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0805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文档格式.docx

听赏《春雨蒙蒙地下》,唱歌《细雨纷纷》《嘀哩嘀哩》

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活动“雨的故事”,学吹口琴。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细雨纷纷》。

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的意境。

2、听赏《春雨蒙蒙地下》和《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其音乐要素表现的音乐形象,并体会这两部音乐作品的不同之处。

3、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内容。

4、能够通过利用不同的声音模仿各种雨声,编织有关雨的故事,从而表现音乐形象,培养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情感与体验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学习,体会音乐作品中所描绘的春雷、春雨的形象,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表现力。

2、通过口琴吹奏练习,掌握口琴中音区的音位排列和基本演奏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通过欣赏歌曲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体会歌曲的美好意境,感受春天的气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时的作用。

(二)难点:

1、通过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使学生熟悉这首波尔卡舞曲,感受舞曲与描绘性,造型性的表现手法所营造的逼真景象与氛围。

2、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活而不乱,并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指导学生掌握口琴中音区的基本演奏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歌曲的演奏中。

四、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录音机,CD机或VCD机等音响设备,本单元相关歌曲,乐曲的音响资料,以及雷雨的音响片段和口琴曲的音响资料。

2、电钢琴或其他伴奏乐器,沙锤,串铃,鼓等打击乐器。

3、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如:

口琴音位等)。

五、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听赏《春雨蒙蒙地下》,唱歌《细雨纷纷》

第二课时:

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活动“雨的故事”。

第三课时:

唱歌《嘀哩嘀哩》,学吹口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听赏《春雨蒙蒙地下》

(1)听着歌曲录音《春雨蒙蒙地下》,让学生自由走进教室,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草树木都盼望着春雨的滋润呢,听!

春雨蒙蒙地下起来了。

(2)初听歌曲,引导学生初步完整地感受音乐的情绪。

(3)复听歌曲,教师简单介绍影片的情节,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理解歌曲的内涵。

(4)再听歌曲,教师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力度的变化,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综合课本4页的问题思考:

歌曲结尾处的力度有什么变化,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5)指导学生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然、舒展的声音哼唱歌曲,也可以随音乐做律动,教师要鼓励喧声充分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唱歌《细雨纷纷》

(1)教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春雨蒙蒙地下》,春雨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下面我们再来学唱一首关于春雨的歌曲——《细雨纷纷》。

(2)初听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3)复听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

(4)再听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意境。

(5)指导学生跟随录音用“lu”和“la”模唱旋律。

(6)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7)教师范唱。

(8)组织学生跟琴轻声高位置哼唱歌词,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切分音节奏。

(9)在掌握音准、节奏的同时,启发学生用纯美、统一、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0)教师鼓励学生按课本提示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1)组织学生边唱边伴奏,在歌声中走出教师,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1、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1)初听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器的情绪。

(2)复听全曲,教师事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同学们,这一遍请展开你们的想象再仔细听,想想都听到了什么?

这些场景都用设么表现出来的?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时的作用。

(3)再听乐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想象每段音乐的表现内容。

(4)鼓励学生试着指挥乐曲。

(5)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模拟电闪雷鸣的场景,引导学生感悟自然音响是怎样在音乐作品中被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2、活动“雨的故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和学唱了关于雨的故事歌曲和乐曲。

今天我们就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创造雨,编织一个雨的故事。

(2)播放课件,启发学生观察“起风了”,“下雨了”,“雷鸣电闪”和“大暴雨”的声音特点和场面。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先讨论身边的哪些物品适合表现这些场景如何表现,然后编织一个雨的故事。

(4)组织学生分组展示活动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表现。

(5)师生共同评价。

(6)教师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运用发散思维,创造出更多的声音,表现更多的场景,编织更多的动听的故事。

3、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1、歌曲《嘀哩嘀哩》

(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春天。

春天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喜欢春天吗?

为什么?

其实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小朋友的眼镜里。

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听,春天在呼唤我们,她想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呢!

