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104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应急预案.docx

《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应急预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应急预案.docx

综合应急预案

常熟市欣鑫经纬编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目录

 

1总则

1.1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

1.2.2地方性法规、规章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1.2.3指导、参考文件

《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出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关于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的通知》(深府[2005]37号)等。

1.3遵循原则

重大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相互协助、加强合作的原则,确保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保护优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发生的满足预案启动标准的各类重大事故。

本预案在使用时,向上可作为本市城市应急救援体系支持文件,与本市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配合。

1.5预案管理

本企业负责制定、修改、更新本预案;负责本预案的修改记录,并负责发布本预案;负责对本预案的评审。

2分类与分级

2.1企业概况

2.1.1基本情况

深圳市***有限公司位于地处深圳市**区**街道***工业园*栋*楼。

总面积*****平方米;职工总数约***人左右。

生产**产品,企业法人代表**。

公司总机0755-********。

主要生产、贮存场所:

车间、仓库、危险品存放等场所。

主要生产设备、装置有:

回流焊、波峰焊、空压机等。

2.2分类

2.2.1事故类型

按照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要求,经调查和分析,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如下:

序号

类型

潜在险情

应急区域划分

1

火灾

办公区失火、车间失火、库房失火

以任何非可燃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2

机械事故

机械设备、设施伤害等

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3

伤亡事故

各类工伤事故等

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4

触电事故

各类触电伤害事故等

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5

危化品泄漏

抹机水、洗板水等危化品泄漏

以泄漏场所为应急区域范围

6

不可抗力自然灾害

地震、地表陷落、台风、暴雨等

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2.2.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规定: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fordangerouschemicals)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其中单元(unit)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本公司主要使用和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有抹机水、洗板水,储存量约0.3T左右;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小于储存场所规定的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3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企业事故原则上分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2.3.1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事态较复杂,对本单位范围内的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企业调度本单位有关部门就能够处理的事故。

2.3.2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事态复杂,对本单位范围以外的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调度本区域内有关部门统一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故。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应急指挥中心

3.1.1指挥中心组成

指挥中心是企业各类重大事故的最高指挥机构,由公司经理、安全主任、各部门主管等领导组成。

具体人员名单请查看附件一(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及联系电话)。

突发性事件(故)应急救援组织分工图

 

3.1.2指挥中心职责及分工

-总指挥

-启动和终止火灾应急预案;

-负责应急救援的决策和指挥;

-接到应急信号后,立即到达应急现场组织指挥与控制工作。

-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及其相关部门报告;

-接收安全主任和抢救组上报的撤离结果,决定是否需进一步寻找和采取救援措施;

-通报发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处理的进展情况;

-负责向到达事故现场的公安消防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灾情,并移交现场指挥权。

3.2应急联络组

-负责掌握、提供相应救援组织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

-负责通讯联络在紧急情况下的畅通;

-紧跟灭火组进行战斗,迅速准确地传达总指挥的命令,做好现场通讯工作;

-在指挥组领导下,负责与公安消防、医院、环保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联系,确保通信畅通;

-负责在抢救过程中的联络,搜集各组进展情况,随时向总指挥如实报告情况;

-在抢救过程中,负责传达总指挥的最新命令;

-引导消防车和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

-第一时间拔打110求援,同时立即按响消防警铃。

报警时必须讲清:

公司名称、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报警后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全厂所有电源。

3.3抢险救护组

-坚持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第一时间抢救受伤人员;

-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抢救公司重要财务或重要文件资料;

-收集担架和医用急救箱,撤离到安全地点,并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负责应急处理,参与制订排险、抢险方案;

-对受伤较重的人员,除进行现场急救外,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处理情况。

3.4灭火救援组

-根据警情,迅速正确组织出警,在指挥组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全公司所有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灭火。

-从最近处提取灭火器材赶赴火灾现场,并根据总指挥(或指挥组成员)的指令在消防队救援前展开灭火行动;

-积极投入灭火行动,并负责火灾现场的人员搜救工作;

-重点扑救具有爆炸可能性场所,切断火源,控制火灾蔓延(听到异响应立即撤退);

-随时向总指挥报告灭火、抢救进展情况;

-灭火器提供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为灭火组提供一切备用灭火器材;

