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06133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传学题库Word下载.docx

6:

13.育种值【即加性效应】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称( 

①狭义遗传力 

②重复力 

③广义遗传力【遗传方差即加性和非加性】

17.常羽鸡后代中出现了卷羽鸡,这是由于:

①显性突变 

②隐性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

18.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 

①mRNA 

 

②tRNA 

③rRNA 

21.两个不同位点的显性基因发生重叠作用时,F2代性状分离比为:

②15:

22.若100%的性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

①100% 

②50% 

③200%

23.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相距愈远,则互换率:

①愈低 

②愈高 

③不变

24.伴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 

①同源部分 

②非同源部分 

③X或Z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

25.若配子同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则F1代表现为:

①全部正常 

②全为伴性性状 

③交叉遗传

26.配子异型性别传递伴性性状,则F1代表现为:

②交叉遗传 

③全为伴性性状

27.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导致:

①位置效应 

②剂量效应 

③假显性

28.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 

29.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导致( 

30.二倍体染色体组缺少一条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称:

①缺体 

②单体 

③单倍体

31.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①致死基因 

②半致死基因 

③有害基因

32.两群体杂交,F1代基因频率为两亲本群体的( 

①简单平均数 

②加权平均数 

③不定

33.上位效应是:

①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②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③复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资料来源:

习题三(是非题)

1.回交是指F1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

×

【侧交】

2.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率愈高,则相距愈近。

【远】

3.近交加选择能加大群体间基因频率的差异。

4.同型交配可引起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

5.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出不完全连锁遗传。

6.同一窝小猪,其毛色、大小常有所不同,这种现象由基因决定,所以是一定变异。

7.突变有正突变和反突变,这两个突变的频率是相等的。

8.近交系数是指交配双方互相间的遗传相关程度。

9.DNA上的遗传信息转移到tRNA上称为转录。

【mRNA】

10.近交的结果将使群体变得更加一致。

11.杂交使基因杂合,因此群体变得不一致,甚至分化。

12.表型相同的个体交配称为同型交配。

【同质】

13.自交是完全的同型交配是因为所有的基因型都相同。

14.遗传漂变是指遗传物质的变化。

15.遗传力越高的性状,在杂交时杂种优势反而越小。

16.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的减数第一分裂时期。

17.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片段的交换。

18.一种基因型只有一种表型,一种表型也只有一种基因型。

19.DNA分子碱基配对的原则是:

A-C, 

G-T。

20.近交是不完全的同型交配,因此不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21.每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开始两两配对,这种现象叫联会。

22.短角牛的毛色有红色和白色,红毛短角牛与白毛短角牛交配,子一代全为红毛。

23.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因此,任何白毛猪与黑毛猪交配,后代应全为白毛。

24.遗传力越高的性状,表型选择的效果越好。

25.基因突变是不可逆的,即突变基因不可能再突变为正常基因。

26.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称显性突变,生物中大多数突变属显性突变。

27.易位指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

28.二倍体染色体组缺少一个染色体(2n-1)的生物称为缺体。

29.两群体混合,其混合群体当代基因频率等于两群体基因频率的算术平均数。

30.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31.父母均为色盲,则后代均为色盲。

习题四(填空)

1.按DNA中碱基配对的原则,与腺嘌呤配对的是(胞嘧啶),与鸟嘌呤配对的是( 

胸腺嘧啶)。

2.伴性遗传型式与常染色体遗传型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性状分离比数在两性间( 

);

②正反交结果( 

不同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 

倍数体变异)和(非倍数体变异)两类。

4.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 

缺失 

)、( 

重复)、( 

易位)、( 

倒位 

)四种。

7.基因型值可进一步剖分为(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和( 

上位性效应 

)三个部分。

8.非加性效应包括( 

)两种。

9.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有( 

10.( 

数量 

)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

11.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互关系是:

(D=P2,H=2PQ,R=Q2 

12.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 

),把为特定氨基酸编码的三联体称为(密码子 

13.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时,p=( 

D+0.5H),q=(R+0.5H 

14.细胞内三种RNA分别是( 

)、(   t)、( r  )。

15.有丝分裂是( 

体 

)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是(性 

)细胞的

习题五(简答)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有哪些,请略加说明。

【重复性、可逆性、平行性、多向性、有利性和有害性】

2.基因平衡定律的要点有哪些?

【1、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则基因频率世代不变、2、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一旦其进行了随机交配,一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型频率达到平衡,不变、关系】

3.简述哈代—温伯格定律成立的三个基本条件。

4.数量性状表型值可剖分为哪几个部分?

请对每一部分作出简要说明。

5.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几种?

请略加说明。

6.简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7.简述血型的狭义概念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8.简述近交与杂交的遗传效应。

9.什么是遗传?

什么是变异?

二者关系如何?

10.简述微效多基因的几个特点。

11.简述DNA分子与RNA分子的区别。

12.试比较作用子,重组子,突变子三者的区别。

习题六(计算)

1.牛的无角对有角为显性,对某大牛群的统计中,约有36%为无角牛,其余均为有角牛,求该牛群中这对基因的频率。

2.血型遗传中,双亲为AB型和O型,其子女应为什么血型?

