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80046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建市政分析案例真题章节分类Word格式.docx

应采用挖补100mm的方法在进行找平,严格遵守“宁高勿低,宁刨勿补”的原则。

不妥之处:

项目部将施工组织设计分发给相关各方人员,以此作为技术交底并开始施工。

施工技术交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工序施工交底。

各种交底的文字记录,应有交底双方前任手续。

4.不妥之处:

各种交底的文字记录,应有交底双方签认手续。

 

(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基槽采用明挖法放坡开挖施工,基槽宽度为6.5m,开挖深度为5m,场地内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m,施工单位拟采用单排井点降水,井点的布置方式和降深等示意图如下:

施工单位组织基槽开挖、管道安装和土方回填三个施工队流水作业,并按I、II、III划分成三个施工,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绘制网络进度图如下:

1.指出降水井点布置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2.降水深度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3.网络进度图上有两个不符合逻辑的地方,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虚工作,让逻辑更合理。

4.计算本工程的总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

1.降水井点布置的不妥之处及正确的做法。

(1)不妥之处:

采用单排井点降水。

宜采用双排线状布置。

(2)不妥之处:

井点管布置的位置。

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槽)伤口边缘外1.0~1.5m。

(3)不妥之处:

井点自基坑(槽)端部的位置。

井点自基坑(槽)端部再延伸10~15m,以利降低水位。

2.降水深度不妥当。

降水深度应大于0.5m。

3.

4.本工程的总工期为25d,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⑧→⑨→⑩。

(三)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与A市政公司(简称A公司)签订管涵总承包合同,管涵总长800m,A公司将工程全部分包给B工程公司(简称B公司),并提取了5%的管理费。

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分包合同约定:

(1)出现争议后通过仲裁解决;

(2)B公司在施工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应赔偿A公司合同总价的0.5%作为补偿。

B公司采用放坡开挖基槽再施工管涵的施工方法。

施工期间A公司派驻现场安全员发现某段基槽土层松软,有失稳迹象。

随即要求B公司在此段基槽及时设置板桩临时支撑,但B公司以工期紧及现有板桩长度短为由,决定在基槽开挖2m深后再设置支撑,且加快基槽开挖施工进度,结果发生基槽局部坍塌,造成一名工人重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检查时,发现B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责令其停工。

A公司随后向B公司下达了终止分包合同通知书,B公司以合同经双方自愿签订为由诉讼至人民法院,要求A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1.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应出A公司和B公司分别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什么具体问题?

2.B公司处理软弱土层基槽做法违反规范中的什么规定?

3.法院是否应当受理B公司的诉讼?

为什么?

4.该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请说明法律依据。

5.该分包合同是否应当继续履行?

针对已完成工作量应当如何结算?

6.发生事故后B公司是否应当支付合同总价的0.5%作为补偿?

说明理由。

1.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映出A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

A公司不应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分包;

应当审核批准分包商编制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措施;

应当提供或验证必要的安全物资、工具、设施、设备;

应当确认分包商进场从业人员的资格。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映出B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

要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应认真贯彻执行工地的分部分项、分工种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在施工期间必须接受总包方的检查、督促和指导;

对各自所处的施工区域、作业环境、安全防护设施、操作设施设备、工具等必须认真管理,发生问题和隐患,立即停止施工,落实整改。

2.B公司处理软弱土层基槽做法违反规范中的“支撑应随着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开

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m”的规定。

3.法院不应当受理B公司的诉讼。

理由:

分包合同中约定出现争议后通过仲裁解决。

4.该分包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

A公司不应当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分包。

5.答:

该分包合同不应当继续履行。

针对已完成工作量应按实际已经完成工程量来结算。

6.发生事故后B公司不应该支付合同总价的0.5%作为补偿。

合同无效。

(四)

某项目部承接华北地区某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全长为2.5km,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

按设计要求,行道树为深根性的国槐,胸径为12~15cm。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国槐带土球移植,土球大小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在苗木运来之前挖好了树穴,树穴上大下小,上口径比下口径大15~20cm,树穴上口直径与土球直径接近,挖出的表土和底土混合均匀后放置一边备用。

事件二:

在挖树穴时发现,有3个树位处地表下0.6m处有页岩层,针对出现的问题,项目部与建设方口头协商后,将此3株树改为灌木型的黄杨桃。

事件三:

为保证树木成活,项目部在树木定植后第三天开始连续浇水三天,每天一次,浇水三次之间,中耕一次。

事件四:

施工完成后,项目部对栽植作了记录,作为验收资料,内容包括:

土壤特性、气象情况、环境条件、种植

位置、栽植后生长情况、种植数量以及种植工人和栽植单位与栽植者的姓名等。

1.指出事件一中项目部的做法错误之处,并改正。

2.分析事件二中项目部更改设计的原因,指出项目部和建设方口头协商做法的不妥之处,并纠正。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改正。

4.事件四中,验收还应补充哪些资料?

