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8136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新三板优秀工业机器人企业分析20

1、江苏北人:

工业焊接机器人优秀集成商,收入与业绩稳步提升21

2、大树智能:

烟草自动化领先企业,17年H1业绩稳中向好25

3、利和兴:

3C自动化检测及组装杰出企业,业绩近年成长迅速29

4、奥图股份:

冲压自动化领先企业,降本提效毛利率提升显著33

5、北方灌装:

优秀的自动化灌装生产线设备商36

为什么长期看好我国工业机器人?

1)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趋势:

随着国内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平均工资不断上涨,提升自动化率、以“机器换人”已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2)国家长期政策支持:

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众多政策用以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包括《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均体现了政府对支持本土工业机器人的长期决心。

3)对标德日韩,我国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依旧极低:

根据IFR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平均密度约49台/万人,仅达世界平均值71%,为日本和德国的六分之一、韩国的十分之一。

4)从日本经验看,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5年潜力依旧可期:

日本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了70年代的实用期后,在80年代初因受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三大要素推动,开始在日本国内持续了10多年应用普及,保有量由1980年的1.4万台提升至1993年的37.5万台。

对比日本,我国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情况与其80年代初相似,考虑到目前国内平均密度仍较低,我们预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5年内潜力依旧可期。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如何?

根据IFR测算,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有望从2016年的3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5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14.72%。

由于国内企业在进入机器人领域时间较晚,目前国内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和本体大部分市场依旧被外资品牌占有,但已有部分本土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等核心零部件的部分难题,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占率也逐步提升。

在企业分布上,我国与美国类似,机器人公司大多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根据GGII在2014年统计,系统集成商约占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总数的88%)。

受益近年来制造业普遍面临结构性调整和技术升级,工业机器人不仅在我国汽车、电子、食品包装、金属塑胶等传统领域普及快速,且在一些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电池、仓储物流等领域也在不断渗透且扩大,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系统集成商规模的快速发展。

一、长期看好我国工业机器人

“机器换人”已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重要举措

在过去多年间,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且供给充足,使得国内相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人口红利取得了竞争领先地位,助推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连续下降,制造业工资持续上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已刻不容缓。

1)人口红利消耗殆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人群占比在2010年开始连续6年呈现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74.50%下降至2016年的72.56%,“人口红利”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推动逐渐减弱。

2)制造业平均工资持续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年工资近年来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30916元增长至2016年的59470元,增幅达92.36%。

我国制造业在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并叠加平均工资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提升自动化率、以“机器换人”,实现“技术红利”接替“人口红利”的转变,以成为我们目前制造业的一项重要转型升级举措。

2、国家政策利好,工业机器人有望获政策长期红利

从全球来看,支持工业机器人发展已成为众多国家的长期战略。

目前,全国众多国家纷纷提出支持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长期战略,包括了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法国开启“新工业法国”总动员、以及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等。

尽管不同国家制定的工业机器人中长期战略时会基于其各自的工业技术和国情而定,目标的侧重点及时间上有所差异,但支持智能制造这一大方向已基本成为各工业大国的共识。

从国内来看,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众多政策用以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

为了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产业发展,其中包括了《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

此外,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未来五年中国将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等八大行业,这八大重点行业实际与《中国制造2025》所明确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脉相承。

除了政策长期利好外,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

3、对标德日韩,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基数低、增速快、潜力大3大特点显著

对比海外国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可用以下3个特点概括:

1)基数极低:

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低,在2015年仍不足德日韩6分之1。

国际上通常采用工业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所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来衡量不同国家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情况。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15年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为531台/万人,日本和德国分别为305台和301台/万人,全球平均值为69台/万人,而我国约49台/万人,仅为全球平均的71%,且远低于韩国、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仅为日本和德国的六分之一、韩国的十分之一。

2)增速快:

近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快速,已由2013年的30台/万人增至2015年的49台/万人。

我们通过对比IFR的2013年~2015年的数据可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已从2013年的30台/万人提升至2015年的49台/万人,虽然使用密度依旧远低于德日韩,但增长非常快,复合增速达27.8%,远高于全球平均的5.5%。

