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74893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糖尿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空腹尿糖定性检查连续3次以上出现阳性。

二、鉴别诊断

1、渴病(尿崩症)渴病多奇渴狂饮,饮水不止,一日断水可死亡;

尿量多,日排尿量少者2500ml,多者可达1万ml以上;

尿清如水,尿比重在1.010以下,尿糖阴性。

以上特点与消渴病不同。

2、一般口渴症 口渴症为一个临床症状。

各种外感病的高热过程中,或失血后,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津液耗损后,均可见明显的口渴多饮症状。

但一般随原发病的好转,口渴即能缓解或消失。

且尿糖、血糖检查呈阴性。

 

【中医辨证施治】  

1、燥热伤肺

证候 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气短乏力,神倦自汗,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五志过快,心火炽炎,移热于肺,或嗜食肥甘酒类,胃热正乘于肺,或下源肾水亏乏,不能制火,火势上浮乘肺,均可刑伐肺金,肺因燥热所伤而无力敷布津液,津液直行膀胱排泄而出,则溲多尿频;

津液不能上承,故口舌干燥,烦渴多饮;

壮火食气,燥热伤津耗气,故见气短乏力,神倦自汗;

舌红苔黄、脉洪数为燥热之象。

治法 清燥益阴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清燥救肺汤加减。

药用桑叶、生石膏、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人参、甘草。

方中桑叶苦甘寒清宣肺燥,生石膏辛甘寒清肺金燥热,二者合用清泻肺胃燥热,治其致病之源,且清中有宣,清中兼润,用为君药;

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同为臣药;

杏仁、枇杷叶味苦以泻肺气兼润肺燥,人参、甘草益气和中而培土生金,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用为使药。

诸药合用,甘凉滋润之中,肺胃燥热得以清宣,气阴得复。

(2)加减 烦渴甚者,加天花粉,石斛;

热甚而见呼气灼热,气息促急者,加黄芩、地骨皮、知母;

口干燥甚者,加生地、葛根、芦根等;

痰多加贝母、瓜蒌。

2、肺胃燥热

证候 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尿浊色黄,呼出气热,舌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积热于胃,胃热熏灼于肺,肺热伤津,津液耗伤,欲饮水自救,故烦渴引饮;

饮入虽多不能敷布全身,津液自趋下泄,加之肾失固摄,水谷精微从小便而出,故尿多而混黄;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胃热过盛则消谷善饥;

肺胃燥热上浮,故见呼出气热;

舌苔黄燥、脉洪大为燥热之象。

治法 清热生津。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药用生石膏、知母、人参、粳米、炙甘草。

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止渴除烦,用以为君;

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泄肺胃之火而润燥养液,用以为臣;

更加人参甘温补中益气,救阴滋燥而养生气之源,粳米、甘草调中和胃,培养津液之本,缓君臣药物之寒性,共以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兼以为使。

方中石膏与人参同有和,一清一补,清泻火热之中兼可益气养阴,治标而不忘固本扶正。

(2)加减 热甚,重用生石膏,可加黄连、酒大黄,量不宜大;

消谷甚,可适当加重甘草用量;

渴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冬、生地等。

3、脾胃气虚

证候 口渴欲饮,纳少便溏,神靡倦怠,消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燥热之邪本易伤气,或更兼治疗失当,过用大苦大寒之品,消渴未止,脾胃反伤,脾失健运,谷气下泄从大便出而便糖,津液不能上输,则口渴欲饮;

脾胃失健运之职,水谷不化精微而尽为糟粕,清阳精微不得实四肢布周身,则倦怠神靡,消瘦乏力;

气虚血弱则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七味白术散加减。

药用人参、炒白术、茯苓、木香、葛根、生甘草。

方中以人参甘温健脾益气为君;

以苦温之白术、甘淡之茯苓健脾祛湿为臣;

佐以木香行气助运,葛根升发清阳并助运化,止泻并可生津止渴;

甘草甘温调中为使。

全方合用,甘平益气健中并助运止泻,使清阳得升,精微得布,不寒不燥,无耗气伤阴之弊。

(2)加减 纳少便溏明显者,加山药、莲子肉、气虚甚者,人参加量,或加黄芪、五味子;

