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0859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50th煤粉锅炉运行规程分享版DG450137Π1Word文件下载.docx

9

给水温度

250

10

热风温度

363

11

冷风温度

20

12

排烟温度

136

13

锅炉正常水容积

m3

90

14

锅炉水压试验时水容积

209.3

15

锅炉本体阻力(烟气/空气)

Pa

2590/2947

16

过热器侧/省煤器侧阻力

1.47/0.374

17

再热器侧阻力

0.16

18

经济蒸发量

400

19

设计效率

%

91.91(90.08)

校核煤种

1.4燃烧特性

1.4.1燃烧室特性

项目

设计数据

炉膛容积

2508.4

炉膛宽度

mm

9584

炉膛深度

8864

炉膛断面积

m2

84.4

炉膛断面热负荷

kw/m2

4342.97

汽包中心线标高

47650

炉顶雨棚标高

55700

喷燃器标高

14750

下二次风中心线标高

锅炉总宽

27000

G1~G4柱中心间距

锅炉深度

28700

K1~K4柱中心间距

1.4.2设计燃料特性.

1.4.2.1燃煤特性

名称

符号

设计煤种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kj/kg

21150

19080

收到基碳

Car

57.32

53.6

收到基氢

Har

2.55

2.58

收到基氧

Oar

9.85

1.09

收到基氮

Nar

1.00

1.12

收到基硫

Sar

0.29

0.27

收到基灰分

Aar

23.09

34.34

收到基全水分

Mt

5.9

可燃基基挥发分

Vdaf

17.33

17.81

灰变形温度

DT

1310

1450

灰软化温度

ST

1350

1490

灰流动温度

FT

1390

>1500

可磨性系数

HGI

101

126

1.4.2.2燃油特性(0号轻柴油)

运动粘度(20℃)

闪点

凝固点

低位发热量

含硫量

3.0~8.0m㎡/s

>55℃

≤0℃

41868kj/kg

≤0.2%

1.4.2.3风量分配表(设计煤种,B-MCR工况)

风率(%)

风速(m/s)

风温(℃)

阻力(Pa)

一次风

20.0

22

160

998

二次风

49.4

42

353

810

三次风

20.6

48

120

1570

周界风

6.0

35

炉膛漏风

4.0

1.5燃烧系统设备规范

1.5.1煤粉燃烧器规范

煤粉燃烧器为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水平浓淡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风、粉气流从炉膛四角喷进炉膛后,在炉膛中心形成两个假想切圆,假想切圆直径分别为φ509㎜和φ630㎜。

其中B、D角对应φ509㎜假想切圆,A、C对应φ630㎜假想切圆。

燃烧器上一次风喷口中心到屏底距离为14.56m,下一次风喷口中心到水冷壁水平段的距离为4.67m。

每角燃烧器共布置9层喷口,包括有3层一次风喷口(A、B、C,其中A层布置有稳燃小油枪装置,B、C层布置水平浓淡直流式煤粉燃烧器),1层三次风(D)喷口,1层顶二次风(OFA)喷口,4层二次风喷口(其中AA、BC层布置8只点火油枪装置)。

一次风喷口和三次风喷口均布置有周界风。

煤粉燃烧器主要由一次风喷口、二次风喷口、三次风喷口、抽出式一次和三次风管、风箱及风门等零部件组成。

煤粉及其输送用风(即一次风)经煤粉管道、燃烧器一次风管、百叶窗式煤粉浓缩器、一次风喷口喷入炉膛;

周界风(兼作停运一次风喷口、三次风喷口冷却风)经二次风大风箱、燃烧器风室、一次风喷口的周界风通道、三次风喷口的周界风通道喷入炉膛;

二次风(其中喷口内布置有燃油装置的AA、BC层二次风在油枪投运时也作为油燃烧器的配风)经二次风大风箱、燃烧器风室、二次风喷口喷入炉膛;

为降低NOX生成量而设置的顶二次风(OFA)经二次风大风箱、燃烧器风室、顶二次风喷口喷入炉膛。

燃烧器风箱被隔成9层风室,各层风室分别向对应的一次风喷口(周界风)、三次风喷口(周界风)、二次风喷口和顶二次风(OFA)喷口单独供风。

各层风室之间的风量分配是通过调节各层风室入口处的风门挡板的开度来实现的(备注:

