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4264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会计课后答案人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15000

(4)5月20日借: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11700

(5)5月21日借:

银行存款49000

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9000

(6)5月22日借:

银行存款3300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300

3、编制会计分录

(1)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成本20000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480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480

(2)2007年12月31日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4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

1

(3)2008年1月25日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32000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8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4000

第三章

1、总价法和净价法优缺点:

(1)总价法优点:

以总价法核算时,入账的销售收入与销货发票所记载的主营业务收入相

符,便于管理;

可以提供企业为了及时汇款而发生的现金折扣数额,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

业有关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

(2)总价法缺点:

没有估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因而造成虚列销售收入,虚增应收账款,

不符合稳健原则的一般要求。

(3)净价法优点:

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均按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净额计价入账,符合稳

健原则的要求。

(4)净价法缺点:

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与销售发票所记载的主营业务收入不一致,不便于

销项税的核对,而且在客户未能享受现金折扣是,必须查对原销售总额才能进行账务处理,

会计期末要对客户已经丧失的现金折扣进行调整,会计处理手续比较麻烦。

2、我国对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的处理办法:

主要体现在应收票据贴现中。

我国将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单独以“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会计核算上,不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

企业将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不符合金融

资产终止确认条件,不应冲销应收票据账户。

此时,应根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借记“银行存

款”,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票据到期时,无论付款人是否足额向贴现银行支付票款,均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应

终止确认应收票据。

其中,付款人足额向贴现银行支付票款,企业未收到有关追索债务的通

知,则企业因票据产生的负债责任解除,作为偿还短期借款对待。

若付款人未足额向贴现银

行支付票款,企业则成为实际的债务人,将付款人未付的款项作为企业的一项负债。

1、加一个条件:

企业按月计提利息

票据到期利息80000×

10%×

90/360=2000

票据到期值80000+2000=82000

贴现天数=5(天)

贴现息82000×

8%×

5/360=91.1

贴现款82000—91.1=81908.9

应收利息80000×

2/12=1333.3

(1)将应收票据产生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以资产的备抵项目反映

2005年12月25日

银行存款81908.9

应收票据贴现80000

应收利息1333.3

财务费用575.6

2006年1月15日

应收票据80000

应付账款80000

应收利息2000

短期借款82000

(2)将因票据贴现产生的负债单独以“短期借款”反映

2

短期借款81908.9

应收账款80000

(1)总价法

2005年5月3日

应收账款——乙企业66690

主营业务收入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690

2005年5月18日

银行存款66023.1

财务费用666.9

2005年5月19日

主营业务收入11266.6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38

银行存款13204.62

(2)净价法

应收账款——乙企业65356.2

主营业务收入55666.2

第四章

1、会计实务中,对购货折扣的核算方法有:

(1)总价法。

在记录存货赊购业务时,存货的购货价格和应付账款都按发票总价记账

在总价法下,如果企业获得了现金折扣,则将现金折扣视为提前付款而获得的利息收入。

会计处理上,为了反映企业所取得的现金折扣,应设置“购货折扣”科目。

如果企业发生的

购货折扣事项不多且数额不大,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手续,赊购货物时,按发票价格借记“财

务费用”进行核算。

以总价法核算的情况下,赊购货物时,按发票价格借记“物资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

按购货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发票总价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实际支付款时,

按应付账款总价借记“应付账款”科目,按实际付款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获得

的现金折扣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总价法将获得现金折扣作为企业的一项收益处理,虽不尽合理,但是具有客观性,核算方法

简便,在会计实务中被广泛采用。

3

(2)净价法。

在记录存货赊购业务时,存货价值和应付账款都按发票总价扣除最大现金折

扣后的净额记账。

在净价法下,如果企业丧失最大现金折扣,应将丧失的现金折扣作为超期限付款而支付的利

息费用。

会计处理上,为了反映企业所丧失的现金折扣,应设置“丧失的购货折扣”科目进

行核算。

如果企业丧失的购货折扣事项不多且金额不大,也可以将丧失的现金折扣通过“财

务费用”科目核算。

以净价法核算的情况下,赊购货物时,按发票中的货物价格扣除最大现金折扣以后的净额借

记“物资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发票所列购货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科目,按

发票总价扣除最大现金折扣后的净额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采用净价法时,为了及时反映企业虽未付款但已在会计期末丧失的现金折扣数额,应编制调

整分录,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2、存货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1)采购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一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

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企业加工生产某产品而消耗的除原材料以外应计入加

工成本的支出,主要包括直接人工及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

状况所发生的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其他支出,如企业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而发生的专项设计

费,以及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4)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

1)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入的存货,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

税费再加上支付的补价或者减去收到的补价作为换入存货成本,或者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再加上支付的补价或者减去收到的补价作为换入存货成本(公允价值不

能可靠取得时)

2)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应按照投资合同或者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是合同或者协议约

定价值不公允时,应以公允价值确定。

3)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应以取得存货的公允价值确定。

4)盘盈的存货成本,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公允价值确定。

1、会计分录

(1)甲企业

拨交商品时:

委托代销商品——乙企业140000

库存商品140000

收到代销清单时:

应收账款——乙企业175500

主营业务收入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

主营业务成本140000

委托代销商品——乙企业140000

收到代销款时:

银行存款175500

(2)乙企业

收到代销商品时:

受托代销商品——甲企业150000

代销商品款150000

销售代销商品时:

银行存款181350

主营业务收入15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350

4

主营业务成本150000

受托代销商品——甲企业150000

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

应付账款——甲企业175500

支付货款:

2、会计分录

2002年末: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5000

存货跌价准备5000

2003年末: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3000

存货跌价准备3000

2004年末:

2005年末:

存货跌价准备2000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2000

第五章练习题

1、

计息日票面利息投资收益折价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

06/01/01

06/06/30

06/12/31

07/06/30

07/12/31

08/06/30

08/12/31

09/06/30

09/12/31

00/06/30

00/12/31

合计

应收利息

(或银行存款)

①=100000×

6%÷

3000

30000

投资收益

②=期初价值×

8%÷

3676

3703

3731

3760

3790

3822

3855

3889

3925

3960*

38111

持有至到期投

资—溢折价

③=②-①

676

703

731

760

790

822

855

889

925

960

8111

余额

④=期初价值+③

91889

92565

93268

93999

94759

95549

96371

97226

98115

99040

100000

注:

*表明是含小数点尾数的调整。

购入债券时: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面值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或利息调整)8111

银行存款91889

2、该题可以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

分别确认票面利息和溢价摊销额

(1)2006年1月1日购入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面值(1000×

80)8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或利息调整)4400

5

银行存款(1050×

80+400)84400

到期价值=80000×

\u65288X1+12%×

5)=128000(元)

实际利率==512800084400−=10.08686

(2)各年末确认利息收入:

计息日票面利息

资-投资成本

①=80000×

12%

以元为单位:

四舍五入

投资收益溢价摊销

投资收贷:

持有至到

期投资—溢

折价

②=期初价③=①-②

摊余成本

④=期初价值

值×

\u23454X际利率

+②

84400

10/12/31

9600

48000

7331

7968

8660

9412

10229

43600

2269

1632

940

188

-629

4400

91731

99699

108359

117771

128000

(3)、2011年1月1日到期收回本息:

银行存款12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128000

第二种:

不分别确认票面利息和溢价摊销额,只计上表中的与投资收益相对等部分的

投资成本,即把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部分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相抵销。

(1)2006年1月1日购买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84400

80+400)84400

(2)各年末编制的会计分录

2006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7331

贷:

投资收益7331

2007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7968

投资收益7968

2008年12月31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8660

投资收益8660

2009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9412

投资收益9412

2010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10229

投资收益10229

(3)2011年1月1日到期收回本息:

6

3、本题单位:

(1)2006年05月应收股利:

100000×

10%=10000(元)

应收股利10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0000

(2)2007年05月应收股利:

35000×

10%=35000(元)

累计应收股利=(10000+35000)×

10%=45000(元)

累计应享有收益的份额=400000×

10%=40000(元)

累计清算性股利=45000-40000=5000(元)

本期调整清算股利=5000-10000=-5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35000-(-5000)=40000(元)

应收股利35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000

投资收益40000

(3)2008年05月应收股利:

400000×

10%=40000(元)

累计应收股利=(100000+350000+400000)×

10%=85000(元)

累计应享有的收益份额=(400000+500000)×

10%=90000(元)

本期调整清算股利=0-5000=-5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40000+5000=45000(元)

应收股利40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000

投资收益45000

(4)2009年05月应收股利:

750000×

10%=75000(元)

累计应收股利=(100000+350000+400000+750000)×

10%=160000(元)

累计应享有的收益份额=(400000+500000+600000)×

10%=150000(元)

本期调整清算股利=160000-150000=10000(元)

应确认投资收益=75000-10000=65000(元)

应收股利75000

投资收益65000

4、本题单位:

(1)取得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000000

银行存款5000000

(2)20006年05月

应收股利1000000×

30%30000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00

(3)实现利润

确认投资收益:

(200÷

20)×

30%=585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85000

投资收益585000

(4)资本公积增加:

借:

长期股权投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300000×

30%9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0000

第六章练习题答案

1、单位:

万元

年份

期初净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期末净值

06/08-07/072000

07/08-08/071500

08/08-09/071125

8=25%

25%

500

375

281

875

1156?

1500

1125

844

7

09/08-10/07844

10/08-11/07633

11/08-12/07475

12/08-13/07350

13/08-14/07225

211

158

125

1367

1525

1650

1775

1900

633

475

350

225

100

*表明475×

25%=119<(475-100)÷

3=125

2006年应计折旧额=500×

12=208(万元)

2007年应计折旧额=500×

12+375×

12=292+156=448(万元)

2008年应计折旧额=375×

12+281×

12=219+117=336(万元)

2009年应计折旧额=281×

12+211×

12=164+88=252(万元)

2010年应计折旧额=211×

12+158×

12=123+66=189(万元)

2011年应计折旧额=158×

12+125×

12=92+52=144(万元)

2012年应计折旧额=125×

12+125×

12=125(万元)

2013年应计折旧额=125×

12=94(万元)

2014年应计折旧额=125×

12=73(万元)

2013年9月进行清理:

累计折旧:

(500+375+281+211+158+125+125+125×

12)=1796(万元)

(1)借:

固定资产清理(2000-1796)204

累计折旧1796

固定资产2000

(2)支付清理费:

固定资产清理20

银行存款20

(3)收到价款:

银行存款300

固定资产清理300

(4)结转净损失:

净损失:

(204+20-300)=—76(万元)

固定资产清理76

营业外收入76

2、单位:

(1)改建时:

在建工程:

950

累计折旧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

固定资产1200

(2)领用工程物资时:

在建工程234

工程物资234

(3)领用材料时:

在建工程35.1

原材料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

(4)分配应负担工程人员工资时:

在建工程80

应付职工薪酬80

(5)支付辅助费用时:

在建工程10.9

8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0.9

(6)完工结转时:

固定资产成本:

950+234+35.1+80+10.9=1310(万元)

固定资产1310

在建工程1310

应计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

06/11/01-07/10/311310-50=12605÷

15

420

07/11/01-08/10/311260

336

756

2007年应计折旧额=420×

10÷

12+336×

12=406(万元)

第七章练习题答案

(1)2006年1月1日购入时:

无形资产200

银行存款200

(2)20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