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238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C.管理乡镇的商业区草市D.管理四川的货币交易

9.“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该“游牧民族”是(  )

A.匈奴B.契丹C.女真D.蒙古

10.明朝北京城的“四城”中,能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

A.内城B.外城C.宫城D.皇城

11.时间是了解朝代沿革的第一要素。

以下朝代与其起止时间对应关系表述准确的是(  )

A.唐朝:

589年﹣907年B.南宋:

960﹣1127年

C.元朝:

1279年﹣1368年D.明朝:

1368年﹣1644年

12.明代中后期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D.方以智的《物理小识》

13.京剧被誉为“国剧”,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对京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徽班进京是在(  )

A.顺治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道光年间

14.清代有一部文学名著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此名著的作者是(  )

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

15.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

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牡丹亭》

16.期末复习阶段,某历史学习小组负责整理有关明长城的资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扰

B.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C.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D.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7.下列内容能够入选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  )

①商业活动限于城镇②人口数量较快增长③官僚地主兼并土地④手工工场较成熟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1分,共36分)

1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元明清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元朝在继承中求创新。

元朝仿效中原王朝,因地制宜地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根据《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请指出元朝确立并实施这一制度的皇帝,并写出图示中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的名称及其推行的影响。

(2)明朝在创新中谋强化。

明朝推行一系列加强专制集权的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

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弹劾,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于是国家之事,网始网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

﹣﹣顾炎武《日知录》

①材料一是明太祖立下的“祖制”。

结合材料一指出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为监视官民,他又采取了何种措施?

②材料二描述的是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

请从考试题目的来源、考生对题目的解释标准和培养人才的类型三个方面加以证实。

(3)清朝在强化中达顶峰。

清朝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材料三

材料四

它的设立与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

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摘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江西举人王锡侯对《康熙字典》删繁就简,编成《字贯》,只因未避清帝名讳,王锡侯一门在京尽皆斩首,一些地方高官也受到牵连,以“失察”之罪遭到严惩。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①材料三中的“它”是指哪一机构?

它的设立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②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

(4)综上所述,概括元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19.对外交流的范围和方式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领域宽泛的科技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三大发明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论》

材料中所言的我国古代“在学术上”、“在战争中”、“在航海方面”的重大发明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影响。

(2)规模浩大的主动交流。

观察下面地图回答问题。

上图为明成祖时期的一幅航海路线图。

请结合此图,指出图中人物的姓名及其船队最远到达的范围。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航海壮举的历史意义。

(3)范围狭窄的自闭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人为地隔绝于世界”是指哪一政策?

试概括该政策对当时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对外交流带给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

20.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加强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请回答:

(1)图一、二中的印章体现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

请列举清朝在该地区的管理措施(两例)。

(2)图三描绘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

平定叛乱后,清朝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该地区?

(3)材料二中的“久为贵国所踞”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举两例)。

(4)综上所述,你能从历代中央政府对上述地区有效管辖中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本题以“隋文帝的基业,到炀帝手里,竟都败坏掉了。

”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灭亡的原因。

【解答】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注意掌握隋朝的兴亡。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解答】《全球通史》中写道:

”“这一制度”是指科举制。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与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D。

【点评】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分析】本题以唐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解答】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人们在国际性的大都会赏花的地点是长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知道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

【解答】据图片可知,图片人物是玄奘,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是把印度佛经、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点评】本题考查玄奘西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分析】本题以灭亡北宋的政权建立者为切入点,考查金的建立、金灭北宋。

【解答】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依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点评】本题以金的建立、金灭北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解答】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由于种种因素,经济重心的转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分析】本题以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分析】本题以“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为切入点,考查元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所以材料中的“游牧民族”是蒙古族。

【点评】注意识记元朝的建立民族及元朝统一的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北京城。

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解答】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

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朝北京城中属于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宫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北京紫禁城的相关史实。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的相关知识,掌握明朝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解答】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朱元璋势力大增,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名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灭掉明朝。

选项A唐朝:

618年﹣907年;

选项B北宋:

960﹣1127年;

选项C元朝:

1271年﹣1368年。

【点评】注意识记明朝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天工开物》。

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解答】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

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和地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京剧。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解答】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选项C符合题意。

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的相关史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曹雪芹的《红楼梦》。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演义》。

掌握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及其主要内容。

【解答】《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在这部小说之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分析】本题考查明长城。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长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与其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出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的融为一体,上下两千年,熔铸成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

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②④符合题意。

理解并识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分析】本题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元明清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元朝、明朝、清朝巩固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

仔细观察《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元朝疆域广阔,为此,元世祖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便利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①据材料“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弹劾,处以重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太祖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等。

②据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于是国家之事,网始网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八股取士考试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标准是《四书集注》,培养的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可知八股取士危害性极大。

①据材料“它的设立与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

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