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600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理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理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理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理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docx

《管理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docx

管理经济学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政府在经济领域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从税收、补贴、限价、限额、发放经营许可证、制定市场管理条例、制定反垄断和控制污染的法律,到银根紧缩、利率调控、外汇干预、制定经济发展的长期计划或某些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划,可以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无所不在的。

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则是间接的;有时作用较强,有时作用较弱。

经济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尽管理论分析告诉我们,完全竞争市场将达成最优的资源配置,但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极其严格,而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中通常很难得到满足。

事实上,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垄断、不公平竞争、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并由此产生所谓“市场失灵”的现象,此时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扭曲。

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某些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扭曲加以矫正,尽可能使市场能够公平、有效地运行。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企业的弊端

垄断企业造成无谓的损失,如图三角形BCG的面积

二、政府的反垄断政策

由于垄断企业存在弊端,世界各国政府大多要采取立法措施来反对垄断、保护竞争。

美国的反垄断政策:

美国制定和执行反托拉斯法已经有lOO多年的历史。

早在1890年美国国会就通过《谢尔曼法》,规定“限制州际贸易”、“实行任何类型的垄断”或“企图实行垄断”都是非法的。

但这个法对什么是“限制贸易”、什么是“垄断”缺乏明确的定义,全靠法院来解释。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1914年又制定了《克莱顿法》。

此时,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垄断问题不仅是个规模问题,非法经营也会导致竞争的削弱,所以,在《克莱顿法》中,还规定下列做法属于非法,如搭配售货、连锁董事会、相互持股等。

‘同年,政府还通过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个法进一步规定了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同时规定设立联邦贸易委员会为执行《克莱顿法》’的权威机构.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罗宾逊—帕特曼法》,1950年通过《塞勒—凯弗维尔反兼并法》,这两个法律又对《克莱顿法》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美国反对垄断的具体措施:

1.分解垄断企业。

政府根据谢尔曼法可以对已经形成垄断或接近垄断的公司提出诉讼,要求它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公司。

例如,1982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政府提出诉讼之后,分出去23个独立的地方性的电话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又变成7个区域性的公司。

2.防止垄断的产生。

政府反对有实力的公司采取旨在消除竞争的任何经营行为。

例如,一家大公司可能把价格定得低于成本,以便把小公司挤出市场。

等到小公司被挤走之后,它又把价格抬高。

这种做法称为掠夺性定价法。

政府就反对这种做法。

3.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

政府反对这样的兼并,如果这种兼并最终会导致垄断或近似垄断的话。

例如,1962年,政府通过起诉,成功地阻止了勃朗鞋

有的企业即使自己不是垄断企业,仍可以通过私下串通,以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的办法,来谋求最大的垄断利润。

这种做法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害与垄断是一样的,因而也是政府所反对的。

三、政府对自然垄断企业的管制

1、自然垄断企业的特征:

规模经济性十分显著,表现为它的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关产量范围内,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参见图),即这种企业的产量规模越大,其成本越低。

许多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企业就属于这一类。

分析:

由于有这个特点,在一个市场中,几家这种企业同时并存的局面很难长久维持。

因为他们通过竞争,很快会出现大企业,这家企业因产量大、成本低而把其他企业挤走,从而自然地成为一家垄断企业。

这也就是这类企业被称为自然垄断企业的缘故。

2、政府的管制。

(1)价格管制:

(2)限制新企业的进入。

(1)价格管制

没有管制:

就会按完全垄断企业方式行事,即把价格和产量定在MR=MC之处,即Pd和Q。

这时消费者所消费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益MB等于垄断价格Pd,它大于生产这最后一个单位产品边际成本MC,所以,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产量Qd不是最优,因为如再增加产量,还能再扩大社会福利效益。

理论定价:

为了克服垄断带来的弊病,应该让企业把价格和产量定在P=MC之处,即定为P和Q,因为在这里,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社会总福利效益最大。

但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的边际成本一定低于平均成本,结果就会使P

如果企业要亏损,就不会有人投资。

可见,按边际成本定价,虽然理论上正确,但实践上不可行。

实践定价:

按企业的平均成本定价,即在P=AC之处定价。

在这里,平均成本中包含按“公正”的投资收益率计算的利润(正常利润)。

它使产量增加到Qb,从而使社会福利有了增加,但仍小于Qc,说明没有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平均成本定价法比较常用,但也存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会削弱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因为企业不论经营好坏,都可以在成本基础上获得一笔按标准收益率计算的利润。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经济学家又对这种定价方法作了种种修正。

