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9960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0期刘兴汉兑现承诺写忠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让居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在东胜社区居委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刘兴汉。

苍苍的白发凭显几分从容淡定,粗大的双手见证了一生的辛勤劳作,清晰的谈吐表现出一个党务工作者应有的理论水平。

“他是一个工作负责,心甘情愿为民尽心尽力的好干部、好党员,他做的好事实在太多了。

”谈起刘兴汉,板桥镇人人交口称赞,在群众眼里,刘兴汉是个正直热心的大能人,还在任村干部的时候,他的公道正派和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的精神和人品就广为村民称道。

1984年3月,刘兴汉上任板桥居委会主任,摆在他面前的是百废待兴的烂摊子。

他在居民大会上作出庄严承诺:

“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居民做点实事,让居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那时的板桥居委会周边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居委会办公室严重老化,办公设备不敷使用。

上任之初,刘兴汉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计划就是改造“泥泞路”,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出要修通羊山角老街的道路,这一想法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

说干就干,为克服集体无资金的困难,他到县里各个单位四处奔走,要钱要水泥,筹措物资计人民币16万元;

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组成工程监督小组,严把质量关,历时1个月修通了400多米长的水泥路,还在路两边安装上了85盏路灯。

路灯新装起来的那天,居民们奔走相告,大家在宽敞的马路上、在灯火辉煌的路灯下载歌载舞,庆祝这历史性的转折。

路修通了,路两边逐渐建盖起了楼房,周围的居民做起了生意,大家的经济收入慢慢增加了。

之后的几年,刘兴汉带领群众改善学校条件,建设饮水设施,兴修出村公路,寻找致富门路,改变落后面貌,提高居民素质,加强居委会和居组干部队伍建设……。

1992年,刘兴汉上任板桥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既然居民心里有我,我心里一定会有居民。

不干出个样来不罢休。

”刘兴汉又暗下决心,要继续践行当初的承诺,切实为民谋利,让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电视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手段。

然而由于当时网络覆盖的问题,许多家庭买了电视却收看不到节目。

为解决群众收看电视的难题,他多方筹资4万元在一山头建起了全县第一台无线电视转播台,信号不仅覆盖整个板桥居委会,还延伸到了全镇的各个角落,党的声音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为了保证群众正常收看,可没少辛苦了刘兴汉。

不管刮风下雨、天阴天晴,他每天要徒步上山下山4趟开关机器、检查维护,直到后来建起了有线电视网络。

4年来,他步行的路程达到15000公里。

为了改变过去党员活动没有固定场所的现状,1993年,刘兴汉多渠道筹措资金20余万元,建起了居委会的办公楼,建立和完善了党员活动室。

没有桌椅板凳,他就和木匠师傅们一起打制;

没有办公、活动经费,他就在居委会管辖的菜市场设立摊子,通过管理服务积攒收入。

后来,居委会又建盖起了老年文艺活动室、社区文化活动小广场,经常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90年代中后期,板桥镇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旧城改造全面展开。

刘兴汉决心抓住机遇,把社区变得更美,让群众生活得更好。

在他的带领下,改造辖区内长210米、宽27米的江桥大街,由于群众工作做得好,改造成本很低,每平方米的补偿才10元。

如今这里周边商铺林立,商贸业非常发达。

改造长300米、宽16米的石家巷,原来逼仄的石家巷如今也成了黄金地段,10多平方米的商铺年租金达万元,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像张林玉家仅铺面租金一年就有5万元,加上卖化肥搞运输,成了个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

城镇一发展,管理成了难题。

仅维持环境卫生就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整整一条江桥大街的卫生都由板桥居委会管理,清运垃圾是件大事。

1998至1999年的两年时间内,每天大清早刘兴汉要亲自开着拖拉机把垃圾送到3公里外的玉马垃圾场。

2001年羊山烈士陵园建成后,管理陵园的任务又落在居委会身上。

刘兴汉带领居委会干部在陵园四周栽上松柏、花草,每天浇水、除草,硬是把陵园装扮得肃穆清幽,陵园不仅成了老百姓缅怀先烈的地方,而且还是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就这样,为了兑现承诺,刘兴汉带领干部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

如今的东胜社区,交通便捷,商贸物流网络发达,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达15000元,在全县社区中处于领先水平,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普遍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不能让社区内的困难群众挨饿受冻”

