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01814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应试教育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存在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传统的读书价值取向。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有着良好社会基础的根深蒂固的“读书—考试—做官”的读书价值取向。

早在战国晚期,一些游士就开始进入政府,作为客卿,布衣之士可贵为卿相,于是读书做官的思想初步形成。

孔子曾言:

“耕也,馁在其中矣;

学也,禄在其中矣。

”这是读书做官思想的最早表述。

读了书之后要做官,还必须通过层层考试选拔来实现。

中国的考试制度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董仲舒提出藉由考试取士任官,已将选才制度化。

隋炀帝立进士科,将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应试体制便初具雏形。

唐沿隋制,唐太宗大兴科举,科举制度这种应试体制得以完善。

以后历朝均采用科举制度。

直到光绪31年,才“废科举兴学校”。

这样,中国的考试文化对现今学校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认为考试选拔人才是天经地义的,并且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考分是唯一评价标准。

2.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下产生的高等教育模式和就业分配制度。

我国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教育大事记》中有如下分析:

“五四”以前,“新学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适合战争的需要”;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为了“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在我国建国初期1953年—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类专业人才奇缺,为了培养大量合格人才及各方面的专家,再加上苏联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国走上了偏重英才教育的路子。

各类高等学校选择中等教育阶段的优生进行培养,以适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应的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大学生就业实行包分配制度,进大学就等于就业端铁饭碗,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古代的“做官”,加重了学生升学的功利动机。

经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摧残,教育事业也难逃恶运。

1976年拨乱反正,中国教育走上正轨,继续实行严格的英才教育,确立了以点带面的方针,掀起了办重点学校的热潮,从初中开始争取考入重点中学,一直到升大学的竞争,都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加剧了应试教育。

3.我国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下,升学不仅是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获得社会地位和较丰厚的经济待遇的必经之路。

家长们或者为了“光宗耀祖”,或者为了让子女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或者更直接地为子女的前途考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对子女的升学期望给学校教育施加了极大压力。

在这样的压力下,学校不自觉地把教育拖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显著提高,也极大地增加了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要求。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就业竞争。

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单位录用人才首先看文凭,要获取文凭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为了进入尽可能高级别的学校学习,又必须参与考试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应试教育。

另外,我国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域差距大,农村人口占80%,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区别大,对广大农村青年来说,跳出龙门发展的机会明显要大于在农村的发展机会,除了前途未卜的打工生活以外,只有通过严格的升学考试并取得成功才是农村青年改变农村户口最有效的途径。

以上三方面因素都在显示学生对升学欲望的增加,而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限,不能满足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

我国的大学升学率在世界上处于很低的水平,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长期远远低于世界各国,1999年前同龄人中升大学的只有6-7%,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独木桥不能快速加宽,但千军万马的队伍却在扩大,应试教育的形成也是必然。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升大学人数每年迅速增加。

但就业时的“文凭”竞争依然存在,就业形势显示,大专生明显过剩,研究生和博士生相对短缺,所以又转向高学历的竞争,升学对教育的压力依然存在。

4.政府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大大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但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升学教育轻就业教育、重普通中学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重重点中学轻一般中学的倾向,导致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加剧了升学竞争的局面。

此外,教育部门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往往以升学率和竞赛率评价学校,以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和学生,教育行政部门采用各种办法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以此作为奖惩学校的依据之一,对学校、校长和教师施加压力,这种风气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形成。

1994年,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选择了该市的100所有代表性的中学,对学校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作了一次调查,调查表明,实施教学方案时,40%的校长考虑到督导机构和领导部门对学校的评估,31%的校长注重社会和家庭对学校的期望,21%的校长承担着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

因此,应试教育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

5.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原因。

一些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考试竞争,课内损失课外补,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重复练习,将学生拴在作业上,学生哪有时间发展其他素质?

