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0225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为什么这三个是,而这两个不是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

(板书:

长方体)

二、切物成形

这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个土豆入手研究,请看屏幕,老师先沿竖直方向切一刀,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示第一刀)

也就是说我们切出了一个平平的面。

板书:

换个方向再切一次。

又有什么变化?

(课件示第二刀)(多了一个面)。

只多了一个面吗?

(还有一条线)。

这条线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把两个面相交成的这条线叫棱。

像这样,再在上面切一刀,观察又有什么新变化?

(课件示第三刀)(又多了一个面和两条棱)。

还有吗?

(还有一个角)。

指一指你所说的角在哪里?

你观察的很仔细,其实,这是一个点,请大家数一数,这个点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

(三条)。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顶点。

顶点

刚才通过切土豆,我们认识了面、棱、顶点。

如果继续这样切下去,我们就得到一个?

(课件示长方体),看,得到了什么?

(长方体)

三、研究长方体特征

1、观察长方体

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数完了吗?

长方体有几个面?

棱呢?

顶点呢?

这6个面,怎么数的?

谁上来数一数?

生数后师总结:

上面和下面是相对的,左面和右面是相对的,前面和右面是相对的。

相对的面)

12条棱,怎么数的?

上来指一指。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先数左右方向的4条,这4条棱在位置上是(相对的),再数前后方向的4条,它们的位置(也是相对的),最后数上下方向的四条,也是?

我们把这样方向相同的棱称为相对的棱。

相对的棱)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棱?

每组几根?

(3组,每组4根)。

通过观察长方体,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我们继续从面、棱、顶点这三方面进一步来研究长方体。

2、研究面的特征

我们先来然是免得特征,仔细观察这6个面,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面都是什么图形?

都是长方形)

它们的大小有什么规律吗?

怎样才能知道大小都一样?

生动手验证。

3、搭框架研究棱的特征。

看,高楼大厦的建造,通常是以长方体框架做基础的。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建筑师,小组同学互相配合,用小棒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从中寻找长方体更多的奥秘。

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四种小棒,课件出示选料表,先在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要选择哪几种小棒,每种选几根,然后由组长领取小棒,开始动手吧,我们看哪个小组团结协作的好。

的,每种4根。

有没有选8厘米的?

为什么没有选8厘米的?

现在你发现棱有什么规律?

生答后板书: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同学们不但搭成了长方体框架,还有新发现,真了不起!

请你自豪的读一读你的发现。

4、认识直观图

如果我们画出一个长方体,会是什么样呢?

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课件示长方体三面图),和你想的一样吗?

你看到了几个面?

哪几个面?

另外三个呢?

看到了几条棱?

另外三条藏在哪里?

谁来指一指。

看不见的棱用虚线表示,现在,看不见的三个面也出现了。

(课件示长方体透视图)

把长方体画下来的时候,它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像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师总结:

这是画图时透视原理的结果,实际上它们都是长方形。

仔细看看这幅图,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

好,睁开眼睛。

如果我去掉一条棱,你能想像出它原来的样子吗?

再去掉三条呢?

想一想,最少保留几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

哪三条,谁上来指一指?

仔细观察,刚才他所指的这三条棱有什么特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般,把水平方向的这两条叫做长和宽,垂直方向的这条叫做高。

现在,谁来指一指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哪些棱的长度?

现在,把它竖起来,谁还能指出它的长宽高?

(生上台指教具的长宽高)

5、认识特殊长方体。

现在,我们让长方体变一变,课件演示。

你有什么发现?

(宽变短了,左右面变成正方形)。

这还是一个长方体吗?

长方体的也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试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也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四、自主探究正方体特征

看看这个长方体还可以怎么变?

变成了什么?

正方体)

思考:

正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又有什么关系呢?

结合图形,利用正方体学具,边观察,边讨论。

有结论了吗?

谁来分享你的发现。

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

都是正方形、完全相同)

棱有什么特征?

长度都相等)

那么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也就是说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都符合,所以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图形表示它们的关系。

用图形表示,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收获吗?

你们有收获就是我的收获。

课的开始看到的立体图形,这两个为什么不是长方体?

(课件展示课前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学情分析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方式,揭示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思维和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综合与实践活动大都是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操作等活动中再现知识,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极性很高,要达到使学生全体参与的目的,必须在活动中使每人都有活动的时间。

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采用分小组活动与全班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活动中品尝获得成功的乐趣。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效果分析

本课题内容主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使学生在活动者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上课之后本节课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做的较好

1.有效利用学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2、注重培养学习方法。

 

本课中,教师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

“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所谓探究,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数据、证明的过程。

这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一步一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也是本堂课的一大特点。

在教学中李老师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

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和内容安排上,有以下特点:

1、加强图形特征和关系的认识。

2、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平面展开图。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发展实践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评测设计

  一、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它们的面积( )。

3.长方体的12条棱,每相对的( )条棱算作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 )组。

4.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面积都(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

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棱长和是( )分米。

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其中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 )厘米

8、

(1)在下图这个长方体有()组面积相等的面。

7dm

5dm

8dm

(2)()面和()面的长是8dm,宽是5dm。

(3)()面和()面的长是8dm,宽是7dm。

二、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

( )

2.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6.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

三、解决问题

1.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2、用铁丝制作一个长3cm、宽20cm、高15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长15cm、宽10cm、高12cm。

这个长方体最大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

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m,宽50m,高20m,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后反思

这堂课注入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玩中学,从学中了解一种思想,让思想得到升华,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知道学数学真正的意义及乐趣,是把数学思想应用到生活中。

我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与同学或朋友中不断地讨论中对知识点或某个概念准确的认识,这才是学习的方式。

  在这次活动结束后,自己安静下来思索了一番,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比如活动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课堂的架构能力,在这次上课前,数学组的老师为我精心的磨课,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同时使我深刻地感觉到一堂好课是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对教学本质准确的把握,而这些都需要平时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对课堂一个组织的训练。

在课堂上学生会出很多问题,而在这堂好课中,学生对的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到位,学生也比较优秀,因此,整个课堂并没有出现错误,正是因为如此,无法体现老师在整堂课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听到老师的评价,感觉到学生的错误才是老师需要关注的地方,即使学生没有出现错误,作为老师应该想到各种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识点所存在的一些隐形的问题,对该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错误是需要老师平时对学生作业的积累。

所以错误是教师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标分析

一、课标中对单元内容的要求。

长方体和正方体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图形的认识”的内容。

《标准》在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是: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