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08360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0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Word文件下载.docx

惜今罕见其画。

盖恺之深自秘惜,如尝以一厨画寄桓温家,而后为温窃取。

则恺之之画所以传于世者,宜罕见之也。

今御府所藏九:

  净名居士图一,三天女美人图一,夏禹治水图一,黄初平牧羊图一,古贤图一,春龙出蛰图一,女史箴图一,斫琴图一,牧羊图一。

  ○陆探微

  陆探微,吴人也,善画,事明帝在左右,丹青之妙,众所推称。

其名略见于《宋书》。

人谓画有六法,自古鲜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

“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

真万代之蓍龟衡鉴也。

”议者率以顾、陆、僧繇为之品第。

或譬之论书:

顾、陆则钟、张,僧繇则逸少也。

是知书画同体。

又曰:

“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言肉则浅,言骨则深,言神则妙,深浅神妙,不有间乎?

探微虽介于二者,然摭古今之说,若兼有之,但得骨,则精深可知矣。

岂非顾在前愈于已,则陆当居后,独言陆则可以绝人耶?

探微平生所画者,多爱图古圣贤像,不为无意。

近时米芾喜论画,尝谓:

“明白易辨者,唯顾、陆与吴生。

”讵不信乎?

二子绥洪、绥肃,以家学传授,作画亦工,不坠素习,绰有父风,而终不近也。

张彦远谓:

“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

”固自不凡矣,然能之而不从事于此,故传世者极少。

尝于麻纸画《释迦像》,为时所珍。

盖麻纸缓肤饮墨,不受推笔,亦丹青家所难,宜得誉云。

洪、肃亦绍箕裘,见闻习尚,往往有不待学而能者,名载谱录,而所画不传,岂非为父兄之所掩乎?

今御府所藏一十:

  无量寿佛像一,佛因地图一,降灵文殊像一,净名居士像一,托塔天王图一,北门天王图一,天王图一,王献之像一,五马图一,摩利支天菩萨像一。

  ○张僧繇

  张僧繇,吴人也,天监中历官至右将军,吴兴太守,以丹青驰誉于时。

方梁武帝以诸王居外,每想见其面目,即遣僧繇乘传写之以归,对之如见其人。

江陵天皇寺有柏堂,僧繇画卢舍那及孔子像,明帝见之,怪以孔子参佛氏,以问僧繇。

僧繇对曰:

“他日赖此无恙耳。

”又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目睛,谓点即腾骧而去。

人以谓诞,固请点之。

因为落墨,才及二龙,果雷电破壁,徐视画已失之矣。

独二龙未点睛者在焉。

世谓僧繇画骨气奇伟,规模宏逸,六法精备,当与顾、陆并驰争先。

僧繇画释氏为多,盖武帝时崇尚释氏,故僧繇之画,往往从一时之好。

今御府所藏十有六:

  佛像一,文殊菩萨像三,大力菩萨像一,维摩菩萨像一,佛十弟子图一,十六罗汉像一,十高僧图一,九曜像一,镇星像一,天王像一,神王像一,扫象图一,摩利支天菩萨像一,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一。

  ○展子虔

  展子虔历北齐、周、隋,至隋为朝散大夫。

而所画台阁,虽一时如董展不得以窥其妙。

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

僧琮谓:

“子虔触物留情,备皆绝妙。

”是能作难写之状,略与诗人同者也。

今御府所藏二十:

  北极巡海图二,石勒问道图一,维摩像一,法华变相图一,授塔天王图一,摘瓜图一,按鹰图一,故实人物图二,人马图一,人骑图一,挟弹游骑图一,十马图一,北齐后主幸晋阳图六。

  ○董展

  董展字伯仁,汝南人也。

以才艺称乡里,号为智海。

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

尤长于画,虽无祖述,不愧前贤。

夙德名流,见者失色。

但地处平原而无江山之助,与戎马为邻,而无中朝冠冕之仪。

非其不至也,盖风声地气之所习尔。

然董造其微,展得其骏。

展于董之台阁则不及,董于展之车马则乏所长焉。

是则董之视展,盖亦犹诗家之李杜也。

展作《道经变相》尤为世所称赏。

自非画外有情,参灵酌妙,入华胥之梦,与化人同游,何以臻此?

