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8683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练测学年高中语文导练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docx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一词多义

①知

②过

(3)词类活用

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4)古今异义

①是知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②足食,足兵

4.特殊句式

(1)__________

①是知也。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__________

①其何以行之哉?

②于斯三者何先?

(3)__________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5.文笔精华

(1)成语积累

①欲速则不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逝者如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耳熟能详:

(2)名言名句

①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是知也。

②__________,是谓过矣!

③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④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二、文本探究

1.选文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

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要以诚信为本,取信于人;

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经得起各种考验;

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等,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立身处世。

2.句段赏析

(1)子曰: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赏析 这是孔子在论述如何防止犯错误和犯错后如何对待错误的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

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练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2)子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赏析 人首先必须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

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

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3)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赏析 孔子认为,时光易逝,且一去永不回,应抓紧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孔子积极入世思想的体现。

3.精读深思

(1)儒家认为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三、文白对译

1.

(《论语·

为政》)

2.

(《论语·

卫灵公》)

3.

(《论语·

4.

(《论语·

子张》)

5.

6.

7.

(《论语·

8.

(《论语·

子路》)

9.

10.

(《论语·

颜渊》)

11.

子罕》)

12.

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更也,人皆仰之(  )

(2)人能弘道(  )

(3)莒父(  )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由,诲女知之乎

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更也,人皆仰之      更:

改正

B.小人之过也必文文:

通“纹”

C.人能弘道弘:

扩大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

信用

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5.用“/”线给下面一段话断句。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填空。

(任选一题)

(1)“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部著作,“五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部典籍。

(2)人能弘道,____________。

(《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24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政。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大车无

()

(2)小车无

()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无见小利:

__________

(2)欲速则不达:

(3)人而无信:

__________(4)不知其可也:

9.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人能弘道B.过而不改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无欲速,无见小利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问:

考察

B.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信:

信任

C.必不得已而去去:

离开

D.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

富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A.杀鸡为黍而食之

B.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C.必不得已而去

D.夫子莞尔而笑

12.下列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信”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的为政者维系自己统治必不可少的德行。

B.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应该看该国是不是百姓富足,军队是不是强盛,为政者是否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C.一个国家的为政者只要能够设法取得百姓的信任,就能够最终战胜贫苦,抵御外来的侵略。

D.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13.翻译下列句子。

(8分)

(1)无欲速,无见小利。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三、表达与交流(21分)

14.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6分)

人在文字里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上心情去文字里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陶醉了,微笑与泪水变化着表情,那铅字就幻化成感受,我们的路途有多样的心情相随。

①退去虽然退去,而心中早已涌起了某种情怀

②一个个字像火车窗外的风景

③沿途有灿烂如阳光的喜

④也有淅沥如雨的哀

⑤有随风而逝的怒

15.四字成语有许多只差一个字,意义就大相径庭。

如“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前者意思是没有什么不会的,形容人能干;

后者意思是什么事都干得出,含贬义。

请另举出与此相类似的两组成语。

(5分)

16.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

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

要求:

来稿一经采用,

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来稿请寄:

×

市×

路×

号 

邮编:

《×

》编辑部

年×

月×

17.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

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演出:

高一

(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

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

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

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6分)

答案

语基梳理

1.①Jǔfǔ ②ní

 ③yuè

2.①“女”通“汝”,你 ②“知”通“智”,聪明、明智 ③“食”通“蚀”,亏损 ④“无”通“毋”,不要 ⑤“彫”通“凋”,衰落

3.

(1)①“更”,改变,改正;

“仰”,抬头而望 ②责备,要求③可以,能够

(2)①动词,知道/名词,知识,智慧/名词,交情/动词,了解/动词,识别 ②动词,走过,经过/副词,过于/名词,过失,过错/动词,犯有过错/动词,责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

③表数量,三十里为一舍/名词,房舍/动词,舍弃/动词,止,息

(3)①使动用法,使……扩大、光大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 ③使动用法,使……充足 ④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

(4)①古义:

这。

判断动词,表肯定。

②古义:

兵器,武器装备。

军人,军队。

4.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介宾短语后置句

5.

(1)①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②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③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2)①不知为不知 ②过而不改 ③欲速则不达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⑤思而不学则殆

精读深思

(1)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

”这句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儒家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是否能够勇敢地面对。

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

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

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

”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

正如《左传·

宣公二年》所说: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现实生活中,那些对别人要求很严苛而对自己要求却很宽松,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

要改变这种情况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

绩效评估

1.

(1)ɡēnɡ 

(2)hó

nɡ (3)Jǔfǔ

2.B [A项第三个“知”通“智”。

C项“女”通“汝”。

D项“食”通“蚀”。

]

3.B [文:

动词,掩饰。

4.B [B项“而”,如果;

其余各项均作“却”讲。

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

(1)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经 书经 礼记 易经春秋 

(2)非道弘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

(1)ní

 

(2)yuè

8.

(1)计较 

(2)达到 (3)信用 (4)可以,行得通

9.D [“无”通“毋”。

10.B [A项“问”,请教;

C项“去”,去掉;

D项“立”,立足,引申为“存在”。

11.B [B项与例句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A、C两项,均为连词,表承接,不译。

D项连词,表修饰,不译。

12.C [C项原文中无此意。

13.

(1)做事不要贪快,不要计较小利。

(2)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14.答案 ②①③⑤④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因为是嵌入式排序题,要特别注意所填句子与上下文的呼应,即要“瞻前顾后”。

②句内容与上文“人在文字里前行”构成比喻关系,①句中“涌起了某种情怀”与下文“带上心情”呼应,③⑤④则按照“喜怒哀”的顺序排列,且“也有”应放在最后。

15.①自食其力与自食其果;

②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

16.

(1)错误之处为①、④。

(2)把①改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000字”。

把④中的“敬启”去掉或把“敬启”改为“收”。

解析 本题材料属于应用文体,题干中已经明确点出有语言表达不当之处,①处明显不合逻辑,在写作要求中,往往是按重点到非重点的顺序排列,观点是第一位的,然后是陈述中的逻辑,因为是稿约,所以有格式问题,最后是字数方面的限制,所以①的语序需重新排列。

④处“敬启”是敬辞,而此处是对自己而言,因此表达不当。

17.(示例一)合葬化鸟,夜夜相鸣。

高一

(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

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们的结局只能如此。

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

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

(示例二)感谢高一

(2)班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痴情执著的焦仲卿,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和永恒。

但爱情的悲剧似乎还在延续。

接下来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又要讲述一个和爱情有关,却不仅仅是爱情的故事。

解析 解答本题要能从一个角度找到可以串联的点,如时空转换、男女爱情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