在其中,教师的师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功利心太强,将学生成绩作为本人评职称、评先进的工具,为了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根本“目中无人”,以分为本,将学生一步步朝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推。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

1.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人,也扼杀了一批人。

不能否认,即使古代的科举制度,也造就了许多杰出人物。

我国的教育,即使是应试教育,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是应试教育着眼于选拔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和学习生活单调,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考试竞争中的失败者(即所谓的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许多“差生”由于竞争的压力和对学习的讨厌而中途辍学,过早地进入社会,有些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可以说,这些人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据日本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每个动物的可能能力都有自己的发达期,而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并且遵循一条递减的规律,如果不在发达期提供相应的信息刺激,那么,以后就永远不会发达或达不到应有的高水平。

例如仔鸡辨别母鸡声的能力发达期是在出生后一周以内,如果这个时期不让它听到母鸡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消失了。

仔狗将吃剩的骨头埋在土里的能力的发达期,据说是在出生后3-10个月之间,如果这个时期让狗呆在不能埋藏食物的房间里,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发展起来。

人的能力也是如此,也存在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最佳时期也需要给予相应的丰富的信息刺激,否则也会遵循递减规律,受到信息刺激的时间越晚,发展的可能性越小,最终形成的能力水平也就越低。

在应试教育中,有些对学生能力形成至关重要但没有升学考试要求的课程少开甚至不开,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太大,许多很有可能成为音乐家、歌唱家、书画家、发明家的学生,被扼杀在应试教育中。

2.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畸形”人才。

应试教育中的教育内容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常内容,作为非考试内容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被削弱,重智力培养而轻非智力养成,对人的素质有着重大关系的价值观、人格、政治思想、社会参与意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考试成绩好但品德低下的学生人大有人在。

目前我国各界都在谈论“诚信”,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里作弊成风,毕业后到用人单位不守合同,这难道说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没有责任吗?

由于中学阶段偏重智育教育,造成许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差,公德意识不强,不少女生在社会上当三陪小姐,现在,有些如花似玉的女大学生,仅为了钱成为大款们的“高级二奶”。

据报道,武汉市公安机关在一次严打时,在一个舞厅就抓获了十几名女大学生。

另外,应试教育着重升学教育轻能力培养,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非考试要求的能力,如书写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被严重忽视,重视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可以说,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畸形人才。

3.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上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方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

连正常的星期日和节假日都被挤占,影响青少年身体的健康发育。

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症、厌学症,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浙江教育电视台曾经报道了金华五少年出走的事件,而许多同学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

所以说,应试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十分不利。

同时,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后劲,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应试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负教育。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

反而成了教学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评分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造成了作弊风泛滥。

学生在作弊,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学生考试成绩的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作弊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一种严重的负教育。

1997年高考,广西省陆川县出现了五百分份高考答卷雷同、200多名已被大中专院校录取的学生被取消入学资格、66名有关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和刑事处分的群体性高考舞弊案件。

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目标单一、方法单调,教育竞争对学生和教师压力大,师生双双负担过重,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教育过程中强制因素多,造成学生的厌学和逆反心理,教师也出现功利主义倾向,学生成了老师争分数的工具,致使学生处于游离状态,加之教师偏爱学习尖子生,排斥后进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作为教育中的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负面教育。

5.不利于教育自身的发展。

一方面为了应付升学致使许多学校加大留级率,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教育,浪费教育投资,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评价教师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阻碍了教育方法的改革、教师知识结构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

6.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深造。

在取消包分配制度以前,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全力以赴,拼命苦读,一旦考上大学,就以为可以一劳永逸,职业有了终身保障,不愿再吃苦念书,有些不思进取,进步得很慢。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大学中响出了“60分万岁”的口号。

反观美国的学生,中学时代玩得尽兴,上了大学以后,不但身体健康,也会努力念书。

二、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提法目前在学术界、教育界还有一些争议,持反对意见的主要是一些高教界理论人士,认为根据“素质”的本义,素质教育的提法不科学。

对素质教育唤声较高的是中学阶段的老师,比较注重实践。

可以说,现在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一种科学体系,目前它只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改革的思路。

对“素质教育”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这里摘录一些教育界领导人和理论人士的提法:

——素质教育,即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按照教育规律,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为主要目标并不懈进行革新的教育。

(何东昌《实现基础教育的转变,保证整个教育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地发展。

(柳斌1996年3月在全国督导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素质教育是指人为的调控方式使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环境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

(同上)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康万栋《素质研究述评》1992年4月)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杨银付《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1995年12月)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个性的潜能,使其得到发展和优化,从而提高个体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

(朱家存《论素质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1996年5月)

综观这些定义,虽然不一,但有着若干共同含义:

1、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强调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2、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3、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开发智慧潜能。

4、素质教育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素质教育是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不断进行探索所形成的一个共识。

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近几年得到广泛认同,从而引起大家重视和积极探索的。

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了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兴旺的一件大事。

1986年《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提出,义务教育要“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影响”。