今御府所藏一:

道经变相图。

  ○阎立德

  阎立德,历官工部尚书。

父毗,在隋以丹青得名。

与弟立本,家学俱造其妙。

唐贞观中,东蛮谢元深入朝。

颜师古奏言:

“昔周武时远国归款,乃集其事为《王会图》。

今卉服乌章,俱集蛮邸,实可图写。

”因命立德等图之。

其序位之际,折旋规矩,端簪奉笏之仪,与夫鼻饮头飞,人物诡异之状,莫不备该毫末。

故李嗣真云:

“大安博陵,难兄难弟。

”谓立德、立本也。

  采芝太上像一,七曜像二,游行天王图二,庄生马知图一,右军点翰图一,沈约湖雁诗意二。

  ○阎立本

  阎立本,总章元年以司平太常伯拜右相,有应务之才。

与兄立德以善画齐名,立本尤工于形似。

初唐太宗与侍臣泛舟春苑池,见异鸟容与波上,喜见颜色。

诏坐者赋诗,召立本写焉。

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

时立本已为主爵郎中,俯伏池左,研吮丹粉,顾视坐者,愧与汗下。

归戒其子曰:

“吾少读书,文辞不减侪辈,今独以画见名,遂与厮役等,若曹慎毋习。

”然性所好,欲罢不能也。

及为右相,而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

尝奉诏写太宗真容,后有善画者传于元都观,以镇九五冈之气,犹可以仰神武之英威也。

又写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等,悉皆辉映前古,时人咸称其妙。

尝作《醉道图》,或以张僧繇《醉僧图》比。

立本尝至荆州视僧繇画,曰:

“定虚得名耳。

”明日又往,曰:

“犹是近代佳手。

“名下定无虚士。

”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

是犹欧阳询之见索靖碑也。

且立本以阁外传呼画师至戒其子弟毋习,而张彦远正以魏明帝起凌云台来韦诞题榜窃比其事,是岂知言也哉!

且戴安道碎琴不为王门之伶人,而阮千里终日应客不倦,议者以安道不如千里之达也。

然渔阳参挝,果可以辱弥衡耶?

今御府所藏四十有二:

  三清像一,元始像一,行化太上像一,传法太上像一,岩居太上像一,四子太上像一,太上西升经一,拱极图一,玉晨道君像一,延寿天尊像一,木纹天尊像一,北帝像一,十二真君像一,维摩像二,孔雀明王像一,观音感应像一,五星像二,太白像一,房宿像一,十二神符一,宣圣像一,步辇图一,王右军真一,窦建德图一,写李思摩真一,凌烟阁功臣图一,魏征进谏图一,飞钱验符图一,取性图二,西域图二,职贡图二,异国斗宝图一,职贡狮子图一,扫象图一,紫微北极大帝像一,混元上德皇帝像一。

  ○张孝师

  张孝师为骠骑尉,善画。

尝死而复生,故画地狱相为尤工,是皆冥游所见,非与想像得之者比也。

吴道冥见其画,因效为《地狱变相》。

《画评》谓:

“孝师众制有功,未为尽善,而《地狱变相》,群雄推服。

”宜道元之肯摹仿也。

然“怪力乱神”,圣人所不语,宜孝师以冥游特纪于画而不为传也。

  传法太上像。

  ○范长寿

  范长寿,不知何许人。

学张僧繇画,然能知风俗好尚,作田家景候人物,皆极其情。

至于山川形势,屈曲向背,分布远近,各有条理。

而其间室庐放牧之所在,牛羊鸡犬,龁草饮水,动作态度,生意具焉。

人谓可以企及僧繇也。

当时得名甚著。

官止司人挍尉。

今御府所藏二:

  醉道图一,醉真图一。

  ○何长寿

  何长寿,与范长寿同师法,故所画多相类。

然一源而异派,论者次之。

至于并驾齐驱,得名则均也。

初何与范俱作《醉道图》传于世,好事者以僧繇名之,盖必有能辨之者云。

  辰星像一,五岳真官像一。

  ○尉迟乙僧

  尉迟乙僧,吐火罗国胡人也(《朝名画录》作土火罗国,《历代名画记》作于阗国人)。

父跋质那。

乙僧贞观初其国以善画荐中都,授宿卫官,封郡公。

时人以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盖父子皆擅丹青之妙,人故以大小尉迟为之别也。

乙僧尝于慈惠寺塔前画《千手眼降魔像》,时号奇踪。

然衣冠物像,略无中都仪形。

其用笔妙处,遂与阎立本为之上下也。

盖立本画外国,妙于前古,乙僧画中国人物,一无所闻。

由是评之,优劣为之遂分。

今御府所藏八:

  弥勒佛像一,佛铺图一,佛从像一,外国佛从图一,唐大悲像一,明王像二,外国人物图一。

卷二

  ◎道释二

  ○吴道玄

  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也。

旧名道子,少孤贫,客游洛阳,学书于张颠、贺知章不成,因工画。

未冠,深造妙处,若悟之于性,非积习所能致。

初为兖州瑕丘尉,明皇闻之,召入供奉,更今名,复以道子为字,由此名振天下。

大率师法张僧繇,或者谓为后身焉。

至其变态纵横,与造物相上下,则僧繇疑不能及也。

且画有六法,世称顾恺之能备。

恺之画邻女,以棘刺其心而使之呻吟。

道子画驴于僧房,一夕而闻有踏藉破迸之声。

僧繇画龙点睛,则闻雷电破壁飞去;

道子画龙则鳞甲飞动,每天雨则烟雾生。

且顾冠于前,张绝于后,而道子乃兼有之,则自视为如何也。

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请道子画鬼神于天宫寺资母冥福。

道子使旻屏去缞服,用军装缠结,驰马舞剑,激昂顿挫,雄杰奇伟,观者数千百人,无不骇栗。

而道子解衣,(石盘)礴因用其气以壮画思,落笔风生,为天下壮观。

故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皆以技进乎道;

而张颠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则草书入神;

道子之于画,亦若是而已。

况能屈骁将,如此气概,而岂常者哉!

然每一挥毫,必须酣饮,此与为文章何异?

正以气为主耳。

至于画圆光最在后,转臂运墨,一笔而成。

观者喧呼,惊动坊邑,此不几于神耶?

且贵耳贱目者,人之常情,在当时犹取重若是,况于传远乎?

议者谓:

有唐之盛,文至于韩愈,诗至于杜甫,书至于颜真卿,画至于吴道玄,天下之能事毕矣。

世所共传而知者,惟《地狱变相》,观其命意,得阴骘阳授,阳作阴报之理。

故画或以金胄杂于桎梏,固不可以体与迹论,当以情考而理推也。

其它种种妙笔,杂见于小说传记,此得以略,姑纪其大概胜绝者云。

道玄供奉时,为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画。

官止宁王友。

今御府所藏九十有三:

  天尊像一。

木纹天尊像一,列圣朝元图一,佛会图一,炽盛光佛像一,阿弥陁佛像一,三方如来像一,毗卢遮那佛像一,维摩像二,孔雀明王像四,宝檀花菩萨像一,观音菩萨像二,思维菩萨像一,宝印菩萨像一,慈氏菩萨像一,大悲菩萨像三,等觉菩萨像一,如意菩萨像一,二菩萨像一,菩萨像一,地藏像一,帝释像二,太阳帝君像一,辰星像一,太白像一,荧惑像一,罗(日侯)像二,计都像一,五星像五,五星图一,二十八宿像一,托塔天王图一,护法天王像二,行道天王像一,云盖天王像一,毗沙门天王像一,请塔天王像一,天王像五,神王像二,大护法神十四,善神像九六甲神像一,天龙神将像一,摩那龙王像一,和修吉龙王像一,温钵罗龙王像一,跋难陀龙王像一,德义伽龙王像一,檀相手印图二,双林图一,南方宝生如来像一,北方妙声如来像一。

  ○翟琰

  翟琰,早师吴道玄,每道玄画落墨已即去,多命琰布色。

盖人物精神,只在约略秾淡间,而道玄辄许可。

故知琰自不凡。

琰布色落墨,与道玄真赝故未易辨也。

今御府所藏四:

  天尊圣像一,太上像一,孔雀明王像一,天王图一。

  ○杨庭光

  杨庭光,与吴道玄同时,善写释氏像与经变相,旁工杂画山水等,皆极其妙,时谓颇有吴生体;

但行笔差细,以此不同。

要之,行笔细,则所以劣于吴生也。

今御府所藏十有四:

  药师佛像一,五秘密如来像一,观音像二,如意轮菩萨像一,思定菩萨像一,思惟菩萨像一,仁王菩萨像一,长寿菩萨像一,菩萨像一,五星像一,星官像一,明星携行图一,写武后真一。

  ○卢楞伽

  卢楞伽,长安人,学画于吴道玄,但才力有所未及。

尤喜作经变相,入蜀名益著,虽一时名流,莫不敛衽。

乾元初,尝于大圣慈寺画《行道》,僧颜真卿为之题名,时号二绝。

又尝画庄严寺三门,窃自比道玄总持壁。

一日道玄忽见之,惊叹曰:

“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相类,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

”居一月,楞伽果卒。

楞伽所画类皆佛像,故知道玄之赏叹以为类已,非虚得名也。

今御府所藏一百五十:

  献芝真人像一,成道释迦佛像一,释迦佛像四,大悲菩萨像一,观音菩萨像一,文殊菩萨像一,普贤菩萨像一,七俱胝菩萨像一,罗汉像四十八,十六尊者像十六,罗汉像十六,小十六罗汉像,三智嵩笠渡僧像一,渡水僧图二,高僧像二,高僧图二,孔雀明王像一,十六大阿罗汉像四十八。

  ○赵德齐

  赵德齐父温以画称于世,德齐遂能世其家,奇踪逸笔,雅为时辈推许。

光化中。

诏许王建于成都置生祠;

命德齐画西平王仪仗,车辂旌旗,森卫严整,形容备尽,及朝真殿上画后妃嫔御,皆极精妙。

昭宗喜之,迁翰林待诏。

  过海天王像一。

  ○范琼

  范琼,不知何许人也,寓居成都,与陈皓、彭坚同时,俱以善画人物、道释、鬼神得名。

三人同手于诸寺图画佛像甚多。

咸通中于圣兴寺大殿画《东北方天王》并《大悲像》,名动一时。

有《乌瑟摩像》设色未半而罢,笔踪超绝,后之名手,莫能补完。

是犹杜甫诗曰“身轻一鸟过”,初传之者,偶阙一“过”字,而当时词人墨客补之,终不能到。

故知笔端造化至超绝处,则脱落笔墨畦径矣。

  天地水三官像三,南斗星君像一,维摩像一,文殊菩萨像一,降塔天王像一,写飞廉神像一,高僧图一。

  ○常粲

  常粲,长安人。

咸通中,路岩侍中牧蜀日,粲入蜀,雅为岩宾礼甚厚。

粲善画道释人物,尤得时名。

喜为上古衣冠,不堕近习。

衣冠益古,则韵益胜。

此非画工专形似之学者所能及也。

当时有《伏牺画卦》、《神农播种》、《陈元达锁谏》等图,皆传世之妙也。

曲眉丰脸,燕歌赵舞,耳目所近玩者,犹不见之,而粲于笔下独取播种、锁諌等事,备之形容,则亦诗人主文而谲谏之义也。

宜后世之有传焉。

  伏羲画卦像图一,神农播种像一,佛因地图一,陈元达锁谏图一,写懿宗射兔图一,星官像一,十才子图二,验丹图一,故实人物图。

  ○孙位

  孙位,会稽人也。

僖宗幸蜀,位自京入蜀,称会稽山人。

举止疏野,襟韵旷达,喜饮酒,罕见其醉,乐与幽人为物外交。

光启中画应天寺东壁,位因润州高座寺张僧繇《战胜天王》本笔之。

画成、矛戟森严,鼓吹戛击,若有声在缥缈间。

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万态,势若飞动,非笔精墨妙,情高格逸,其能与于此耶?

其后改名遇,卒不知所在。

今御府所藏二十有七:

  说法太上像一,天地水三官像三,维摩图一,三教图一,星官图一,会仙图一,神仙故实图四,高士图一,四皓奕棋图一,王波利图一,写马融像一,写毕卓图一,高逸图一,取性图二,草堂图三,围棋图一,扫象图一,番部博易图一。

  ○张南本

  张南本,不知何许人。

画佛像鬼神甚工,尤喜画火。

火无常体,世俗罕有能工之者,独南本得之。

尝于成都金华寺大殿画《八明王》。

时有一僧,游礼至寺,整衣升殿,壁间见所画火,势焰逼人,惊怛几仆。

时孙位以画水得名,世之论画水火之妙者,独推二子。

盖水几于道,而火应于神,非笔端深造理窟,未易于形容也。

又尝为宝历寺图佛事,曲尽其妙。

后为人模写,窃换而去,多散落荆湖间。

当时有《勘书》、《诗会》、《高丽王行香》等图,盛传于世。

今御府所藏三:

  写观音图一,文殊部从图一,勘书图一。

  ○辛澄

  辛澄,不知何许人。

多游蜀中,见于《益州名画录》,工画西方像,不闻其他,盖专门之学也。

大抵释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结跏,垂臂则袒肉;