气阴两伤者,可加沙参、玉竹、黄精等。

4、湿热中阻

证候 口渴而不多饮,似饥而不欲多食,口苦粘腻,脘腹满闷,苔黄厚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 消渴日久,脾虚生湿化热,或新感湿邪,或饮食肥甘厚味生湿化热,湿热蕴结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浊湿不降。

气机不畅,则脘腹满闷;

脾气不升,不能运化津液上承,兼热伤津液,则口渴而不多饮;

热灼谷而湿滞中,则似饥而不欲食,口苦粘腻;

苔黄厚腻,脉濡缓为湿热中阻之象。

治法 清热化湿

(1)常用方 黄芩滑石汤加减。

药用黄芩、滑石、茯苓皮、猪苓、通草、大腹皮、白豆蔻仁。

  方中黄芩苦寒燥湿泄热,滑石甘淡寒以清热利湿,二者共为君药;

茯苓皮、猪苓、通草甘淡微寒利湿清热,共为臣药;

佐以辛湿之在大腹皮、白豆蔻以行气宽中、化湿消水。

上方寒温并用,清、化、利共施,则中焦阻滞之湿热得以分消,温燥苦寒互制偏性,无伤阴助热或伤阳助湿之弊。

  

(2)加减 热重而渴甚者,加天花粉、麦冬、葛根;

湿重满闷者,加藿香、砂仁、木香;

兼胸胁满闷,头晕目眩,喜太息等肝郁见症时,可加柴胡、枳实、白芍、葛根。

  5、肠燥伤阴

  证候 多食易饥,口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苔黄干燥,脉实有力。

  证候分析 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之品,胃中积热。

阳明燥热蕴结胃肠,耗灼津液,故口渴引饮;

津液既亏,肠道失润,则大便燥结不通;

胃热过盛致多食易饥,食滞胃肠,更耗津液,故大便干结,燥实结于里,苔黄而燥,脉实有力为热盛津伤,腑实内结之征。

  治法 滋阴通腑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增液承气汤加减。

药用玄参、麦冬、生地、生大黄、芒硝。

  方中玄参味甘咸微寒,壮水制火启肾水上承而通二便,麦冬、生地甘寒养阴润燥,三者合用有增水行舟、滋阴润肠之功,共用为主药;

辅以大黄清热泻火,荡涤肠胃糟粕,芒硝软坚以攻下,共为辅药。

合用奏增液润燥,泻热通腑之功。

  

(2)加减 燥渴甚,加生石膏、天花粉;

大便秘结用上药不下者,加重大黄、芒硝用量,便通即止。

  6、肝肾阴虚

  证候 尿频量多,浊稠如膏,腰膝酸软,目干而眩,耳鸣重听,肌肤干燥,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肝主升发、疏泄,肾主封藏,寓元阴元阳。

肝肾阴虚,肝疏泄过度,肾固摄失常,封藏失司,水谷精微直趋膀胱,故尿频尿多,浊稠如膏,多梦遗精;

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为肝所主,肝肾精亏则腰膝酸软无力,精血亏虚不能濡润清窍,故目干耳鸣;

水谷精微不能营贯于肌肤,故皮肤干燥而瘙痒;

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

  

(1)常用方 六味地黄丸。

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方中以甘微温之热地黄滋阴补肾为君;

山萸肉酸温补肾养肝,收涩精气,山药甘平补益脾且益肾坚阴,共为臣药,合君药以滋肾、养肝、益脾,切中本病病机;

以甘寒之泽泻、甘淡之茯苓、辛苦之丹皮,分清肾经虚火、脾经湿火、肝经郁火,共为佐使,以泻助补,清泻诸虚郁之火,以坚肾阴,固开合,与君臣合用,于泻中求补,补不助邪,相得益彰。

(2)加减 阴虚火旺甚者,加知母、黄柏;

骨蒸潮热者,加地骨皮、银柴胡,或鳖甲、龟甲;

多梦遗精者,加芡实、菟丝子、生龙骨、生牡蛎;

阴虚阳亢见头昏目眩、脉弦者,加生石决明、珍珠丹、牛膝;

阴虚肝旺见口干喜饮,易于急躁者,加生首乌、白芍、生地、玄参、天花粉。

7、阴阳两虚

证候 饮多溲多,尿频浊稠,咽干舌燥,面容憔悴,黧黑无华,畏寒肢冷,四末欠温,手足心热,或阳痿早泄,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弱。