“村里哪怕是最小的事,在刘兴汉的眼里永远是大事。

他对居民作出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不能让社区内的困难群众挨饿受冻的承诺。

他爱民如子,舍小家为大家,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成为群众生活中的贴心人。

”东胜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李贵兴告诉我们,任板桥居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是刘兴汉花心思最多的事。

为了落实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他和居委会成员共同研究,在全市首创了由居组干部、居民代表、党员组成的45人评议小组,评议小组通过入户实地调查,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申请低保的居民户进行评议,确定享受补助对象,并进行公示。

由于整个程序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深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没有出现因为低保发放不公而导致的越级上访事件。

而在当时,很多群众为低保发放上访,造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板桥居委会的这一做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于2002年组织全市民政部门来社区考察学习,并向社区颁发了“曲靖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牌。

“勤政为民利,公道赢民心”这是刘兴汉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他经常对居委会干部说:

“作为干部,办事一定要公道,一碗水端平,违背良心的事坚决不能做,居民心里有数啊。

”他带领居委会干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居务、财务、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在处理居务工作上,充分发扬民主,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都是由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居务公开栏中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刘兴汉总是为困难群众平日的柴米油盐操劳打点,嘘寒问暖,逢年过节,号召居委会干部自己凑钱,走访慰问辖区内的孤寡老弱户,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在现年93岁的张素芬老人家,老人热泪盈眶地对我们说:

“刘兴汉是个大好人啊!

没有他,我这条老命早就不在了。

”原来,几年前,张素芬老人的房子被大火烧成灰烬,生活没了着落,刘兴汉动员社区居民捐款捐物给她新建了房子,对其给以经济上的帮助,并与其亲属庞绍吉签订了赡养协议,让他们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

像张素芬这样的孤寡老人在社区还有几个,在刘兴汉的协调下,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赢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在东胜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世天荣眼里,刘兴汉是一个“小气”的人。

他总是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乱丢一件公家的东西。

旧的饮水机坏了,他舍不得扔,硬是动手修好接着用;

14英寸的彩电落伍了,他舍不得换,总是凑合着看得津津有味;

居委会开个会商议大事小物,从来不进餐馆,总是自己买菜来做。

他经常和居委会干部算这样的账:

到外面餐馆吃一顿饭的钱,用来自己做饭可以吃三、四顿,这样节约下来的经费可以做其他对老百姓有用的事。

板桥居委会办公楼建起20年,初期购置用于办公的桌椅板凳等一应用具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现在全部都还在使用。

“今天你们来坐着的凳子,还是20年前用的;

眼前这些办公用品,大多都是当时配置的。

”刘兴汉说,“公家的东西是大家的,不能丢,居委会的经费取之于民,也只能用之于民。

作为一名干部,不能图捞好处、赚便宜,要全心全意给老百姓办点事,只要老百姓日子过好了,舒心了,满意了,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这些话,像刘兴汉的性格一样朴实无华。

“要发挥余热,老亦有所为,尽力调处纠纷,

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走进位于江桥街的刘兴汉家的院落,温馨的感觉让人如沐春风。

他妻子说,生活中的刘兴汉,是一个非常有情趣的人,他不仅厨艺好,对动植物也充满热爱,非常喜欢养花、栽树,在他家院落里就长着青葱的各种树木和漂亮的花花草草。

调解室的墙上一幅宣纸书写的“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温馨提示”直奔眼球,老人家雄健的笔锋和良苦的用心一览无余。

刘兴汉历任主任、书记二十余年,“官”虽小,可村里和群众的事总让他忙个不停,常常顾不了家。

2004年离任板桥居委会书记时已62岁,全家人都以为这回他该闲得下来了。

他有四个儿子,有三个儿子在曲靖工作,多次要求他到自家去,方便照顾。

刘兴汉却说:

“要懂得感恩回报,党和国家培养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很多事情还没做好,再说动动嘴动动脑为社区和谐和街坊邻里的家庭和睦做点好事有什么难的,其实帮助别人同样快乐自己。

”坚持住在了老家,并担任了东胜社区居委会调解员。

调解员的工作非常辛苦,矛盾发生和调处的时间多不固定,为了把事情及时妥善解决,不吃饭不睡觉,三更半夜前往调处成了家常便饭。

逢年过节其他人在家里团圆时,刘兴汉还要冒着寒风在街上巡逻,用一个人的辛苦换取万家的祥和。

“有一天夜里,我在巷子里见到老刘,问他去哪里?