3)潜力大:

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2016-2020年间产量CAGR有望达35%。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超越15万台,将继续成为全球市场最强劲的驱动力。

此外,根据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该规划将意味着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16-2020年间有望达到35%,彰显了工业机器人在我国依旧具备长期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

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我国近5年增长迅速。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29.4万台,同比增长15.99%,2016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8.7万台,同比增长26.90%。

此外,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预计,在2016-2018年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预计将再次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至少达15%,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有望达到约40万台,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15万台。

4、从日本经验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仅过半,未来5年内潜力依旧可期

根据刊登在《现代经济信息》的文章《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反思》(宁山聪,2014/17),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主要有四大历史阶段:

摇篮期(1967-1970)、实用期(1970-1980年)、普及提高期(1980-1990年)、平稳增长期(1990-2014年),各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日本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黄金20年的三大要素:

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政策支持。

从工业机器人规模及技术来看,日本依旧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回顾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黄金时期(1974~1980年:

保有量1000台至14250台;

1980~1993年:

保有量14250台至375110台),我们发现虽然机器人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得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日本经济在1970~1990年间持续快速发展,而人口增长率却在70年代末开始持续下降,劳动力出现紧缺、人力成本大幅上升,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对机器人应用、推广及经济扶植等政策,激发了企业从事机器人的积极性,并在当时极大地缓解日本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改进产品质量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成了很多企业的“救世主”,并使得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在1974~1993年间由1000台增长至375110台,迎来了本土市场的发展黄金20年。

从日本经验看,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日本80年代初期的普及提高期相似,我国未来5年的市场潜力依旧可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日本步入工业化后期,人口增速持续下滑,劳动力紧缺且用人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开始采用更多工业机器人补充和替代人工劳动。

因此,1980年成为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且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工业机器人鼓励扶植政策下,日本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式进入了20年黄金发展期的后十年。

反观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进程,分别在政策扶持、机器人渗透率、劳动力紧缺等众多因素均与日本的上世纪80年代相似,且考虑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平均密度仍不及日本六分之一、韩国的十分之一,我们预计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望在未来的5年内依旧处于普及提高期,市场潜力依旧可期。

二、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

2020年国内销售额有望达58.9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增速14.7%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及我国机器人的自身市场现状,中国电子学会将机器人分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

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来代替人类执行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主要包括焊接、搬运、码垛、包装、喷涂、切割等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指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先进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则是代替人类从事高危环境和特殊工况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及国内均为第一大细分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2020年有望达58.9亿美元,未来几年的CAGR约14.72%。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计,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及中国都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在2017年预计对应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47亿美元(占全球63%)、42.2亿美元(占国内67%)。

从工业机器人的销售规模来看,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其销售额在2017~2020年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IFR的测算,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有望从2016年的3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5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14.72%。

我国企业多为系统集成商,核心零部件及本体国产化逐步增加

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商、下游系统集成商三类。

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和精密减速器,相关配套包括多类型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等,软件系统包括机器人操作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云平台。

中游本体制造涉及本体设计、仿生材料和末端执行器等,下游系统集成服务包括复杂产品线设计和整体应用方案设计。

上游核心零部件约占据工业机器人成本超70%。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结构上来看,工业机器人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对应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核心零件部件。

从成本上来看,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大头,约72%左右。

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机械本体约占22%;

伺服系统约占24%;

减速器系统约占36%;

控制系统约占12%;

其他外设约占6%。

国内目前的工业机器人本土参与者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产业链上中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本体的生产,另一类是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应用实施,为客户设计一整套的定制机器人自动化作业系统。

1)在上中游产业链中:

由于国内企业在机器人领域进入时间相对较晚、体量较小且规模效应较难体现,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的核心零部件和本体大部分份额依旧被外资品牌占优,但已有部分本土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国产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在中国产工业机器人中的使用率也进一步增加,制造工艺的自主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2)在下游产业链中:

由于系统集成商供应非标产品,应用经验丰富是重要竞争力,本土机器人企业主要涉足的为该一领域。

受益近年来制造业普遍面临结构性调整和技术升级,迫切需要加快建设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环境,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汽车、电子、食品包装、仓储物流等应用领域不断渗透且扩大,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系统集成商规模的快速发展。

