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8076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docx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

景观园林设计规范文集3

十八、园林假山

这里所指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

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上海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这么几种:

  ●湖石石灰岩。

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

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黄石:

细砂岩。

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

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英石:

石灰岩。

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

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斧劈石:

沉积岩。

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

产江苏常州一带。

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石笋石:

竹叶状灰岩。

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

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沉积岩。

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

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

  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孤赏石:

常选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的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

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

"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

相传"玉玲珑"是《水浒》中花石纲的孑遗,因"以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而著称。

"青芝岫。

原宋书法家米之章所有,现石上刻有乾隆御制七言诗。

当然,也有借助于孤石而于上树碑成景的,如河南洛阳牡丹园中日本藤野先生的纪念碑。

日本的枯山石,则是着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

  ▲峭壁石:

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

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散点石:

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二二、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驳岸石:

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

  ▲石山洞穴:

以黄石、湖石、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俗称"石抱土"。

一般高三、五米,高者可达数十米,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池塘、水帘、洞壑。

如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

这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假山",经常在单位绿地中出现,但不宜推广。

  ▲山石瀑布:

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

这种做法俗称"土包石",是目前最常见做法。

如过去上海长风公园、虹口公园,最近施工的人民公园、虹桥公园及共青森林公园。

  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

  1."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

山石的用料和做法、实际上表示一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存在。

在被土层、砂砾、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感受到山林的外形和走向。

如覆盖物除去,则"山骨"尽出。

因此,山石的选用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与整个地形、地貌相协调。

例如说,规划要求是个荒漠园,就不宜用湖石,因为那里水不多,很难找到喀斯特现象。

  2.在同一位地域,希望不要多种类的山石混用。

除了上面讲的道理以外,在堆叠时,不易做到质、色、纹、面、体、姿的协调一致。

  3.山石的堆叠造型,有传统的"山石张"十大手法:

安、接、跨、悬、斗、卡、连、垂、剑、拼。

从现在所施工的几处假山看,更注重的是崇尚自然,朴实无华。

尤其是采用千层石、花岗石的地方,要求是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石观赏。

整体造型,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在情理之中又要高度概括提升,在意料之外。

  4.设计和施工者,胸中要有波澜壮阔、万里江山,才能塑造那崇山峻岭、危岩奇峰、层峦险壑、细流飞瀑。

宋•蔡京在《宣和画谱》中说"岳镇川灵,海函地负,至于造化之神秀,阴阳之明晦,万里之远,可得咫尺之间,其非胸中自有丘壑而能见之形容者,未必能如此。

"王维在《山水诀》中有"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迫者川,二山夹道名曰壑。

"是对各种造型山姿的描述,可供参考。

  5.假山的基础。

孤赏石、山石洞壑由于荷重集中,要做可靠基础。

过去常用直径12~15厘米木桩,按20~30厘米间距梅花点打夯至持力层,上覆厚实石板为基础。

现在只要土质硬实,无流砂、淤泥、杂质松土,一般用砼板较省时省工,达到8吨/平方米以上即可。

驳岸石为节约投资,在水下、泥下10~20厘米,一般用毛石砌筑。

剑石为减少入土长度和安全起见,四周必须以砼包裹固定。

山石瀑布如造于老土上(过去堆土造山已有数年功夫),可在素土、碎石夯实上,捣筑一层钢砼作基础。

如造于新堆土山之上,则要较费心思防止因沉降而产生裂隙,因漏水而水土冲刷,逐渐变形失真,产生危险。

山石的安全,是假山堆叠中第一主要点。

  6.真材(天然石材)、假料(GRC等)配合的造型设计,不失为一种良策,一种革新。

尤其在施工困难的转折、倒挂处,在人接触不到的地方,使用人造假山,往往可以少占空间,减轻荷重,而整体效果好。

CRC材料特别要注意玻璃纤维的质量,造价如以800元/平方米计,和真材也相差无几。

7.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又纯净,朴实无华,但是属于无生命的建材一类。

因此山石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

"无园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点点缀、提示、寄托、补充。

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昂升,失去造园生态意义

 

十九、园林地形

这里谈的地形,是指园林绿地中地表面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

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

这里要叙述的,是后一部分内容。

  上海造园,历来十分注重地形处理。

五六十年代建造杨浦、虹口、长风、和平公园都有"挖湖堆山"的记载。

以后的共青、崇明森林公园和淮海、静安公园改建也都在部分地域堆了山。

最近重点工程虹桥花园、延安中路绿地都有山有水,形成城市山林景观,大树森森,浓荫葱郁。

  园林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简单说有4点:

  ●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园林用途,同时具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组织园林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园林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园林地形设计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而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

所以每个园林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这里要考虑几方面因素:

  ●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

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的陆地面积并不小。

例如,北京颐和园面积并不小(约300公顷),但其中水面占了3/4,陆地中又有2/3是山、丘,平地只占到全园面积7%,因此节假日就显得拥挤。

按此,估计游人会比较集中的中心园林要留有足够的平地,这也是防震备战所必须。

上海长风公园37公顷,水面积约占4l%,而陆地中有82%是绿地,现在看来并无不当。

明计成在《园冶》里有一段话"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馀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沦,栽竹相宜。

"可供参考。

  ●经济因素。

有人计算,用l:

2.5的坡度堆一个10米高的山,山顶上留30平方米地面,就要用13000立方米土,据估计,单是土方价约近50万元。

如果堆高20米,土方就达10余万方了。

因为高度增加一倍,土方量增了8倍。

因此要掌握"山"的数量和高度,主次分明,画龙点睛。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

50~60年代杨浦、和平、虹口公园因有日伪时期弹药库、靶场而堆山;70年代人民公园因人防工程出气口而堆山;80年代枫泾公园因原址土丘而设计地形,皆合乎当时当地情理。

90年代滨海人工森林为改善种植条件和景观而挖鱼塘堆山;现在闵行区和环线指挥部计划利用七宝驸近垃圾山作公园,都是因地制宜好例子。

  上海地势平坦,因此人们有一种打破地平线、登高远眺的**,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究竟堆怎样的山合适呢?

  首先是小范围内的山,或者是大山主峰的余波-丘陵。

地形一般超过人的视线1.5~2.5米,就可以起到组合空间的作用,做到峰回路转,而所用土方并不一定多。

这是大部分地区常见到的情况。

  山峰。

这里是指超过人水平视线,呈仰角状态的地形。

以登高眺望的要求看,人登高后的视线,要超过山麓下树木的生长高度;从山外远观的要求,是林冠线要有起伏变化。

一是"形"一是"势",有势而后有形。

一般来说,城市内有7~15米高的山峰,就可以成为构图中心。

  余下的陆地多数是平地。

这里的平地,并不是一马平川,一览无遗,而是要有5%到5%的不同起伏坡度,在边缘地方,还可以有些小转折,才添趣味。

  上面说的高度,是一个相对数量问题。

因为不管堆怎样高的山,总是不可能达到自然山川的高度。

尤其是上海,土地和土方资源宝贵,要通过地形、道路、种植的巧妙配合,使人通过对比,联想到山的高耸雄伟,而不是追求绝对的高度,更不能重蹈60年代几个公园互比山高的历史。

一盆山水盆景,虽小在咫尺,却可以表现高山大川,就是因其浓缩了山水的精华。

我们所提倡的要求,是"神似"而非"形似"

  "挖湖堆山"中要注意的几件事:

  ●安全过高、过陡的山,超过各种土壤的不同休止角和地面承载力,就易冲刷、塌坍;自身不稳定的同时,游人攀登也不安全。

尤其是假山石料的倾斜翻滚,极易造成事故,早有先例,要切切注意。

一般山坡在.1/3以内,山峰陡而山麓缓,愈远愈平。

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功能地形除了有排水、灌溉、改善种植条件的要求,还可以塑造小气侯的环境。

群山环抱,气势雄伟,放在西北面,可以遮挡冬天的风;而舒坦的向阳面,增加了种植地面。

左边流水潺潺,右边盘旋大道,前面荷塘清池。

这是中国风俗里风水:

"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渭之玄武,为最贵地"。

摘录供参考。

  ●形态地形要符合自然规律,方能体现自然山水之趣。

因此要深入研究自然山水形成规律,在限定的空间内,让地形在各个不同方向以各种不同坡度延伸,产生各种不同体态、层次、分汇水线,形成人工山林趣味。

正如苏轼写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山形最好的描述。

"青龙要高大,.白虎不抬头",和画家"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峰瓦盘,祖峰乃厚",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群山格式。

可供参考。

  ●经济

  一是因地制宜。

《园冶》曰:

"高阜可培,低方宜挖"。

充分利用原地形现状,严密计算挖填数量运距,减少工程量和运输量。

  二是尽量做到土方平衡,减少外运内送土方量。

挖湖与堆山,本身就是相互满足又省运距的措施;南缓北陡的坡度,也是符合推填的施工顺序。

  三是充分利用原地表熟土。

必要时应在设计中注明保存熟土的施工顺序要求,对原河塘腐泥,也应清塘利用,计算在土方工作量上。

设计地形表面土层,要对深度、质量和机施程度有所要求,这对地形表面土层渗透排水,尤其对绿化种植的成活率,大有影响。

凡使用重型机械反复推辗过的山坡,土壤结构破坏,即使种植穴加深放大,也难排水,切切注意。

四是准确选定水位。

水位上下对土方量影响极大,一公顷土地,只要增加10厘米高度,就须1000土方。

因此设计前要取得当地高、低、常水位和沟管标高、土质等资料。

  ●密切山与水、建筑、道路、绿化的关系

  一是绿化种植时要烘托山形,山上种植高大乔木,山下要控制树木生长高度,或者留部分疏林、草坡,景观比例上就会有很大变化。

因为乔木的生长高度和山高有时相差无几,如果再种色树,就有满山红遍的景色。

  二是山水关系。

利用港汉、溪涧、瀑布引水入山,使水有源,利用石矾、汀步、小岛、洞壑引山入水,使山水缠绕。

同时注意边岸要曲折近水,且使山环水抱。

对于水口要"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淆,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地理大书•山法全书))。

即水口有两种,一为水流入之处,要开敞;一为水流出之所,要封闭。

  三是道路要在整个地形之中,峰回而路转,跟着地形、地貌上下曲折盘桓;而不是地形在道路两旁,互不关联。

曲折蜿蜒的道路、入口,在自然山水中符合人们的审美趣味,延长了游览长度,也符合山区避风、安全防御的习惯心理。

切勿以捷径为目的,追求节约。

在新设计的地形,道路的路面材料要考虑沉降和左右曲折的问题,也有先做路基的。

注意山路如坡度太大时(6%以上),应顺等高线方向作盘山路上升,坡度再大时(10%以上),则应做台阶。

  四是建筑。

建筑要依山傍水,在绿丛之中,勿喧宾夺主,勿破坏山形。

因为建筑,即使是小型亭廊,在其高度要占到人工山形l/3以上时,产生一个比例问题:

人和建筑是真实比例,山形却要求是自然山川的缩影。

因此山峰是否安亭,往往是争论最多的焦点,而焦点的关键,是否把绿丛考虑进去。

建筑要借物抒情,指点江山使山色情景交融。

同时要留出风景透视线,或隐或现,组成轴线,团结全园。

    园林地形提供了其他造园元素、材料立足生根之地,也只有各项元素相互配合好,全园方可熠熠生辉。

古代有人把此形象为:

"龙者何?

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阴阳二宅全书•龙说》)园林里常比喻为:

山--骨骼;水--血脉;道路--经络;建筑--眼睛;树木--毛发。

这里把大自然比拟成通人性的有机体,按人的比例地位组合。

这种环境空间的有机观念,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密切相通的。

二十五、城市行道树坛

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推广条状行道树绿带。

上海的行道树绿带有几种形式:

  1)四平路形式:

绿带宽1.2--2米,砌高0.3-0.4米,上设栏杆高0.4-1米。

这种形式的绿化效果最佳,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建议优先选用。

两侧栏杆的设置和高度,可根据人、车流量来调整。

  2)虹桥路形式:

绿带宽1-1.5米,车行道一侧设栏杆高约0.8米,种攀援植物。

这种形式适合于车流量大且快,人流量一般的地方。

  3)淮海路形式:

绿带宽约1米,树坛向车行道一面倾斜。

这种形式占地较小,适于人流量大、街景要求高的地方。

  以上这几种杉式,都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创造行道树和林下灌木、地被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

  

(2)变点为线、面,变单株为空间群体;减噪阻尘,分隔人、车行道;

  (3)美化市容街景。

设计布置时,要事先了解地下管网情况,根据人车流量、人行道宽度的不同,选择不同断面式和栏杆的地位高度、泄水口,按沿途人行横道线、公建、商店等实际情况,划分断口。

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地下地上协调发展,市容美观,行人享受。

  二、在人行道狭窄、人流量又大的地方,常用行道树透空盖板。

  上海的行道树穴盖板有两种材料:

  l、砼预制盖板。

常见有条形格栅,有四块合围成方形树穴的;也有利用植草砖铺砌的。

砼盖板要注意施工质量和防止车压而不致断裂、翘曲影响美观。

  2.铸铁盖板。

有1.2、1.5米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其花纹也不失为一种地面装饰。

盖板下常铺一层陶粒以利泄水。

  三、行道树树坛。

根据行道树的规格,树坛略有大小,一般不小于1×1米。

树坛边缘常有侧石、单砖斜砌、砼预制板、初錾花岗岩条石,到现在的磨光花岗岩都有。

浦东中央大道的行道树坛侧石做圆弧断面,防止行人踏足,是细致的设计。

  行道树树坛内种植现在已引起重视,有种高羊茅草、麦冬,整齐的黄杨绿篱等多种方式。

在人多的地方,也可在树坛四周砌挡土坪,做栏干,成为独立的树坛。

  四、以上第2、3两种行道树绿带,在多排种植时,可组合成雄壮的树阵。

这在广场、干道经常可以见到。

第一种行道树绿带的引伸,是以曲线、折线组合成空间,形成大树绿地。

在有条件的地方,行道树绿带、树坛还可以和坐凳、园灯、广告栏等结合起来设计,更实用,更富人情味。

  五、保护行道树的设施,主要有行道树桩。

上海用过的行道树桩有预制砼方桩、空心预应力圆桩、钢管桩;双挑和三角、四边木桩等;国外有钢围栏等。

过去还有纠偏的地桩,现在己不多见了。

二十六、园林栏杆

栏干在绿地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绿地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干,很具装饰意义,就像衣服的花边一样,栏干不是主要的园林景观构成,但是量大、长向的建筑小品,对园林的造价和景色有不少影响,要仔细斟酌推敲才能落笔生辉。

如李渔所言:

"窗栏之制,日异月新,皆从成法中变出,腐草为萤,实且至理,如此则造物生人,不枉付心胸一片"。

  ●栏干的高度低栏0.2~0.3米,中栏0.8~0.9米,高栏1.1~1.3米,要因地按需而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精神、物质水平提高,更需要的是造型优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导向性栏干、生态型间隔。

切不要以栏干的高度来代替管理,使绿地空间截然被分开来。

相反,在能用自然的、空间的办法,达到分隔的目的时,少用栏干。

如用绿篱、水面、山石、自然地形变化等。

  一般来讲,草坪、花坛边缘用低栏,明确边界,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限制入内的空间、人流拥挤的大门、游乐场等用中栏;强调导向;在高低悬殊的地面、动物笼舍、外围墙等,用高栏,起分隔作用。

  ●栏干的构图栏干是一种长形的、连续的构筑物,因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常按单元来划分制造。

栏干的构图要单元好看;更要整体美观,在长距离内连续的重复,产生韵律美感,因此某些具体的图案、标志,例如动物的形象、文字往往不如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给人感受强烈。

  栏干的构图还要服从环境的要求。

例如桥栏,平曲桥的栏干有时仅是二道横线,与水的平桥造型呼应,而拱桥的栏干,是循着桥身呈拱形的。

栏干色彩的隐现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绝不可喧宾夺主。

  栏干的构图除了美观,也和造价关系密切,要疏密相间、用料恰当,每单元节约一点,总体相当可观。

  ●栏干的设计要求低栏要防坐防踏,因此低栏的外形有时做成波浪形的,有时直杆朝上,只要造型好看,构造牢固,杆件之间的距离大些无妨,这样既省造价又易养护;中栏在须防钻的地方,净空不宜超过14厘米在不须防钻的地方,构图的优美是关键,但这不适于有危险、临空的地方,尤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此外;中栏的上槛要考虑作为扶手使用,凭栏遥望,也是一种享受;高栏要防爬,因此下面不要有太多的横向杆件。

  ●栏干的用料石、木、竹、砼、铁、钢、不锈钢都有,现最常用的是型钢与铸铁、铸铝的组合。

竹木栏干自然、质朴、价廉,但是使用期不长,如有强调这种意境的地方,真材实料要经防腐处理,或者采取"仿"真的办法。

砼栏干构件较为拙笨,使用不多;有时作栏干柱,但无论什么栏干,总离不了用砼作基础材料。

铸铁、铸铝可以做出各种花型构件;美观通透,缺点是性脆;断了不易修复,因此常常用型钢作为框架,取两者的优点而用之;还有一种锻铁制品;杆件的外型和截面可以有多种变化,做工也精致,优雅美观,只是价格不菲,可在局部或室内使用。

  ●栏干的构件除了构图的需要,栏干杆件本身的选材、构造也很有考究。

一是要充分利用杆件的截面高度,提高强度又利于施工;二是杆件的形状要合理,例如二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杆件也最稳定,多几个曲折,就要放大杆件的尺寸,才能获得同样的强度;三是栏干受力传递的方向要直接明确。

只有了解一些力学知识,才能在设计中把艺术和技术统一起来,设计出好看、耐用又便宜的栏干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