他说要到居民家中走访,白天调解纠纷时还有些问题没有搞清楚,要及时摸清情况,以免第二天调解时说了瞎话。

当时大概10点多钟,天上还下着小雨。

我叫老刘莫去了,第二天再了解也不迟,他坚持要去,转身就走了。

”李贵兴对我们说。

“老刘就是这样,工作尽心尽责,不分周末节假,那家有事随喊随到。

‘有事?

找刘兴汉去!

’这已经成了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东胜社区是板桥集镇的“枢纽”,商贸物流发达,居民的经济意识较强,临街铺面寸土寸金,过去房屋地界等纠纷频发,对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社区根据实际,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于2010年4月成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先锋队,刘兴汉又主动请缨担当了队长。

为解决社区办公场所紧张问题,同时方便群众办事,刘兴汉把自家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让出来作为先锋队的调处室。

涉及矛盾纠纷难免有吵吵嚷嚷,大家都很忌讳。

刘兴汉却说,是自己主动提出来加入先锋队的,得于群众信任,自己很愿意为维护社区稳定、和谐建设发挥余力。

“家庭式”调解模式散发的温暖,往往能够感染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他的那份热心肠、入情入理的话语,总能使当事人双方都乐于接受。

在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书上,他写道:

“我要发挥余热,老亦有所为,尽力调处纠纷,在矛盾调处先锋队这个岗位上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带领4名队员走村窜户,劝千家和,解百家矛盾,让文明和谐的新风吹进社区的家家户户。

自去年6月以来,东胜街改造重建,沿街众多居民房舍因为拆迁、改建,矛盾纠纷突出,有两户居民因部分房屋使用权限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导致整体改建工作难以推进,两家人本是亲生骨肉兄弟,却因此结下纠纷。

刘兴汉带领队员多次前往做疏导工作,左右权衡两家经济状况,用人世间的亲情、真爱晓之以情,讲解各种法律法规动之以理,通过细心耐心疏导,使得这两兄弟的心理纠结慢慢消散,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李贵兴说:

“矛盾纠纷调处先锋队的建立,使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能力得到加强,党员与群众的‘拉家常’,与群众心贴心的交流,促进居民大局意识、人文关怀意识明显增强。

2010年社区家庭、邻里矛盾比上年减少80%。

“其实,老刘有他自己的实际困难”,板桥镇原人大主席王荣忠介绍说,由于多年操劳,刘兴汉的妻子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稍有不慎随时会发生骨头损伤,有好几次都发生了肋骨断裂的情况。

这种病仅靠吃药打针无法根治,必须坚持长期的理疗。

由于孩子都不在身边,老刘每天除了做饭,还要为她做按摩、敷药等护理工作,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起居。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兴汉还是毅然担当重任,只要一听说哪家吵架或邻里发生矛盾纠纷,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他的心里只想着别人,只顾着工作,一点都不惦记自己。

一天忙里忙外的。

一从外面回来,就要赶紧给我做按摩理疗,有时候做着做着,哪家出事了,有人来找,喊一声‘老刘!

’,就跟着人家去了。

不过我不怨他,他愿意做这些事情,他这么大年纪的人,改不了了。

”刘兴汉的妻子说。

刘兴汉自上任居委会主任至今,向居民作出了三次承诺,书写了他在平凡岗位上铸造不平凡业绩的动人情怀,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

由于工作突出,他先后两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今年被推选为县党代表,被曲靖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板桥镇召开的全县创先争优活动现场推进会上,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其感人事迹被编成小品、快板、说书等形式在全县开展的“新农村故事会”活动中巡回宣讲。

市委副书记范华平在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曾说:

“罗平县板桥镇老党员刘兴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主动加入了党员矛盾调处先锋队,20多年法院判决的民事案件执行不了,通过刘兴汉带领的先锋队把矛盾化解了,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很有帮助。

同时,他不要国家一分钱,不要办公场所,就在自己家里面,这些很感人,很鲜活。

面对荣誉和干部群众的好评,刘兴汉谦虚地说:

“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

荣誉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是一种鞭策,它将促使我继续努力,发挥余热。

”刘兴汉夕阳余晖不忘己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心真意地为居民群众服务,为社区工作,平凡而辛勤地奉献着自己的热量。

(吴兆坚文)

 

报:

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党员领导同志,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

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部门)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县委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检查组、行业指导党小组,县级主要新闻媒体

本期编辑:

吴兆坚邮箱:

lpcxzyb@共印180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