锅炉总风量的调节通过送风机的调节挡板来调节,不属于燃烧设备风门挡板的调节范围)。

1.5.2燃油系统规范

数 

型式为简单

机械雾化

出 

kg/h

1200

供油压力

MPa(表压)

2.94

300~400

1.5.3空气预热器系统

空气预热器采取双级立管管式预热器,分上、下级立式布置。

空气预热器连通箱采用护板结构,空气预热器所用膨胀节采用金属膨胀节。

上级空气预热器为单行程,下级空气预热器为三行程。

每组管箱烟气入口处装设防磨套管,以防止预热器的磨损。

在预热器管箱中装设有防振隔板以防止管箱振动。

空气预热器管子规格Φ40×

1.5。

上级空气预热器采用螺旋槽管,材料为Q215-A,下级空气预热器下组采用光管,材料为Q215-A,在可能发生低温腐蚀的下级下组管箱中采用考登钢管。

空气预热器管箱的上管板厚度为16mm,下管板厚度为20mm,中管板厚度为16mm。

管板材质除上级上组管箱上管板采用15CrMo外,其余均为碳钢。

上级空气预热器管箱高度为4米,横向节距为66mm,纵向节距为40mm,错列布置。

下级上组管箱高度为6米,下级下组管箱高度为2.5米,横向节距为77mm,纵向节距为40mm,错列布置。

1.6汽水系统设备及规范

1.6.1锅炉水容积

部件名称

水压试验时m3

运行时m3

汽 

27.1

10.3

水冷壁、联箱及连接管

65.6

过热器、联箱及连接管

33.3

再热器、联箱及连接管

69.2

省煤器、联箱及连接管

14.1

共 

1.6.2汽水品质

单 

给水

硬度

umol/L

≤2

溶解氧

ug/L

≤7

≤20

≤5

联氨

10~30

PH值(25℃)

8.8~9.3

≤0.3

蒸汽

ug/Kg

≤10

二氧化硅

ug/Kg

1.6.3锅炉的对空排汽阀规范

安装位置

数量

排放压力MPa(表压)

排放量(t/h)

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

13.73

DN100

热段再热器出口集箱

2.42

50

1.6.4本体阻力

锅炉本体阻力烟气/空气

过热器侧/省煤器侧阻力

燃烧器一次风阻力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

燃烧器三次风阻力

1.6.5安全阀整定压力及排汽量

整定压力MPa(表压)

锅筒

16.11

190.253

16.42

194.800

14.42

34.728

14.56

35.077

冷段再热器入口管段

2.89

143.385

2.70

45.464

过热器出口集箱PCV阀

14.28

27.20

1.6.6汽水设备规范

汽包

内径

壁厚

直段长度

全长

材质

旋风分离器

水位计零位

事故放水进口

连排进口

中心线标高

m

1600

95

12300

14110

BHW35

150

47.65

13MnNiMo54

φ315切向导流式

在汽包中心线下

集中下降管

规格

下降管分配集箱

下水连接管

φ426×

40

φ457.2×

55

44

φ133×

材质:

20G

≤480℃

水冷壁

循环回路

上升管

节距

442

80

φ60×

6.5

光管扁钢

水冷壁下集箱

水冷壁上集箱

φ273×

45

汽水连接管

46

φ159×

φ159 

4根(后墙)

φ133 

42根

冷段再热器

φ42×

3.5

15CrMoG

12Cr1MoVG

入口联箱φ426×

材质20/GB3087-82

出口联箱φ426×

材质12Cr1MoVG

15CrMoG耐热温度≤550℃;

12Cr1MoVG耐热温度≤580℃

热段再热器

炉内

炉外

SA-213MT91

其中SA-213MT91耐热温度≤700℃

顶棚过热器

φ38×

20G、炉顶15CrMoG

(≤550℃)

顶棚入口集箱

36

前包和中隔墙入口集

侧包墙上集箱

后包墙下集箱

侧包墙后下集箱

侧包墙前下集箱

中隔墙下集箱

前包墙下集箱

底包墙下集箱

尾部竖井前包墙

180

中隔墙

尾部竖井后包墙

侧包、底包墙

全大屏过热器

屏数

管屏数

(5根)