例如有人主张按上一年的成本定价,如果下一年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就可以节约归己。

(2)限制新企业进入。

由于自然垄断的性质,多家企业互相竞争的局面很难维持太久,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靠政府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是因为自然垄断企业一般属于公用事业性质,要求“为人人服务”,即要求让社会为所有的人都能平等地按同一价格得到服务。

但公用事业在不同地区的成本可能是不一样的(如空运和邮电业务在人口稀少地区成本高、在人口稠密地区成本低),因此,为了按同一价格服务,就要用一些地区较高的利润来弥补一些地区的亏损。

这时,有些新企业就可能乘机进入利润较高的地区为自己攫取高额利润,而把有亏损的地区留给以“为人人服务”为宗旨的公司去经营。

因此,为了保护后者的利益,政府需要限制新企业的进入,办法主要是控制经营许可证或特许权的发放。

3、争论

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对政府管制企业的做法提出异议。

例如,有人认为,不管政府是有意还是无意,管制会削弱企业对改进经营管理的关心。

所以,近些年来,在美国的有些行业中,主要是政府停止干预,仍能维持竞争的几个行业中又实行了非管制化,收到了一定效果。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一)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

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即信息是完全的,不仅生产者对市场有关信息有着完全的了解,而且消费者对市场的各种信息也是完全了解的。

这一假定是不符合现实的。

在实践中,生产者也好,消费者也好,他们对市场有关信息的了解通常都是不完全的。

因为信息的收集是需要成本的,在很多情况下,过高的信息成本使得生产者或消费者无法获取充分的信息,就只能在有限信息的条件下作出决策。

如果买者和卖者双方对信息了解的不充分是对称的,那么这个假定的不现实性还不致于对市场均衡造成重大影响。

但问题是,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常是,卖者对其产品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买者的了解程度,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市场的失灵,即使得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扭曲。

例1

当一个消费者到商店里购买化妆品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她)根据什么来判断化妆品的质量呢?

是根据其外包装,还是根据那看起来细腻洁白的膏体?

那些粉面霜、防皱霜真的如广告所说的那么有效吗?

那些减肥药、减肥茶、减肥皂、减肥带等等真的可以在若干天或若干个月之内让你的体态变得那么婀娜多姿吗?

显然,这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完全明了其产品究竟有多高的有效率,但消费者却往往只能根据广告词来了解产品的性能。

例2

在保险市场上,当投保者投保人寿保险或医疗保险的时候,他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比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要高得多;在信贷市场上,企业向银行贷款,企业对该贷款项目的盈利性和风险性较为了解,但银行在这方面的信息则主要来自企业,其信息的充分性也是大打折扣的;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人才的企业对应聘者有多少了解呢?

除了学历和经历,企业如何知道某个应聘者真正的工作能力、人际关系、道德水准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呢?

在所有这些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也是显而易见的。

[案例]中国保健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称

上海市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集中监督检查本报讯快过年了,保健食品进入了销售旺季,然而市场上却有些“打肿脸充佳品”的保健品鱼目混珠。

最近,在市打假办的统一部署下,市卫生局会同工商、药监、公安等行政部门出动279人次,在全市各大保健品市场、超市、宾馆商场进行集中监督检查。

市卫生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外包装和说明书所宣传的内容蒙蔽。

  监督检查行动发现,170家经营单位的861个保健品种中有23家单位存在“打肿脸充佳品”的违法行为,涉及到63种次保健食品。

如贵州安富制药厂和云南宜良江元养目茶有限公司未经批准宣传自己的产品具有“调节内分泌、瘦身美体、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压、止痒”等保健功效;有的公司乱夸海口,如商丘福源集团保健食品厂生产的三鞭宝胶囊,其批准的功能是“调节体液免疫”,而在其宣传资料中宣传性功能;有些保健食品则玩起了“无中生有”的“游戏”,那些标有“食”字批号的宣传性功能的产品均系假冒批号,有的产品还加入了药物成分;还有些未经批准进口且无中文标识的境外品出现在上海工业品跳蚤市场和凯旋门保健品市场。

  

(二)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在化妆品和减肥商品市场上,大量的消费者被欺骗,严重的甚至造成对身体的无可补偿的损害,这种后果已经不仅仅是生产过多和价格过高的问题。

更一般地,经济分析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中还会出现所谓“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从而将市场变成一个“柠檬”(Lemon,美俚“不中用的东西”)市场,即充斥着低质量商品的市场。

旧车案例:

如果你有一辆旧车,这是一辆质量相当不错的旧车,你可能只用了一年,总共才行驶了5000千米。

当然,你期望卖一个好价钱,但你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最终结果常常令人失望。

这种现象为何会出现呢?

