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32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做好乡镇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是定位在竭尽全力引导农民致富这个最强烈的愿望上来。

乡镇干部应把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产前服务主要是给农民提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优质农资和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水、电、路等必备的生产条件;

产中服务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

产后服务主要是市场的引导问题,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帮助农民更好地实现劳动成果的市场价值。

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本乡镇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引导农民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合理的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实现规模型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是定位在为农民排忧解难以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上来。

当前一些干部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排忧解难的群众观念淡薄,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三难”和“怕苦、怕累、怕干”的三怕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压、拖、掩、踢、绕、交”思想,“压”即是解决问题自己不露面,压下属出马,问题解决得不好,好有“替身”;

问题解决得好了,自己“幕后指挥”有功。

“拖”是指实在“压”不出去,就采取缓兵之计,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天天往下拖,一直把对方拖得精疲力尽、甘拜下风为止。

“掩”是为了减少麻烦,掩盖主要矛盾和事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踢”是遇到了问题象踢皮球似的,你踢给我、我踢给他,踢来踢去,直至把“球”踢出“场”外。

“绕”是一看势头不对,绕道就走,设法躲到“安全”地带。

“交”是遇到了问题困难没能做到尽心尽力去解决,简单处理一下应付差事,把矛盾上交给上级领导和机关。

以上情况,都是直接导致一些地方遗留问题较多,干群关系较紧张,环境不和谐的很重要原因。

所以,乡镇干部都要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办群众所需,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乡镇工作的运行方式

过去乡镇政府统揽一切,工作包罗万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忽略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单靠行政命令,结果许多工作事与愿违。

要真正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和转变工作方式。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由抓“大农业”向抓“大市场”转变;

二是从过去“管、收、批”的干预型缺位政府转变为“扶、帮、带”的服务型补位政府;

三是把以往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是把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到组织、引导、协调的轨道上;

五是把工作重点从直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上来,转到抓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来。

(三)乡镇主要职责任务

1、执行政策,把握前进方向。

长期以来,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具有通常所说的“千条线”和“一根针”的职能特点,其工作的策划谋略也是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是沟通中央和农民群众的桥梁,对维护党的形象和体现上层建筑的管理意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执行政策方面如何做到正确宣传、有力贯彻和全面落实,应该从四个方面予以把握。

一是重点落实党的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如土地延包、种粮直补、“两免一补”等,都要严格执行,积极兑现,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正确诠释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充分做到准确运用、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挖掘政策潜力,使乡镇政府的重大决策更加科学,更加顺民心合民意,有效解决盲干和蛮干的不良行为;

三是搞好政策服务,让老百姓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不断增强政策和法规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

四是把政策法规作为规范执政的经纬,使长期以来被老百姓视为的“人治政府”向“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2、强村富民,壮大农村经济。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缩小城乡差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依然表现得十分突出。

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就应该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一是尽快学会运用经济和市场规律办事,把发展经济的职能交给社会、交给群众、交给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重点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精心创造环境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要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合理制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谋划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确定重点,培育试点,推广普及实用性科学技术,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变为引导服务;

三是要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不断培育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拓宽二、三产业的发展渠道,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最终达到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3、循优起势,拓展服务领域。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的实际,确定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最终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牵涉到农村的社会公共事务非常繁多,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公益方面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养老、医疗、救济和社会保障等等。

因此,在履行服务职责方面应坚持五点:

一是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范围转向公共领域,大力提高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意识;

二是积极探索、推进部分公共事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将一些专业性、技术性、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交给行业协会或其它中介组织承担;

三是由过去偏重于经济发展转向与社会管理并重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是及时推行与农民对话沟通制度,通过介绍和通报相关情况,全面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五是为农民和属地企业提供便利服务,通过不同形式的服务窗口,直接提供咨询、代办、指导、督办及投诉受理等全方位服务,用实实在在的政策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保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水平。

4、构建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在历史演变的不同时期,都会受特殊环境条件影响而形成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共类矛盾。

具体到现阶段的农村方面,由于日常中的村级换届、农村财务、干群关系、两级分化等,从而引发的事件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离不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加快发展应该成为乡镇工作的核心,它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可靠保证,对于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基层政权,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加快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加快发展乡镇经济是保持农村稳定的基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

我谈的第二个问题是:

提高素质,完善自我,是做好乡镇工作的前提

干部素质和能力是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我认为,一名合格的乡镇干部除了应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种基本素质外,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四型”干部。

一是成为“学习型”干部。

坚持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涉农法律法规知识,虚心向群众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树立勤学好学的新形象。

二是成为“服务型”干部。

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心实意做好农民的“服务员”和“勤务员”,努力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是成为“创新型”干部。

