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6940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德市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

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

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

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1)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副产品——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2)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

(3)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的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

共27分)

2.(11分)(2017高一上·

仙游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伏伽,贝州武城人。

仕隋,以小史累劳补万年县法曹。

高祖武德初,上言三事。

帝大悦,即诏:

“周、隋之晚,忠臣结舌。

朕惟寡德,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初,帝受禅,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

是时,军兴赋敛重,伏伽数请厘损。

帝语裴寂曰:

“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东都平,大赦天下,又欲责贼支党,悉流徙恶地。

伏伽谏曰:

“臣闻王者无戏言,今四方已定,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

自为无信,欲人之信,岂可得哉?

臣愚以为贼党于赦当免者,宜一切加原,则天下幸甚。

”又表置谏官。

帝皆钦纳。

太宗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

帝数出驰射,伏伽谏曰:

“臣闻天子之居,禁卫九重,出也警,入也跸,非直尊其居处,为社稷生人计也。

比闻陛下走马射帖,此直少年诸王务耳,安得既为天子,尚行之乎?

”帝悦曰:

“卿能言朕失,朕能改之,天下庶有瘳乎!

”后坐奏囚失,免官。

起为刑部郎中。

累迁大理卿。

时司农市木檀,倍直与民,右丞韦惊劾吏隐没,事下大理讯鞫。

伏伽曰:

“缘官市贵,故民直贱。

臣见司农识大体,不见其罪。

”帝悟,顾惊曰:

“卿不逮伏伽远矣。

”久之,出为陕州刺史,致仕。

显庆三年卒。

始,伏伽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于家,无喜色。

顷之,御史造门,子弟惊白,伏伽徐起见之。

时人称其有量,以比顾雍云。

(节选自《新唐书·

孙伏伽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B.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C.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D.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

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

C.县男,爵位名。

爵制早已有之,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历代因之。

D.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设置侍卫警戒,开路清道,禁止通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武德年间,战事不断,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孙伏伽为民请命,多次请求整治裁减;

高祖不仅予以采纳,还夸他为谊臣。

B.唐太宗多次出城打猎,孙伏伽犯颜直谏,认为打猎行为,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既为天子,应有所收敛。

帝欣然接受其劝谏。

C.孙伏伽认为司农加价出售木檀无过,因为官价贵,私营的相对便宜,对百姓有利。

太宗顿悟,并批评了韦棕。

D.孙伏伽处事从容,有顾雍之量。

拜治书侍御史时,自己已知旨意,归家后却秘而不宣,待制文到来,举家欣喜而他却若无其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

②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

3.(10分)(2016高三上·

清流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②。

洞庭青草③,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④一点,自古如今。

【注】①戴复古:

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

②袖剑飞吟:

相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留诗于壁上,曰:

“朝游百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袖剑:

衣袖里藏着短剑。

飞吟:

临风吟唱。

③青草:

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在洞庭湖的南头)。

④君山:

在洞庭湖中,相传是湘君出没之处,故名。

(1)词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请结合内容分析。

(2)词下阕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阐述。

4.(6分)(2019·

广东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以至于流连忘返。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从“不变者”来看,自然与人类没有穷尽、永恒不变的哲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

共10分)

5.(10分)(2017高二下·

宜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旬叶嘉莹:

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

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

酸酸臭臭的,很干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

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

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

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

叶嘉莹还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

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

让念书,也就念了。

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

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

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抓了起来。

3年后丈夫出狱,却性情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

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

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

诗是这样写的: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

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

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

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

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

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

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

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

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

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

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

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

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

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

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

叶嘉莹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记着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

“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

“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她这样回答: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讲课时,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

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它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

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

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

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相关链接】①叶嘉莹接受采访时说:

“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修养、学问和品格。

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难免对它们冷淡隔膜,这是很大的损失。

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

”②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婚后生活的重担和性情大变的丈夫使得叶嘉莹经常噩梦连连,甚至想要轻生,正是诗歌教会她宽容忍让并度过忧患。

B.大女儿和女婿双双遭遇车祸亡故,叶嘉莹强忍着悲痛为他们料理后事,正是诗歌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

C.叶嘉莹将诗歌作为她一生的追求,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把古典文化传达给青年,让他们能够理解。

D.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叶嘉莹从小接受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她认为圣贤之书,无须真正用心去读,大量阅读古典诗歌即可。

(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叶嘉莹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可生活中却缺乏自主选择权,从未真正恋爱过,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

B.现在的青年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认为是古典诗词里面有很多典故、很多历史背景,使得青年们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

C.在叶嘉莹的生活中,诗词不仅帮助她排解悲痛,而且给予她走出生死劫难的力量。

D.叶嘉莹能够走向古典文学研究之路,与家庭的熏陶、伯父的引导、恩师的鼓励分不开。

E.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她对学生的提问循循善诱,并告诉他们,学习古诗词对实际生活是有帮助的。

(3)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她早已解开这难题。

试结合文本探究叶嘉莹找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6题;

共13分)

6.(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好色而不淫(过分而失当) 

人穷则反本(贫穷)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B.右将军独下吏,当(应当)死 

圣君治国累世(清平国家) 

两家常折券弃责(债务)

C.厚币委质事楚(委托)争宠 

而心害之(忌妒)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

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扶持)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诚恳的样子)

7.(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两位日本大学生在聆听了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控诉后,心情沉重地说:

“这次在重庆耳濡目染了日本对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真相,深感日本年轻一代也有责任反省。

B.雨后山村的旖旎风光令诗人怡然自得,于是创作了那首出神入化的《山居秋暝》。

C.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孩子,给委内瑞拉总统查尔斯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因为每天早晨要起大早上学,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早晨的太阳了,他最大的梦想是让早晨的时间停下半小时。

D.对于这样一个初出道的青年学者,我们当然不能苛刻要求了,不能一言以蔽之,抓住他很多言论中的一句不十分正确的话就否认了他的主要方面。

8.(2分)(2019高三下·

河西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B.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他竟然当场勃然大怒,十分无礼地出言不逊,狠狠地损了我们一顿。

D.仪式感是闪烁在人性河道上的灯塔,它总是以它的精神内涵照彻混沌,点拨人心;

人类的卑微和伟大,常常是通过仪式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9.(2分)下列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

,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

①史载秦汉立乐府,但乐府的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始

②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词”

③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

④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

⑤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A.⑤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②⑤④ 

D.②①④③⑤ 

10.(2分)(2018高一上·

石嘴山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修禊”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

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11.(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4个字。

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①________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②________,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

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③________。

五、写作(共1题;

共5分)

12.(5分)(2017高三上·

肇东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2016年梦百合杯上,最后一局数子的时候,李世石已经知道自己输了。

但柯洁当时确实觉得自己输了,在那时做出了特别懊恼的样子,又是摇头,又是叹息。

这个样子,有可能导致李世石认为柯洁是故意的。

梦百合杯赞助商倪张根提议柯洁找李世石解释一下,否则对柯洁印象不好。

柯洁说“解释了印象也好不到哪去”。

你怎样看待“解释”这一事件呢?

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或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3-1、

3-2、

4-1、

4-2、

4-3、

5-1、

5-2、

5-3、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