假定在旧车市场上,所有的旧车可分成优质的和劣质的两大类。

再假定优质旧车的价值为5万元,劣质旧车的价值仅为2万元。

但问题是,尽管卖者知道他们出售的旧车分别具有怎样的质量,但购买的人却对旧车质量不具有充分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买者只能根据市场上旧车的平均质量来决定他愿意出价多少来购买旧车。

我们再假定在开始的时候,旧车市场上的优质车和劣质车各占一半,而买者对此有大概的了解,那么,买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只能是平均价格,即3.5万元。

面对3.5万元的价格,劣质旧车的所有者喜出望外,他会迫不及待地卖掉他的旧车,并因此获得“超额利润”1.5万元。

但优质旧车的所有者却非常失望,他无奈地卖出他的旧车,但因此“亏损”1.5万元。

短期或许如此,但长期调整的结果是,市场上的优质旧车越来越少,因为没有几个人愿意亏损;而市场上的劣质旧车越来越多,它们是不会退出市场的。

于是,旧车的平均质量下降。

当旧车市场上优质车只占25%,而劣质车占到75%的时候,买者会发现这种变化,并降低他们的出价,此时买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将为0.25X5+0.75X2=2.75万元。

面对更低的价格,将有更多的优质旧车退出市场,于是市场上旧车的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

这一过程继续下去,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所有的优质旧车都退出市场,留在市场上的就只有劣质旧车了。

医疗保险案例:

在医疗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是如何制定保险价格的呢?

唯一可靠的依据是投保者的平均健康状况。

一般而言,往往是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对医疗保险有更大的热情,而身体健康的人则不怎么愿意投保。

因此,不健康的人在投保人中的比例会比较高,从而迫使医疗保险的价格定得较高。

但较高的医疗保险价格所产生的结果是,健康的人更不愿意投保,而不健康的人则不会离开这个市场,这就使得不健康人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这一过程的延续所带来的最终结果也是“劣品驱逐良品”,留在这个市场中的都是不健康的人。

在信贷市场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当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掌握着商品的某些特性,而交易的另一方则不掌握这些特性,对这些特性的观察或验证又十分困难的时候,就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

经济学把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结构叫作“隐藏信息”。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私有信息的一方就完全可能利用其有利地位来为自己谋求利益,造成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的现象。

经济学把这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叫作“逆反选择”。

关键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由于逆反选择的存在,价格机制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在没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市场上,当需求超过供给即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提高将抑制需求,刺激供给,最终实现供需的平衡。

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价格上升带来的结果是良品退出市场,留下劣品,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消失。

市场机制不再能够调节市场的供求,也就是市场失灵。

二、信号显示

信号显示是指一种发信号的行为,即卖方通过发出某种信号向买方显示其商品的质量。

它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有着重要的作用

显然,不管是优质产品的生产者,还是劣质产品的推销者,都可以发出信号,这就是所谓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那么,问题是,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夸,发信号的机制怎么能够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呢?

事实上,信号显示的机制要能够起作用,有着相关的必要条件,这一条件被称为自我选择条件。

直观地说,自我选择条件就是使得劣质产品无法把自己标榜为优质产品,而优质产品也不会模仿劣质产品的条件。

当然,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来说,前者更为关键,而且这种标榜也不能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自夸”,它必须有实质性的内涵。

[例l假定某种小家电市场上有两家生产企业,企业A生产优质产品,企业B生产的是劣质产品。

企业A为了防止劣质品冒充优质品,决定向消费者发出信号。

对家电产品来说,发信号的一种有效手段即向消费者提供保修。

但问题是,提供多少年保修才能达到信号显示的目的呢?

