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693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的意义Word格式.docx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3/10,也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挑战:

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

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

6、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

1/1000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127/1000

呢?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商量。

8、观察发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活动二:

读一读,写一写

1、刚才同学们写了很多小数,如:

0.23,0.127,0.409。

谁会读这些小数呢?

学生尝试读。

2、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都是0,如果整数部分不是0,怎样读呢?

如:

32.017,125.409。

学生尝试读。

3、观察总结: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4、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5、拨一拨,说一说。

(1)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2)独立完成第4页“试一试”的“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3)你拨我说。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三、解释与运用

1、小练习:

独立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1、2、3、4题。

2、数学游戏:

你说我摆。

3、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测量活动

1课时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课件、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一、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说说情景图的主题,并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探究

1、你知道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的每条边的长度吗?

2、.组织学生测量教室里的黑板、桌椅或其他物品的长度。

3、组织学生汇报所测量的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4、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5、探讨改写方法

(1)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

想:

1米=10分米

6分米是6/10米,就是0.6米。

1米=100厘米

45厘米是45/100米,就是0.45米

思考并讨论:

1米6分米=()米。

6、把自己的数字改写为以“米”作单位的数。

三、巩固

1、出示p7的填一填

2、试一试

引导完成p8的1、2题

3、独立完成p8练一练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1米=10分米=100厘米

1米6分米=(1.6)米

比大小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生动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熟练、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课件

1、创设情境:

少年演讲比赛

  教师提问:

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的得分高呢?

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板书课题)

1、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

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2、教师提问: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3、用你的方法比较郑强和李明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87○9.90

(1)评委会给张华多少分呢?

独立阅读,分析信息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你能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

4、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

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5、教师:

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1、独立练习:

P101、2、题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2、P103、4题(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

3、数学游戏:

猜价钱

四、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

还有什么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9.96)>

(9.90)>

(9.87)

购物小票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计算。

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准确计算。

电脑课件、购物小票、购物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超市购物情境,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

师:

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助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

(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交款、应交、实收、找零。

3.师:

怎样帮助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板书课题:

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对小票。

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

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习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

列式:

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

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

列式为:

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运用,体验成功

1.模拟购物。

(课件出示超市一角——文具组,货架上有各种文具,还有价签。

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

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文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

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

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

(购物单略。

2.反馈练习。

(1)师:

(课件出示:

15-1.2-3.8= 

4.2+12.3+5.8+2.7=)在计算这几种商品的总价时,如课件所示,你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吗?

(2)小组交流。

(3)师生小结:

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

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今天让我们当一回家,为家人准备晚餐,选购食品。

钱数在30元以内,你打算选购什么食品?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

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2.课件出示淘气当家收拾房间的情境,请学生帮忙解决问题。

(1)用两条长度都是1.27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

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有多少米?

(2)出示数学书第19页7题。

提问:

淘气能摘下这顶帽子吗?

 五、小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量体重

(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通过减法教学,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的算理.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0.7 

5.8-2.6

独立做,交换对答案。

2.竖式板算:

4.89-2.64 

3.61+1.37

(强调: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或减起。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

每学期我们都进行体检,其中有一项是量体重。

你知道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今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也在量体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图: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汇报:

(笑笑体重38千克、淘气体重45.2千克、丁丁体重33.4千克。

)教师板书

3、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试着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4、课件出示: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

45.2-33.4= 

 

为什么这样列式?

(1) 

自主尝试计算:

(2) 

交流汇报: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45.2-33.4这个算式,想:

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计算小数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即相同数位要对齐;

十分位不够减要从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

(4)计算:

23.5-16.8

(5)讨论归纳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低位减起;

③十分位不够减向个位借1,然后再减.

5.课件出示:

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

(2)独立尝试计算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

(5)点拨:

把38写成38.0你知道是根据什么吗?

(这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课件出示: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7、小结:

今天通过量体重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数加减法的进位加、退位减)

讨论交流:

计算这样的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8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实际运用,巩固方法

1、第一关:

我会选.(打手势)

(1)1.35-1.30=() 

①1.05 

②2.65 

③0.05

(2)12.12-8.88=()①4.34 

②3.24 

③3.34

2、第二关我会算. 

(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3、拓展:

选择:

和573相等的小数是( 

)A、573 

B、5.73 

C、57.30

在6.86的小数点后面添上三个“0”,成为6.00086。

这个小数与原来比较( 

A、大小不变 

B、比原来小 

C、比原来大

(2)妈妈到市场买鱼用了23.05元钱,妈妈付了10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

四、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

(1)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

  

(2)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

  (3)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45.2—33.4=11.8(千克)38-33.4=(千克)

45.238.0

—33.4-33.4

11.84.6

答:

淘气比丁丁重11.8千克。

丁丁比笑笑轻4.6千克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歌手大赛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

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

“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吗?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

五号选手 

九号选手

专业得分 

8.55分 

8.65分

综合素质得分 

0.88分 

0.40分

总分 

9.43分

(2)学生收集信息

(3)学生提出问题

师:

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其中一个问题:

谁的总分高呢?

高多少?

2、解决问题

(1) 

估一估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学生估计,教师强调一下估计的方法。

怎样判断谁的表现比较好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2)算一算

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

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学生试着独立解决。

先做完的同桌交流如何解决。

(3)全班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和过程。

(板书学生不同的解法)

一、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8.659.4 

+0.40 

-9.0 

9.05 

0.3 

二、 

三、

9.43-8.65-0.40 

9.43-(8.65+0.40) 

=0.78-0.40=9.43-9.05

=0.38(分) 

=0.38(分)

第二、三种方法,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二、三种解决方法的运算顺序。

3、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

下面这两道题你会计算吗?

4.6+12.3+5.8 

15-(1.2+3.9)

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2)试一试的2题

交流时说一说每种解决方案,强调一下运算顺序。

4、小结:

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

(板书: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它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比怎样?

(强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三、实践应用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1. 

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

学生读题,问一问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理解“接口处用去绳子0.25米”是什么意思?

交流时说一说解决的思路。

2. 

完成书中19页2题的左边的三道题。

同桌互相订正,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谁的总分高?

一、 

答:

5号选手的总分高。

高0.3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