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0008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中 多环芳烃实验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4、干扰和消除

样品采集、贮存和处理过程中受热、臭氧、氮氧化物、紫外光都会引起多环芳烃的降解,需要密闭、低温、避光保存。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和蒸馏水。

5.1乙腈(CH3CN):

液相色谱纯。

5.2甲醇(CH3OH):

5.3二氯甲烷(CH2Cl2):

色谱纯。

5.4正己烷(C6H14):

5.5乙醚(C2H5OC2H5):

5.6丙酮(CH3COCH3):

5.7无水硫酸钠(Na2SO4):

在马福炉中于450℃下烘烤2h,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5.8标准溶液

5.8.1多环芳烃标准贮备液:

ρ=200µ

g/ml。

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包括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第3页,共17页

5.8.2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

ρ=20.0µ

量取1.0ml多环芳烃标准贮备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混匀。

5.9十氟联苯标准贮备液:

ρ=1000µ

替代物,亦可采用其他类似物。

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或用标准物质配制。

5.10十氟联苯标准使用液:

ρ=40.0µ

量取1.0ml十氟联苯标准贮备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混匀。

注1:

所有标准溶液均转移至具有聚四氟乙烯衬垫的螺口玻璃瓶内,4℃以下避光冷藏。

5.11样品提取液:

(1+9)(V/V)乙醚/正己烷混合溶液。

5.12洗脱液

5.12.1层析柱洗脱液:

2+3(V/V)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

5.12.2固相柱洗脱液:

1+1(V/V)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

5.13颗粒物采样材料

5.13.1超细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

根据采样流量选择其它规格的滤

第4页,共17页

膜。

滤膜对0.3µ

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

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的失重不大于0.012mg。

使用前保存于滤膜盒中,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和采样后不受玷污,并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5.13.2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的处理方法:

用铝箔将滤膜包好,并留有开口,放入马弗炉中400℃下加热5h,并注意滤膜不能有折痕。

处理好的滤膜用铝箔包好密封保存。

从每批处理的滤膜中抽样进行多环芳烃类空白实验。

5.13.3超细玻璃纤维滤筒或石英滤筒:

对0.5µ

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9%。

使用前在马福炉中于600℃加热6h以上,冷却,密封保存,保证滤筒没有折痕。

5.14吸附树脂:

XAD-2树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

XAD-2大孔树脂的处理方法:

使用前用二氯甲烷回流提取16h后,更换二氯甲烷继续回流提取16h,再用1+9(v/v)乙醚/正己烷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6h,然后放4置在通风橱中将溶剂挥干(或采用50℃真空干燥8h)。

贮存于干净广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5.15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PUF):

聚醚型,密度为22~25mg/cm3,切

第5页,共17页

割成长10mm~20mm的圆柱形(直径根据玻璃采样筒的规格确定)。

PUF的处理方法:

首次使用前用蒸馏水清洗,沥干水分,用丙酮置换水分、清洗三次,依次用丙酮回流提取16h,1+9的乙醚/正己烷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6h,更换新的乙醚/正己烷混合溶液回流2~3次,每次回流提取16h。

然后取出,将溶剂挥干(或氮气吹干,也可采用50℃真空干燥8h)。

用铝箔包好放于合适的容器内密封保存。

必要时,用丙酮使PUF回型,再挥干溶剂。

可购买市售经预处理的PUF。

亦可使用快速溶剂萃取(ASE)、自动索氏提取等其他方式进行预处理。

注2:

净化后,使用量PUF、XAD-2树脂和玻璃纤维滤膜(或滤筒)空白中萘、菲<

50ng,其他多环芳烃<

10ng。

5.16硅胶,层析用,100-200目。

使用前,放在浅盘中130℃烘烤活化16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装入玻璃瓶中备用。

必要时,活化前使用二氯甲烷浸洗硅胶。

5.17硅胶柱:

1000mg/6.0ml,或根据杂质含量选择适宜容量的商业化硅胶小柱。

5.18弗罗里硅土柱:

1000mg/6.0ml,或根据杂质含量选择适宜容量的商业化弗罗里硅土柱。

5.19玻璃棉:

使用前用二氯甲烷浸洗,挥去溶剂,密封保存。

第6页,共17页

5.20氮气,纯度≥99.999%,用于样品的干燥浓缩。

6、仪器和设备

6.1液相色谱仪(HPLC):

具有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和梯度洗脱功能。

6.2色谱柱:

C18柱,4.60mm×

250mm,填料粒径为5.0μm的反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6.3环境空气采样设备采样装置由采样头、采样泵和流量计组成。

6.3.1采样泵:

具有自动累计流量,自动定时,断电再启功能。

正常采样情况下,大流量采样器负载可以达到225L/min以上,中流量采样器负载可以达到100L/min以上。

能够将环境空气抽吸到玻璃纤维滤膜及其后面的吸附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XAD-2树脂+聚氨酯泡沫)上,在连续采样24h期间至少能够采集到144m3的空气样品。

6.3.2采样头:

由滤膜夹和吸附剂套筒两部分组成,采样头配备不同的切割器可采集TSP、PM10或PM2.5颗粒物。

6.3.2.1滤膜夹包括滤膜固定架、滤膜和不锈钢筛网。

滤膜固定架由金属材料制成,并能够通过一个不锈钢筛网支撑架固定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

6.3.2.2吸附剂套筒外筒由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内部装有玻

第7页,共17页

璃采样筒。

6.3.2.3玻璃采样筒:

底部用不锈钢网或1G玻璃砂芯板支撑。

采样筒内上下两层为厚度至少为1cm的PUF,中间装有高度为5cm左右的XAD-2大孔树脂。

玻璃采样筒密封固定在滤膜架和采样泵之间。

采样时装入采样头上的吸附剂套筒中,其进气口与滤膜固定架连接,出气口与采样泵连接。

采样后采样筒可直接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

采样前、后将采样筒用铝箔纸包好,放于采样筒盒内,保证玻璃采样筒及其里面的吸附剂在采样前、后不受玷污。

6.3.3流量计:

可设定流量不低于100L/min,采样前用标准流量计对采样流量进行校准。

6.4固定污染源排气采样设备同时采集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可选用HJ/T365中推荐的仪器,其构成包括采样管、滤筒、气相吸附单元、冷凝装置、流量计量和控制装置等部分。

仅采集固定污染源排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可以采用符合HJ/T48的烟尘采样器。

6.4.1滤筒(或滤膜)托架:

滤筒(或滤膜)托架用硼硅酸盐玻璃或石英玻璃制成,尺寸要与滤筒(或滤膜)相匹配,应便于滤筒(或滤膜)的取放,接口处密封良好。

第8页,共17页

6.4.2带有冷凝装置的气相吸附单元:

冷凝装置用于分离、贮存废气中冷凝下来的水,贮存冷凝水容器的容积应不小于1L。

气相吸附单元一般是内径为30mm~50mm、长70mm~200mm、容量100mm~150mL的玻璃管,可装填20g~40gXAD-2和PUF的吸附柱。

6.4.3流量计量和控制装置:

用于指示和控制采样流量的装置,能够在线监测动压、静压、计前温度、计前压力、流量等参数。

流量计应具有自动进行温度和压力校正的累积流量计,采样流量在采样前应使用标准流量计进行校准。

6.4.4采样泵:

泵的空载抽气流量应不少于6L/min,当采样系统负载阻力为20kPa时,流量应不低于30L/min。

6.5索氏提取器:

2000ml的1~2个,用于吸附剂的净化;

500ml或1000ml的若干个,用于提取样品。

亦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当的提取装置。

6.6恒温水浴:

控制温度精度在±

5℃。

6.7浓缩装置:

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器、有机样品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6.8固相萃取净化装置。

6.9玻璃层析柱:

长350mm,内径20mm,底部具PTFE活塞的玻璃柱。

第9页,共17页

6.10微量注射器:

10µ

l、50µ

l、100µ

l、250µ

l。

6.11气密性注射器:

500µ

l、1000µ

6.12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

7、样品

7.1样品采集

五环以上的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颗粒物上,可用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滤筒采集;