1.事件1中项目部做法的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

树穴上大下小,上口径比下口径大15~20cm。

挖种植穴、槽应垂直下挖,穴槽壁要平滑,树穴上下口径大小要一致。

树穴上口直径与土球直径接近。

树穴直径应较土球直径加大15~20cm,深度加大10~15cm。

(3)错误之处:

挖出的表土和底土混合均匀后放置一边备用。

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好土、坏土分别置放。

2.事件2中项目部更改设计的原因:

树位处地表下0.6m处由页岩,不符合深根性国槐成长所必需的最低限度土层厚度的要求。

项目部和建设方口头协商做法不妥之处:

口头协商。

应书面协商,并办理签字手续,双方加盖公章,由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方案。

3.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树木定植后第三天开始浇水。

树木定植后24h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头水、压水),水要浇透。

浇水三次之间,中耕一次。

浇水三次之间,都应中耕一次。

4.事件4中的验收资料还有:

栽植时间、栽植材料的质量、采取措施。

2013年案例

某市政供热管道工程,供回水温度为95℃~70℃,主体采用直埋敷设。

管线经过公共绿地和A公司厂院,A公司厂院建筑密集,空间狭窄。

供热管线局部需穿越道路,道路下面敷设有多种管道。

项目部拟在道路两侧个设臵一个工作坑,采用人工挖土顶管施工,先顶入DN1000mm混凝土管作为过路穿越套管,并在套管内并排敷设2根DN200mm保温供热管道(保温后的管道外径为320mm),穿越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及地下管线平面布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高于套管管底0.2m。

1.按照输送热媒和温度划分,本管道属于什么类型的供热管道?

2.顶管穿越时需要保护哪些建(构)筑物?

3.顶管穿越地下管线时应与什么单位联系?

4.根据现场条件,顶管应从哪一个工作坑出发?

5.顶管施工时是否需要降水?

写出顶管作业对地下水位要求。

6.本工程的工作坑土建施工时,应设置哪些主要安全设施?

1.本管道属于低温热水管网。

2.需要保护宿舍楼,办公楼,A公司围挡。

3.要与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中水水管四种管道的权属部门取得联系,指明管道的位置,设置标志。

4.应该由1号井向2号井顶进,原因是2号井附近存在宿舍楼和办公楼,如果后背墙定力过大,可能对建筑造成危

害。

5.需要,顶管施工需要将地下水位降到顶管底部标高以下0.5m。

6.施工工作坑时应设置作业区,设置硬质围挡,设置警示标志。

(二)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了一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管道为DN1200mm的混凝土管,合同价为1000万元,采用明挖开槽施工。

项目部进厂后立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拟将表层杂填土放坡挖除后再打设钢板桩,设臵两道水平钢支撑及型钢围檩,沟槽支护如下图所示。

沟槽拟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清槽后浇筑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直接从商品混凝土输送车上卸料到坑底。

在施工至下管工序时,发生了如下事件:

吊车支腿距沟槽边缘较近使沟槽局部变形过大,导致吊车倾覆;

正在吊装的混凝土管道掉入沟槽,导致一名施工人员重伤。

施工负责人立即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将吊车拖离现场,用了两天时间对沟槽进行清理加固,在这些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把事故和处理情况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1.根据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本工程属于小型、中型还是大型工程?

说明该工程规模类型的限定条件。

2.本沟槽开挖深度是多少?

3.用图中序号①~⑤及“→”表示支护体系施工和拆除的先后顺序。

4.指出施工组织设计中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5.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案例中的事故属哪类?

该事故的处理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1.属于中型工程,管径在0.8~1.5m或造价1000~3000万是中型工程。

2.开挖深度为5.6m。

3.施工顺序:

3—4—1—5—2

拆除顺序:

2—5—1—4—3

4.错误之处:

(1)沟槽拟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

(2)浇筑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直接从商品混凝土输送车上卸料到坑底。

改正方法:

针对

(1)在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200~300,停止机械开挖,用人工挖到设计标高。

针对

(2)从槽顶到槽底高度为5.6m,大于2m自由倾落高度,应该采用串筒、溜管、振动管槽下落,防止产生离

析。

5.属于一般事故。

事故处理的不妥之处:

(1)清理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把事故和处理情况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应该立即向相关部门上报安全事故。

(2)将吊车拖离现场,用了两天时间对沟渠进行清理加固。

正确做法应该妥善保管现场。

某市政公司承接了一项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绿化工程,在宽20m的路测绿化带建植草坪及花境。

现场内有一株古树,局部有杂草生长,栽植区土壤贫瘠,并有树根、石块、瓦片等。

栽植钱土壤样品经专业机构检测,有机质含量为1.5%,土壤PH值为7.0,通气空隙率为12%。

项目部组织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栽植前土壤准备,花境建植的施工方案拟定如下:

栽植前,在草坪和花卉栽植区内砍伐古树,深翻土壤达30cm,为提高土壤肥力,把杂草深翻入土。

之后,清除树根、石块、瓦片等垃圾,再补充农田土。

至松土层厚度不少于30cm。

栽植时,按设计要求放样,并依株行距逐行栽植:

为使植株稳定,花卉栽植深度比原苗圃栽植深5~10cm,栽后填土充分压实;

然后用大水漫灌草坪和花境。

施工验收在栽植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包括:

挖穴、换土、修剪、筑土堰、浇水等。

上级部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存在不妥之处,退回方案要求项目部修改。

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发现施工人员是施工企业临时招聘的,且缺少园林施工经验。

施工现场时有行人穿越。

1.施工方案中栽植前的土壤准备工作缺少哪些步骤?

2.施工方案(1)中有不妥的做法,指出错误并改正。

3.指出施工方案(2)中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花境的施工验收阶段不全,请补充。

5.针对现场监理发现的错误做法,项目部应如何改正。

1.根据植物习性改良土壤结构,调整酸碱度。

2.

(1)砍伐古树错误,移栽名树古木,须报城市政府绿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上级政府批准。

3.

(1)花卉栽植深度币原苗圃栽植深5~10cm错误,栽植深度应保持花苗原栽植深度。

(2)用大水漫灌草坪和花镜错误,应用细眼喷头浇足水分,待水沉后在浇一次。

4.定位放样、施肥、植株质量、栽植。

5.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同时现场设围挡。

(4)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针对一个施工项目编制网络计划图,下图是计划图的一部分:

局部网络计划表该网络计划图其余部分计划工作及持续时间见下表:

项目部对上述思路编制的网络计划图进一步检查时发现有一处错误:

C2工作必须在B2工作完成后,方可施工。

经调整后的网络计划图由监理工程师确认满足合同工期要求,最后在项目施工中实施。

A3工作施工时,由于施工单位设备事故延误了2天。

1.按背景资料给出的计划工作及持续时间表补全网络计划图的其余部分。

2.发现C2工作必须在B2工作完成后施工,网络计划图应如何修改?

3.给出最终确认的网络计划图的关键线路和工期。

4.A3工作(设备事故)延误的工期能否索赔?

说明理由

1.

2.

3.关键线路:

1—2—3—7—9—10,工期为23天。

4.不能索赔,设备故障属于施工方造成,故不能索赔。

2014案例

某公司承建一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全长3000m,穿过部分农田和水塘,需要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约定分部分项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幅度在15%以内时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工程量增幅大于15%时,超出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0.9倍计算;

工程量减幅大于15%时,减少后剩余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1.1倍计算。

项目部在路基正式压实前选取了200m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和压实方式,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检查时发现压路机碾压时先高后低,先快后慢,先静后振,由路基中心向边缘碾压,

技术负责人当即要求操作人员停止作业,并指出其错误要求改正。

路基施工期间,有块办理过征地手续的农田因补偿问题发生纠纷,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为此延误工期20

天,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工程竣工结算时,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量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工程量变化情况表

1.除确定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和压实方式外,试验段还应确定哪些技术参教?

2.分别指出事件一种压实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

4.分别计算事件三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的费用。

1.除确定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和压实方式外,试验段还应确定:

(1)路基预沉量值。

(2)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3)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2.错误之处:

压路机碾压时先高后低,先快后慢,先静后振,由路基中心向边缘碾压。

压路机碾压时应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静后振,由路基边缘向中心碾压。

3.施工单位的索赔成立,因办理征地手续的农田补偿问题发生纠纷导致施工无法进行,是由于外部环境影响引起的索赔,属于发包方原因,因此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期及工程机械停滞费用的索赔。

4.借土回填:

合同约定范围内(15%以内)的工程款为:

25000×

(1+15%)×

21=28750×

21=603750(元)

超过15%之后部分工程量的工程款为:

(30000-28750)×

21×

0.9=23625(元)

则借土回填的费用合计=603750+23625=627375(元)

抛石挤淤:

合同约定范围内(15%以内)的工程量为:

16000×

(1-15%)=13600>

12800

减少后剩余部分工程量的工程款为:

12800×

76×

1.1=1070080(元)

则抛石挤淤的费用=1070080(元)

某公司承建一埋地燃气管道工程,采用开槽埋管施工。

该工程网络计划工作的逻辑关系见表2-1:

项目部按表2-1绘制网络计划图如图2-1所示:

网络计划图中的E1、E2工作为土方回填和敷设警示带,管道沟槽回填土的部位划分为Ⅰ、Ⅱ、Ⅲ区,如图2-2所示:

回填土中有粗砂、碎石土、灰土可供选择。

1.根据表2-1补充完善图2-1所示的网络计划图(把图2-1绘制到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图2-2中△H的最小尺寸应为多少?