-全力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扑救火灾;

-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5现场警戒组

-执行指挥中心命令,参与制订事故排险、抢险方案,组织落实相关的紧急措施;

-非办公时间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与负责人及消防队联系

-事故发生后,迅速拉好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控制现场秩序,防止个别人员因贪恋财物重回火场;

-随时听候指挥组领导的其他命令;

-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3.6应急疏散组

-紧急情况警报响起时指挥其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关掉所有机器和设备;

-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

-疏导现场员工按序从安全出口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并向总指挥报告;

-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救护进展情况(包括撤离人数、失踪人数和受伤人数等)。

-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4 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重大事故预案响应

重大事故由本单位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本单位各方面力量处置。

4.1.2特大事故预案响应

特大事故由本单位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本单位各方面力量处置的同时,报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门,请求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处置。

4.2响应程序

4.2.1接警和通知

4.2.1.1主要报警电话

1.安全主任电话:

请参阅附件一(应急组织机构成员联系电话)

2.应急总指挥电话:

请参阅附件一(应急组织机构成员联系电话)

3.医院急救电话:

120

4.公安消防部门:

110

4.2.1.2报警程序

1.企业员工或操作人员在发现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或立即拨打企业24小时报警电话,接报管理人员应立即去现场核实,并将核实后事故的大小和严重程度,及时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报告。

2.报警人员报警内容应包括

(1)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

(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等);

(3)有无人员伤亡;

(4)事故严重程度。

3.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指挥中心总指挥,由总指挥确定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指挥中心通过报警系统通知各应急救援组和企业内人员,让他们了解企业内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动员应急人员立即采取行动,并提醒其他无关人员采取进入安全避难地点、转移到安全地点或撤离企业等防护行动。

5.应急联络组要立即投入工作,保持企业内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组织的通讯联络畅通,同时,要保持与外部相关机构的联络的畅通。

6.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与火势的大小,决定是否下令组织现场救援及灭火行动,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消防、安监等政府部门)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情况危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直接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2.2指挥与控制

指挥中心决定全面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通知指挥中心人员和各应急救援组全部到位;根据事故的情况,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加强对事故现场救援和控制;并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隔离,对危险区域的人员迅速疏散;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4.2.3警报和紧急公告

应急联络组负责对外发布警报和紧急公告。

条件: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单位,并可能造成威胁时,经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批准,向周边企业、公众发出紧急公告。

方式:

宣传队采用广播、电话、走向街头等方式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

内容:

告知事故的性质、以保证公众和周边单位能够及时进行自我防护。

4.2.4通讯

建立在应急情况下的通讯系统,通讯畅通由应急联络组全面负责。

在应急行动中,所有直接参与或者支持应急行动的部门都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应急运行中维护自己的通讯设备,保持畅通,并保持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

2.准备必要时启动备用的通讯系统(如对讲机)。

4.2.5事态监测与评估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根据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必须及时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

监测采用相应的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设置合适的监测点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与事故发展态势,指挥中心对事态做出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指挥中心决定是否请求启动上级应急救援预案。

4.2.6公共关系

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向上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并明确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人员、内容及权限等。

4.2.7抢险救援

抢险救援是应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承担着救人、设备更换、设备维修等重要职责。

应急人员在到达现场进行救援时,应执行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展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应急救援行动优先原则。

应急人员赶到现场后,根据以上原则和事故的性质、事态发展等确定应急救援措施和步骤。

4.2.8警戒与治安

现场警戒组负责警戒和治安。

警戒人员接到通知后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立刻赶赴现场担任警戒工作,对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保证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员疏散等交通畅通,禁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2.9人员疏散与安置

4.2.9.1疏散

-疏散工作由应急疏散组组织实施,各部门管理人员从旁协助;

-首先疏散无关人员;

-接着是剩余工作人员的撤离,在撤离前,必须根据指示关闭所有的设备和设施;

-疏散按照确的疏散方法、疏散路线进行疏散,将疏散人员引导到安全区域。

4.2.9.2安置

-疏散的人员由应急疏散组负责安置到确定的安全区域,并负责被疏散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抢险救护组负责管理受灾害影响及被疏散的人员;

-抢险救护组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应急疏散组协助尽快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救治。