二环、三环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气相,可以穿过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滤筒,可用XAD-2树脂和聚氨酯泡沫(PUF)采集;

四环多环芳烃在两相同时存在,必须用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筒、树脂和聚氨酯泡沫采集样品。

7.1.1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现场采样前要对采样器的流量进行校正,依次安装好滤膜夹、吸附剂套筒,连接于采样器,调节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采样结束后打开采样头上的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从吸附剂套筒中取出采样筒,与对折的滤膜一同用铝箔纸包好,放入原来的盒中密封。

采样后进行流量校正。

7.1.2固定源排气的样品采集安装好滤筒和带有冷凝装置的气相吸附单元,连接好仪器,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使采样嘴置于测点上,正

第10页,共17页

对气流,开动采样泵,调整采样嘴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其相对误差控制在10%内),每隔60min对等速采样流量作必要的调整,若滤筒阻力增大至无法保持等速采样,更换新的滤筒后继续采样。

达到所需采样量后,迅速抽出采样管,同时停止采样泵,记录起止时间或采样体积等参数。

只采集固定源排气中颗粒物时,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进行采样。

7.2样品的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避光于4℃以下冷藏,7日内提取完毕;

或-15℃以下保存,30日内完成提取。

7.3样品前处理

7.3.1提取:

将玻璃纤维滤膜(或滤筒)、装有树脂和PUF的玻璃采样筒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在PUF上加上0.1ml十氟联苯溶液,加入适量1+9(v/v)乙醚/正己烷提取液,以每小时回流不少于4次的速度提取16h。

回流完毕,冷却至室温,取出底瓶,清洗提取器及接口处,将清洗液一并转移入底瓶,于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至硫酸钠颗粒可自由流动,放置30min,脱水干燥。

固定源排气的冷凝水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正己烷冲洗冷凝水收集瓶,一并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正己烷或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与上述底瓶内提取液合并。

注3:

只要能达到本标准规定质量控制要求,亦可采用其他样品提取方

第11页,共17页

式。

自动索氏提取采用上述提取液(6.11)回流提取40个循环;

快速溶剂萃取参考条件:

温度100℃,压力1500~2000Psi,静态萃取时间5min,淋洗体积60%池体积,氮气吹扫60s,静态萃取次数2次。

7.3.2浓缩:

将提取液转移至浓缩瓶中,用浓缩装置温度控制在45℃以下浓缩至1ml,如需净化,加入5-10ml正己烷,重复此浓缩过程3次,将溶剂完全转换为正己烷,最后浓8缩至1ml,待净化。

如不需净化,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腈,再浓缩至1ml以下,将溶剂完全转换为乙腈,最后准确定容到1.0ml待测。

制备的样品在4℃以下冷藏保存,30日内完成分析。

7.3.3净化

7.3.3.1硅胶层析柱净化玻璃层析柱依次填入玻璃棉,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湿法填充10g硅胶,最后填1~2cm高无水硫酸钠。

柱子装好后用20~40ml二氯甲烷冲洗层析柱2次,确保液面保持在硫酸钠表面以上,不能流干,再用40ml正己烷冲洗层析柱,关闭活塞。

将浓缩后的样品提取溶液转移到柱内,用约3ml正己烷清洗装样品的浓缩瓶,并转移到层析柱内,弃去流出液。

用25ml正己烷洗脱层析柱,弃去流出液。

再用30ml二氯甲烷/正己烷淋洗液洗脱层析柱,以2~5ml/min流速接收流出液。

洗脱液转移至浓缩瓶中,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腈,再浓缩至

第12页,共17页

1ml以下,将溶剂完全转换为乙腈,最后准确定容到1.0ml待测。

制备的样品在4℃以下冷藏保存,30日内完成分析。

7.3.3.2硅胶或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1g硅胶柱或弗罗里硅土柱作为净化柱,将其固定在固相萃取净化装置上。

