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834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分子材料导论之-第五章-橡胶.ppt

第五章橡胶,5.1橡胶的发展历史,5.1.1橡胶的发现,天然橡胶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496年前,最早发现橡胶的是印第安人。

他们把这种从橡胶树伤口中流出来的白色的乳液叫做cau-uchu,含义是“流泪的树”。

法语字典中的橡胶caoutchouc就是从印第安语直接演变而成的。

在英语中,橡胶的名字rubber是1770年由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给它取的,因为他发现橡皮可以檫去铅笔的字迹。

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到达美洲:

一种能蹦几米高的球。

采集难,应用受地区限制。

1820年苏格兰化学家用石脑油融解胶乳。

天然橡胶,1839年由于橡胶硫化技术的发明,才使这种材料真正具有实用性。

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

产品价格高,性能差。

遇热时会变软发粘,遇冷时又会变硬,弹性也会变差,用途有限。

5.1.2橡胶的硫化,我国只有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等少数地区才适于种植橡胶。

1839年美国化学家,工程师古德意,受焦碳炼钢技术的启发,设想通过在生橡胶中混入其他元素来提高橡胶的性能。

在饱尝了失败的痛苦后,最后终于发现把生胶同硫黄混合在一起,然后在炉子上加热,就能得到一种不粘不脆,坚韧而有弹性的橡胶制品。

天然橡胶的性能虽然十分优异。

橡胶种植的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产量低,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1000t橡胶需要种300万株树,需要管理和种植人员5500人,投资达到1300美元/t。

如果能够人工合成呢?

研究工作得益于对天然橡胶的化学分析,发现它的主要成分是C5H8。

异戊二烯。

5.1.3橡胶合成的发展,过去的几千年间,人们所坐的车使用的一直是木制轮子,或者再在轮子周围加上金属轮辋。

1845年,英国工程师RW汤姆森在车轮周围套上一个合适的充气橡胶管,并获得了这项设备的专利,到了1890年,轮胎被正式用在自行车上,到了1895年,被用在各种老式汽车上。

5.1.3橡胶合成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于海上封锁,德国无法从国外进口于是开始着手合成橡胶的研究。

德国化学家得到了甲基橡胶。

德国大约生产了2500吨甲基橡胶。

尽管这种橡胶的耐压性能不理想,战后便被淘汰了,但它毕竟是第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合成橡胶。

1908年开始,列别捷夫1910年用乙醇生产丁二烯,于191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丁钠合成橡胶的工厂。

此后科学家们持续努力,各种橡胶陆续问世:

1928-1931,美国人纽兰德和卡罗瑟斯各自合成了氯丁橡胶,于1932年由美国杜邦公司投入工业生产。

1930-1934年,德国又合成了丁腈橡胶和丁苯橡胶。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天然橡胶的产地东南亚各国被日本控制。

战争需要,一些国家开始进行了合成天然橡胶的研究。

1954年,美国采用人工合成方法生产的天然橡胶。

从此橡胶工业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平均每吨合成橡胶的投资仅600美元。

至20世纪70年代,合成橡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量也开始超过天然橡胶。

至90年代,合成橡胶产量已占橡胶总产量的73%左右。

其中50%以上的橡胶用于轮胎工业。

20世纪60年代还出现了热塑性弹性体在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而在高温下又能像塑料一样塑化成型。

在鞋用材料中发展很快。

合成橡胶中也增加了丁基橡胶、顺丁橡胶、耐油、耐强腐蚀、耐辐射的特种橡胶。

5.1.4橡胶的用途,橡胶的弹性、柔软性、耐磨性、绝缘性和阻隔性都十分优良,用途十分广泛。

橡胶可用于:

O型圈和汽车门窗的密封条,传送带,马达皮带,自动扶梯把手、印刷用的胶辊、电缆电线的绝缘护套及劳保用品,防水建材,灌溉用胶管,雨衣、胶鞋、热水带、球类、玩具、胶粘剂、医用手套和输血管。

橡胶护弦的耐压实验,轮胎测试机,人字型橡胶运输带,橡胶油罐,5.2橡胶的基本知识,5.2.1橡胶弹性的由来,1)相对分子质量大2040万,也就是长度至少是直径的25万。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小PS、PVC铁丝团;顺丁二烯橡胶棉线团,3)分子的对称小、不易形成结晶结构,3,4-加成1,2-加成反式1,4-加成顺式1,4-加成,而异戊二烯则可形成四种不同的单体单元:

异戊二烯:

那么如何实现合成纯粹的顺聚异戊二烯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定向聚合,60年代,4)具有交联结构弹性得以表现。

硫与双键反应结果硫化,橡胶在拉伸应力消除后所以会恢复原来的尺寸,主要是由于熵函数的作用,这种弹性被称为熵弹性。

所谓“熵弹性”是指分子排列的混乱程度。

外力作用下,橡胶卷曲的分子被拉长,分子排列变规整,混乱度下降整个过程如同公共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的变化。

1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指的是其受力后的响应,如形变大小、形变的可逆性及抗破损性能等,这些响应可用一些基本的指标来表征。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1.1表征力学性能的基本指标,

(1)应变与应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所发生的变化称应变或形变,通常以单位长度(面积、体积)所发生的变化来表征。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同时,在其内部还会产生对抗外力的附加内力,以使材料保持原状,当外力消除后,内力就会使材料回复原状并自行逐步消除。

当外力与内力达到平衡时,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定义为应力。

材料受力方式不同,发生形变的方式亦不同,材料受力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i)简单拉伸(drawing):

