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至学年第二学期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BWord文件下载.docx
《暨南大学至学年第二学期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B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至学年第二学期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B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号
内招[
]
外招[
试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
成
绩
一.
最佳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划上“〇”,每题1分,共40分)
1.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方式是
A.适应
B.反馈
C.反射
D.兴奋
2.内环境不包括: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血浆
D.淋巴液
3.分娩过程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6.衡量组织或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刺激频率
B.刺激时间
C.刺激强度
D.阈值
7.骨骼肌是否出现强直收缩主要取决于
A.刺激时间
B.刺激环境
C.刺激频率
D.刺激强度
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分泌活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
9.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在:
A.快速充盈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10.当心室处于快速充盈期时,心内瓣膜的情况是:
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
B.半月瓣开,房室瓣关
C.半月瓣与房室瓣均开
D.半月瓣与房室瓣均关
11.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指标来间接表示: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心房内压力
D.大动脉血压
12.窦房结是正常心脏节律性活动的起搏点,因为:
A.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B.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率快
C.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速度快
D.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快
13.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加速血液回心
C.增加心率
D.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
14.在生理情况下,对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
B.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15.当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动脉血压升高
B.心输出量增加
C.血流速度加快
D.舒张期室内压降低
16.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B.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D.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7.肺通气的原动力是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
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18.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间脑
19.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直接刺激物是
A.脑脊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CO2
C.脑脊液中的H+
D.血液中的H+
20.对消化和吸收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B.消化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C.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D.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吸收是在小肠完成
21.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为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参与胃粘膜屏障作用
C.促进VitB12的吸收
D.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22.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
23.下列哪种情况醛固酮分泌将增多
A.血Na+升高、血K+降低
B.血Na+降低、血K+升高
C.血Ca++升高
D.血Cl-升高
24.下列哪种情况下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
A.大量饮水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C.循环血量增加
D.静脉输入甘露醇
25.体力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肌肉
B.脑
C.皮肤
D.内脏
26.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27.关于突触后抑制,错误的是:
A.
要通过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来发挥作用
B.
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的抑制
C.
回返性抑制属于一种负反馈抑制
D.
传入侧支性抑制也属于突触后抑制
28.关于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胆碱能受体包括M型和N型
B.肾上腺能受体包括α型和β型
C.N型
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使骨骼肌收缩
D.M型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使胃肠活动减弱
29.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之一是
A.单向性
B.非绝缘性
C.完整性
D.易疲劳性
30.关于突触前抑制的正确描述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多
B.突触前膜超极化,抑制性递质释放增多
C.突触前膜去极化,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D.突触前膜去极化,抑制性递质释放减少
31.脊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脊髓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
B.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对其的控制作用
C.脊髓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D.突然切断的损伤刺激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32.牵涉痛是指
A.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
B.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C.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
D.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
33.关于视网膜视杆系统特点的正确论述是:
A.分布在视网膜中央
B.单线联系
C.含三种感光色素
D.负责暗视觉
34.视杆细胞静息电位负值较小(-30~-40mV)是由于
A.一定量的Na+内流
B.一定量的K+内流
C.一定量的H+内流
D.一定量的Cl-内流
35.每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
A.听域
B.痛域
C.听阈
D.痛阈
36.关于耳蜗基底膜行波振动的正确论述是:
A.声频愈低,最大振动愈近底部
B.声频愈高,最大振动愈近底部
C.声强愈大,最大振动愈近顶部
D.声强愈小,最大振动愈近顶部
37.机体绝大多数激素属于
A.含氮类激素
B.类固醇激素
C.固醇类激素
D.脂肪酸衍生物
38.下列哪一激素是由腺垂体合成与释放的?
A.生长素释放激素
B.催产素
C.催乳素
D.醛固酮
39.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40.关于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的错误论述是:
A.升高血糖
B.参与应激反应
C.抑制免疫
D.促进儿茶酚胺降解
二、K型题:
(每题1分,共5分。
答案用A、B、C、D、E表示写在题后括号内。
答案组合: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E=①+②+③+④)
1.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①.顺电位差进行
(
)
②.不消耗能量
③.以“载体”为中介
④.逆浓度差进行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取决于:
①.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②.体位
③.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3.肺活量等于下列哪些气量之和
①.
