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淡水养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水养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使淡水养殖由粗放型养殖向生态型养殖进行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淡水养殖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养殖专业技术的限制,在本地域淡水养殖产业化水平不高,养殖户不能将淡水养殖与当前的市场进行很好的结合,仅凭个人的养殖经验进行养殖,这样就造成养殖的品种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要想使淡水养殖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要提高淡水养殖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养殖种类的调整,形成龙头产业带动本地域的淡水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淡水养殖的主要问题
当前淡水养殖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淡水养殖的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养殖品种的调整比较缓慢,不能将鱼类市场的需求很好的转化为产品的养殖调整方向。
对于当前淡水鱼的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淡水鱼不能进行深加工处理,致使鱼类产品的销售受到了一定限制。
由于地域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鱼类产品的供大于求或严重不足的双重问题,对鱼类的养殖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淡水养殖也需要相关的技术进行指导,对于目前的
篇二:
浅谈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2
浅谈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动物科技学院
水产14010363140110
胡志新
[摘要]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
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
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
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而我国在其中的鱼类增养殖发展相对比较快速。
我国的海淡水水域幅员辽阔,有3.2万KM的海岸线,水深15M以下的浅海、滩涂面积达1333.3万多hm2;
内陆水域面积约1760万hm2。
其中河流666.7万hm2,湖泊666.7多万hm2,水库200多万hm2,池塘200多万hm2。
这些水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鱼类增殖和养殖。
目前,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改善民生,维护自然和生物资源的和谐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具体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产养殖;
鱼类增养殖;
可持续发展;
粗放式;
集约化。
中国的水产养殖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
但在世界上一直有反对中国水产养殖的声音,西方反对中国进行水产养殖的理由是什么呢?
中国水产养殖的现状、面临着什么问题?
未来要如何发展?
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包括养殖和增殖二个部分。
鱼类养殖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港养等;
鱼类增殖包括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鱼种人工放流增殖、水域养殖环境保护和自然增殖等。
鱼类养殖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鱼苗;
鱼苗经过数十天至数月培育成鱼种;
鱼种经过数月或经1~2年养成食用鱼;
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
池塘养鱼则完整地包括上述四个生产阶段;
而河道、湖泊和水库养鱼、港养往往由池塘供应鱼种,养成食用鱼。
至于鱼类增殖中的鱼种人工放流,其鱼种来源也是由池塘养殖供应。
21世纪是由绿色革命向蓝图革命的世纪,是生物技术大发展的世纪。
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机遇,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迎接21世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强劲挑战,实现鱼类增养殖业的现代化。
1水产养殖业现状
1.1资源潜力水产养殖业具有不与农争地、饲料系数低、投资回收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高等特点,长期以来被看作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门类较全、体系完整、实力雄厚的水产科研体系,目前全国有县级以上科研机构200多个,科研工作者7000多人,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组成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拥有推广机构1.85万个,从业人员4.6万人。
我国渔业科技在近30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如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新品种或新品系鱼的培育,池塘养鱼大面积增产技术,水库施肥养鱼增产技术,增氧机养鱼、围拦养鱼、网箱养鱼技术,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饵料生产、疾病防治技术等。
渔业科技的发展,为水产养殖品种的构成和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动了相关养殖增殖业的兴起,推动了我国内陆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1.2市场潜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加入WTO,以及消费者对水产品营养价值认识的更新,我国内陆水产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市场。
尽管2007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达到36.4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但其分布不均,水产养殖的功能不仅在于食用,且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休闲渔业方面,水产养殖
有着特殊的功能。
据调查,目前越来越渴望通过休闲渔业来享受自然。
我国目前参加休闲渔业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这将成为内陆水产养殖业经营的巨大潜在市场。
1.3不良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理论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鱼类增养殖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然而它的发展却是在追求数量、追求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是以高成本、低效益换取的,是以透支未来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