4.2.10医疗与卫生

-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和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情,采取不同的现场急救措施,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救治;

-抢险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急救,医护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相关伤害的救治要点,比如对于中毒、窒息、烧伤、触电等人员的现场急救方法。

4.3应急结束

4.3.1恢复现场

-事故现场的清理,抢修受损设备,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比如坍塌、窒息、中毒等二次事故,因此在恢复现场时指挥中心必须根据所发生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分析应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确保恢复现场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3.2应急结束

4.3.2.1应急终止条件:

-事故已得到控制,不会导致二次事故发生,或可能导致二次事故发生的隐患已经等到控制或者消除;

-没有被困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应急救援的参与人员;

4.3.2.2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结束后,企业已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应急可以终止时,由总指挥决定并宣布应急终止;

-扩大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结束,应由上级指挥中心,总指挥确认应急可以终止时,由指挥中心总指挥决定并宣布应急终止命令;

4.3.2.3应急结束后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吸取教训,写出事故报告,报送区安监局,上级主管等相关部门;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有关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及其他应移交的资料;

-写出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

4.3.2.4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部应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向全公司员工通报事故原因、处理结果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等;

-对较大的事故需要对媒体发布的,应由本公司指定发言人,通报事故信息。

4.3.2.5后期处置

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5 保障措施

5.1物资与装备

5.1.1管理要求

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由公司行政、生产等部门和安全负责人根据应急救援需要确定种类和数量,并由各保管部门或人员定期检查、维修与更新。

5.1.2范围

5.1.2.1灭火物资与装备

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由各使用部门维护保养,公共区域由行政人事部负责保养。

5.1.2.2急救物资与装备

医用急救箱有,由生产部管理。

5.1.2.3其他

手电筒,由生产部门保管。

5.2应急人员

本公司事故应急处理力量的人员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安全负责人、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义务消防队员组成,公司其他人员均是应急后备力量。

6 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应急人员的培训

6.1.1培训计划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应急管理人员和处置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本应急技能、扑救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明确培训人员、内容,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能力。

6.1.2培训方式

采取内培的方式开展培训。

6.1.3要求

培训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确保人员、时间和培训效果。

培训结束要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

6.2公众宣传教育

由安全负责人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助组织,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3预案演习

6.1演习时间:

每年3、4月份之间进行。

6.2演习方式:

桌面演习或现场模拟演习。

①“桌面演习”:

以会议方式在室内进行,参加人员包括公司火灾应急指挥小组、相关部门领导、安全负责人。

由安全负责人对演习情景、预案进行口头演习,口头演习结束后,由参加人员讨论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②“现场模拟演习”:

针对厂区着火,岗位人员如何报警、人员急救、紧急处理及现场恢复等。

6.3演习方案编制:

每次演习要编制演习方案,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预定演习过程、预期目的等。

6.4演习参加人员:

演习人员、观摩人员和评价人员。

6.5演习评审:

演习结束后,对演习组织情况和预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制订纠正措施予以完善。

6.6制定相应的演习计划,定期进行演练,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有效、迅速地开展,找出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6.7明确演习的周期、范围,检验各类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的执行任务的能力。

同时,要对演习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演习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解决。

7应急救援预案说明

本预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进行了指导性的说明,对于不同的事故可以通过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处理。

通过各种专项预案的补充、完善,构建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详情请参阅各附件)

8支持附件

组织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联系电话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常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电话

本单位平面布置图、消防设施布置图

各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说明

1.本预案为公司总体应急救援预案。

总体预案仅对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作指导性要求,在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时,需和相应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配合执行。

2.本预案的应急组织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设置,组成各应急部门,确定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数,明确负责人。

3.抢险救援、医疗与卫生等环节是减少事故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时应详细规定,要有针对性、可行性。

4.对于演习和培训的周期、内容、对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专门的演练、培训计划。

5.必须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置在确定的危险区域以外。

6.根据企业的状况变化,应急救援预案应及时修改完善,以保持其有效性,并进行演习检验。

 

附件一:

应急组织机构成员联系电话

序号

职能部门

姓名

电话

备注

1

总指挥

2

副总指挥

4

灭火行动组组长

5

抢险救护组组长

6

通讯联络组组长

7

现场警戒组组长

8

应急疏散组组长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序号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备注

