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0318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试题副高文档格式.docx

女性,35岁,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半年。

检验: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2%;

胸骨柄穿刺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以晚幼红细胞及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低增生性白血病

B.骨髓纤维化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淋巴瘤

E.缺铁性贫血

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骨髓虽然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但红系及粒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减少。

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点。

[多项选择题]7、

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稚粒细胞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骨髓纤维化

B.类白血病反应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A,B,C

[单项选择题]8、

关于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IgG

B.主要是IgM

C.主要是IgA

D.主要是IgD

E.主要是IgE

[单项选择题]9、

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是

A.造血干细胞损伤

B.DNA合成障碍

C.免疫性造血抑制

D.造血微环境损伤

E.放射因素

B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与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介导因素有关。

[单项选择题]10、

多毛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鉴别在于

A.前者POX阳性;

后者POX阴性

B.前者NAP阳性;

后者NAP阴性

C.前者ACP阳性;

后者ACP阴性

D.前者TRAP阳性;

后者TRAP阴性

E.前者SBB阳性;

后者SBB阴性

[单项选择题]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大多数都能溯源至SI单位

B.国际参考测量方法就是一级参考测量方法

C.不能溯源至SI单位的检验项目一般不能用于临床

D.一些生物大分子类物质的量值溯源只能停止在较低水平

E.电解质类物质不能溯源至SI单位

[多项选择题]12、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依据是

A.血清中单克隆IgM>

10g/L

B.骨髓中有骨髓瘤细胞浸润

C.有多发性溶骨损害

D.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

E.肝、脾、淋巴结肿大

A,D,E

[单项选择题]13、

有关恶性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外

B.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可转变为白血病

D.霍奇金病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E.单独在骨髓中发现R-S细胞即可诊断

[单项选择题]14、

有关正常人血液中IgG亚类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IgG1>IgG2>IgG3>IgG4

B.IgG4>IgG3>IgG2>IgG1

C.IgG1>IgG3>IgG2>IgG4

D.IgG4>IgG2>IgG3>IgG1

E.IgG2>IgG1>IgG3>IgG4

IgG有4个亚类,按IgG1、IgG2、IgG3、IgG4含量依次减少。

[单项选择题]15、

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的典型细胞是

A.花细胞

B.镜影细胞

C.多毛细胞

D.异形淋巴细胞

E.淋巴瘤细胞

[单项选择题]16、

由骨髓释放入外周血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

A.40天

B.60天

C.80天

D.100天

E.120天

[单项选择题]1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A.新鲜全血

B.一般贮存全血

C.浓缩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因凝血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初时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所以最宜输新鲜全血,以补充凝血因子及红细胞;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因红细胞膜的缺陷而对补体敏感而致血管内溶血,所以应洗涤红细胞,既可以纠正贫血,又不会因输入补体而促进溶血。

反复输血后有输血反应者主要是因为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抗体。

[单项选择题]18、

关于孟买型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红细胞不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B.其红细胞不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C.血清中含抗A

D.血清中含抗B

E.血清中无抗H

[单项选择题]19、

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中,空斑的大小表示

A.抗体生成细胞的多少

B.抗体生成细胞的种类

C.细胞的大小

D.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抗体的多少

E.吞噬细胞的活性

溶血空斑试验中,每一个空斑表示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的大小则表示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抗体的多少。

[单项选择题]20、

下列临床表现中哪项不符合急性溶血性贫血

A.寒战、高热、腰背四肢疼痛

B.贫血

C.周围神经炎症状

D.酱油色尿

E.黄疸

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躁、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

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130mg%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h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单项选择题]21、

下列关于瑞特染色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成分含氨基多者易与亚甲蓝结合

B.细胞成分含羧基多者易与伊红结合

C.染色的过程即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的过程

D.在pH偏酸的环境中细胞染色偏蓝

E.中性颗粒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

瑞特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

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

染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不同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如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

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

[多项选择题]22、

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说法正确的是

A.血清维生素B浓度升高

B.血清LDH降低

C.血清钾降低

D.血尿酸降低

E.血清溶菌酶降低

A,E

[单项选择题]23、

关于血浆分离,错误的描述是

A.应在确保无菌条件下分离血浆

B.分离出的血浆在4℃冰箱内可长期保存

C.-80℃新鲜冰冻血浆可保存2年

D.血浆可冷冻干燥保存

E.新鲜冰冻血浆需在采血后6h内,完成血浆速冻过程

[单项选择题]24、

可引起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假阳性的原因是

A.待测血清样本中M蛋白种类多,浓度高

B.待测血清样本来自伴有冷球蛋白血症的患者

C.待测血清样本来自伴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

D.待测血清样本来自患有淀粉样变性的患者

E.上述原因中尚未包括

待测血清样本来自伴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引起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呈假阳性。

[材料题]25、

患者男性,24岁。

45天前因车祸引起脾破裂行摘除术,术中输血800ml,术前曾体检,HBsAg(-),现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尿黄,化验ALT210U/L,AST175U/L,总胆红素76.2μmol,结合胆红素30.9μmol/L。

[子母单选]1.