基层工作艰巨繁重,乡镇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积极工作,善于以新观念和新思路积极协助村党组织建好班子、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出好办法、好建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成为“务实型”干部。

发扬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目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切体会农民群众眉梢之喜、眼前之急和心头之忧,解决农民群众的最急、最需、最盼。

完成工作还要具有八种基本能力

1、较高的政治鉴别能力。

政治方向是每一名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都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作为我们在座的年轻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现出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思想和态度。

要提高看问题的角度,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审视、谋划和落实,时刻想着大局、关心大局、胸怀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全乡镇、全县乃至全市工作大局。

比如: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信访稳定工作成了全国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如果你没有政治鉴别能力,还按步就班地工作,对信访稳定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出了问题,就把你的一切工作否定了。

2、科学发展的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乡镇干部要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

因此,乡镇干部要走出“唯财是举”、“速度第一”的思想误区,避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要科学判断,在统筹协调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当前的农村既有发展不快的问题,更有发展不好的问题,所以,乡镇干部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抢抓又好又快的发展机遇。

每个乡镇领导干部都要通过熟悉乡情,体察民意,整合资源,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认真解决好思想素质、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不适应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全身心投入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上,才能提高领导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只有这样,加快富民兴镇的步伐才能落到实处。

3、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时代的进步。

同样,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乡镇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一线位置,直接面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状态,以创新寻求工作的突破,实现经济的发展。

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以旧的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工作是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因此,开拓创新能力是干部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特别是是衡量科级干部素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保持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就是要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敢于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制度、新的办法。

要敢于创新观念,用新的思想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要敢于创新制度,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作管理制度和制度模式;

要敢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研究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4、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在这个关键时候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新发展的重要决策。

作为领导农村发展的直接责任人——乡镇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技术知识才有可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目前有些地方一些农户长期难以摆脱贫困,除了历史和自然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科技含量低,产业附加值低,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

同样是喂猪、养羊、种菜,为什么有的地方就养出了规模,种出了效益,而有的地方就很难呢?

当然和农户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指导农村发展的乡镇干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乡镇干部的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

一是懂文学的多,懂技术的少;

二是懂社会管理的多,懂经济发展的少。

有些到乡镇来的大学毕业生也大多专业不对口,本身的才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而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关键又在于乡镇干部向群众传授、普及和推广的方法和程度。

因此,乡镇干部自己必须要首先学习和掌握好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成为向群众传授科普知识,引导农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科技二传手”。

5、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

乡镇干部要做到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中不打折扣,不走样,更不能断章取义、自行其是,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要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各项政策,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使之成为群众的行动指南,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这是检验乡镇领导干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由于各个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也各具特点,特别是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习惯和致富的能力更是千差万别,因此,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必须既吃透上情,又摸清下情,在政策和原则的大框架下,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乡情、镇情、村情、民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

6、依法办事的能力。

乡镇干部必须学会运用民主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

农民最讲现实,最尊重实事,要他们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一定要以理服人,即使是办实事、办好事,也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并且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征求群众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扬群众民主,使所做的工作、所讲的道理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同,所做的事情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有了问题,不找政府找“条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识。

这说明了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乡镇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依法执政的法治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和权与法律的关系,努力做到依法治乡治镇。

现在民告官的事例很多,一个乡镇有一个宅基地纠纷,其中1户反映到乡里,要求乡干部出证明与另一户打官司,接访的干部认为是民事纠纷,乡里不管。

结果被这户群众告到法庭,告乡政府不作为,最后乡政府败诉。

这说明法制社会依法办事的能力尤为重要,不然就会莫名其妙吃上官司,既影响个人形象,又损害乡政府的形象,给乡里造成工作被动。

7、敢于承担责任的能力。

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展的最前沿,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把一方百姓的福祉放在自己的肩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思路。

由于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即便乡镇干部个个都是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但是在工作中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敢于承担自己工作失误带来的损失,敢于接受挫折和群众的批评,敢于在吸取教训中站起来。

以一种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和不求做大官、只求干实事的责任心,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8、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时期党员干部政绩观的新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的乡镇干部来说,突出地表现为化解矛盾的能力。

乡镇干部要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首先要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化解社会矛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没有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很难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实。

其次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抓住主要问题,找出主要原因。

吃苦耐劳、服务到位的干部最受基层群众欢迎。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工作着力点落到为民服务上来,改变“发号施令型”的工作方式,树立“执政就是服务”的理念。

要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划服务,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途径,围绕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政策、法律、文化、信息、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四型”干部,大部分都具备了这八种能力。

第三个问题:

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是做好乡镇工作的根本

乡镇是我国现行国家体制最基层的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最前沿的观察哨和指挥所。

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乡镇工作纷繁复杂,门类众多,我想就自己在乡镇工作的一点感想和体会谈出来与大家一块儿探讨,以期对同志们有所启迪或借鉴。

也就是“吃透三情,围绕三新,实现四个转变,坚持四个必须。

(一)吃透三情。

就是掌握上情,了解下情,切合实情。

一是掌握上情。

掌握上情是确保工作有一个明确导向的根本,掌握上情,就是要吃透和深入领会上级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知道哪些允许做,哪些不允许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作为上级是宏观调控,作为乡镇干部是微观操作,你的工作思路,要与上级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工作导向合住拍。

在项目申报上,你必须准确把握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政策倾向,如果今年上级重点是向道路建设项目倾斜,你把握不准,一味地申报教育建设、农田水利、种植养殖项目,如果上级重点向以工代赈项目倾斜,而你却申报财政补贴项目,路没少跑,力没少下,到头到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原因就在于你没有准确把握上情,工作与上级精神不对路,工作做了无用功。

我们一定要把吃透上情作为确保对上负责落到实处的基础和干好工作的根本,认真学习上级政策,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全面把握党在农村的大政方针,务求学以致用,避免和防止工作失误,确保决策正确、思路准确、方向明确。

二是了解下情。

是确保有针对性开展工作的基础。

一个乡镇、一个地区,农村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的要求是什么,形成当前的发展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你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搞好调研,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主动下访,做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提高调研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在调研过程中,贴近当前工作,贴近上级精神,贴近农村实际,围绕上级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搞好调研。

真正把了解下情作为确保对下负责的重要途径,做到了解下情,体察民情,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工作的有效性。

工作中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工作下沉,重心前移,根植基层,心系群众,主动及时解决群众的难点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靠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切合实情。

是确保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与保证。

切合实情,就是要在掌握上情,了解下情的基础上,做出切合实际的科学决策,能使工作对路,符合上级的要求,符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不至于走弯路,绕圈子。

我们要把切合实情作为检验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正确的关键,根据发展的要求,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把好事干到为民造福、为党增辉上,确保工作到位,求得实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二)围绕三新

应重点围绕"

实、新、特"

三要素开展工作。

实,即实实在在,实事求是。

这是乡镇工作能否体现宗旨意识,群众意识,以人为本思想意识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基层政权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树立崇高威信和良好形象的具体表现,乡镇工作必须围绕"

实"

作文章。

目前,乡镇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

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需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农民增收难的现实问题。

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它不是海市蜃楼,更不是空中楼阁,高谈阔论,摆花架子,注重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从而打造所谓的"

政绩"

工程,对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稳定,稳定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责任,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稳定,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前提条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

乡镇工作任务在基层,目标在农村,发展和稳定是乡镇工作最重要的两大课题,这个课题它不依人的意志的转移而转移,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事物。

这就要求必须注意调查研究,讲究实事求是,认真思考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要解决发展和稳定的问题,离开"

字,乡镇工作将一无所有。

比如,2006年5月,我到莲花镇工作后,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莲花镇紧邻漯河交通便利和地处泥河洼滞洪区的实际,提出了“工业立镇”和建设漯河西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工作思路,带领全镇上下狠抓落实,一年之内大见成效。

全年共招引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8000多万元,发展鱼塘5000多亩,莲藕3000多亩,小杂果2000多亩,凸现了地方特色。

年底在县委、县政府“建功杯”考核中名列全县十四乡镇第一名,夺取建功杯金杯,一举改变了莲花镇在全县人民心目中偏僻落后的形象。

新,即新颖,创新之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乡镇的发展和稳定,还需要转变工作方式,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经济管理运行模式上,因地制宜地调整经济运行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着重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重点思考可持续发展,拒绝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

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乡镇工作面对具体的事务,没有创新,一切照搬照抄照统只会被发展的洪流淹没。

特,即独特,特色。

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就是特点,就能体现特色。

乡镇工作纷繁复杂,能够处理好各种事务并从中解脱出来,结合乡镇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做好适合自己特点的各项工作,乡镇工作特色也就能够体现。

特色是比较之下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特色,比较之优劣乃特色之大小。

第一,在行政管理方式上应体现出以人为本,利用机制创新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良好的服务方式改善干群关系,服务好经济建设,不能单一的采用行政命令;

第二,在发展上应体现出本地的自然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相互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第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重点宣传所处地域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提高乡镇知名度,提高所开发的特色商品的影响力,促进乡镇经济全面发展。

(三)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行政理念要由“管、收、批”向“扶、帮、助”转变。

从过去“管、收、批”的干预型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