D.明矾的水溶液pH<7:

Al3++3H2OAl(OH)3(胶体)+3H+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型糖

B.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和乙醛

C.己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9.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它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ClO-+H2O+2e-=Cl-+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C.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Mg+ClO-+H2O=Mg(OH)2↓+Cl-

D.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

10.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就能实现a→b→c→d→a转化的是

a

b

c

d

A

Cu

CuSO4

Cu(OH)2

Cu2O

B

N2

NO2

HNO3

NO

C

CH3OH

HCHO

HCOOH

HCOOCH3

D

Na

Na2O2

NaOH

NaCl

11.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

有机层

水层

石灰石

稀盐酸

弹簧夹

有孔塑料板

②COOHNaHCO3

溶液

Cl2

目的

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制取少量CO2气体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12.常温下,1LpH=3的H2SO4溶液与下列溶液混合,其说法正确的是  

A.与等体积pH=11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7

B.与pH=3的CH3CO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3

C.与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一定小于7

D.与10L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Ba(OH)2溶液的pH一定等于10

D

A

D

ONa

25.(16分)中学化学常见有机物A(C6H6O)能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和某药物中间体F,合成路线为:

  G→…→CHOWBAD

H

OHOH

  C9H9ClO3EF

CH2OHCH=CH—COOH

         BC

已知:

BAD的结构简式为:

OHCH3OH

COOCOOC

CH3

O

O C CH—CH2OH

O

F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C—O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W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反应类型A→B:

              ,E→F:

              。

(3)下列关于E物质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组吸收峰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和E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1molE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4)C通过发生聚合反应可生成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写出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D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W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属于酚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跟饱和溴水反应时与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6.(13分)铁、铝、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FeCl3溶液可以蚀刻铜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铝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的一种。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作用机理是   。

(4)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絮凝剂,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铁

Ⅰ对;Ⅱ对。

C

铁比铝更易锈蚀

铝比铁活泼

Ⅰ错;Ⅱ对。

D

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可用铝罐储存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Ⅰ错;Ⅱ对。

电解质溶液

Fe

C

(6)钢铁的析氢腐蚀简单示意图如右所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该图某处稍作修改即可成为钢铁电化学防护的简单示意图,其中一种方法是将C换成Zn等比Fe活泼的金属,请完善另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27.(16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PM2.5、SO2、NOx等是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它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

SO

NO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              。

N2(g)

2N(g)

2O(g)

945kJ/mol

498kJ/mol

O2(g)

2NO(g)

2×(-630kJ/mol)

(2)NOx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N2(g)+O2(g)2NO(g)△H=              。

(3)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

NH3

NO

NO2

N2

H2O(g)

催化剂

Ⅰ.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              。

②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当=1:

1时,脱氮率最佳,已知每生成28gN2放出的热量为Q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Ⅱ.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中SO2和NO,可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装置Ⅱ

装置Ⅲ

电解槽

Ce4+

Ce4+

NO,SO2

HSO

S2O

NH3,O2

NO、NO

Ce3+、NO、NO

装置Ⅰ

NaOH溶液

装置Ⅳ

NH4NO3

NO

①装置Ⅰ中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装置Ⅲ还可以使Ce4+再生,若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该装置中的溶液,当消耗1molCH4时,理论上可再生              molCe4+。

Ⅲ.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

如发生反应:

C(s)+2NO(g)N2(g)+CO2(g)△H=QkJ/mol。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58

0.40

0.40

0.48

0.48

N2

0

0.21

0.30

0.30

0.36

0.36

CO2

0

0.21

0.30

0.30

0.36

0.36

①Tl℃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28.(13分)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

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可选用试剂:

①KSCN溶液②NaOH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K3[Fe(CN)6]溶液。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填序号)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AgNO3

NaOH溶液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