材料受到一对垂直于材料截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拉伸应力=F/A0(A0为材料的起始截面积)拉伸应变(相对伸长率)e=(l-l0)/l0=Dl/l0,简单拉伸示意图,A0,l0,l,Dl,A,F,F,材料在拉伸作用下产生的形变称为拉伸应变,也称相对伸长率(e)。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ii)简单剪切(shearing)材料受到与截面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外力作用,使材料发生偏斜。

其偏斜角的正切值定义为剪切应变()。

A0,F,F,简单剪切示意图,剪切应变=tg剪切应力s=F/A0,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iii)均匀压缩(pressurizing)材料受到均匀压力压缩时发生的体积形变称压缩应变(V)。

A0,材料经压缩以后,体积由V0缩小为V,则压缩应变:

V=(V0-V)/V0=DV/V0,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材料受力方式除以上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弯曲和扭转。

(iv)弯曲(bending)对材料施加一弯曲力矩,使材料发生弯曲。

主要有两种形式:

F,一点弯曲(1-pointbending),F,三点弯曲(3-pointbending),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v)扭转(torsion):

对材料施加扭转力矩。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2)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

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

分别对应于以上三种材料受力和形变的基本类型的模量如下:

拉伸模量(杨氏模量)E:

E=/剪切模量(刚性模量)G:

G=s/体积模量(本体模量)B:

B=p/V,(3)硬度:

是衡量材料表面承受外界压力能力的一种指标。

(4)机械强度当材料所受的外力超过材料的承受能力时,材料就发生破坏。

机械强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i)抗张强度衡量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也称拉伸强度。

厚度d,宽度b,在规定试验温度、湿度和实验速度下,在标准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负荷,直至试样被拉断。

P,P,试样断裂前所受的最大负荷P与试样横截面积之比为抗张强度t:

t=P/bd,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ii)抗弯强度也称挠曲强度或弯曲强度。

抗弯强度的测定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施加一静止弯曲力矩,直至试样断裂。

设试验过程中最大的负荷为P,则抗弯强度f为:

f=1.5Pl0/bd2,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iii)冲击强度(impactstength)(i)冲击强度也称抗冲强度,定义为试样受冲击负荷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指标。

测定时基本方法与抗弯强度测定相似,但其作用力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

试样断裂时吸收的能量等于断裂时冲击头所做的功W,因此冲击强度为:

i=W/bd,冲击强度测定试验示意图,冲击头,以一定速度对试样实施冲击,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1.2玻璃态聚合物的屈服与断裂,玻璃态聚合物被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右图:

在曲线上有一个应力出现极大值的转折点B,叫屈服点,对应的应力称屈服应力(y);,在屈服点之前,应力与应变基本成正比(虎克弹性),经过屈服点后,即使应力不再增大,但应变仍保持一定的伸长;当材料继续被拉伸时,将发生断裂,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力称断裂应力(b),相应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eb)。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材料在屈服点之间发生的断裂称为脆性断裂;在屈服点后发生的断裂称为韧性断裂。

在屈服点后出现的较大应变即使在断裂前移去外力,也无法复原。

当如果将试样温度升到其Tg附近,形变又可完全复原,因此它在本质上仍属高弹形变,并非粘流形变,是由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所引起的。

强迫高弹形变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外力的作用下,玻璃态聚合物中本来被冻结的链段被强迫运动,使高分子链发生伸展,产生大的形变。

但由于聚合物仍处于玻璃态,当外力移去后,链段不能再运动,因此形变不能复原,只有当温度升至Tg附近,使链段运动解冻,形变才能复原。

这种大形变与高弹态的高弹形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由链段运动所引起。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1)材料硬而脆:

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仅发生较小的应变,并在屈服点之前发生断裂,具有高的模量和抗张强度,但受力呈脆性断裂,冲击强度较差。

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可将非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六类: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2)材料硬而强:

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附近断裂,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4)材料软而韧:

模量低,屈服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断裂强度较高,可用于要求形变较大的材料。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3)材料强而韧:

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较大,材料受力时,属韧性断裂。

以上三种聚合物由于强度较大,适于用做工程塑料。

(5)材料软而弱:

模量低,屈服强度低,中等断裂伸长率。

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

(6)材料弱而脆:

一般为低聚物,不能直接用做材料。

附:

强与弱从sb比较;硬与软从E(s/e)比较;脆与韧则主要从断裂伸长率比较。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根据聚合物应力应变曲线判定材料类型,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1.3晶态聚合物的拉伸,晶态聚合物在单向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未经拉伸的晶态聚合物中,其微晶排列是杂乱的,拉伸使得晶轴与外力方向不同的微晶熔化,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取向再重排结晶,使得取向在熔点以下不能复原,因之产生的形变也不能复原,但加热到熔点附近形变能复原,因此晶态聚合物的大形变本质上也属高弹性。

玻璃态和晶态聚合物的拉伸过程本质上都属高弹形变,但其产生高弹形变的温度范围不同,而且在玻璃态聚合物中拉伸只使分子链发生取向,而在晶态聚合物中拉伸伴随着聚集态的变化,包含结晶熔化、取向、再结晶。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1.4聚合物强度的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i)聚合物自身的结构:

主链中引入芳杂环,可增加链的刚性,分子链易于取向,强度增加;适度交联,有利于强度的提高。

(ii)结晶和取向:

结晶和取向可使分子链规整排列,增加强度,但结晶度过高,可导致抗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使材料变脆。

(iii)共聚和共混:

共聚和共混都可使聚合物综合两种以上均聚物的性能,可有目的地提高聚合物的性能。

(iv)材料复合:

聚合物的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