(2)初听歌曲,引导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3)复听歌曲,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范唱。

(6)指导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要求:

情绪欢快,节奏活泼,非在连音处要有跳跃感,模拟小鸟啼叫处要吐字清楚,声音有弹性。

(7)引导学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选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体验不同的演唱效果,如:

对唱,小组唱,独唱,分角色等等。

(8)组织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如:

演唱,舞蹈,画画,打击乐器伴奏等等。

2、学吹口琴

(1)播放口琴曲《柳树姑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口琴曲音区图示,使学生熟悉口琴中音区的音位排列。

(3)教师讲解基本演奏方法。

(4)指导学生自由练习,体会。

(5)指导学生吹奏练习曲《闪烁的小星》。

(6)指导学生试着吹奏本单元歌曲的片段,如《嘀哩嘀哩》中17、18、19、20小节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结。

七、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音乐音乐作品中所描绘的春雷春雨的形象,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而培养了他们最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表现力。

但多数同学在唱歌和音乐活动中表现太拘谨,也不够积极。

第二单元小青蛙,花蛤蟆

听赏《青蛙合唱队》和《花蛤蟆》。

唱歌《小青蛙》,认识十六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听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活动“小青蛙的一天”。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聆听钢琴曲《青蛙合唱队》,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和声音强弱的变化,感受乐曲对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音乐形象的描写。

2、能够用自然,快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小青蛙》,了解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分声部合作演唱,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及作用。

3、聆听歌曲《花蛤蟆》感受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及风格,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简单的动作。

1、通过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学习,感受歌(乐)曲所描绘的小青蛙,花蛤蟆的音乐形象。

懂得他们是人类的好朋友,认识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2、听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感悟我国名族乐器的独特魅力,能够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及意境。

(一)重点

1、通过听赏歌曲《花蛤蟆》,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听辨钢琴不同音区旋律的高低和声音强弱的变化,感受老青蛙与小青蛙的音乐形象。

2、如何指导学生唱好歌曲《小青蛙》的二部轮唱。

3、组织好学生的音乐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具准备及教学方法:

1、录音机,CD机或VCD等音响设备,钢琴独奏曲《青蛙合唱队》、歌曲《小青蛙》,《花蛤蟆》和二胡齐奏曲《小青蛙》的音响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

2、钢琴、手风琴或电子琴等伴奏乐器,双响筒,蛙鸣筒等打击乐器。

3、与本单元相关的图片资料,音响资料和道具。

第一课时:

听赏钢琴独奏曲《青蛙合唱队》和歌曲《花蛤蟆》。

第二课时:

唱歌《小青蛙》,认识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第三课时:

1、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布置教师,创设情景,播放一段蛙鸣的录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谈谈这个动物朋友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初听钢琴独奏曲《青蛙合唱队》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

3、复听乐曲。

教师用手势的变化,引导学生听辨旋律的高斯和声音的强弱。

4、指导学生边听边画旋律(高音用红笔,低音用蓝笔),鼓励学生回答:

哪一句是老青蛙的合唱?

哪一句是小青蛙的合唱?

它们有什么异同?

5、再听乐曲。

鼓励学生随音乐分别用“呱”哼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旋律。

6、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哼唱旋律:

一组同学随音乐模仿小青蛙哼唱旋律,一组同学随音乐模仿老青蛙哼唱旋律,看看哪个组唱得既准确又生动。

7、完整欣赏,引导学生随音乐做律动并进行创编表演。

8、听赏歌曲《花蛤蟆》。

导入:

刚才我们欣赏了钢琴独奏曲《青蛙合唱队》,现在老师说一个动物谜语,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碧绿的衣裳披肩上,大大的杨静头顶长,宽宽的嘴巴大又打,像青蛙又不是它”。

9、初听歌曲

教师提示:

听听歌曲中为我们描述的花蛤蟆是什么样子的?

它的叫声又什么特点?

10、复听歌曲,组织学生试着随录音轻声哼唱,并随音乐做律动。

1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风格,使学生了解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

12、再听音乐,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歌曲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指导学生尝试在歌曲的休止符处加上合适的打击乐器(锣、响板等)或模仿蛤蟆的叫声,增加歌曲的色彩。

如:

5i50∣5i50∣

(呱)(呱)

13、组织学生根据歌词分组进行创编表演。

14、师生共同评出最佳表演奖一名,最佳创意奖一名。

15、在《花蛤蟆》的音乐声中,做律动走出教室。

1、用念儿歌的方法导入,将歌曲《青蛙》的歌词以儿歌的形式为学生们朗诵。

2、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感受歌曲中衬词部分xxxxxxxx∣xxx∣的节奏特点。

3、初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小青蛙》的音乐情绪。

4、指导学生随音乐轻声跟唱,并提示其体会歌曲中对音乐形象的描写。

5、引导导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做到第一句要唱得欢快优美,第二句的衬词“呱呱”和“kekekeke”要唱得生动形象,富有动感。

用鼓励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二部轮唱的学习,先将歌词按节奏分组朗读。

(第一组)xxx∣xxx∣xx∣xxx∣x0x0∣

长长的夏夜里青蛙在唱歌呱呱

(第二组)00∣xxx∣xxx∣xx∣xxx∣

长长的夏夜里,青蛙在唱歌。

待学生读熟练后,再试着让学生进行二声部轮唱的练习。

7、教师与全体学生分组演唱不同的声部,反复练习。

8、组织学生分两组进行轮唱,鼓励学生说说这种演唱形式的特点和效果是怎样的

9、教师:

同学们,在《小青蛙》这首歌中,作曲家用长短不同的音符形象地表现了青蛙的叫声,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长短不同的音符表现出来呢?