最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确定了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来确定自己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概念就逐步形成了。

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

1.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和教育改革潮流的挑战。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由军事和经济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争夺科技优势和教育优势,最根本的是人的优势和民族素质优势。

与此相适应,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教育的新路子、新模式。

1983年,美国因痛感基础教育质量不高,难以培养适应21世纪竞争的国民素质,于是发表了著名的预警报告《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并采取了一素列后续行动,由几百名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一个“美国2061计划”,以培养适应下世纪中叶发展水平的公民为目标,想使其教育位居世界前列。

克林顿担任总统后,制定并通过了一个《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志在让所有学生接受高品质的均等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和素质。

克林顿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使美国的教育质量成为世界最高的教育质量”。

布什总统上台后,决定增加64亿美元的教育投入。

日本在七十年代末开始提出要打破以往划一性、封闭性的非国际性的弊端,推进学生的个性教育,灵活运用学分制,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前苏联从1986年开始的“合作教育”大辩论,提出“要把教育转化成个性发展机制”,增加了学校、地区对学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也较大幅度减少了学生的必修课。

欧盟强调教育是一种战略投资,是各成员国“立国之本”,因而注重“人才开发”以及“终身教育”。

为此。

欧盟已经发起了名为“莱昂纳多计划”和“达芬奇计划”等职工培训和人才开发计划。

所以说,我们素质教育思潮的形成的着广泛的国际背景。

2.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展需要。

我们国家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东西,腐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旧社会的卖淫、嫖娼、封建迷信等问题,甚至拐卖妇女儿童、抢劫、绑架等黑社会性质犯罪也不断出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很自然地提出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并且把提高国民素质的希望寄托在教育身上,群众的这种意愿和要求被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加以高度概括,尤其是上文提到的这些中央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集中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这就很自然地产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实践。

3.实施素质教育是革除教育弊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的教育方针一直提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3年毛主席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1957年毛主席在扩大的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一个教育方针。

《教育法》则明确概括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在这四十多年中,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模式、思想和考试制度等很多方面的改革没有跟上去,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方针的贯彻落实问题。

相反,出现了很严重的应试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教育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追求升学指标,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随意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生失去了欢乐的童年,金色的少年,个性受到压抑,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心理承受能力很弱,使许多学生厌学、弃学,不少学生以反教育和反社会行为来对抗,离家出去现象时有发生,经不起失败而不堪忍受冷眼责骂自杀生者屡见报端。

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体性:

应试教育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重视高分学生,而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素质教育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而是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全面性:

作为学生综合整体的素质,其各个组合因素具有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一种素质的发展可促进其他各种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一种素质的不良又会影响和降低其他各种素质,所以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等各方面并重,使学生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但全面发展不是整齐性的发展,对各个学生个体来讲,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

对学校、班级乃至学生整体来讲,是学生之间有差别的共同发展。

3.基础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担负着为学生打下良好素质基础的任务,为学生自学、自我教育、受高一级学校教育、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二是素质是做人的基础,素质教育是向青少年提供“基本素质”的教育。

是公民教育,是为人生作准备,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就业打好基础。

三是每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素质教育通过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以此作为基础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水平。

4.科学性:

素质教育遵循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教育科学研究,科学地组织教学和培养学生。

强调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低耗,高效,有利于学生个性优化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

5.主体性:

素质教育强调的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个性化的原则使学生在基础上得到发展。

6.发展性:

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启迪心智、开发潜能上来。

它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7.因材性:

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

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的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

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8.成功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功性。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就是成功。

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素质水平,都能获得成功,包括综合性的成功和单项性的成功。

上海闸北区第八中学“成功教育”充分体现了成功是人的天性,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

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思想。

首先,两者的性质与目的不同。

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面向的少数尖子学生,紧紧围绕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目标。

学生只要能通过层层考试就可以了,用考试升学这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扼杀人的创造精神。

而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以提高素质来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围绕素质这一核心,培养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和民主作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科学知识和强健体魄的国民,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其次,两者的课程体系不同。

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安排教育内容。

轻视教育,认为学习好、能升学就是好学生。

片面发展智育,凡是有利于升学的科目就开,与升学关系不大的科目则减则免。

从某一课程来看,凡是认为要考的部分则讲,不考的则不讲或少讲。

不顾学生健康,随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另外,也不重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不让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家里也很少参加劳动。

而素质教育则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素质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合理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三,两者的评价体系不同。

应试教育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