外资依旧占据主要份额,但国产品牌市占率逐步提升

通过对比国内2013~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销量及价值量对比可发现:

1)国内自主品牌的市场销量及价值量占比近年来稳步提升。

我国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及价值量占比已由2013年的25%和12%提升至2015年的29%和17%,近年来有较显著的稳步提升趋势。

2)国内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仍主要处于中低端市场。

通过对比我们自主品牌市场销量的占比与价值量比值可发现,2015年国产品牌虽占据29%的市场销量,但其价值却仅占17%,对比外资品牌,我国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大多仍处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为国内工业机器人第一大下游应用,本土企业机器人本体占有率较低,多为系统集成商。

在工业机器人的下游应用领域中,汽车领域在国内及全球来看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中最大的下游细分市场之一,但国内该行业的机器人本体几乎都被国际四大家(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占据,国产品牌在核心零部件及本体市场份额占比小,本土企业更多的为下游系统集成商。

以ABB为例,其生产的机器人本体是没有前端执行系统,同时有一个对汽车行业非常熟悉的企业,并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及客户要求对其加载具体的功能模块及完成解决方案,因此竞争力更多在于项目经验,对本土企业的壁垒相对较低,也是目前国内较多企业涉及该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传统汽车行业外,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近年来正发生快速变化,新能源电池、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也得到良好发展。

与汽车行业的高壁垒不同,其他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要求体现为:

1)成本低,短期内回收成本;

2)动作相对简单,对性能要求不高;

3)在熟悉行业工艺基础上实现高效率,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

我国目前庞大的中低端制造业市场,为国内的工业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以高铁动车组车体制造为例,包含加工、焊接、装配、打磨四个核心工序,如果全部由人工完成需要六七百人历时四个多月时间。

在动车车体焊接,车窗、车轴、车轮等配件打磨抛光工序中引入多轴工业机器人后,相关组件生产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单台打磨机器人可替代6名工人同时工作,人工成本及操作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利润空间不断扩大。

目前,国产的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应用领域为电子行业,由于其对机器人的灵活度要求不高,所以进入相对容易,而汽车领域对机器人的灵活度要求最改,且是应用最成熟的行业,因此壁垒较高,国内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进入难度也较大。

此外,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其他基础制造行业中涉及锻造、注塑,以及一些特殊环境的应用领域也正在快速推进。

国内机器人厂商多集中在下游集成应用领域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人本体(单元)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

只有机器人裸机是不能完成任何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集成之后才能为终端客户所用。

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其负责工业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和集成,是工业机器人自动作业的重要构成。

在我国,系统集成商多是从国外购臵机器人整机,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

中国与美国类似,机器人公司集中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过程中,世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模式与美国接近,即本身生产的机器人较少,众多企业集中于机器人系统集成这一块。

其中原因是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几家国际巨头手中,机器人本体生产成本过高。

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作为中国机器人市场上的主力军,普遍规模较小,年产值不高,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

根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428家,其中系统集成商就占88%,并且从相关市场数据来看,现阶段国内集成商规模都不大,销售收入1个亿以下的企业占大部分,能做到5个亿的就是行业的佼佼者,10个亿以上的全国范围屈指可数。

由于硬件产品价格逐年下降、利润也越来越薄,仅靠项目带动硬件产品的销售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时,同时进入系统集成这个领域的门槛越来越低,竞争就更为激烈。

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较低,与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毛利水平不高,但其市场规模要远远大于本体市场。

系统集成想从小做大规模并不容易。

系统集成企业的工作模式是非标准化的,从销售人员拿订单到项目工程师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再到安装调试人员到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最后交给客户使用,不同行业的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很难完全复制。

如果专注于某个领域,可以获得较高的行业壁垒,但这个壁垒也使系统集成企业很难跨行业去扩张,其规模也很难上去。

尽管存在诸多障碍,近年来国内还是涌现一批系统集成行业的佼佼者。

国际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主要有KUKA、ABB、发那科、科马、徕斯等。

国内涉足下游集成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广州数控、埃斯顿等,其中新松机器人为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系统的研发、制造。

