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0425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带题型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物(Ⅲ)可看成是由(Ⅰ)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Ⅱ)中的2-位碳原子和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Ⅲ)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例5】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例6】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3)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

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

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例7】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例8】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

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

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

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3mol/LH2SO4、3%H2O2、6mol/LHNO3、0.01mol/LKMnO4、NaOH稀溶液、0.1mol/LKI、20%KSCN、蒸馏水。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

假设2:

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

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

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

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必考为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选考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三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

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5)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

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③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了解变掌握”,新增“电子式”)

  ④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⑦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⑧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

  ②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③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了解”变“掌握”)

  ⑤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新增)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⑧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了解”变“理解”)。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⑨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理解”变“了解”)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②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④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新增)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变“理解”)

  ③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④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⑤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⑥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⑧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 

K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5.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6)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①设计实验方案;

  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新增)、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试。

(删掉“化学技术”模块变为2选1)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1.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

键和

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与性质

  

(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新增)。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能举例说明”变“了解”)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了解”变“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合成方法。

  (4)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4.合成高分子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例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例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例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

C.Na2SO3、BaCO3D.Na2CO3、CuSO4

例4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

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例5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TiO2/S+(激发态)

TiO2/S+

TiO2/S++e-

I3-+2e-

3I-

2TiO2/S++3I-

2TiO2/S+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例6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B.1

与4

反应生成的

分子数为

C.1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D.标准状况下,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例7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A.简单离子半径:

W<

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

例8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