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2242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常识积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要冲;

突击、冲撞)-冲;

伙(伙伴、家伙)、夥(很多)-伙;

几(几案)、幾(几何)-几;

范(姓)、範(模范)-范;

筑(乐器名)、築(建筑)-筑;

沈(姓)、瀋(汁、沈阳)-沈

斗(dou3酒器、容器单位)、鬭(dou4斗争)-斗;

叶(xie2,同“協”,叶音、叶韵)、葉(树叶)-叶

升(容器单位,量器)、昇(太阳升起、升平、上升)、陞(升官、提升)-升;

第二节 

异体字 

P105

*参见第四章第四节《异体》P73

一、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例如:

貓-猫(义符不同) 

猿-猨(声符不同) 

畧-略(声符、义符的位置不同) 

岳-嶽(会意字,形声字) 

礮-砲-炮

从文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看,异体字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不同字形,即异形同词。

可见,汉字和汉语词的关系并非严格的一对一的关系。

二、异体字常见的类型(见上)

三、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

几个字形原本表示的是否为完全相同的一个词。

第一,有些字常被借用,但不是异体字。

1、寔:

止也,从宀是声。

因本义少用而常被借用表“实”的“确实”等义。

实(實):

富也,从宀贯声。

2、寘:

置也,从宀真声。

放置。

置:

赦也,从网直声。

赦免(本义)→弃置→安置→放置→设置→置办

第二,有些字表示的词有同源关系,使用上也有交叉,但不是异体字。

1、游:

水中移动。

不可写作“逰”。

逰:

行走。

可写作“游”。

2、獲:

猎取禽兽。

不写作“穫”。

穫:

收割谷物。

可写作“獲”。

第三,有些字表示的是不同的词,虽然文献中常混用,但不是异体字。

1、脩:

干肉;

与“修”通假。

修:

修饰、研究;

不用于表示“干肉”。

2、升:

容器单位,量器。

上升。

昇:

太阳升起、升平、上升

3、雕:

猛禽、彫饰、凋零 

彫(已淘汰):

彫饰、凋零。

凋:

凋零、凋敝。

4、紬:

chou2丝织品(异体字,淘汰);

chou1抽引、引出。

绸:

chou2丝织品。

四、异体字处理的两种标准:

广义(宽式)标准:

包括假借字。

狭义标准:

不包括假借字。

假借字不是异体字。

1955年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采用的是宽式的标准。

凭:

依几也。

或作凴。

——凭、凴互为异体字。

慿:

怒也,满也。

有时借表“凭”。

第三节 

同形字 

P109

一、什么是同形字:

1、同形字指字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即为不同的词造出形体结构相同的字。

姥:

mu31)“女老者”,老婆婆;

2)丈夫的母亲,婆婆。

lao3外祖母,姥姥。

2、区别:

1)同形字与异体字:

同形字是同字异词,异体字是异字同词。

2)同形字与假借字:

同形字是造字问题,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在创制新字时无意的偶合。

(字音大多不同)

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是有条件的。

假借:

指意义上毫无关系的词,只是由于语音上的联系而借用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意义的一种现象。

(请参考第四章第一节假借P61)

二、同形字的产生原因:

第一,分别造字,不谋而合:

铝:

lǜ 

1)铸铜器的原料;

2)错铜器,研磨。

lǚ一种化学原料。

饱:

1)新加坡:

指吃的包子。

2)中国:

指吃足了,吃饱了。

默:

原字形为“嘿”:

mo4“嘿则思。

” 

hei1叹词。

嘿(mo4)、嘿(hei1):

同形关系。

“默”的初始义:

犬暂逐人。

从犬黑声。

后假借为表示思考的“嘿”,而“嘿”字的这个词义后来消失。

“默”的初始义也消失。

默、嘿(mo4):

假借关系。

份:

bin1《说文》:

“份,文质备也。

从人分(bin)声。

《论语》曰:

‘文质份份。

’彬,古文份从彡、林。

林者,从焚省声。

”份:

形声字。

彬:

形声兼会意字。

份、彬:

异体关系。

fen4整体中的或分得的一部分。

份(bin1)、份(fen4):

椅:

yi1《说文》:

“椅,梓页。

从木奇声。

”《诗经·

小雅·

湛露》: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yi3桌椅的椅。

若:

择菜;

香草杜若。

炮:

pao2烧烤带毛的兽肉。

《诗经·

瓠叶》:

“有兔斯(白)首,火番之炮之。

pao4一种兵器。

以上二者为同形关系。

礮、砲、炮:

咳:

hai2《说文》:

“咳,小儿笑也。

孩,古咳从子。

”咳、孩:

ke2咳嗽。

《说文》:

“欬,屰气也。

从欠亥声。

”咳、欬:

hai叹词。

“咳,倒霉!