(单位以mm表示)

3.在供选择的土中,分别指出哪些不能用于Ⅰ、Ⅱ区的回填?

警示带应敷设在哪个区?

4.Ⅰ、Ⅱ、Ⅲ区应分别采用哪类压实方式?

5.图2-2中的Ⅰ、Ⅱ区回填土密实度最少应为多少?

2.本题考查回填质量应符合的规定,△H的最小尺寸应为500mm。

3.碎石土、灰土不能用于Ⅰ、Ⅱ区的回填,宜用原状土回填。

警示带应敷设在Ⅱ区(0.3~0.5m范围内)。

4.Ⅰ、Ⅱ区应采用人工压实;

Ⅲ区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管顶0.5m以内必须人工回填,0.5m以上可以小型机械压

实)

5.Ⅰ、Ⅱ区回填土密实度最少应为90%。

(三)

A公司承建一项DN400mm应急热力管线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高支架方式架设,利用波纹管补偿器进行热位移补

偿。

在进行图纸会审时,A公司技术负责人提出:

以前施工过钢筋混凝土中支架架设DN400mm管道的类似工程,其支

架配筋与本工程基本相同,故本工程支架的配筋可能偏少,请设计予以考虑。

设计人员现场答复:

将对支架进行复核,

在未回复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A公司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履行了报批手续后组织钢筋混凝土支架施工班组和管道安装班组进场施工。

设计对支架图纸复核后,发现配筋确有问题,此时部分支架已施工完成,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决定对支架进行加固

处理。

设计人员口头告知A公司加固处理方法,要求A公司按此方法加固即可。

钢筋混凝土支架施工完成后,支架施工班组通知安装班组进行安装。

安装班组在进行对口焊接时,发现部分管道与补偿器不同轴,且对口错边量较大。

经对支架进行复测,发现存在质

量缺陷(与支架加固无关),经处理合格。

1.列举图纸会审的组织单位和参加单位,指出会审后形成文件的名称。

2.针对支架加固处理,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

3.指出补偿器与管道不同轴及错边的危害。

4.安装班组应对支架的哪些项目进行复测?

1.

(1)图纸会审的组织单位是建设单位,参加单位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2)会审后形成文件的名称是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2.正确的变更程序是:

设计单位出据支架加固处理的变更图纸,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单,监理工程师签发变更指令,

施工单位按照指令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办理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审批手续。

如有重大变更,需原设计审核部门审

定后方可实施。

3.补偿器与管道不同轴及错边的危害有:

(1)管道产生附加应力,轻则使补偿器减弱补偿功能,重则使管道爆裂;

(2)管道不密封,出现介质泄漏。

(3)造成能源浪费。

4.安装班组应对支架进行复测的项目有:

(1)支架高程;

(2)支架中心点平面位置;

(3)支架的偏移方向;

(4)支架的偏移量。

某公司承建一座市政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9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T梁支座中心线距梁端600mm,T梁横断面如图所示:

项目部进场后,拟在桥位线路上现有城市次干道旁租地建设T梁预制场。

平面布置如图4-2所示,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2)预制台数量按预制工期120天,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天配置;

(3)在T梁预制施工时,现浇湿接缝钢筋不弯折。

两个相邻预制台座间要求具有宽度2cm的支模及作业空间;

(4)露天钢材堆场经整平碾压后表面铺砂厚50mm;

(5)由于该次干道位于城市郊区。

预制场用地范围采用高1.5m的松木桩挂网围炉。

监理审批预制场建设方案时,指出预制场围护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雨季导致现场堆放的钢绞线外包装腐烂破损,钢绞线堆放场处于潮湿状态;

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

1.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

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应设置多少个预制台座?

均需列式计算。

2.列式计算图4-2中预制台座的间距B和支撑梁的间距L。

(单位以m表示)

3.给出预制场围护的正确做法。

4.事件一种的钢绞线应如何存放。

5.事件二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

2015年真题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某公司中标北方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000m,道路结构与地下管线布置如图1所示:

施工单位位于农田,临近为城市绿地,土层以砂性粉土为主,不考虑施工降水,雨水方沟内断面2.2m×

1.5m,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度200mm,底板下混凝土垫层厚度100mm,雨水方沟位于南侧辅路下,排水方向为由东向西,

东段沟内底高程为-5.0m(地表层高程为±

0.0m),流水坡度为1.5‰,给水管道位于北侧人行道下,埋土深度为1m。

项目部对①辅路、②主路、③给水管道、④雨水方沟、⑤两侧人行道及隔离带,作为施工部署,依据各种管道高程以及平面位置对工程的施工顺序作了作了总全体安排。

施工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