写出其基因型和表现型。

3.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猪群中,白毛猪占19%,其余为黑毛猪,求该猪群的黑毛基因频率和白毛基因频率各占多少?

4.MN血型系统属共显性遗传,由一对基因(LM和LN)控制,对某人群进行调查统计显示:

M型(基因型为LMLM)占49%,MN型(LMLN)占42%,N型(LNLN)占9%,计算该群体中LM和LN的基因频率。

5.某畜群中某一遗传缺陷病由隐性有害基因所致,其发病率为4%,每代淘汰发病个体,需多少代才能将发病率降到1%?

6.家鸡羽毛学规律,基因I与F相差18个图距单位,问100只测交后代中各类型的数量为多少。

7.有一男孩血型为O型,其父母均为B型,母亲生下第二胎时O型子女的概率有多大。

8.某隐性遗传病的致病率为1/10000,求该隐性基因的频率,杂合子的比率。

习题七(论述)

1.什么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如何用实验证明遗传物质的本质,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如何从基因组学的观点理解生物多样性?

3.DNA体内复制的过程如何,它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哪一时期?

DNA复制与转录的区别与联系,DNA体内复制与PCR反应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4.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包含哪些过程?

5.解释密码子的简并性、通用性、偏好性。

6.举例说明外显子序列发生移码突变、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内含子发生剪切位点的变异;

侧翼区发生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变异的情况小,基因的功能可能产生怎样的变化。

7.RFLP、PCR-RFLP、VNTR、STR、RAPD、SNP检测的基本原理。

8.比较各种分子标记的特点。

9.试述分子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0.物理图谱与遗传图谱的关系。

11.基因定位的方法。

12.什么是功能候选基因、位置候选基因。

二、填

4、基因突变对于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有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是

15、如果一个核酸有如下碱基构成:

A=20%,C=30%,U=20%,G=30%,则该核酸为_______________核酸;

如果另一核酸的组成为(A+G)/(T+C)=3/2,则该核酸为_______________核酸。

16、有三个X染色体的女人发育正常且能育,当她与正常男人结婚;

那么,他们的子女中,男孩与女孩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而女孩中,正常表型与异常表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17、一般认为每一个未复制的染色体中具有一个DNA分子,人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6;

那么,在粗线期中,一个细胞或一个核中DNA分子数为______,二价体数为_____________;

如果在末期Ⅱ中,那么,一个细胞或一个核中DNA崐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二价体数为______________。

18、一个基因型为XXY的雌果蝇与一正常果蝇交配,其后代包括5%的超雌个体,若不发生第二次分离,产生XX雌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19、在果蝇中,显性基因Bd导致残翅,纯合致死,另一纯合致死基因I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Bd与I之间存在交换抑制因子,则BdI+/Bd+I与则BdI+与Bd+I的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在小鼠中,AY决定黄色,具纯合致死,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三者的显隐关系为AY>

A>

a。

如果灰色鼠之间交配平均每窝生12只小鼠;

在同样条件下,黄鼠间交配可预期每窝平均生下____________只小鼠,黄鼠的平衡致死品系内相互交配,可预期每窝平均生下_____________只小鼠。

21、在交互分离时,易位染色体和非易位染色体上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受到严重抑制,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这是易位的一个遗传学效应。

22、某一段DNA双链的核苷酸顺序如下:

3'

TACGATTG5'

A链

5'

ATGCTAAC3'

B链

若mRNA转录是以A链为模板,则mRNA的碱基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mRNA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碱基首先被转录。

23、一条10微米长的DNA约有______________碱基对。

24、在豚鼠毛色的早期研究中,Wright发现,随机交配的总方差是0.573,环境方差是0.34,性状的遗传力是0.38,则加性方差为____________,显性崐与上位方差之和为_______________。

25、根据修饰基因的作用,有加强其它基因的表型效应的,称为________基因,有减弱其它基因的表型效应的称为_____________基因,还有完全抑制其它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基因。

26、要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一般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______期比较适宜,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Watson和Crick在1953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用来阐明有关基因的核心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人类成骨不全是显性遗传病,杂合体患者可以同时有多发性骨折、蓝色巩膜和耳聋等症状,也可只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临床表现,说明这基因的_________很不一致。

29、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现在通称为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最初提出来的。

30、进行Muller-5测验时,要检验的雄果蝇与Muller-5雌果蝇交配得到F1后,一定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配,检查F2的分离情况。

31、生物体接触的辐射线有X射线、β射线、γ射线以及中子、质子等。

辐崐射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取决于它们所含的_______________以及能传递到细胞内崐原子和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

32、某夫妇生育四个小孩,其基因型分别为iiRRLMLN,IAiRrLNLN,iiRRLNLN,IBirrLMLM,则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3、DNA的构型有很多形式,其中三种具有生物学上的重要性,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是左旋的,___________是右旋的.

34、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产生“一因多效”,达尔文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根据性别决定的基因平衡理论,凡是X/A=1时均为___________性,X/A=0.5时为____________性。

36、缺失的遗传效应除破坏了正常的连锁群外,还影响_______________而且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7、设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则当其发生染色体变异时,其染色体数各为多少?