企业A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其产品的免费修理成本为每年每件产品5元。

对企业B来说,因为产品质量较差,如果实行免费修理,其成本将为每年每件产品20元。

假设企业A的优质产品保修期为x年,企业B的产品保修期为y年。

如果劣质产品要冒充优质产品,企业B的收益和成本都将有所变化。

假定优质产品的价格为60元,劣质产品的价格为20元。

那么,如果冒充优质产品,企业B的每件产品可得收益60元,但既然冒充优质品,就必须提供x年的保修,因此其保修成本为每件20Xx元。

如果不冒充优质品,企业B每件产品的收益和保修成本将分别为20元和20Xy元。

因此,劣质品无法冒充优质品的条件就是:

(劣质品收益)20--20y≥60—20x(劣质品冒充优质品收益)。

类似的分析可以得到优质品不降格为劣质品的条件为:

(优质品收益)60—5x≥20—5y(优质品变为劣质品收益)

以上两个不等式即被称为自我选择条件。

进一步,优质产品愿意通过信号显示来与劣质产品加以区分也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优质产品在被区分后的净收益应大于其被混同于劣质产品的收益。

企业A发信号并与劣质产品相区分的净收益是(60—5x)元,如果它被混同于劣质产品,那么每件产品的收益就是40元,也就是优质品与劣质品的平均价格,因此,上述条件就是:

60—5x≥40

如果企业A要能够通过信号显示来达到其目的,那么保修年份x和y就必须满足以上三个不等式。

可以推断,如果优质产品的信号显示能够成功,那么对企业B来说,它就无法假冒优质产品,从而提供保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此时一定有y=0,即企业B将不提供任何保修。

由此出发,可解出x≥2;x≤4。

因此,优质产品如果提供两年的保修,就可以成功地区别于劣质产品。

此时,优质产品的净收益为每件产品50元,高于混同状态下的40元。

信号显示并不仅仅发生在家电市场,也不仅仅发生在物质产品市场。

实际上,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优质品就有信号显示的需要,当然成功的信号显示必须满足上述各个条件。

人才市场上的信号显示:

在人才市场上,信号显示对高素质的人才十分重要,成功的信号显示将有利于他们找到更好的职位。

一些经济学家用信号理论来解释人们对教育程度的选择,因为学历就是这个市场中最为有效的信号。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把所有应聘者划分为高素质和低素质两类,可以假定这两类人获得高学历的成本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素质较低的人要获得较高的学历就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

于是,对任何人来说,对教育程度的选择就是一种自我选择。

实际上,对教育程度的选择建立在对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

一般而言,可以假定高学历的人将获得较高的薪水,学历较低则薪水也较低,那么,教育的收益就可以在薪水的差异上反映出来,选择较高的教育程度就是一种个人的投资行为。

对素质较高的人来说,因为其获得高学历的成本较低,因此教育的收益将远远超过其获得高学历的成本,他们将选择较高的教育程度;而对素质较低的人来说,获得高学历的成本过于高昂,以致于教育的收益不能补偿其付出的成本,他们就将选择较低的教育程度。

当然,实践中教育程度并不仅仅是一种信号,教育更是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

比如,MBA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显示他有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所学的知识是针对着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各种问题的,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的。

三、道德风险

1、经济生活中的道德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有些行为是无法观察的,或者说,即使能够观察,其成本也会是非常高昂的。

例如,一个操作工人、一个销售人员、一个高层经理或部门经理是否在努力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观察的;一个医生对病人的疾病诊断是否正确,病人往往是不知情的;一个球员是在认真踢球,还是在踢假球,球迷未必真的了解;等等。

那么,当一个投保者投保之后,由于有了保险,他的行为就可能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了的行为也是隐藏行为,是无法观察的、这种现象就叫作道德风险。

例如,投了火灾险的商店或工厂对防火不再重视;汽车保险的投保者驾驶汽车就不像未投保的人那么小心;这些都是道德风险。

2、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对保险市场来说,道德风险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

如果不存在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对保险赔率的估计建立在投保者的正常行为基础之上,因而会是比较可靠的,由此确定的保险价格也会是比较合理的。

但存在道德风险之后,原先的估计将完全无效。

由于隐藏行为,我们无法观察投保者的实际“努力程度”,但此时火灾的概率可能大大上升,交通事故会大量出现,那么,如果按照原先的估计来确定保险价格,保险公司就必定亏损。