目不高视,首不轩举,淡然如枯木死灰,便同设教,故自为一家。

所以海州观音,泗州僧伽,画工之精者,擅名一方,以资衣食而不必兼善也。

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士女倾城邑往观焉,后至者无地以容。

蜀人传之为佳话。

且筑室于道,议者无不二三,兹乃众目所归,不待较而可得矣。

今御府所藏二十有五:

  佛像一,佛铺图一,宝生佛像一,甘露如来像一,大悲菩萨像二,观音像二,白衣观音像一,如意轮菩萨像一,慈氏菩萨像一,仁王菩萨像一,宝印菩萨像二,宝檀花菩萨像一,文殊菩萨像一,思维菩萨像一,思念菩萨像一,乐音菩萨像一,不空钓菩萨像一,侍香菩萨像一,献花菩萨像一,莲花菩萨像一,香花菩萨像一。

  ○张素卿

  张素卿,简州人也。

少孤贫,作道士,好画道像。

僖宗时,遣使封丈人山为希夷公。

素卿上表言:

“丈人山在五岳之上,五岳封王,则此不当称公。

”诏可其请,因赐紫。

其后作《十二真君像》,各写其卖卜、货丹、书符、导引之意,人称其妙。

安思谦因伪蜀主王氏诞辰献之,命翰林学士欧阳炯作赞,黄居宝以八分书题之。

  天官像一,三官像一,九曜像一,寿星像一,容成真人像,董仲舒真人像,严君平真人像,李阿真人像一,马自然真人像一,葛元真人像一,长寿仙真人像一,黄初平真人像一,窦子明真人像一,左慈真人像一。

  ○陈若愚

  陈若愚,左蜀人,师张素卿,得丹青之妙。

于成都精思观作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君像,声誉益著。

画《东华帝君像》尤工。

盖东华帝君应位乎震,自干再索而得震震,帝出以应物之地。

若愚非道家者流,何以知此?

宜前此未有写之者也。

  东华帝君像。

  ○姚思元

  姚思元,林泉人也。

画道释一时知名。

作《紫微二十四化》,皆所以警悟世俗,非止于游戏丹青而自娱悦者也。

画佛亦多取因地为之图,所传于世者故自罕见之。

  佛会图一,孔雀佛铺图一,紫微二十四化图一。

  卷三

  ◎道释三

  ○王商

  王商,不知何许人也。

工画道释士女,尤精外国人物。

与胡翼同时,并为都尉赵嵓所厚。

嵓笔法高妙,方时谓一经品目,即便为名流。

商所以致嵓之厚者,岂虚名哉!

商有《职贡》、《游春》、《士女》等图及《佛像》传于世。

今御府所藏十有一:

  老子度关图一,职贡图二,贡奉图五,(艹拂)林风俗图一,(艹拂)林士女图一,(艹拂)林妇女图一。

  ○燕筠

  燕筠,不知何许人。

也工画天王,笔法以周昉为师,颇臻其妙。

然不见他画,独《天王》传于世。

岂非当五代兵戈之际,事天王者为多,亦时所尚乎?

至于辅世遗烈,见于澶渊,则天王功德亦不诬矣,宜为世所崇奉焉。

筠以名家,亦可贵也。

  行道天王图一,天王图一。

  ○支仲元

  支仲元,凤翔人。

画人物极有工,随其所宜,见于动作态度。

多画道家与神仙像,意其亦物外人也。

又喜作棋图,非自能棋,则无由知布列变易之势。

至于松下林间,对棋者莫不率有思致焉。

今御府所藏二十有一:

  太上传法图一,大上诫尹喜图一,太上度关图一,三教像一,五星图一,三仙图一,七贤图二,商山四皓,四皓围棋图一,围棋图一,会棋图一,松下奕棋图二,勘书图一,尧民击壤图二,林石棋会图二,棋会图二。

  ○左礼

  左礼,不知何许人也。

工写道释像,与张南本同时,故笔法近相类。

盖道释虽非鬼神之状为难知,若近习而易工者,然气貌亦自殊体。

道家则仙风道骨,要非世俗抗尘之状。

释氏则慈悲枯槁,与世淡泊,无贪生奔竞之态,非有得于心者,讵能以笔端形容所及哉!