证候分析 消渴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阴虚无以滋养则咽干舌燥,阴虚不能制阳则手足心热;

饮多溲多,尿频浊稠,为下元虚惫,真火不足,如釜底无火不能蒸化津液,致精微和水液下注引起;

阳虚无力温煦则畏寒肢冷、四末欠温,或阳痿早泄;

面色黧黑无华属肾气衰之象;

舌淡苔薄、脉沉细弱为阳虚火力微弱之征。

治法 养阴温阳。

(1)常用方 金匮肾气丸。

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熟附子、肉桂。

 本方以甘微温味厚之熟地滋补肾阴,用为君药;

山药补脾肾益精,山萸肉补肝肾固精,肉桂、附子气大热味辛温肾扶阳,共为臣药;

丹皮泻火行瘀,泽泻、茯苓利水泄浊,为佐使药。

诸药相伍,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水火得养,相得益彰,共成阴阳双补之代表方。

  

(2)加减 腰酸软甚,加杜仲、牛膝、续断;

畏寒怕冷者,加鹿茸、紫河车;

面容憔悴,黧黑无华者,加何首乌、枸杞子、骨碎补;

大便溏泄者,加补骨脂、益智仁

8、血瘀兼证:

证候:

上述各证型均可兼见血瘀证候,如面有瘀斑,肢体疼痛,麻木,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

证候分析:

气虚、阴虚、阳虚是导致血瘀的原因,血瘀是气虚、阴虚、阳虚、的后果。

瘀血阻滞经络,则见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甚至半身不遂;

阻滞清窍可见头痛,阻滞胸阳见胸痛;

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等是血瘀证的特有征象和客观指标。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桃红四物汤。

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红花、桃仁。

如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g;

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g全蝎3-5g。

9、阴阳欲绝: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

阴液极度耗损,故见皮肤于燥;

阴竭阳亡,而见神志淡漠,迟顿,木僵、嗜睡,甚至神识不清,气急深大,舌红于,脉微细欲绝为阴竭阳亡之症。

救阴回阳

生脉散加味。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回阳救逆;

麦冬、五味子敛阴生津,清热止渴。

若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g以回阳救逆;

可静脉滴注参脉液治疗。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中成药的选用必须适合该品种的证型,切忌盲目使用。

中成药建议选用无糖颗粒剂、胶囊剂、浓缩丸或片剂。

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等。

杞菊地黄丸,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等。

金匮肾气丸,用于肾虚水肿,腰酸腿软等。

同时,要注意非DM药物的选用以治疗兼证,如肠热便秘者选复方芦荟胶囊或新清宁,阴虚肠燥者选麻仁润肠丸,失眠者选安神补心丸或天王补心丹,易感冒者选玉屏风颗粒,心烦易怒者选丹栀逍遥丸。

中西复方制剂:

消渴丸,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作用,每10粒含格列苯脲(优降糖)2.5mg。

使用方法类似优降糖,适用于气阴两虚而血糖升高的T2DM患者。

2、针灸

2.1体针

DM患者进行针法治疗时要严格消毒,一般慎用灸法,以免引起烧灼伤。

针法调节血糖的常用处方有:

上消(肺热津伤)处方:

肺俞、脾俞、胰俞、尺泽、曲池、廉泉、承浆、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烦渴、口干加金津、玉液。

中消(胃热炽盛)处方:

脾俞、胃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庭、中脘、阴陵泉、曲池、合谷;

配穴,大便秘结加天枢、支沟。

下消(肾阴亏虚)处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

配穴,视物模糊加太冲、光明。

阴阳两虚处方:

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

2.2耳针

耳针、耳穴贴压以内分泌、肾上腺等穴位为主。

耳针疗法取穴胰、内分泌、肾上腺、缘中、三焦、肾、神门、心、肝,配穴偏上消者加肺、渴点;

偏中消者加脾、胃;

偏下消者加膀胱。

3、按摩

肥胖或超重DM患者可腹部按摩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水道等。

点穴减肥常取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也可推拿面颈部、胸背部、臀部、四肢等部位以摩、揿、揉、按、捏、拿、合、分、轻拍等手法。

