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2329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1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4)小脑

2运动系统的病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脊髓型等;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等。

3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的鉴别要点(见第三章的瘫痪)

(五)感觉系统

1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分类:

特殊感觉、一般感觉和复合感觉。

(2)痛觉、温觉传导通路、触觉传导通路和深觉传导通路。

(3)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

(4)节段性感觉支配。

(5)周围性感觉支配。

2感觉系统病损害的表现及定位诊断

(1)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缺失与减退、感觉过敏、疼痛等。

(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神经干型、末梢型、后根型、脊髓内型、脑干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等。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使学生熟悉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解剖、生理关联,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1了解听觉障碍、肌肉萎缩、不自主运动、尿便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2熟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3掌握头痛、痫性发作和晕厥、眩晕、视觉障碍、眼球震颤、瘫痪、躯体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三授课内容

(一)意识障碍

1概述:

简述意识的定义及意识的内容

2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1)据意识水平进行分类:

强调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2)根据意识内容进行分类:

简述不同意识障碍的状态

(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的特点

3鉴别诊断

重点强调与意志缺乏和闭锁综合征的鉴别

(二)认识障碍

1记忆障碍

2失语症

(1)失语症的定义及失语症的类型

(2)不同类型失语症的特点,特别强调Broca失语、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及命名性失语的特点以及不同失语症的损害部位、临床意义。

(三)痫性发作与晕厥

1痫性发作

(1)简述痫性发作的发生机制

(2)痫性发作的特点

(3)痫性发作与晕厥的特点比较

(4)痫性发作的处理原则

2晕厥

(1)晕厥的定义

(2)晕厥的分类

(3)晕厥的临床特点

(4)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简述晕厥的处理原则

(四)共济失调

1小脑性共济失调

2大脑性共济失调

3感觉性共济失调

4前庭性共济失调

(五)步态异常

1痉挛性偏瘫步态

2痉挛性截瘫步态

3慌张步态

4摇摆步态

5跨阈步态

6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7小脑步态

(六)不自主运动

1震颤:

静止性震颤、动作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3手足徐动症

4扭转痉挛

5偏身投掷运动

6抽动秽语综合征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一)掌握神经疾病定位诊断方法。

(二)掌握神经疾病定性诊断方法。

(一)定位诊断

1定位诊断的准则。

2不同部位神经病损的临床特点:

肌肉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大脑半球病变、大脑半球深部基底节病变等。

(二)定性诊断

1神经疾病病因学分类:

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脱髓鞘性疾病、神经变性病、外伤、肿瘤、遗传性疾病、营养和代谢障碍、中毒及与环境有关的疾病、产伤及发育异常、系统性疾病伴发的神经损害。

2定性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头痛

使学生了解头痛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及头痛的分类,熟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掌握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一)了解头痛概况。

(二)了解头痛分类。

(三)熟悉偏头痛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

(四)掌握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方法。

(一)头痛概论

(二)偏头痛的病因和发病原理:

病因未明,介绍主要的发病学说。

(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简述偏头痛的发作过程,发作特点及临床分型。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偏头痛的依据,与癫痫、高血压头痛、五官病变引起的头痛等相鉴别。

(五)治疗与预防:

偏头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和预防发作用药。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通过5个学时的理论课和3学时的临床见习课,使学生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则。

(一)掌握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概念。

(二)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三)熟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四)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常见血管综合症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掌握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六)了解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

(一)脑血管疾病概述。

(二)短暂行脑缺血发作。

(三)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四)脑出血。

(五)网膜下腔出血。

第一节概述

(一)掌握脑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概念。

(三)了解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一)脑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概念。

(二)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三)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四)脑循环及调节。

(五)脑血管疾病病因学。

第二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念。

(二)了解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不同表现。

(四)了解TIA的主要治疗手段。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念。

(二)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液动力学改变、微栓塞。

(三)TIA的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不同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注意与部分性癫痫、梅尼埃病、心脏病等鉴别。

(五)治疗:

病因治疗、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手术与血管内支架。

第三节脑梗死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概念。

(二)了解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血管梗死后综合征的不同表现。

(四)掌握脑梗死的主要治疗原则。

(五)熟悉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三)了解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血管梗死后综合征的不同表现。

(五)了解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脑血栓形成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