1

消防

119

2

公安

110

3

医疗

120

4

交通

122

5

气象

121

6

电话查询

114

7

安监办

 

附件二

火灾应急预案

1.预防与预警

1.1危险源控制

1.1.1公司必须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交接班记录;

1.1.2对车间、仓库、宿舍等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1.1.3电源系统正确配置安装防雷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

1.1.4严格控制动火作业,厂区内严禁吸烟;

1.1.5电热用具专人负责管理。

1.2预警行动

1.2.1发现可能会产生火灾的隐患,立即排除;

1.2.2发生火情立即报告;

1.2.3扑灭初起火灾。

1.3信息报告与处置

1.3.1就地应急:

发现火情萌芽/初始阶段,该人员应大声呼叫,并立即使用就近灭火器材对火灾进行了扑救;如无法控制火势蔓延,应第一时间用手边通讯工具(手机、座机)向上级领导报告。

1.3.2紧急响应:

相关领导接到报警电话后,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义务消防队接到应急指令后必须马上集合待命/投入火灾的扑救。

1.3.3紧急增援:

如果火势较大,应急小组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请求当地消防队的增援。

1.3.4及时上报:

应急总指挥应根据现场火势的大小与人员伤亡情况,决定是否立即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情况危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直接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1.3.5火情失控时,应及时通知周边企业和居民,以便及时做好应急准备,对火情产生的大气污染,应通报环保部门,采取补救措施。

2.应急响应

2.1火灾处置

2.1.1接到报警后,各应急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听候总指挥(或现场最高负责人)的指令,决定是否采取救援措施,启动应急预案;

2.1.2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派人去路口接迎消防车辆;

2.1.3灭火救援组(义务消防队)接到火灾报警,应立即穿戴好阻燃服、防毒面罩等防护用品赶赴现场,提取附近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准备,听从总指挥统一安排部署;

2.1.4所有应急人员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现场。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本着“救人先于救火”的原则进行。

参与抢救的人员要勇敢、机智、沉着,做到紧张有序,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问题要及时上报指挥组

2.1.5电气设备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气设备电源,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进行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2.1.6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进行灭火。

2.2火灾的控制方法

2.2.1公司火灾类别

2.2.1.1固体火灾:

如纸箱、塑胶料、办公桌等可燃物。

2.2.1.2液体火灾:

如化学品和油类可燃物。

2.2.1.3带电体火灾:

各带电机械设备。

2.2.2火灾现场控制

2.2.2.1固体火灾扑救方法

-用灭火器向火区内喷ABC干粉灭火剂;

-向火区喷洒冷水;

-关闭门、窗来隔绝空气;

-扑打法救火;

-隔离可燃物。

2.3.3.2液体火灾扑救方法

-紧闭门窗或用密封的容器罩住燃烧位;

-向火区喷射大剂量泡沫灭火剂;

-气体燃烧时将气喉关闭即可,若无法关闭气喉则利用隔绝层将气和火苗隔开,待火熄灭后再关闭气喉;

-隔离可燃物;

-严禁用清水或沙子扑救。

2.3.3.3带电体火灾扑救方法

-利用隔绝空气办法灭火;

-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严禁用水灭火;

-隔离可燃物。

3.应急疏散

3.1当火情严重,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也为消防队提供良好的扑救环境,应急小组应及时下达紧急疏散令,命令一切无关人员紧急撤离现场。

3.2应急小组成员应赶赴现场,就地指挥分流人员疏散到指定地点,并及时报告应急组长,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3.3撤离注意事项:

3.3.1不得使用普通电梯;

3.3.2如有来访人员应告知其一起撤离;

3.3.3如因消防通道堵塞可另寻途径;

3.3.4所有员工直接前往集合地点,不要停留在洗手间、楼梯口或走廊内;

3.3.5疏散时要迅速,但不得狂奔或推挤他人,撤离时不要贪恋财物而重返火场;

3.3.6疏散组成员对所负责的楼层进行检查,确保无遗留人员和围困人员。

4.现场警戒和保护

4.1人员救治。

4.1.1抢险救护组应全力以赴,在火灾点寻找救护伤员,并及时救出火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