先用4ml二氯甲烷冲洗净化柱,再用10ml正己烷平衡净化柱,待柱内充满正己烷后关闭流速控制阀浸润5min,打开控制阀,弃去流出液。

在溶剂流干之前,将浓缩后的样品提取液加入到柱内,再用约3ml正己烷分3次洗涤装样品的浓缩瓶,将洗涤液一并加到柱上,用10ml二氯甲烷/正己烷洗脱液洗涤吸附有样品的净化柱,待洗脱液流过净化柱后关闭流速控制阀,浸润5min,再打开控制阀,继续接收洗脱液至完全流出。

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腈,再浓缩至1ml以下,最后准确定容到1.0ml待测。

制备的样品在4℃以下冷藏保存,30日内完成分析。

注4:

净化过程中柱内液体不能流干。

注5:

只要能达到本标准规定质量控制要求,亦可采用其他样品净化方式。

8、分析步骤

8.1参考色谱条件

梯度洗脱程序:

65%乙腈+35%水,保持27min;

以2.5%乙腈/min的增量至100%乙腈,保持至出峰完毕。

第13页,共17页

流动相流量:

1.2ml/min。

柱温:

30℃

推荐紫外检测器的波长:

254nm、220nm、230nm和290nm;

推荐荧光检测器的波长:

采取多波长编程程序。

8.2标准曲线的绘制

8.2.1标准系列的制备:

取一定量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6.8.2)和十氟联苯标准使用液于乙腈中,制备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1.0、5.0、10.0µ

g/ml,贮存在棕色小瓶中,于冷暗处存放。

8.2.2标准曲线:

通过自动进样器或样品定量环分别移取5种浓度的标准使用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得到各不同浓度的多环芳烃的色谱图。

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9,否则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8.2.4标准曲线核查:

每个工作日应测定曲线中间点溶液,来检验标准曲线。

8.3样品的测定取10μl待测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

第14页,共17页

8.4空白试验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应作空白试验,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分析,检查分析过程中是否有污染。

9、结果计算

9.1按公式

(1)计算标准状态(0℃,101.325kPa)下的采样体积(Vs)。

(1)

式中:

——0℃,101.325kPa标准状况下的采样总体积,m3;

Vm——在测定温度、压力下的样品总体积,m3;

——采样时环境的大气压,kPa;

——采样时环境温度,℃。

9.2按公式

(2)计算样品中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

(2)

ρ——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µ

g/m3;

——从标准曲线得到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µ

g/ml;

V——样品的浓缩体积,ml;

Vs——标准状况下的采样总体积,m3;

DF——稀释因子(目标化合物的浓度超出曲线,进行稀释)。

第15页,共17页

9.3结果表示

9.3.1环境空气样品采用公式

(2)计算环境空气样品时,将结果乘以1000,单位转换为ng/m3。

当环境空气样品大于等于1.00ng/m3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小于1.00ng/m3时,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

9.3.2固定源废气样品当固定源废气样品大于等于1.00µ

g/m3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小于1.00µ

g/m3时,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

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采样效率的评价及要求如果环境空气采样体积超过350m3,采样前要测定采样效率(ES),或利用动态保留效率(Er)评价采样效率。

采样效率和动态保留效率一般在75%~125%(除了萘、苊烯,效率更低),至少应达到50~150%。

动态保留效率一般等于或低于采样效率。

10.1.1采样效率(ES)在与采样现场基本一致的温度、空气洁净的空间,将预计实际浓度3-10倍的多环芳烃标准溶液加到滤膜上,避光放置1小时,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条件抽空气,分别测定滤膜和吸附剂中多环芳烃的量,按式(3)计算采样效率,

(3)

—吸附剂上测得的多环芳烃量,µ

g;

第16页,共17页

—加到滤膜上的多环芳烃量,µ

—采样后保留在玻璃纤维滤膜上的多环芳烃量,µ

g。

12.1.2动态保留效率(Er)

动态保留效率测定方法与采样效率相似,只是将多环芳烃标准溶液加到吸附介质表面PUF上,避光放置1小时,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条件抽空气,测定吸附剂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按式(4)计算动态效率。

(4)

12.2标准曲线核查标准曲线核查的浓度为曲线中间点。

按公式(5)计算ρc与初始校准曲线ρi的相对偏差(RD):

(5)

D——ρc与校准点ρi的相对偏差,%;

ρ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