如果保险公司因此而提高保险价格,其后果就会如我们在一开始所说的,劣品驱逐良品,最终使得保险市场无法存在。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公费医疗制度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这种制度就是一种完全的保险制度,所有职工都不需要为医疗支付任何费用,所有费用都由企业和工作单位支付,就相当于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投保,而国家就是一个最大的保险公司。

在这种制度下,道德风险问题十分严重,小病大养,无病小养,有的人甚至为了一个漂亮的瓶子而去开咳嗽药水,回家再把药水倒掉。

改革开放之后,尽管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有所改变,但这种现象仍延续至今。

3、道德风险的防范:

针对道德风险这种现象,保险公司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防范。

在这里,有效的保险制度的设计是最基本的手段。

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保险合同中制定扣押条款。

例如,在意外损失险中,一旦事故发生,投保人自己应先承担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直到某一规定的数量,这就是扣押。

超过扣押部分的损失再由保险公司赔偿。

又如,在医疗保险中,病人必须自己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

这些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

信息不对称及与此相关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制度的改革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对所有者来说,就有一个实际经营者是否按照其意愿来经营企业的问题。

在企业内部,同样存在如何监督与激励企业员工和各层次管理者努力工作的问题。

关键是,这里存在如上所述的隐藏行为问题,因而也就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节外部性

一、外部性

外部效应:

当某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了额外的成本或额外的收益,而且这种额外的成本或收益并没有得到市场承认的时候,我们说这种经济活动存在。

1、外部不经济

当经济活动使其他经济主体承担额外成本的时候,这种外部效应被称为外部负效应或外部不经济。

例如,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的污水或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地区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如,氟利昂的大量使用、过度的森林砍伐和渔业资源的捕捞会破坏生态环境,带来全球气候的恶化,造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从而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如,燃油助动车给骑车人带来了方便,但助动车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比小轿车更严重,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还有,现代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在美化建筑的同时,也给周围居民或其他企业带来光污染。

2.外部经济

当经济活动使得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收益的时候,这种外部效应就被称为外部正效应或外部经济。

如,养蜂人在农田里放蜂,农民的收成可能因此而增加;

又如,居民在自己家里种花,不仅使自己获得享受,也对美化环境作出了贡献;

再如,如果一家企业出钱修建一条公路,那么公路两边的其他企业和居民都将由此获得明显的或不明显的收益。

二、市场失灵

1、外部效应的存在将造成市场失灵:

当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了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的时候,由于这种额外的收益或额外成本并不为市场所承认,该经济主体并不为此获得相应的收益或承担相应的成本。

那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该项经济活动的全部收益或全部成本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并由此带来资源配置的扭曲。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将无法达成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分析:

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收益

·社会成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

社会收益=内部收益+外部收益

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曲线MC。

假定市场需求曲线为D,则市场均衡点为E,企业的产量将为Qo,相应地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将为P

但均衡点E是在未考虑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达成的。

当我们将外部不经济纳入分析范围的时候,以社会角度来衡量的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应有所不同。

假定企业生产的边际外部成本由曲线MEC表示,那么边际社会成本MSC应该是内部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即

MSC=MC+MEC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由于这种商品存在外部负效应,就应该生产得更少一点,其价格也应该把所有成本都计算在内,因而应该更高一点。

外部负效应的存在使得产生这种负效应的商品供给过多,价格过低,而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外部成本无法通过市场纳入企业的成本计算之中。

正因为如此,使得污染的控制和环境保护始终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使得我们正面临着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和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存在外部负效应的商品的生产加以规制。

当外部效应为正效应的时候,所谓资源配置的扭曲就表现为相关商品生产得过少,相应的价格则过高,此时同样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某种干预。

三、对污染的规制

案例:

中国渔夫的末路悲歌(作者任大伟)

许久以来,在白洋淀这个由水、芦苇和低平的绿洲构成的世界里,饲养鸬鹚的渔民过着与别人不同的生活。

这种受过训练的鱼鹰能从木船上扎入这片由140个湖泊交织而成的水域中,为主人捕鱼。

渔民将草绳系在它们的脖子上,以防止它们将捕到的鱼吞到肚子里。

每天收工时分,当它们也该进食的时候,渔人便解去草绳。

如今,由于污染、贪婪以及多年来的不合理开发,白洋淀里这些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遭到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