潮气量
②
补吸气量
③
补呼气量
④
余气量
4.外周神经中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纤维有
①.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②.植物神经节前纤维
③.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④.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5.
眼看6米内近物时
①.晶状体变凸
②.瞳孔缩小
③.双眼汇聚
④.玻璃体变扁平
三、英译中:
(每题0.5分,共5分)
1.passivetransport
2.stimulation
3.ejectionfraction
4.effectivefiltrationpressure
5.absorption
6.excretion
7.basal
metabolism
8.centralinhibition
9.visualfield
10.endocrine
四、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20分)
1.稳态
2.阈电位:
3.心泵功能的异长调节
4.RBC悬浮稳定性
5.胃排空
6.肾小球滤过率
7.食物的氧热价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9.听神经特征频率
10.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五.
问答题:
第1、2题8分,第3、4题7分,共30分)
1.试比较局部反应(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8分)
2.当体内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有何生理意义?
3.试分析由兔耳缘静脉注入20%的葡萄糖5毫升后其尿量的变化及机制。
(7分)
4.
试述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的部位及其感觉投射特点。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B
6.D
7.C
8.C
9.B
10.A
11.B
12.D
13.D
14.D
15.D
16.D
17.C
18.B
19.C
20.D
21.C
22.B
23.B
24.D
25.A
26.D
27.B
28.D
29.C
30.C
31.B
32.B
33.D
34.A
35.C
36.B
37.A
38.C
39.C
40.D
1.D
2.B
3.A
4.E
5.A
三.
英译中:
1.被动转运.
2.刺激
3.射血分数
4.有效滤过压
5.吸收
6.排泄
7.基础代谢
8.中枢抑制
9.视野
10.内分泌
1.稳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2.阈电位:
能使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3.心泵功能的异长调节:
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
4.RBC悬浮稳定性:
RBC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沉降的特性.RBC的沉降率越大,RBC悬浮稳定性越小。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6.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7.食物的氧热价: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一种局部去极化电位,一旦达到阈值即可导致细胞兴奋。
9.听神经特征频率:
每一条听神经纤维对某一特定频率的声音特敏感(阈强度最小),该频率称其特征频率。
10.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下丘脑基底部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调控腺垂体的内分泌活动。
答:
局部电位
动作电位
产生条件
阈下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2分)
形式
去极化或超极化
产生锋电位
传导
衰减传导
不衰减传导
是否能总和
可以
不可以
(1分)
是否是“全或无”
不是
是
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加块,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降低,血压回升。
(1).动脉压力感觉器: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
动脉压力感觉器并不是直接感觉血压的变化,而是感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的程度就升高,压力感觉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
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觉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扩张程度成正比。
(2)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
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进入延髓,和孤束核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然后进入延髓,到达孤束核。
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冲动到达孤束核后,可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使延髓端腹外侧部C1区的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从而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
孤束核神经元还与延髓内其它神经核团以及脑干其它部位如脑桥、下丘脑等的一些神经核团发生联系,其效应也是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
另外,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到达孤束核后还与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生联系,使迷走神经的活动加强。
(3分)
(3)反射效应:
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其效应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故动脉血压回升。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动。
3.试分析由兔耳缘静脉注入20%的葡萄糖5毫升后其尿量的变化及机制。
(7分)
(1)
由兔耳缘静脉注入20%的葡萄糖5毫升后其尿量增加。
(2)因为静脉注入20%的葡萄糖5毫升后,血糖浓度增高,当其大于肾糖阈时,由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在近球小管被全部从吸收,因而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5分)
(1)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的部位:
中央后回(3,1,2区)。
(1)投射特点:
a.躯体为对侧交叉性投射,头面部为双侧性投射。
(2分)
b.倒置安排,下肢代表点在顶部,头面部代表点在底部(但头面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c.感觉越精细的代表区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