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87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振动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

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4.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吃冰棒解热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9.在济南的很多住宅小区门口都安装了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的车牌信息,通过信号线传递到计算机,实现自动识别放行,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该系统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球面镜

10.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1.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1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m﹣V关系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ρa>ρb>ρc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3.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4.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某同学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  °C,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16.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7.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三.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18、19题各2分,20题4分,21题5分,22题6分,23题5分,共24分)

18.如图,A点是潜水员的眼睛,B点是空中飞翔的小鸟,B′点是潜水员看到小鸟B的像,请作出潜水员看到小鸟的光路.

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上,请画出:

(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20.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器材

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和  .

过程表格

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让小车从A跑到B,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B和前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路段

路程s/cm

时间t/s

AB

100

4

AC

50

2.5

结论方法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通过分析发现小车从顶端运动到底端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慢”)

用刻度尺和停表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组合法.

问题讨论

若斜面的倾斜角度大,可能会使测量  的结果不准确,导致计算速度的结果误差很大.

21.如图甲是小彬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小彬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2)小彬用相同的火力,做了两次实验,绘制成a、b两条图象,如图丙所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造成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实验所用水的  不同.

(3)为了受热均匀,另一位同学采用隔水加热的方法来研究试管内水的沸腾,如图丁所示.你认为试管内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这个装置  (填“更完善”或“不合理”).

22.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23.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  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  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p.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

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6)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四.计算题(共3小题,24题8分,25题10分,26题12分,共30分)

24.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此,我市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该轿车通过B点后继续以110km/h的速度沿高速公路行驶到距B点82.5km的C处,此时时钟显时的时间是多少?

25.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  .

(2)回声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响度,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秒.假如在温度为15℃的环境中,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他到障碍物的距离是多大?

(3)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温度为15℃).

26.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2×10﹣2米2.容器A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距容器底部0.1米;B容器中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