礼专以道释为工,其亦技进乎妙者也。

有《二十四化图》、《十六罗汉》、《三官》、《十真人》等像传于世。

  天官图一,地官图一,水官图一。

  ○朱繇

  朱繇,唐末长安人也。

工画道释,妙得吴道玄笔法,人未易优劣也。

雒中广爱寺、河中府金真观皆有繇所画壁。

工道释,未有不以道玄为法者,然升堂入室世罕其人,独繇不唯妙造其极,而时出新意,千变万态,动人耳目。

国朝武宗元尝在雒见其所画壁云:

“文殊队中旧有善财童子,予酷爱其笔法,玩之月余不忍去。

今遂失其童子所在,信其画亦神矣。

”弟子赵裔亦知名一时。

今御府所藏八十有三:

  元始天尊像一,天地水三官像三,金星像一,木星像,水星像二,火星像三,土星像一,天蓬像二,南北斗星真像一,释迦佛像四,无量寿佛像二,药师佛像二,问疾维摩图二,五方如来像一,佛像二,兜率佛铺图一,文殊菩萨像四,降灵文殊像一,普贤菩萨像三,降灵普贤像一,维摩像二,观世音菩萨像三,行道菩萨像五,大悲像二,香花菩萨像一,宝檀菩萨像一,菩萨像二,帝释图一,金刚手菩萨像一,西方图一,揭帝神像四,护法神像六,善神像七,天王像二,北门天王像二,捧塔天王像一,高僧像一,地狱变相一。

  ○李升

  李升,唐末成都人也。

初得李思训笔法而清丽过之。

一日,得唐张璪“山水”一轴,凝玩久之,辄舍去。

后乃心师造化,脱略旧习,命意布景,视前辈风斯在下。

犹韩干视厩中万马曰:

“真吾师也。

”故能度越曹霸辈数等。

升之于画,盖得之矣。

蜀人亦呼为小李将军,盖当时李昭道乃思训子也,思训号大李将军,昭道号小李将军。

今升与昭道声闻并驰,故以名云。

升笔意幽闲,人有得其画,者往往误称王右丞者焉。

今御府所藏五十有二:

  采芝太上像一,太上度关图一,六甲神像六,葛洪移居图一,仙山图一,仙山故实图一,天王像一,行道天王像二,渡海天王像一,吴王避暑图一,滕王阁宴会图一,滕王阁图五,姑苏集会图一,避暑宫图五,江上避暑图一,故实人物图二,江山清乐图一,出峡图一,远山图一,山水图一,象耳山大悲真相一,十六罗汉像十六。

  ○杜子瑰

  杜子瑰,华阴人也。

精意道释,因画圆光,自谓得意,非丹青家所及。

每诧于流辈曰:

“我作圆光时,心游海上,遐想日出扶桑,沧沧凉凉,其状若此。

故脱略笔墨,使妍淡无迹,宜他人所不能到也。

”论者以为信然。

子瑰研吮丹粉,尤得其术,故彩绘特异。

  毗卢遮那佛像一,释迦文佛像一,弥勒佛像一,大悲佛铺图一,大悲像二,大力明王像二,五如来像一,观音像一,白衣观音像一,文殊菩萨像一,如意轮菩萨像一,宝印菩萨像一,宝檀像一。

  ○杜齯龟

  杜齯龟,其先秦人也,避地居蜀,事王衍为翰林待诏。

博学强识,无不兼能,至丹青之习,妙出意外。

画佛相人物尤工。

始师常粲,后舍旧学,自成一家。

故笔法凌轹辈流,粲亦莫得接武也。

成都僧舍所画壁,名盖一时。

  天地水三官像三,佛因地图一,释迦佛像二,孔雀明王像一,慈氏菩萨像一,普贤菩萨像一,净名居士图一,托塔天王像一,善神像二。

  ○张元

  张元,简州金水石城山人。

善画释氏,尤以罗汉得名。

世之画罗汉者,多取奇怪,至贯休则脱略世间骨相,奇怪益甚。

元所画得其世态之相,故天下知有金水张元罗汉也。

今御府所藏八十有八:

  大阿罗汉三十二,释迦佛像一,罗汉像五十五。

  ○曹仲元

  曹仲元,建康丰城人。

江南李氏时,为翰林待诏。

画道释鬼神,初学吴道玄不成,弃其法别作细密,以自名家;

尤工傅彩,遂有一种风格。

尝于建业佛寺画上下座壁,凡八年不就。

李氏责其缓,命周文矩较之。

文矩曰:

“仲元绘上天本样,非凡工所及,故迟迟如此。

”越明年乃成。

李氏特加恩抚焉。

杜甫诗谓: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

”信不诬也。

此与左思十年三赋何异?

故古之画工,率非俗士,其模写物象,多与文人才士思致相合,以其冥搜相类耳。

当时江左言道释者,称仲元为第一,不为过焉。

今御府所藏四十有一:

  九曜像一,三官像三,佛会图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