10、鼓励学生们模仿动物的叫声,尽情表现,并将动物的叫声用节奏的形式表现出来。

母鸡下蛋的叫声:

xxxxx∣xxxxx∣

咯咯咯咯哒咯咯咯咯哒

小鸡的叫声:

xx0∣xx0∣

叽叽叽叽

小狗的叫声:

xxx∣xxx0∣

汪汪汪汪汪汪

11、教师运用动物叫声讲解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长短及作用。

12、课堂小结。

13、歌曲中走出教室。

1、教师:

在前两节课中,我们不仅听到了钢琴演奏的《青蛙合唱队》,而且学唱了歌曲《小青蛙》,今天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有关小青蛙的乐曲。

2、初听全曲,启发学生思考:

你能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3、鼓励学生谈谈对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认识。

4、组织学生分段听赏。

刚才在欣赏时,你听出小青蛙的叫声了吗?

你知道哪些描绘了青蛙活泼的跳动?

哪里表现了茫茫夜色?

还有狂风暴雨呢?

下边我们分段来听,边听边为课本上的画面排顺序,讲述小青蛙快乐的一天。

(1)听第一段音乐,启发学生回答:

说说小青蛙们在干什么?

(2)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3)听第二段音乐。

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歌唱,它们将会遇到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接着欣赏第二段音乐。

(4)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并用图谱表示音乐场景。

乌云密布:

下起了小雨:

刮起了风:

小雨变大了:

电闪雷鸣:

一声鸡叫:

(5)听第三段音乐,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雨停了,小青蛙终于战胜了狂风暴雨,又开始快乐地跳舞唱歌。

5、复听全曲,教师出示电脑课件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边看边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

6、创造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声源,创作音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乐曲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7、组织各小组上台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对本组和其他小组的表演做出评价。

8、教师点评:

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小青蛙,尤其是蛤蟆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他们是人类的好朋友,蛤蟆的外形让很多同学认为它是有毒的动物,通过学习,他们懂得要爱护动物,保护自然,同时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部分学生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还有些模糊不清,有待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单元大海的歌

听赏《大海的歌》,唱歌《贝壳之歌》

唱歌《海鸥》

听赏《小螺号》,活动“海滩拾贝”学吹口琴。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聆听《大海啊,故乡》感受歌曲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出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之情,初步了解人声的分类。

2、能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演唱《贝壳之歌》。

准确唱出四三拍的律动感。

3、能够用清晰饱满又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海鸥》。

知道四二拍的含义及作用。

4、能够愿意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二)情感与体验目标

1、通过听赏和演唱《大海啊故乡》,《小螺号》,《贝壳之歌》,《海鸥》等歌曲,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听赏《小螺号》,感受歌曲塑造的天真活泼的少年形象,体验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3、通过音乐活动“海滩拾贝”,能够积极参与创编与节奏的活动毛病体验其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2、指导学生用饱满、自然、富有情感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贝壳之歌》,《海鸥》,认知四二拍号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1、指导学生用清晰、灵活的咬字,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海鸥》,准确把握休止符的作用,长处休止符的效果。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节奏和旋律填空的音乐活动,初步尝试音乐创作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四、教具准备与教学方法

1、录音机,CD机或VCD等音响设备及电脑多媒体设备,本单元作品的音响资料。

2、钢琴,电子琴等伴奏乐器。

3、与本单元音乐作品相关的图片或音响资料;

海螺,贝壳,评罐等。

4、直观,启发以及叫长发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三课时

听赏《大海啊,故乡》唱歌《贝壳之歌》。

听赏《小螺号》,活动“海滩拾贝”。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柏帆有关海浪、海鸥、海风的音响创设情景,让学生听辨并展开联想。

2、教师:

同学们,从这段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3、播放电影《大海在呼唤》的精彩片段,初听主题曲《大海啊,故乡》,使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4、复听歌曲,启发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5、教师: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拍拍手,拍拍腿或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表示出来。

6、指导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歌词,使其感受歌曲舒展欺负的旋律。

7、播放诸如男生独唱,女中音独唱及混声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大海啊,故乡》的录音、录像片段,组织学生讨论:

这几种演唱形式在音色上各有什么特点?