1.3.1水产养殖依旧采用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国内发展在追求数量、追求增长速度的过程中,是以占用、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取得的。
粗放式养殖生产占地盘、争水源,导致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日益显现,同时,也使细菌、病毒等大量滋生和有害物质积累,给水产养殖业自身也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困难,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
资源消耗型渔业越强化,带来的环境状况、渔业再生产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越差。
1.3.2我国水产品的种类不对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低,国外淡水养殖的主体是鮠科和鲇科鱼类。
海水是高档的鲑鳟鱼类、鲆、鲽类、和鲷类。
我国淡水养殖主要是鲤科鱼类。
由于剌多,个体小、品质差而不受欢迎。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吃鲤科鱼类。
我国海水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属低档鱼类。
价格低,缺乏竞争力。
1.3.3我国水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上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由于在水环境、养殖技术、运输、保鲜、加工、营销等环节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隐患,我国不少水产品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抗生素、农药等等残留物污染。
特别是在源头——养殖环境条件差和滥用药物后,其有害物质残留量明显超标,致使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下降。
尽管这些有毒物质在水中含量很低,但它们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致使鱼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成万倍的提高。
2002年,西欧等发达国家以“绿色壁垒”为借口,对我国的水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检疫,使我国大部分的水产品进不了国际市场。
1.3.4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广大水产工作者对水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认识。
在环境、养殖工艺、运输、加工、营销等方面采取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措施还很不得力。
养殖单位和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就会加大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从而造成养殖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1.3.5我国的市场营销处于原始阶段
我国已正式加入“WTO”。
作为水产大国,我国的水产市场反馈慢,不能适应国际市场优质化、专业(集团)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营销方面我国存在很大差距。
从出口国外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国水产养殖业只作为一个“养殖基地”而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产品的最低阶段也就是缺少更深一层的发掘起潜在价值。
1.3.6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水产资源遭严重破坏,不少水域生态失衡。
人口稠密地区的水域绝大部分都富营养化。
全国有半以上的城市缺水,1997年以来,我国海域多次发生以前从未有过的“赤潮”。
其最直接的原因是:
沿海城市每年将100亿吨污水直接排放到海中。
大量的围湖造田造成湖泊沼泽化水域的过度开发,原有的水草资源破坏,“草型湖泊”转为“藻型湖泊”。
人类过度开发养殖业已大大超过了海水的净能力,不仅,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而且致使海水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是赤潮,致使大量水产动物死亡。
污染最严重的是渤海,已有不少专家呼吁,再不注意环境保护,渤海将变成死海。
2展望未来—养殖现代化
2.1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鱼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2.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表现在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大量新的鱼类品种,供养殖需要;
通过水环境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增殖,保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鱼类营养和饲料的研究,打打加速了鱼类生长,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采用免疫、微生态制剂,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建立健康的养殖新工艺;
养殖设施的现代化,使得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2.1.2功能由单纯的物质享受扩大到精神享受,集旅游、观赏、娱乐、美食、休养、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渔业。
2.2生产力的发展使得鱼类增养殖业得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发生明显转化2.2.1农业部选择国际市场知名度较高、竞争能力较强的六种水产品作为优势养殖品种重点发展。
它们是:
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
发展“名、特、优”,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2.2.2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建立“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运行模式,组建
产业化集团,加强竞争力和收益。
水产养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捕捞水产品在全球水产品中主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水产养殖发展迅猛,目前全球的水产品增长几乎来自水产养殖,其中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中国。
中国的水产养殖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总有一股声音反对水产养殖,他们认为水产养殖会威胁食品安全,会威胁环境安全,会威胁野生鱼类资源。
有国外学者认为要恢复原来的粗养、生态水产养殖模式。
麦康森院士认为这些观点都过于极端,缺乏全球视野和长远的考虑。
因为全球的人口仍在继续增长,而且随着人文生活的增加,对食品结构的需求也在改变。
麦康森院士认为,全世界对水产品需求增长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如果不进行水产养殖,而是原来的低产、粗放式的生态养殖,无法满足全球的水产品需求。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度越高的动物由于其易得性被人类驯养的时间越短,但人类获取食物的途径大多经历了狩猎/捕捞到养殖的过程,比如牛羊等,鱼最终也会如此。
据联合国的预测,全球人口还在继续增长中,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
因此,无论你喜欢与否,鱼的命运将跟牛、猪和羊等一样,从捕捞到被养殖。
水产养殖真的会威胁野生鱼类资源吗?
