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89944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1、引导学生归类。

学生发现“驰、地、他、池”形旁表义的规律,“苞、泡、跑、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

 

每个字的后面的一句韵文,表达的是形声字的字义。

 左右结构的字:

驰、池、泡、跑、炮。

 上下结构的字:

苞。

李子核

两课时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

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

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生字字形:

塞(“人”下面有三横)。

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

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知识链接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1)你吃过李子吗?

李子中间有什么?

你知道还有哪些水果有核?

 学习“核”。

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

2、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

“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

“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学习第1段。

 

(1)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

(打算)“孩子们”是指谁?

(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

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

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

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

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

(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比较句子:

“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

为什么?

  B、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

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2、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

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

“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

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

”“闻闻”是闻什么?

他想知道什么?

(气味)“摸摸”是摸什么?

(感觉一下外表。

)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

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

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

(想知道李子的滋味。

)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

(很想、马上)

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

)练读妈妈的话。

九色鹿

   1、学会“虹、命、冲、告、军、义、失”7个生字,会认“鹿、猎、掉、救、谢、贴、却、消”8个生字。

认识三个偏旁“虫字旁、告字头、秃宝盖”。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读懂课文。

通过阅读感受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学会本课生字。

一、学会生字,读准字音。

   1、同学们,你们看森林里来了一只鹿,它的身上有九种颜色,咦,怎么只有两种啊?

   2、你们赶快把这七个要学会的字记牢了,就来打扮九色鹿。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识记要求学会的字。

   4、指名读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5、请同学们上来打扮九色鹿。

(把彩纸上的字音读准了,就贴在九色鹿身上并领读。

  二、朗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句子。

   2、同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九色鹿是什么样的。

                

  一、复习生字。

指生认读字。

  二、朗读课文,感受九色鹿的美丽。

   1、你喜欢九色鹿吗?

你为什么喜欢九色鹿,在课文里找出理由来。

四人小组先相互交流。

 三、理解词语,激发想象。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

   2、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忘恩负义”这个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3、体会九色鹿此时的心情,读好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

   4、想想,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5、全班交流。

  四、续编故事,拓展想象。

   1、如果你是一位小作者,能不能再把国王和猎人之间的事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呢?

   2、四人小组互编,说一说。

   3、全班交流。

  五、指导写字。

练习用“好象”说话。

例:

月亮弯弯好象_______

______好象_______

迷路的小鸭子

   1、学会“兔、亲、抱、名、宝、办、东、西”8个字,会认“伤、热、睁、叹、急、翅、膀”7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感情,并学会保护自己。

一、识字游戏。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二、朗读课文,口语训练。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同桌分角色读。

   2、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估计学生会找到小鸭子说的话:

“叫爸爸和妈妈”。

指导读出小鸭子的稚气十足和天真可爱。

   3、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有趣?

   4、请你帮帮小鸭子,该怎么说清楚。

  三、指导朗读,分清角色。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兔”。

    指名生分析“兔”的字形结构。

    仔细观察“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一、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a)自读课文。

   b)同座之间分角色联系朗读。

   c)请两对同座起来朗读,大家评议。

相机指导朗读。

   d)边做动作边朗读。

  三、课本剧表演。

   1、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自由组合,成立小小表演队。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好课文,互相评议,互相帮助。

   3、戴上头饰,在小组内表演,互相评议,也可以邀请老师和其他组同学提建议。

   4、请表演好的小组在全班表演。

评一评,谁演得最好,注意要结合课文的语言来评。

  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如果你不小心在外面迷路了,你想什么办法回家呢?

如果你寻求帮助,你能说清楚家里的住址、电话和爸爸妈妈的姓名吗?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古诗诵读——宿新市徐公店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杨万里——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填空:

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写了哪几种景物?

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

黄(绿)(黄)

教学思路

1.简介作者,请学生介绍。

读题,理解题意。

  2.铺垫性练习,为学习诗句打下基础。

(1)照样子填词。

了(停)宿()篱()未()追()寻()

   

(2)交流所填的结果,并指出“同义复指”的作用。

  3.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

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

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

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4.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5.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瘦”的结果:

篱疏径深,花落未阴。

儿童追蝶,入花无寻。

“胖”的结果:

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

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

他在干什么呢?

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

呀!

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情  喜爱

             画:

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

语文乐园(七)

   1、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2、积累多种形式的叠词。

   3、初步感受打比方的句子的表达特点。

   4、通过句子发现成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

   5、在观察图画基础上,展开想象,在图画下写一两句话。

   6、积累多种形式的叠词(ABB、AABB、ABAB型)。

 初步感受打比方的句子的表达特点;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读一读,比一比

    1)自由读词语,一边读,一边比较带点字在字形上的异同。

    2)同桌对比读词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

   2、读一读这些有趣的词

    1)自由读词,你发现了什么?

  2)任选一种叠词形式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可以将自己会写的词语写在书上。

   3、读读这些有趣的句子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教师引读,师生配合读,感受比喻句的特点。

    3)运用多种形式读好三个句子。

   4)让学生试着用“……像……”“……好像……”说话。

 1、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3、读带“好像、像”句子,初步感受打比方的句子的表达特点

一、进入探究室

   1、自己自由读句子。

 2、你知道每个句子里“藏“着哪个成语吗?

把你知道的找出来,悄悄作上记号。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每个成语的大致意思。

二、走进作品室

   1)展出的主题是:

“请欣赏我写的话”

   2)学生精心观察两幅画,理解图意。

   3)和同桌交流图意。

   4)全班交流,师生评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5)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写话,也可将两幅图合起来编成一个小故事,想好后,再写下来。

   6)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改一改。

   7)朗读自己写的话,请老师和同学欣赏。

第七单元教材说明

哲人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诗人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诚实守信、宽厚善良已经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之初,性本善。

”,“民无信不立”的信念也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间。

本单元教材已“诚实善良”为话题组织材料,包括三篇课文,一个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一个口语交际。

三篇课文都洋溢着童真趣。

《李子核》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天真、稚气十足的孩子,他的故事让我们笑过之余,还会引发一些思考。

《九色鹿》中那美丽、善良、勇敢与一身的九色鹿的形象,会让孩子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迷路的小鸭子》中憨态可掬的小鸭子,一定会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小白兔、小青蛙和小鸟的爱心也会充盈孩子的心间。

古诗《早发白帝城》让孩子们感受行船的轻快以及沿途壮丽景色,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

语文乐园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积累多种形式的叠词,初步感受比喻句表达形象生动的特点。

“探究欲发现”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成语的同事,培养探究发现的意识。

“我的作品”通过学生看图写话,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在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有选择地收看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