8、教师简单讲解人声的分类及特点。

同学们,大海不仅有美丽浩瀚的英姿,还有丰富的物产,今天老师还要带领同学们到海边去走一走,感受一下大海的风采。

10、播放大海潮起潮落的录像片段。

11、教师:

大海潮涨又潮落,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首先,我们来听一听它给送来了什么?

12、初听歌曲《贝壳之歌》,让学生随音乐自由晃动身体,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和节拍。

13、复听歌曲。

引导学生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如a、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叉两下腰;

b、第一拍两个同学对拍,第二三拍各自拍肩等。

14、指导学生随琴轻声跟唱。

15、教师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进行范唱,提示学生注意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肉美,圆润的声音演唱。

16、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唱,并背唱这首歌。

17、拓展延伸。

蓝色的大海非常美,他总是翻卷着白色的浪花唱起欢乐的歌,课时大海也有它的忧愁,请听儿歌《小贝壳》,海边小贝壳请你告诉我,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这么多?

贝壳皱皱眉,悄悄对我说:

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忧愁的歌。

18、教师:

你们指导大海为什么忧愁吗?

19、播放有关海洋污染的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交流。

想一想,我们能做些什么?

20、课堂小结: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让贝壳有一个美丽的家。

1、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模仿海鸥飞翔的动作入教室,同时播放歌曲《海鸥》作为背景音乐。

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蓝天、大海、飞翔的海鸥、舰艇和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的画面。

刚才我们模仿了海鸥飞翔的动作,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海鸥的歌曲。

3、听录音范唱,引导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思考: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后有什么感想?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鼓励学生轻声跟唱。

5、指导学生学唱含有休止符的乐句。

要点:

(1)可用拍肩、点手心等动作在休止符处做无声的练习。

(2)唱歌词时,不要再所有的休息符处换气,要按乐句花旗,做到音断气连。

6、再听音乐,鼓励学生随音乐用正确的指挥方法击拍并踏步,感受音乐快乐、跳跃的风格。

7、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吐字,饱满、流畅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8、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9、鼓励学生思考:

为了完美地表达歌曲内容,想一想,哪一句应唱得欢快坚定,哪一句应唱得申请舒展?

10、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的演唱方式(表演唱,领唱与齐唱,轮唱等)进行表演。

11、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一位神秘的朋友,猜一猜是谁呢?

“身穿小盔甲,没脚又没手,住在大海里,背着屋子走。

2、出示海螺的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说出它们的生长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如何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成小螺号。

请同学们说出它的用途。

3、初听歌曲《小螺号》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所表达的意境。

说一说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

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4、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笑声哼唱,并拍手,拍退,感受歌曲的节拍及旋律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

歌曲用用了那些手法来刻画螺号声声及海边儿童盼望阿爸回归时的急切心情。

四个排比句:

小螺号嘀嘀嘀吹“的不同处理,秘籍的十六分音符的运用,灵巧、清晰的咬字、吐字等。

6、鼓励学生试着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

7、启发学生根据歌词进行歌表演的创编活动。

8、教师:

同学们的表演精彩极了,你们指导吗?

大海潮起潮落,周而复始,每当潮水退去,还把美丽的贝壳留在沙滩上,馈赠给热爱大海的孩子们。

现在就染烫我们到海滩信步漫游,看看我们将有什么收获。

9、引入活动“海滩拾贝“。

10、教师:

请大家将拾到的贝壳集中起来,看一看上边有什么?

11、指导学生将贝壳上的节奏拍一拍、念一念。

12、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编活动,看能编出多少个不同的节奏短句。

13、规定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

14、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填空练习,并将所填的旋律唱得大家听。

15、教师总结。

1、通过对本单元的听赏和演唱,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初步了解人声的分类。

2、通过听赏《小螺号》,体验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第四单元音乐万花筒

听赏《木瓜恰恰恰》

唱歌《芦笛》

听赏《挪威舞曲》,活动:

“接龙游戏”

二、教学目标

1、听赏《挪威舞曲》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能够根据乐曲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随音乐做表演。

2、听赏印度尼西亚民歌《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欢快风趣的特点,并能用拍手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