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9082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镀的基本知识课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15、镀铬电解液中,铬酸的含量高时则阴极电流效率下降。

16、镀铬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含量过高达到0.3~0.5g/L,造成电解液

的电流效率和深镀能力均下降。

17、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一般为8~16%,大部分电能都消耗在氢气

析出和发热。

18、在镀铬电解液中硫酸可以提供阴离子。

19、镀铬电解液中,Cr+3含量过高时,镀层光亮程度差,光亮范围缩小,

Cr+3含量过低时沉积速度缓慢。

20、镀铬时,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应加辅助阳极以保证全部覆盖好。

21、银镀层遇硫酸或氧化物时,其表面易变成褐色至黑色。

22、银镀层的导热性能好,导电性良好。

23、电镀银前处理除油、酸洗外,一般还需要进行特别的前处理,生产

中应用较多的方法有贡齐化、浸银、预镀银等。

24、锡对钢铁工件而言,属于阴极性镀层,锡对铜质工件而言属于阳极

性镀层。

25、钢铁氧化处理又称发蓝。

26、磷化溶液中铜离子会导致工件表面发红降低磷化膜的抗蚀能力。

27、当磷化处理时,相应地伴随着铁的溶解所以对工件有尺寸改变较小。

28、发蓝形成氧化膜的颜色取决于金属工件的表面状态,材料的合金成

分和发蓝处理的工艺规范。

29、发蓝溶液的沸腾温度随着烧碱的浓度增高而升高。

30、磷化膜层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所以被广泛地用作油漆、喷塑底基。

31、磷化膜是以锰、铁、锌的磷酸盐晶体为主要成分。

32、由于铝的阳极氧化所使用的电解液都是强酸的,而且阳极电位很高,

所以阳极氧化过程的实质是H2O2的电解及接着进行的初生态氧对铝氧化,

在阳极上很快地形成薄而细致的氧化膜。

33、在铝件阳极氧化过程中,要使氧化的形成速度大于其溶解速度才能

得到较厚的氧化膜。

34、阳极氧化膜彩色染色工艺方法:

目前常用的有浸渍法和电解法。

35、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

36、在硫酸盐镀铜电解液中镍、锌、铁之类的金属杂质含量允许比其它

电镀溶液高一些,这是因为铜的电极电位较正而在酸性条件中,上述金属杂

质不致于造成共沉积条件。

37、为了防止金属腐蚀和氢脆在酸洗溶液中可加入缓蚀剂。

38、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热量,所以应搅拌下将硫酸徐徐加入水中。

39、抛光膏主要成分有氧化铁、氧化钙及三氧化二铬,它们的颜色分别

为红、白、绿色。

40、氰化物遇上酸时会产生HCN有毒气体。

41、一企业的生命里决定于产品质量。

42、钢铁件防护装饰性镀层是铜镍铬。

43、若采用60%的硫酸作为金属浸蚀剂时则几乎不能溶解氧化铁。

44、电镀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是由于离子迁移。

45、电镀过程中在阳极上析出氧气,阴极析出的气体是氢气。

46、镀层粗糙、烧焦是由于阴极电流密度过高。

47、生产中用作强浸蚀时一般使用的硫酸浓度20%左右。

48、阳极浸蚀对金属氧化皮的剥离作用不大,因为电解时产生的氧气泡

大而稀。

49、在化学去油溶液起乳化作用好的是磷酸三钠。

50、镀锌电解液对钢铁设备腐蚀性较小,适用自动化生产且无毒是碱性

锌酸盐镀锌电解液。

51、锌镀层通常用作防护性镀层。

52、氰化镀铜电解液中,消除阳极钝化的主要成分是NaCN。

53、酸性光亮镀铜电解液中硫酸铜是主盐。

54、在生产中发现硫酸盐镀铜电解液中有少量铜粉时,最简便的消除方

法加双氧水。

55、硫酸盐镀铜电流效率一般为100%。

56、硼酸在镍电解液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

57、黑镍镀层防反光镀层。

58、氯化镍在镀镍电解液中所取的作用是活化阳极。

59、镀镍溶液中湿润剂是防针孔剂。

60、镀前处理正常的情况下,光亮镍层起泡脱落是由于电解液的光亮剂

偏多。

61、钢和铸铁件镀镍考核结合力加热试验温度是300±

10℃。

62、硬铬镀层耐磨镀层。

63、钢件进行镀硬铬,在镀前进行“预热”的目的是使用镀层与基体膨

胀系数相近避免“暴力”。

64、镀铬电解液中硫酸含量过高时,除去的方法是加碳酸钡。

65、铬的标准电位比铁负,但由于铬在大气中强烈钝化,电位变的比铁

正,因此对钢铁而言,属于阴极性镀层。

66、镀铬电解液中存在一定量的三价铬是必要的,其含量2~4g/L。

67、镀铬电解液中SO4-2含量过高时,则镀铬层不匀或发花。

68、硫酸在镀铬电解液中提供不可缺少的阴离子。

69、氰化镀银沉积速度慢,阳极溶解快的主要原因的银含量低,游离氰

化物过高。

70、银镀层易溶解稀硝酸。

71、工件镀银前要进行汞齐化或预镀银步骤,其目的的保证镀层与工件

结合力良好。

72、浓硫酸19份和浓硝酸1份的配方常用于退除银镀层。

73、新配制的发蓝溶液中缺少铁离子会造成工件氧化膜结合力不牢。

74、铸钢件在发蓝后,膜层是暗褐色。

75、钢铁件经氧化处理(发蓝),氧化膜表面有红色挂灰的原因铁含量过

高。

76、发蓝溶液中烧碱含量较高时,获得的氧化膜的厚而疏松,易出现红

色挂灰。

77、磷化膜对油漆、喷涂吸附能力良好。

78、铝质工件需得到吸附能力强,易于染色的氧化膜时,可以采用硫酸

阳极氧化。

79、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增长速度随处理的时间的延长而变慢。

80、铝质件阳极氧化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所得氧化膜的硬度和耐

磨性是直流电大于交流电。

81、钢铁件耐酸镀层为铅。

82、氰化物电解液电流效率一般为70~80%。

83、能够溶解含硅化合物且挥发性强和剧毒的酸是氢氟酸。

84、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流达不到100%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阴极析出氢

气。

85、人体允许接触的安全电压一般不得过36伏。

86、金属抛光常用的电解为磷酸、硫酸。

87、绿抛光膏含有氧化铬的成分较多,一般被抛光的对象为铬、不锈钢

及硬质合金等。

88、镀层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附着力好;

2、

镀层完整,结晶细致紧密,空隙率小;

3、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4、具有符合标准规定的镀层,而且均匀。

89、化学电镀原理:

化学镀是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被

还原成金属状态,从而沉积在工件表面上一种镀覆方法,化学镀实质上是一

个催化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90、结合力不好的原因是:

多数情况是由于前处理不良的原因,此外,

溶液的组成和工艺规范失调,基体金属与镀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均对

结合力有明显影向。

91、空气搅拌作用:

搅拌会加速溶液对流,使阴极附近消耗的金属离子

得到及时的补充,降低了阴极的浓度差极作用,因此搅拌可以提高阴极电流

密度的上限值,可以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得到紧密细致的镀层,提高生产效

率。

92、电解液阴极与阳极的间距对电镀层质量的影响:

阴极工件和阳极板

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线均匀分布,使溶液分散能力得到

改善,阴阳极距离太大,溶液电阻增大,电能消耗增加,沉积速度慢,阴阳

极距离太小,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分散能力不好,有的部位电流密度过小,

镀层很薄或无镀层。

93、电镀溶液中主盐浓度对电解液影响:

主盐是提供镀层金属离子的盐,

在其它条件(如阴极电流密度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主盐浓度的增大

阴极极化下降,结晶核心的生长速度慢,所得到镀层的结晶粗糙,稀溶液的

阴极极化作用虽比浓度液大,但其导电性能较差,不能采用大的阴极电流密

度,同时阴极电流效率液不较低,所以不利用这个因素来改善镀层结晶的细

致程度,浓度应取适中。

94、金属前处理的目的:

在于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毛刺、结瘤、油污和氧

化物,使工件表面清洁、光滑、活化从而得到结合力好、厚度均匀的良好镀

层,对工件起着良好的防护和装饰作用。

95、造成镀层变色的主要原因:

1、腐蚀性的介质相接触;

2、高温高湿

的恶劣条件;

3、镀层表面清洗不干净,带有电镀腐蚀性残液;

4、镀层不纯,

夹杂了其它低电位的金属;

5、镀层表面粗糙多孔。

96、碱性镀锌的缺点:

镀层较厚时脆性(一般不宜超过25um),某些添

加剂使用不当时,易产生镀层起泡现象。

97、镀锌产生氢脆原因:

在镀锌过程中,工件除了镀上锌层外,还有氢

离子还原成为氢,除一部分成为氢气放出外,还有一部分是以氢原子形式渗

入到镀层和工件基体金属的晶格中,造成内应力,使镀层和工件变脆,即为

氢脆。

工件在阴极电解除油和酸洗时,也会造成氢脆,氢脆对材料的机械性

能危害很大,如不除去:

会影响工件使用寿命,造成机械的损坏,加热处理

是消除氢脆的有效措施,一般在200~250℃范围内(具体温度取决于工件

的材料)时间2~3小时,渗碳件和锡焊件除氢温度140~160℃,保温时间

3小时,除氢可以在烘箱和油槽中进行。

98、钢铁件为什么不能直接镀酸性铜:

因为电解液的酸性强,对铁基体

等金属有很强的置换作用,造成镀层结合不良。

99、硫酸在酸铜的作用:

硫酸在电解液中有降低电阻,提高导电性,防

止铜盐水解,避免镀层产生毛刺、粗糙,降低铜离子的有效浓度及促使结晶

细致的作用。

100、游离氰化钠在铜槽作用:

游离氰化钠能消除阳极钝化,促使金属阳

极正常溶解,补充电解液中的铜离子,使镀层结晶细致,提高分散能力。

101、镀镍主要成分作用:

硫酸镍是供给镍离子的主盐,硼酸是缓冲剂,

可以稳定电解液的PH值,氯化镍可以增加导电性,提高分散能力,改善镀

层质量。

102、电镀多层镍能提高镀层的耐蚀性:

因为多层镍的各层镍的电极电位

不同,存在着电位差而形成原电池,第一层暗镍或半光亮镍含硫量较少,电

极电位较正,而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冲击镍和光亮镍含硫量比第一层高,电位

比较负些,这样改变了镀层腐蚀方向,向纵向朝横向发展,从而提高镍层的

耐蚀性层。

103、镀镍电解液的类型使用范围:

1、硫酸盐(低氯化物)电解液,常

用于防护一装饰镀镍;

2、高氯化物和全氯化物电解液,只应用于不锈钢基

体镀镍等特殊情况;

3、氨基磺酸盐电解液,因该电解液价格较贵,仅应用

于特定场合,如电铸等;

4、柠檬酸盐电解液和焦磷酸盐电解液,可应用于

锌制品镀镍。

104、电镀黑镍时应注意:

1、工件要带电入槽,中途不能断电;

2、挂具

使用2~3次后,应退除镀层以免接触不良;

3、镀前应先镀镍或镀锌。

105、PH值对镀镍层影响:

一般采用较高电流密度的镀镍电解液,其PH

值稍低些。

采用电流密度较低的镀镍电解液,其PH值稍高些。

PH值高的电

解液,有分散能力好,电流效率高等优点,但过高的PH值,电解液中会使

阴极上产生碱式镍盐沉淀,有助于氢气泡在阴极表面滞留,从而形成针孔,

同时这些碱式盐类夹杂在镀层中,使镀层粗糙、发脆,甚至结合不牢。

106、装饰铬的镀层光亮不足:

(1)电解液温度低或阴极电流密度高

(2)

电解液中硫酸根含量高(3)三价铬含量高(4)铁杂质含量高

107、镀铬溶液三价铬过高时采用细铁棒阴极,阳极面积约为阴极面积

10~30倍。

电流密度为1.5~2安培/平方分米电解处理。

(三价铬过低处理

工艺相反)

108、氰化镀银电解液中的碳酸盐如碳酸钾可以提高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和

分散能力,其最高容许含量不得超过80克/升,由于氰化物的水解和从空气

中吸收CO2形成碳酸盐。

109、氰化钾配制镀银电解液优点:

导电率较高,可以采用较高电流密度,

阴极极化作用较大,能沉积均匀细致镀层并且生成碳酸钾的浓度稍大,不易

使阳极钝化。

110、电镀银特殊前处理,电镀前必须预镀银防止置换反应影响结合力。

111、镀锌钝化:

将镀锌后的工件在一定的溶液中,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

化学处理,使锌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薄膜,这种工艺为

钝化处理,形成膜叫做钝化膜,钝化膜不仅大大提高镀锌层的抗蚀能力,而

且还能使表面光泽美观。

112、磷化温度: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磷化速度,提高磷化膜的附着力、硬

度、耐蚀性,但在高温下,亚铁离子容易氧化成Fe3+离子而沉淀导致溶液

不稳定。

113、铝质阳极氧化的优点:

(1)膜硬度高

(2)与基体结合力很牢固(3)

氧化膜不导电,可以为结缘材料层(4)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5)氧化膜孔

吸附性高,经过染色有较好的装饰性(6)有较高的绝热,抗热性。

114、硫酸阳极氧化溶液温度升高膜的溶解度加大,影响氧化膜的加厚,

且疏松有粉末。

溶液温度过低,氧化膜发脆易裂,一般在18~22℃时所得

膜多孔吸附性良好。

115、硫酸阳极氧化中铜杂质控制在0.02g/L以下,铝杂质应小于20g/L,

当铜、铝含量过高时,会影响氧化膜的色泽、透明度和抗蚀性能,氧化膜会

出现暗色条纹和黑色斑点。

116、常用的计量单位:

1升=1000ml1克=1000毫克1Kg=1000克

1M2=100dm2

117、常用化学品比重:

硫酸(H2SO)4比重1.84硝酸(HNO)3比重1.4

磷酸(H3PO)4比重1.67盐酸(HCl2)比重1.18

118、盐类金属含量:

氯化银11.1%氰化亚铜71%氰化金88.3%

铝化镍24.7%氰化银80.5%硫酸亚锡55.3%氧化锌80.3%铬

酸52.8%硫酸铜25.5%金氰化钾68.3%硫酸镍22.3%氯化锌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