2病理:

脑梗死的好发部位和脑缺血性病变的病理分期。

3病理生理:

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治疗时间窗。

4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症状和体征

5诊断和鉴别诊断

6治疗:

强调支持治疗;

以溶栓为代表的药物治疗;

其他辅助治疗、外科治疗。

(二)脑栓塞

1病因:

栓子来源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性。

2发病原理

3临床表现:

参照脑血栓、强调起病急骤、原发病症状、体征。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

脑部病变治疗、原发病治疗

第四节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掌握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二)了解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主要出血多发脑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

(四)掌握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原则

(五)熟悉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

(三)了解主要出血多发脑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

(五)了解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脑出血

强调高血压

2发病原理:

高血压、动脉硬化伴微动脉瘤破裂。

3病理:

脑实质出血及其好发部位。

发病情况、症状和体征。

5诊断和鉴别诊断:

与引起昏迷全身疾病及颅内其他病变鉴别、与其他脑血管病鉴别。

6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脱水剂的应用,并发症防治、手术治疗。

7预防措施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硬化、颅内先天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2发病原理:

动脉易破裂性、出血与血管痉挛。

3病理:

脑表面出血及动脉瘤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

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局限性脑征较少。

5诊断和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止血剂、脱水剂的应用,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

掌握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及治疗。

(一)了解神经系统变性病概念及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二)掌握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一)简要介绍神经系统变性病概念。

(二)简述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三)简述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重点讲解阿尔芡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第一节多发性硬化

使学生认识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掌握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一)掌握多发性硬化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和治疗。

(二)重点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多发性硬化的病理、预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应在多发性硬化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病理

脑室周围散在多发性脱髓鞘斑块。

(三)临床表现

其临床特征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典型病程为复发与缓解交替发生。

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

(四)临床分型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介绍McDonald诊断标准和Poser(1983)的诊断标准,脑脊液、诱发电位、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六)治疗及预后

急性或复发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免疫球蛋白的冲击治疗,对症、支持疗法。

第二节视神经脊髓炎

使学生熟悉视神经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一)熟悉视神经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二)了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一)神经脊髓炎的概念及其病理改变

神经脊髓炎又称为Devic病,其病理改变是脱髓鞘、硬化斑和坏死。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双侧同时或相继出现的视神经炎是本的特征。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MRI显示视神经和脊髓病灶等可以诊断。

注意与多发性硬化的鉴别。

(四)治疗同多发性硬化

本病的诊断依据。

介绍脑脊液、诱发电位、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五)简单介绍了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了解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诊断方法;

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一)了解运动障碍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的概念,不同病变部位的临床表现。

(二)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生化病理。

(三)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原则。

(四)了解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复方左旋多巴)剂型及副作用。

了解抗帕金森病药物副作用的处理。

(一)概述:

简要介绍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病变部位的临床表现。

1基底节及其神经环路。

2诊断路径:

详尽的病史、详细的体检、适当的辅助检查。

(二)帕金森病:

简述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生化病理。

重点讲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重点介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L-DoPa迟发性合并症及其处理。

1病因及发病机理:

遗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

2病理及生化病理。

3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四主征):

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

4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措施。

5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发病年龄、起病方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等。

(2)与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鉴别。

6治疗:

(1)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左旋多巴(L-DoPa。

)及复方左旋多巴、DA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激动剂等。

(2)外科治疗。

7预后:

本病是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第十三章癫痫

了解癫痫病因、影响发作的因素、痫性发作分类原则、掌握痫性发作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熟悉癫痫病因及影响发作因素、痫性发作分类原则。

(二)掌握各类发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三)掌握癫痫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四)掌握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的抢救原则。

简要介绍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痫性发作分类原则及癫痫诊断方法。

1痫性发作与癫痫的概念,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

2癫痫发作分类及临床表现:

痫性发作分类原则:

根据首次发作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提示放电起源于一侧脑部或双侧同时放电分为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

3癫痫诊断方法:

癫痫诊断步骤(三步法),癫痫临床诊断(详细发作过程、脑电图特异性表现)。

(二)癫痫发作:

重点讲解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一般介绍其他发作类型的临床表现。

讲述癫痫发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部分性发作分类与临床表现:

单纯部分性发作(不伴意识障碍)、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意识障碍)。

2全面性发作分类与临床表现: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强直性发作、阵挛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典型失神、非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

3癫痫发作的诊断:

根据典型发作史及特异性脑电图改变。

鉴别诊断:

主要与晕厥、假性癫痫发作等鉴别。

(三)癫痫的治疗与预防:

重点讲解癫痫发作的治疗原则,介绍常用的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鲁米那、苯妥英钠)及其副作用。

1确定是否用药

2正确选择药物:

根据发作类型、药物治疗反应、病人年龄、耐受性等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

3注意药物用法

4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5尽量单药治疗

6合理的联合治疗及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7增减药物、停药及换药原则

(四)癫痫持续状态:

重点讲述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的临床及抢救原则。

1临床表现及分类

2治疗原则(GTCS持续状态):

快速控制发作,同时给予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发作首选安定静脉推注。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一)了解脊髓的解剖。

(二)掌握脊髓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定位诊断。

(三)掌握常见脊髓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掌握脊髓横贯性和不完全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定位诊断。

(三)掌握各节段脊髓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定位诊断。

(四)掌握常见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五)了解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自学为主)。

(一)概述

1脊髓的解剖:

脊髓的外部结构(位置、分段、脊膜)、内部结构(灰质、白质、传导束)。

2重点讲述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横贯性损害:

高颈段、颈膨大、胸髓、腰膨大、脊髓圆锥和尾节、马尾。

(2)不完全脊髓损害:

脊髓半切损害、中央管附近损害、前索损害、后索损害、侧索损害、前角损害、侧角损害、侧角损害。

3、掌握脊髓横贯性和不完全损害的定位诊断。

(二)急性脊髓炎

1概念

2病因和病理

3临床表现

(1)重点讲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辅助检查(腰穿、电生理检查、脊髓MRI)、诊断、鉴别诊断(要与脊髓硬膜下脓肿、脊柱结核或转移性肿瘤、脊髓肿瘤或出血鉴别)、治疗(激素、B族维生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理疗康复、防治并发症、护理等)及预后。

(2)了解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的特点。

(三)脊髓压迫症

1概念及病因(最常见于肿瘤,其它如炎症、脊柱外伤、脊柱退行性病变和先天性疾病等)。

2临床表现

(1)急性脊髓压迫症:

急性起病,很快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休克。

(2)重点讲述慢性脊髓压迫症:

分期(根痛期、部分受压期、完全受压期)、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膜刺激症状。

3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包括压颈试验、Froin征)、脊柱X线片、CT及MRI。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判断脊髓损害是否为压迫性(排除:

急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

(2)判断受压的节段及病灶在髓内还是在髓外。

(3)判断脊髓压迫症病因。

5治疗

手术治疗、对症治疗、瘫痪肢体的治疗等。

(四)脊髓空洞症(自学为主)

了解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角细胞受损、神经源性关节病、皮肤损害及营养障碍)、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在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分类、症状学及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学习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一)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分类、症状学及辅助检查。

(二)了解GBS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分类、症状学、辅助检查。

(二)三叉神经痛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四)坐骨神经痛的分类(含病因和病变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五)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含临床类型)、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一节重症肌无力

使学生认识重症肌无力的概念、发病机制、掌握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治疗原则及方法。

(一)了解神经-肌肉接头的解剖和传递特点、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Osserman临床分型。

(二)掌握重症肌无力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

(三)重点掌握重症肌无力危象概念、类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抢救原则。

(四)了解重症肌无力与Lamber-Eaton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一)病因与发病原理

简要介绍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自身免疫、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有关。

(二)临床表现

1特征性表现为受累肌肉的病态疲劳;

2Osserman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

3危象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鉴别。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包括疲劳试验在内的临床表现;

必要时进行药物试验(介绍腾喜龙、新斯的明试验)及电生理诊断。

主要与Lambert-Eaton综合症相鉴别。

(四)治疗

抗胆碱脂酶、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的治疗;

危象的抢救及处理原则。

第二节周围性麻痹

使学生认识肌肉疾病的概念及骨骼肌的解剖,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

掌握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治疗原则及方法。

(一)了解肌肉疾病的概念及骨骼肌的解剖。

(二)掌握周期性麻痹的概念、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