【护理与调摄】

一、节饮食

节饮食在消渴病患者的调护中占首要地位。

首先,患者应制定合理的食谱。

对肥甘厚味、面食及过咸食物要严格节制,辛辣刺激食品亦应尽量避免食用。

基准,根据患者体重、活动量,确定患者饮食总量,合理分配脂肪、淀粉、蛋白质比例,同时注意进食规律,保证定时定量。

此外,应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二、调情志

患者宜经常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忌恼怒、郁闷、忧思,避免惊恐。

三、慎起居

帮助病人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计划。

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要节制房室,以养肾阴。

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外邪。

注意加强足部的护理,保证其清洁、温暖,润而不湿。

疗效评定

  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

2、好转∶临床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

诊疗方案

中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消渴病肾病分期参考丹麦学者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

早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期;

中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肾功能正常者;

晚期:

临床糖尿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者。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

【定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全身微血管病变之一,其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

是目前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阶段,多归属于中医“水肿”、“消渴”、“虚劳”的范畴,其病因多因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所致。

基本病机虚实夹杂,虚为气阴两虚,实为浊瘀互结。

【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史

2、肾小球滤过率(GRF)异常改变(早期高于正常值,以后逐渐减退;

可伴有肾脏肥大、蛋白尿)。

(二)病情分级标准

Ⅰ期: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可达正常的140%,肾小球和肾脏体积增大。

Ⅱ期:

GRF仍然可能高于正常,但表现为运动后的白蛋白尿。

Ⅲ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

特经性白蛋白尿、但降压治疗后可使尿蛋白排出减少。

GRF

正常或轻度下降。

Ⅳ期:

大量蛋白尿、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部分表现为镜下血尿、GRF

明显下降。

Ⅴ期:

终末期肾病:

GRF急剧下降,直至进入肾功能衰竭,严重高血压,因肾组织

严重受损、尿蛋白可能减少。

(三)鉴别诊断

DN具有糖尿病和肾病两种表现,结合实验室及病理检查,常可诊断明确。

确诊DN之前应除外其他肾脏疾病,必要时做肾穿刺病理检查。

(1)膜增生性肾炎和膜性肾病

与糖尿病并存者约占20%,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一步做肾脏组织活检加以鉴别:

TlDM病人在早期(6年以内)出现蛋白尿;

持续蛋白尿但无视网膜病变;

肾功能急剧恶化;

镜下血尿伴红细胞管型。

(2)功能性蛋白尿

剧烈运动、发热、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均可引起尿蛋白增加,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

【中西医分期防治】

(一)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Ⅲ期和Ⅳ期肾功能正常者)

中医辨证施治:

1.气阴两虚血瘀证

症状: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四肢困倦,气短懒言,平素易感,口燥咽干,五心烦

热,心烦失眠,或午后低热,尿频色黄,或有浮肿,或视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肤甲错,自汗、盗汗,尿频量多,口渴欲饮,大便偏干,舌苔薄黄或少苔,脉沉细或数。

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故尿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清窍失濡,故头晕梦多,手足心热,心悸不宁,舌体瘦薄,质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无力均为气阴两虚之征。

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补肾化瘀

参芪地黄汤、四君子汤加减

典型处方:

黄芪15~60g、党参15~30g(太子参、红参、西洋参可互换)、山药15~30g、

旱莲草15~30g、地黄10~30g、山茱萸10~15g、丹参15~30g、水蛭3~10g、法半夏10~15g、白术10~15g、茯苓15~30g、猪苓15~30g。

每日一剂,煎水服,也可用颗粒剂或小包装饮片。

2.阴阳两虚血瘀证

 症状: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有浮肿,阳萎早泄,妇女月经不调,或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凉,或视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肤甲错,大便时干时稀,舌体胖大,舌质暗淡,或暗红,有齿痕,舌苔白或黄腻,或灰腻,脉沉细无力。

(阴虚、阳虚是导致血瘀的原因,血瘀是、阴虚、阳虚、的后果)。

阴阳两虚久则血瘀,瘀血阻滞经络,则见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甚至半身不遂;

阻滞清窍可见头痛,阻滞胸阳见胸痛,舌淡苔薄、脉沉细弱为阳虚火力微弱之征

补肾培元、阴阳双补

金匮肾气丸、地黄饮子加减。

桂枝15~30g、炮附子15~30g、黄芪15~60g、党参15~30g(太子参、红参、西洋参可互换)、山药15~30g、地黄10~30g、山苵萸10~15g、丹参15~30g、水蛭3~10g、石斛15g、麦冬15g、茯苓15~30g、猪苓15~30g。