12Cr2MoWVTiB

28

入口集箱φ273×

40(20G)

≤580℃

出口集箱φ273×

(12Cr1MoVG)

屏式过热器

(4根)

出口集箱φ325×

25

12Cr2MoWVTiB允许耐热温度≤600℃

高温过热器

104×

入口集箱φ325×

32

12Cr1MoVG

蒸汽连接管

饱和蒸汽引出管、旁路管及侧包墙上集箱至全大屏集箱

φ108×

前包墙下集箱至底包墙集箱

一级减温器

喷水量

减温幅度

2.74

混合式

100%负荷

二级减温器

1.83

再热器事故喷水

再热器微量喷水

下级省煤器

管排横向节距

120片×

2根

φ32×

99

进出口联箱规格:

φ219×

上级省煤器

105片×

吊挂管省煤器

横向节距

104

省煤器连接管

下级至上级

至吊挂省煤器

省煤器至汽包

8根

12根

空气预热器

上级空气预热器

管箱高度

纵向节距

下级空气预热器

下级上组管箱高度

下级下组管箱高度

66

φ40×

1.5

2.5

77

错列布置

螺旋槽管

Q215-A

光管

采用考登钢管

1.6.7辅机规范

送风机

型号

流量

全压

M3/s

G6-51NO22.3D

78.69

7980

沈阳风机厂

电动机

功率

转速

电压

电流

kW

r/min

kV

A

YKK5601-6

900

994

兰州电机厂

注:

热态时允许启动一次

冷态时允许启动二次

引风机

M3/h

Y5-52№27F

419407

6950

成都光能电力辅机厂

调速范围

最低转速

YRKKCT-6

1400

991

500~991

500

161

沈阳电机厂

内反馈调速电动机

A埋括板给煤机

出力

V

rpm

BHMS40

最大56

YVP160M-6

380

7.5

500-1000

洛阳宝环非标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变频调速

B埋括板给煤机

M6-60

15-60/0-15t/h

Y132S-4

1440

5.5

500-1200

沈阳机械制造

原煤仓

几何容积176.8m3

煤粉仓

几何容积391.5m3

粗粉分离器

TPRI-SZ-φ4300

无锡联营电力设备公司

细粉分离器

HL-GX-φ3000

喷射润滑装置

供油能力

公称油压

公称风压

润滑油

5~30ml/min(单嘴)

0.6~0.7MPa

0.4~0.5MPa

N320(N460夏季)

JZP-Ⅰ喷射润滑装置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磨煤机

最大装球量

最佳装球量

t

MG320/580

53

18.42

YTM500-6

800

98

高/低压润滑油站

高压油泵型号

低压油泵型号

高/低压油泵流量

高/低压油泵压力

油箱容积

冷却水温度

2台

L/min

M3

2.5MCY14-1B

CB-B63

2.5/63

31.5/2.5

2.0

≤28

GDZ-63

排粉机

全压升

m3/h

M5-29№19.5D

81474

9451

河南天龙风机有限公司

YKK400-4

1483

49

长沙电机厂

齿索机

输粉距离

CS-350L

58

60

宁波鹰龙电力机械厂

双驱动

常州国泰

叶轮给粉机

YJGF-9

沈阳中基能源装备公司

Y112M-6

2.2

大连电机厂

火检冷却风机

2900

1100

11210

6.8

江苏南通大通宝富风机有限公司

2920

炉后升压泵

Y180m-2

42.2

2940

上海人民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

1.7锅炉热工控制系统及保护

1.7.1热控系统简介:

我公司#1、2机组控制系统采用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DPF-NT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组成。

操作及显示功能均由操作员接口来完成,为保证事故情况下锅炉的安全,还设置有汽包事故放水硬操作把手和紧急停炉按钮。

为方便找出相应操作画面,键盘上设立有快捷键。

1.7.2锅炉FSSS系统

锅炉FSSS系统设计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锅炉保护系统,2、燃油控制系统,3、燃煤控制系统,4、制粉系统控制。

1.7.3锅炉保护系统

锅炉保护系统,其主要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