考虑诊断最可能为

A.甲型肝炎

B.急性乙型肝炎

C.急性丙型肝炎

D.急性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子母单选]2.

为明确诊断应检查

A.抗-HAVIgM,IgG

B.HBsAg和HBV-DNA

C.抗-HCV

D.HDAg和抗-HDIgM

E.HEAg

∙参考解析:

1.本题考查乙型肝炎的诊断。

患者输血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乏力,ALT/AST明显升高,应考虑输血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输血传播最常见的病毒。

2.本题考查乙型肝炎的诊断。

为明确诊断应查HBsAg和HBV-DNA。

[单项选择题]26、

不符合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的是

A.红细胞数减少

B.白细胞数减少

C.血小板数减少

D.短期血象不可自然恢复

E.病毒感染、氯霉素、磺胺药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的血象:

贫血比原有疾病严重,Hb常低至15~20g/L,网织红细胞减低,淋巴细胞占绝对多数,中性粒细胞有中毒颗粒。

除去诱因后,血象可逐渐恢复,先是网织红细胞和粒细胞上升,Hb则恢复较慢。

[单项选择题]27、

下列哪项不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特点

A.全血细胞减少

B.贫血进行性加重

C.血小板数多数下降

D.可见幼粒细胞、幼红细胞及小巨核细胞

E.浓缩血涂片可提高异常组织细胞检出率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特点为:

除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

贫血进行性加重。

血小板多数减少。

白细胞分类中少数病例可见中、晚幼粒细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不典型的单核细胞。

浓缩白细胞涂片,可提高异常组织细胞的检出率。

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或完全阴性。

少数病例在晚期可出现组织细胞性或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血象。

[单项选择题]2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PLG变为PL需

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B.凝血酶

C.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

D.蛋白C抑制物

E.纤维蛋白

[单项选择题]29、

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最常用的方法为

A.免疫荧光法

B.ELISA

C.中和试验

D.免疫印迹试验

E.放射免疫法

目前在国内的临床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成本低。

[单项选择题]30、

有关血红蛋白尿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尿棕红色

B.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

C.尿镜检红细胞(+)

D.隐血试验阳性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血管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尿中血红蛋白检查阳性。

其特点为外观呈浓茶色或透明的酱油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单项选择题]31、

不属于质量手册的结构的是

A.封面和标题页

B.发布人及发布令

C.适用对象

D.正文

E.各种附录

质量手册的结构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封面和标题页:

a名称;

b发布日期;

c版次和(或)现行修订日期和(或)修订编号;

d页号;

②发布人及发布令;

③目次;

④定义如果有的话;

⑤正文;

⑥各种附录;

⑦修正页。

[单项选择题]32、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步骤是

A.周围血液涂片

B.淋巴穿刺涂片

C.骨髓穿刺液涂片

D.超声显像

E.CT检查

[单项选择题]33、

下列对DIC的诊断均有意义,除外

A.3P试验阳性

B.FDPs>20ug/L

C.破碎红细胞>10%

D.PLT<100×

10/L

E.ESR>15mm/h

[单项选择题]34、

以下不能作为载体颗粒的红细胞是

A.绵羊红细胞

B.家兔红细胞

C.鸡红细胞

D.AB型人红细胞

E.O型人红细胞

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型人红细胞。

[单项选择题]35、

男性,30岁,黄疸、贫血4年,偶见酱油色尿。

红细胞2.15×

10/L,血红蛋白68g/L,白细胞2.3×

10/L,血小板63×

10/L,网织红细胞计数6.7%;

总胆红素44.46μmol/L(2.6mg/dl),直接胆红素3.42μmol/L(0.2mg/dl),ALT正常;

骨髓检查示增生正常偏低,粒红比为1:

1.92。

要正确诊断最需要做下列哪项检查

A.Coombs试验

B.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C.Ham试验

D.尿隐血试验

E.HbsAg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体内存在对补体敏感的红细胞。

Ham试验阳性主要见于PNH,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严重时可呈阳性。

[单项选择题]36、

关于男性红细胞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6~7岁时最低

B.新生儿最高

C.25~30岁达高峰

D.30岁后逐渐下降

E.60岁以后不再下降

[多项选择题]37、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包括

A.临床上有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B.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常有幼稚嗜酸粒细胞

C.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形态异常

D.原粒细胞<

5%

E.除外其它原因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A,B,C,E

[单项选择题]38、

ICSH对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的评价方案,不包括下列哪些项目

A.总变异

B.携带污染率

C.重复性

D.线性范围宽

E.不确定度

[单项选择题]39、

B细胞功能检测中,既可以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以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是

A.B细胞增殖试验

B.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C.被动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D.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体内试验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是既可以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以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

[单项选择题]4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B.淋巴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C.单核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D.淋巴细胞系统恶性疾病