新三板公司有江苏北人、松兴电气、奥图股份等。

三、新三板优秀工业机器人企业分析

我们统计了新三板市场中与机器人相关的142家企业(东财行业分类:

机器人+新三板概念类:

机器人),并基于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我国未来仍具有长期的市场发展空间。

可关注下游发展潜力较好,自身成长较快、且净利润具备一定规模的新三板工业机器人企业。

按下游应用领域分,10家优秀企业分别如下:

5家汽车领域为主的企业(江苏北人、松兴电器、奥图股份、国瑞智能、沃镭智能)、1家3C领域为主企业(利和兴)、1家化工领域企业(北方灌装)、1家烟草领域为主企业(大树智能)、2家涉及多领域的企业(机科股份、恒鑫智能)。

工业焊接机器人优秀集成商,收入与业绩稳步提升

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主营业务为提供与机器人相关的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主要涉及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以及生产线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产品工艺规划、加工工艺及设备研发、机械及电气设计、非标生产、工艺调试、系统集成、销售与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服务有:

汽车零部件焊接生产线;

激光焊接系统;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

机器人视觉生产线;

机器人自动化装配、加工系统等。

2016年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和2689万元,同比增长76.87%和53.11%;

2017年H1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和1849万元,同比增长59.95%和36.25%,成长迅速。

焊接用工业机器人为公司近年来的核心业务,2016年占总收入85.8%。

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航天航空、重工和造船企业,目前已形成汽车轮罩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汽车CCB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汽车保险杠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和不等厚板激光拼焊机等4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以及航天运载火箭贮箱箱底机器人焊接系统、海洋平台桩腿焊接质量超声相控阵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船用T型板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液压阀体机器人自动打磨系统等产品。

未来公司还会开拓家电、3C电子行业的市场。

得益于国内制造业在17年H1好转,公司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毛利率依旧保持平稳,收入和业绩继续实现快速增长。

在2017年间,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改革的成果初步显现,制造业开始出现好转,自动化、智能化改革步伐逐步加快,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但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大量的资本流入到自动化生产、机器人生产应用领域,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有所加剧,行业整体毛利率出现下滑,但公司通过采用更加积极的市场策略,加大新客户新市场开发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等诸多改革,使公司仍然保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在17年上旬签订订单超2.3亿元,同比增长283%。

根据公司半年报,公司在2017上半年期间签订订单额超过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83%,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达到1,824万元,同比上升了36.25%,主要因为公司产品与服务升级、品牌影响力提升及市场份额增加所致。

公司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间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合计分别为64.90%、71.63%和56.98%,客户占比集中度较高。

公司客户主要为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为避免过于依赖大客户过于集中带来的潜在问题,公司已在近年来已依托产品技术优势,积极开拓新客户,同时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公司产品销售的成长性。

烟草自动化领先企业,17年H1业绩稳中向好

公司创立于1988年,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化技术研发的创新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太路,拥有9000平方米科研生产用地,以及6000平方米科研楼。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以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现阶段主要为烟草制品行业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产品为用于提升卷烟质量的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产品、用于提升卷烟机械设备性能的电控系统解决方案等。

公司在2016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和3070万元;

2017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2万元和671万元,分别同比下降3.89%和增长26.08%。

公司在17年上旬营业收入下降而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中整机类产品占比较高,以致整体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15.18%所致。

在利润率和费用率方面,公司的毛利率近年来基本保持在50%~60%左右,处于行业内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近年来成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公司自产产品毛利率较高以及销售的整机类产品毛利率高于检测类产品毛利率所致。

公司现阶段主要为烟草制品行业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智能化产品、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的核心产品为用于提升卷烟质量的检测与质量控制类产品、用于提升卷烟机械设备性能的电控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具有节能降耗功能的检测类产品,提高企业工业智能化水平。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面向制药装备、汽车制造、农作物采摘机器人等领域的在线质量检测产品、物联网信息化产品及通用型视觉检测产品的研制及销售。

公司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