FAO20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捕捞量排名倒数第二,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因此任何指责中国过度捕捞、破坏了世界渔业资源的结论都是不公平的,中国还没捕捞到它应得的份额。
中国为了避免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所以才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未来5年内,中国的捕捞量不会增加,主要发展水产养殖。
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达到4300万吨,有50%是不依赖饲料的,其中滤食性种类,草食性种类超过50%,再加上大量的杂食性种类,这三类占了全部种类的92%,肉食性种类仅占8%。
中国的水产养殖是低营养级别的,我们用很少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
中国每年消耗的鱼粉大概是160万吨,其中100万吨是进口,但从2000年以后中国进口鱼粉量就停止增长。
数据表示,最近20年中国消耗的鱼粉产量没有增加,但是我们的饲料产量持续增加,这说明中国使用鱼粉的效率在提高。
中国每年使用的160万吨鱼粉,大概有55%是用于水产养殖,我们用少量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中国是绝对的净鱼生产国。
中国的水产养殖不但解决了我国的水产品需求、粮食安全问题,还为三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国水产养殖对环境更为友好。
所以,中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实质是保护了野生鱼类资源,而非减少了野生鱼类资源。
中国水产养殖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水产养殖未来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麦康森院士把这些概括为“10+1”挑战:
1缺地、2缺水、3缺蛋白源、4缺食品安全保障、5缺工程化技术、6缺劳动力、7缺良种、8缺良药、9缺品质保障、10缺加工消费习惯,以及缺德:
社会责任与道德底线的丧失。
缺地:
中国的人均可耕地面积本来就少,而其它产业比如工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还会不断挤压水产养殖的空间,水产养殖的用地会越来越少,而且使用成本(塘租)也越来越高。
缺水:
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近年来中国的水质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水产养殖。
缺饲料蛋白源:
我国饲料蛋白源严重依赖出口。
鱼粉、大豆、玉米等自给率都很低,严重依赖进口。
缺食品安全保障: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丑闻频发,不少跟水产品有关系。
病原、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药物残留都是引起食品安全的原因,尤其是现在引起恐慌的药物残留。
针对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麦康森院士也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1.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水体的产量,比如工厂化养殖。
2.开拓深海养殖空间。
中国的海洋国土辽阔,要想办法利用这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比如深海网箱养殖等。
3.替代鱼粉策略。
一方面广开饲料蛋白的来源,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水产品加工的下脚
料等。
4.提高水产安全与消费者信心。
一是宣传食用水产品有利于提高国人的健康,二是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养殖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麦康森院士认为,水产养殖无抗生素的时代即将来临,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鱼类增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武编著
(2)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论述。
(3)论海水养殖的养殖容量,青海海洋大学学报。
(4)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中国农业出版社。
篇三:
2015年水产养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
报告编号:
158385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报告编号:
158385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48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tp:
///R_NongLinMuYu/50/ShuiChanYangZhiHangYeXianZhuang
Yu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渔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在近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中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水产养殖业,最近30年里,在全球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而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最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可以说,中国水产养殖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是世界淡水养殖大国,淡水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水产养殖面积575万公顷,其中淡水养殖面积441万公顷,占除江河之外的全国内陆水域总面积的45%。
广东、湖北、江苏、湖南和安徽等地,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基地,淡水养殖业相当发达。
我国淡水鱼类约800种,占鱼类总数的1/3,淡水养殖品种约140种,其产量的70%为青、草、鲢、鳙、鲤、鲫、鳊等“当家鱼”,30%为其它特种水产品;
我国目前的淡水鱼加工率不足30%,约300万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水平。
因贮藏、加工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鱼类腐败率高达30%以上。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发生转变。
即从传统养殖向健康养殖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
节水、高效、生态、健康型养殖模式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体。
设立禁渔期、禁渔区,伏季休渔、大规模人工鱼礁及增殖放流等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得到加强,渔业资源衰退的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渔业生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对水产养殖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水产养殖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水产养殖
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水产养殖技术标准、水产养殖市场规模、水产养殖行业潜在问题与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水产养殖行业投资价值、水产养殖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水产养殖行业投资决策者和水产养殖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第一章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综述1.1行业定义及阶段1.1.1行业概念及定义1.1.2行业养殖方式1.1.3行业发展阶段1.2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2.1行业主管部门1.2.2行业相关政策动向1.2.3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规划
(1)《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2)《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3)《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
(4)《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5)中国渔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动态1.3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3.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2)宏观经济走势预测1.3.2宏观经济环境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1)宏观经济对饲料行业的影响
(2)宏观经济对本行业的影响(3)宏观经济对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影响1.4行业需求环境分析
1.4.1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分析1.4.2居民消费影响因素与消费倾向分析1.4.3居民消费信心分析1.4.4居民消费结构及演进特征1.4.5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分析1.5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5.1行业发展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分析1.5.2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1.5.3行业发展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1.6金融危机对行业发展的影响1.6.1金融危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影响1.6.2金融危机对水产品加工业的影响第二章国际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1行业国际市场发展状况分析2.1.1国际水产养殖行业发展概况2.1.2国际水产养殖市场规模分析2.1.3国际水产养殖市场发展前景2.2主要水产养殖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2.2.1日本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分析
(1)日本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历程
(2)日本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
浅议淡水养殖现状和改进措施XXcn浅议淡水养殖现状和改进措施作者:
刘彪来源:
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