咳(hai2)、咳(ke2)、咳(hai):

第二,汉字趋简的变化造成字形变化和字形混同。

例如隶变(参见第二章第三节隶书P31)、简化(参见第四章第三节简化P71、第七章第一节繁简字P102)造成的同形字。

阅读古书时,要注意区别同形字。

尤其是《诗经》、《论语》等历史久远的古籍。

第四节 

假借字 

P111

*参见第四章第一节假借P61。

一、假借字的性质及研究目的:

假借是文字在记录词语时的一种借用,属于文字的使用问题。

研究假借字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借用的字表示的是哪个词,因此也是汉字和词的对应关系问题。

二、假借字的判断:

1、假借图示:

字 

a

A

(b)

B

1.用a字表示B词(“托事”)时,a是假借字。

例 

a字:

B词的假借字

 

A词:

a字的本义

(b)本字

B词:

a字的假借义

c字

C词

2.对a字而言,B是a的假借义。

(假借义指字义)

1

胡须

\

连词

3.对假借字a而言,b是本字。

当有b字时,称a通b。

2

跳蚤

早晨

4.假借条件之一:

A、B两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依声”)。

错综

何he4

负荷he4(借c字表示)

\ 

疑问代词he2

荷he2

2、判断一个字借用后表示的是哪个词:

第一,不能把某个字简单地看作就是某个词。

第二,假借的条件:

1、读音(指古音)相同或相近。

2)具有有力的旁证。

第三,在具体文章中,某字的本义和假借义都解释得通时,应认真分辨。

例如:

1、《论语·

先进》: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归:

假借为“馈”,祭也。

2、《左传·

昭公元年》:

“不靖其能,其谁从之。

鲁叔孙豹可谓能矣,请免之以靖能者。

靖:

本义为安抚、平定,假借为表彰。

注意错综的情况:

见上“荷”例。

第四,当一句话中某个字的意思,不好判断是某个词的引伸义还是某个字的假借义时,应当注意。

(参见第九章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古书对假借的注释:

1、以本字为训释词,直接说明一个字的假借义。

例:

棠棣》: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毛传:

“务,侮也。

2、读为、读曰:

说明本字和借字的关系,注音又释义。

格式:

假借字+读为、读曰+本字 

例:

《荀子·

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王念孙:

“生读为性。

3、读若、读如:

多用于注音,有时也说明假借字。

(格式同2)例:

《礼记·

儒行》:

“虽危,起居竟信其志。

”郑玄注:

“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4、明确指出假借关系:

《孟子公孙丑上》:

“以齐王,由反手也。

”《音义》云:

“由,义当作犹,古字借用耳。

第五节 

区别字 

P115

参见第四章第二节分化P67

一、什么是区别字:

由于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

原来的那个字叫本原字。

本原字

词义

区别字

代词

煮熟

日落

追求

皮衣

进献

手捧

缝隙

空闲

鸟兽的总称

捉拿

注意:

区别字不包括异体字(清代学者王筠的累增字即异体字)。

二、区别字的意义类型、功能

区别字产生的原由:

1)词义的引申 

2)字的借用。

区别字表示的意义:

1)本义 

2)引伸义 

3)假借义。

区别字表示的词:

1)本原词 

2)滋生词 

3)借表词

本义、引伸义:

就一个词的范围来说。

过:

罪过→过错 

题:

额头→题目

本原字、区别字:

表示的是两个词。

古文例字

原由

澭水暴益(本义)

引申

益:

增益(引伸义、滋生词)

溢:

溢出(本义、本原词)

飞鸟之景(引伸义),为常动也

景:

阳光(本义、本原词)

影:

影子(引伸义、滋生词)

若火之始然(本义)

假借

然:

代词(假借义、借表词)

燃:

燃烧(本义、本原词)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假借义)也

辟:

法度(本义、本原词)

避:

避开(假借义、借表词)

三、汉语滋生新词的两种重要类型:

1、音变构词:

读音变化,构成新词(参见第十章古汉语中词与词的意义关系)。

景jing3:

阳光——影ying3:

影子;

辟pi4:

法度——避bi4:

避开。

2、义变构词:

读音相同,意义虽有联系,但区别明显的也应视为新词。

例如(例句见教材):

增益——溢:

溢出;

代词——燃:

燃烧;

昏:

日落之时——婚:

结婚;

竟:

终了——境:

边境;

反:

翻转——返:

返回;

取:

拿——娶:

娶妻;

保:

保护——堡:

堡垒、小城;

左:

方位词——佐:

辅佐

四、复杂情况的辨析:

本字

文字的使用

兵器

戚→鏚

悲伤

\

戚→慼慽

慼(慽)

亲戚

送人的粮食或饲料

氣xi4

氣→食氣

食氣

云气

满足

猒、厭→饜

压迫

厭→壓

※考前辅导

简答题

1.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情况?