2.兼证

①兼湿热证:

头晕沉重,脘腹痞闷,四肢沉重,口中粘腻,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舌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滑、弦滑。

消渴日久,脾虚生湿化热,或新感湿邪,或饮食肥甘厚味生湿化热,湿热蕴结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浊湿不降。

热灼谷而湿滞中,,口苦粘腻;

清化湿热。

可配合四妙丸、二陈汤、平胃散等,可酌用陈皮15g、苍术6~15g、薏苡仁15~30g、法半夏9~12g、黄芩15g、栀子15g、石韦15~30g、萆薢12~15g。

②兼水湿证:

面目及肢体浮肿,或小便量少,四肢沉重,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水滑,脉弦滑,或沉。

,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面足水肿,甚则胸水、腹水;

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畏寒肢冷。

其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水滑,脉弦滑,或沉为兼水湿之候。

利水渗湿。

可配合五苓散、五皮饮等。

可酌用猪苓12~15g、茯苓12~15g、车前仁15~30g、大腹皮12~15g、桑白皮15~30g、冬瓜皮15~30g、石韦15~30g、桂枝15~30g。

③兼气滞证:

情志抑郁,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善太息,腹满痛得失气则舒,舌暗苔起沫,脉弦。

消渴日久,肝肾阴虚,肝气不疏,情志抑郁,肝经绕胁,故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善太息,腹满痛得失气则舒,其脉弦为气滞之候。

理气解郁。

配合四逆散、四磨汤、香苏散等。

可酌用香附9~12g、枳壳9~12g、厚朴9~12g、陈皮9~12g、荔枝核12~15g。

外治疗法:

可选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方药浴足,可选用穴位注射。

西医治疗原则:

①控制血糖:

积极控制血糖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期血糖控制的目标是:

HbAlc<6.5%,空腹血糖4.4~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降糖药物首选胰岛素及类似物,可加用非磺脲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

②控制血压: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者血压目标:

收缩压<125mmHg,舒张压<75mmHg。

可选用ACEI、ARB、CCB等。

③降脂治疗:

目标:

LDL-L<2.6mmol/L。

可选用他汀类降脂药。

④饮食治疗:

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每日摄入蛋白量应限制在0.8~1g/kg体重;

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宜限制在0.8g/kg体重以下,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如鱼、海产品、瘦肉、鸡肉、低脂奶制品、坚果和豆类。

⑤体力活动:

运动增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

建议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

(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期(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IV、V期肾功能不全者)

1.气阴两虚血瘀浊毒证

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腰膝酸软,四肢困倦,气短懒言,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心烦失眠,或午后低热,尿频色黄,或有浮肿,或视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肤甲错,或皮肤瘙痒,自汗、盗汗,尿频量多,口渴欲饮,或呕恶吐酸,脘腹胀满、纳呆、大便偏干,舌质黯,或舌暗红体瘦,舌苔薄黄或少苔,脉沉细或数。

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肾络瘀阻,精微渗漏。

肾主水,司开阖,糖尿病日久,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而致肾气虚损,固摄无权,开阖失司,开多阖少则尿频尿多,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

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气虚日久,血行不畅,久则血瘀,瘀阻脉络,胸脉痹阻则胸痛,肢体脉络痹阻则肢体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肤甲错,其舌质黯,或舌暗红体瘦,舌苔薄黄或少苔,脉沉细或数为气阴两虚血瘀浊毒证之候。

益气养阴、补肾化瘀、泄浊解毒

参芪地黄汤、四君子汤、苏叶黄连汤加减

黄芪15~60g、党参15~30g(太子参、红参、西洋参可互换)、山药15~30g、旱莲草15~30g、地黄10~30g、山苵萸10~15g、丹参15~30g、水蛭3~10g、法半夏10~15g、白术10~15g、茯苓15~30g、猪苓15~30g、大黄3~15g、黄连6~10g、苏叶10~15g。

每日一剂,煎水服,也可用颗粒或小包装饮片。

2.阴阳两虚血瘀浊毒证

神疲乏力,面色黧黑,气短懒言,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呕吐纳呆,腹胀,腰膝酸软冷痛,夜尿频多,或有浮肿,阳萎早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