E.浆细胞增生性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又称腺性热。

[单项选择题]41、

下列哪项不能区别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发病原因

B.起病急慢

C.病程长短

D.血象特点

E.骨髓象特点

[单项选择题]42、

在淋巴细胞代谢中,下列哪种酶在血液系统代谢中最重要

A.腺苷脱氨酶

B.嘌呤核苷酶

C.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D.RNA多聚酶

E.嘌呤和嘧啶合成酶

[单项选择题]43、

关于血细胞直方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坐标-细胞体积

B.纵坐标-每升血中细胞的个数

C.不同类型仪器的直方图均相同

D.同一份标本在不同类型仪器检测中的直方图均相同

E.是用以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直线图形

[单项选择题]44、

在致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中,活性作用最强的是

A.ADP

B.Ⅱa

C.PAF

D.肾上腺素

E.瑞斯托霉素

[材料题]45、

患者男性,有不洁性交史,1个月后外生殖器出现丘疹状硬结而就诊,检查发现其硬结呈圆形,基底清楚,边缘隆起,质硬,有无痛性溃疡。

初步怀疑为梅毒螺旋体感染。

如果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则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属于

A.一期梅毒

B.二期梅毒

C.潜伏性梅毒

D.心血管梅毒

E.神经梅毒

如果取该患者硬结的分泌物做涂片检查,最佳检查方法为

A.革兰染色镜检

B.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C.不染色显微镜检查

D.相差显微镜检查

E.电镜检查

[子母单选]3.

下列梅毒血清学方法中,属于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的是

A.VDRL

B.RPR

C.USR

D.ART

E.MHA-TP

1.硬下疳为一期梅毒的特征表现。

2.在暗视野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

3.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自动反应素试验(ART)都属于非特异性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梅毒密螺旋体微量血凝试验(MHA-TP)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属于特异性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单项选择题]46、

不符合造血干细胞特征的是

A.光散射较强

B.CD34呈强阳性

C.可以进一步分化

D.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E.胞体与淋巴细胞接近

造血干细胞有4个生物学特性。

①需要活化: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造血干细胞处于静止期,必要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协同下才进入细胞周期进行细胞分裂。

②自我更新:

通过自我复制方式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

③多向分化:

造血干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过程中,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可以分化形成红系、髓系、巨核系成熟血液细胞,也是淋巴系干细胞的来源。

④表面标记:

观察发现CD34阳性细胞群具有长期造血重建能力,推测绝大部分造血干细胞应为CD34阳性。

[单项选择题]47、

下列哪项不是缩血管物质

A.儿茶酚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激肽

D.血栓烷A

E.血管加压素

调控血管收缩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TXA)、5-HT和ET等。

[单项选择题]48、

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

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

10%

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

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

[单项选择题]49、

关于一期止血正确的描述是

A.由血管和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完成

B.由血管和抗凝成分共同完成

C.由血管和血小板共同完成

D.由血管和纤溶系统相互作用

E.由凝血因子和抗凝成分共同作用

[材料题]50、

患者男性,17岁。

因发热、头痛3天入院,查体T40℃,BP70/30mmHg,意识不清,昏迷,躯干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点,大小1~2cm,脾肋下1cm,WBC:

18×

10/L,中性粒细胞分类78%,血培养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

请问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铜绿假单胞菌

该病治疗上首选抗生素为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亚胺培南

1.本题要点为脑膜炎奈瑟菌微生物特性,流感嗜血杆菌为G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G+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G杆菌,只有脑膜炎奈瑟菌为G双球菌。

2.治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

[单项选择题]51、

ISO9000:

2000标准关于质量控制的定义是

A.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B.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C.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D.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稳定质量的活动

E.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的部分

[单项选择题]52、

有关DIC不正确的是

A.有高凝状态

B.小血管中广泛血栓形成

C.有消耗性低凝状态

D.有原发性纤溶存在

E.有低纤维蛋白血症

[材料题]53、

男性,32岁。

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

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

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

Hb60g/L,WBC2.5×

10/L,N0.52,PLT42×

10/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46: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A.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粒细胞缺乏症

E.急性白血病

如何解释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不增高,血片也未见幼稚细胞,可能的原因是

A.骨髓原始细胞数少,不能进入血循环

B.白血病合并粒细胞缺乏症

C.急性增生性白血病

D.急性低增生性白血病

E.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未受阻

为了进一步确诊和治疗,还应做何种检查

A.细胞化学染色

B.免疫学分型

C.细胞遗传学检查

D.分子生物学检查

E.以上均可

[单项选择题]54、

哪种疾病不会导致APTT延长

A.维生素K缺乏症

B.严重肝脏疾病

C.应用抗凝剂

D.过敏性紫癜

E.血友病及部分血管性血友病

[材料题]55、

男性,14岁,反复呕血、黑便,皮肤瘀斑1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56g/L,WBC5×

10/L,血小板12×

10/L。

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多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血友病A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失血性贫血

如患者发生头痛、呕吐,继而意识模糊,应考虑

A.贫血致神情淡漠

B.颅内出血的可能

C.低血容量休克

D.脑膜炎

E.癫痫

[单项选择题]56、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主要是

A.IgA

B.IgG

C.IgM

D.IgE

E.Ig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