①同源四倍体____________②单体____________③四体________④双三体________________。

38、一个细胞有8对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形成的二价体有______个,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有功能的着丝点有_____个。

39、影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交配方式、迁移、突变、选择、创始者效应、遗传票便

40、在某一个体中,从父方遗传下来A、B、D、E着丝粒,从母方遗传下来a、b、d、e着丝粒;

则某一配子从这样的个体随机获得A、b、D、e着丝粒的机会为____________。

41、计算下图中X个体的近交系数;

即FX=__________。

P1 

P2

↓ 

C3 

C1 

C2 

C4

B1 

B2

X

42、人类的体细胞具有23对同源染色体,则最多含有________个连锁群。

43、将两个中等高度的植株杂交,子一代明显比亲本高,在子二代中,观察到285株高:

195株中高:

34株矮的分离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4、阈性状在遗传上属于___________遗传,在表型上表现为_________。

45、通径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减数分裂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7、子二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2:

3:

1,这说明__________。

48、控制从性性状的基因一般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而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位于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49、致死基因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配子期致死的称为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期或_____________阶段致死的,称为合子致死。

50、早在1941年G.W.Beadle和他的老师E.L.Tatum研究了红色链孢霉的生化突变型后,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理论,从而把_____和_______结合起来。

51、各种生物中,如果基因之间存在连锁,则它们之间的交换值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__实验来了解;

在一定条件下,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是_________。

52、很多高等植物和某些低等动物是雌雄同花、同株或同体,它们的体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都成对,形态上也相同,在一个个体中能同时形成雌雄两性配子;

所以对它们来说,不存在_________问题,而是存在______________问题。

53、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各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往往很不规则,可能分别表现为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或_________等不同情况,致使育性不高。

54、1953年T.D.Watson和F.H.C.Crick主要根据_____和______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55、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由_____个多肽组成,其中_____________构成核心酶,______________称为δ因子,它能正确识别_____________。

56、经典遗传学的诞生是以1865年孟德尔第一次提出遗传因子假设以及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基因的 

定律和 

定律为标志的。

而遗传学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却是经典遗传学诞生前后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辛勤工作的结果。

如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以 

学说为中心内容的生物进化论;

1925年摩尔根提出基因理论和 

理论,并提出和证明了遗传学的第三个基本定律――基因的 

定律;

1944年Avery根据 

试验首次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根据英国王室学院的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的DNA 

图片和 

定律两个直接依据提出著名的 

模型理论,从此,人们终于将基因定位于DNA的碱基序列上,从而开创了分子遗传学时代。

57、核型又叫 

型,就是用显微摄影和显微描绘的方法,把处于细胞分裂 

期 

细胞核中的全部染色体(或图片)按其 

(某条或某对染色体长度/染色体组总长度)从大到小,并参考 

从小到大将成对的染色体依次排列起来的形态系统排列图型。

58、在Koroberg的染色体念珠模型中,他提出染色体分为四级结构,即 

、 

、 

,并认为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它由四种蛋白(即 

)各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外缠绕13/4周约146个碱基对的DNA双链以及上述八聚体间约50-60个碱基对和其上结合的一分子 

构成。

59、在人类中,能品尝出PTC苦味的非味盲对不能品尝出PTC苦味的味盲为显性,分别由常染色体上T和t基因控制;

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分别由常染色体上B和b基因控制,在双亲基因型均为TtBb的子女中,出现非味盲褐眼女儿和非味盲蓝眼儿子的概率分别为 

60、已知通用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是:

AGA编码精氨酸(简写为Arg),ACC编码苏氨酸(简写为Thr),GAA编码谷氨酸(简写为Glu),GUA编码缬氨酸(简写为Val),CAU编码组氨酸(简写为His),CUU编码亮氨酸(简写为Leu),UGG编码色氨酸(简写为Trp),UCU编码丝氨酸(简写为Ser),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和上述关系填写下表

DNA双链

编码链(5’-3’)

G

A

T

模板链(3’-5’)

mRNA(5’-3’)

tRNA反密码子(5’-3’)

C

氨基酸(简写)

61、DNA结构的复杂性和生命过程的高度有序性,决定了DNA复制过程的复杂性和有序性,这需要许多酶和因子的参与,并处于一个高度协调的体系之中。

DNA复制过程需要聚合酶;

酶;

参与螺旋松弛和解链的酶,有SSB、DNA解链酶、 

前导链合成所需的引发酶和随从链合成所需的 

等。

在原核生物E.Coli中,存在有三种DNA聚合酶,其中DNA聚合酶- 

是使DNA链延长的主要酶,而DNA聚合酶- 

的聚合活性主要用于DNA的修复和RNA引物的替换;

在真核生物中,DNA聚合酶- 

是前导链合成的主要酶,DNA聚合酶- 

是随从链合成的主要酶,而DNA聚合酶- 

是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酶,无论功能如何,几种DNA聚合酶的作用条件是一致的,即都需要 

、Mg2+ 

、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