  答:

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三种变化:

  第一,两者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如“賣、遲、處”对应的简化字“卖、迟、处”。

  第二,原来的几个繁体字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简化后成了一个字。

比如“複”和“復”、“饑”和“飢”、“穫”和“獲”。

  第三,原来的几个繁体字在意义上没有关系,简化后成了一个字。

如:

后——後(简化为“后”)、發——髮(简化为“发”)、面——麵(简化为“面”)、谷——穀(简化为“谷”)、里——裏(简化后作“里”)、汇——彙匯(简化后作“汇”)。

  以上三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后两种。

汉字的简化,一方面是笔画减少,另一方面是汉字数量的减少。

汉字数量减少带来的后果是,原来用几个繁体字分别表示的几个词现在用一个字来表示,这样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有可能混淆几个不同的意思。

不光是有碍于阅读,对于深入了解古汉语词汇的面貌也增添了困难,所以对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应当有所了解。

  2.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表示词与字的什么关系?

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如果从文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看,异体字就是表示同一个词的几个不同的字形。

  3.异体字常见的字形结构类型有几种?

从字形结构看,异体字常见的类型有下面四种。

  第一,同为形声字,义符不同;

不同的义符在意义上往往相同或相近。

暖煖貓猫

  第二,同为形声字,声符不同。

綫線螾蚓猨猿綉繡

  第三,同为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相同,但位置不同。

鄰隣胷胸畧略稾稿

  第四,一个是会意字,一个是形声字。

如(会意字在前):

岳嶽邨村泪淚

  4.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在判定异体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在于要看几个不同的字形表示是不是一个词。

这里说的是不是一个词,是指几个字原本表示的是不是一个词,而不是指后来的借用或混用。

  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看,在确认异体字的时候,下面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有些字,在某一些意义上经常通用,后代的读音也相同,不能简单地看作异体字。

  第二,有一些字,在意义和读音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表示的词有同源关系,使用上也有交叉,但表示的毕竟还不是同一个词,所以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第三,几个字意思根本就没有关系,表示的是不同的词,虽然在文献中常常混用,

  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5.在对于异体字的具体处理是否可以采用两种标准?

在对于异体字的具体处理中,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标准。

1955年12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从语文政策等方面考虑,这个《整理表》采用了一个宽式的标准。

比如“憑”和“凴”,《整理表》是作异体字处理的,有的书把“凭、凴、憑”三个字都看作或异体字。

  6.什么是同形字?

同形字与所表示的词的关系与异体字有什么不同?

同形字是指字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也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同的字。

同形字与所表示的词的关系与异体字正相反,异体字是异字同词,同形字是同字异词。

  7.同形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同形字的产生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造字而造成字形混同。

或者说分别造字,不谋而合。

造一个新的字是为了表示一个新的词,在创制一个新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或无从想到)新造的字和旧有的另一个字在字形上会混同。

  第二,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包括字数的减少和每一个字笔画的减少),这种趋简的发展造成了字形的变化和字形的混同。

比如隶变之后,有些原来不同的字形就合成了一个。

  8.同形字和假借字有什么不同?

同形字和假借字的区别在于同形字是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新出现的同形字看作一个创制的新字也未尝不可,而假借字是把已有的某个字借过来使用。

一个是造字的问题,一个是字的借用问题,性质是不同的。

其次,汉字的假借是有条件的,借过来的那个字要和借以表示的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借用是“有选择”的,而同形字只是一种无意的偶合。

  9.判定假借字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判断假借的根本条件必须是读音(指古音)相同或相近。

  10.什么是区别字?

为什么这里把古今字称作区别字?

由于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原来的那个字称作本原字。

  11.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类型有三类:

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12.什么是本原词?

什么是滋生词?

什么是借表词?

一个字原本表示的词叫本原词。

由于词义的变化而生成的新词叫滋生词。

一个字借用后表示的词叫借表词。

  13.什么是同源词?

什么是同源字?

在古汉语词汇的研究中,把有共同语源的一组词叫做同源词,把用来记录一组同源词的几个形体不同的字叫同源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