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3156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7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性生殖系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是

A.盆底肌肉及筋膜的支托作用

B.膀胱和直肠的支托

C.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筋膜的支托

D.子宫四对韧带的作用

E.腹腔压力作用

教材所示,子宫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

6、关于子宫的解剖,下述哪项正确

A.成年女性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

B.成年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1:

2

C.子宫峡部的黏膜无周期性变化

D.子宫颈主要由平滑肌构成

E.成年妇女子宫颈管长约4~5cm【正确答案】:

A

成年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为2:

1,故B错。

子宫峡部的黏膜是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的,故C错。

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故D错。

成年妇女子宫颈管长约2.5~3cm,故E错。

二、B

1、A.骨盆漏斗韧带

C.二者皆有

D.二者皆无

<

1>

、一端起于子宫颈的是

一端起于子宫颈的是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

是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2>

、一端起于卵巢的是

骨盆漏斗韧带一端连于卵巢,另一端连于盆壁;

卵巢固有韧带一端连于卵巢,另一端连于子宫宫角。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考虑黄体萎缩不全,诊断性刮宫时间应在

A.月经干净后第5天

B.月经第5天

C.月经来潮24小时内

D.月经来潮12小时内

E.随时刮宫

确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有排卵型或无排卵型,正常时子宫内膜在月经第2—4日应完全脱落,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由于黄体萎缩不全(萎缩期长达7日以上),临床上可见月经淋漓不断和持续时间过长;

月经来潮第5日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仍为分泌晚期宫内膜。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在月经来潮时12小时内刮宫,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为增殖期改变,因卵巢无排卵,无黄体激素作用,子宫内膜不发生分泌期变化。

2、呈典型羊齿叶状结晶的宫颈黏液。

在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月经来潮的多少天时出现

A.7~8天

B.9~10天

C.13~14天

D.18~20天

E.23~25天

在雌激素影响下,羊齿状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天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典型。

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拉丝度差,结晶逐渐模糊。

本题问的是“呈典型羊齿叶状结晶”,所以应该是排卵期,即月经周期的第13~14天。

若整个月经周期中一直呈现羊齿叶状结晶,则代表无排卵。

3、了解已婚妇女子宫内膜周期变化的主要方法是

A.基础体温测定

B.性激素测定

C.诊断性刮宫

D.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E.阴道脱落细胞涂片

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其目的是刮取宫腔内容物作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若同时疑有宫颈管病时,需对宫颈管及宫腔分步进行刮宫,称分段刮宫。

适应证

1、子宫异常出血或阴道排液,疑为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管癌者。

2、月经失调,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闭经。

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

3、不孕症,需了解有无排卵或疑有宫内膜结核者。

4、因宫腔内有组织残留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多量出血时,刮宫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止血效果。

4、女性血中雌激素主要是与

A.硫酸盐结合

B.葡萄糖醛酸盐结合

C.α球蛋白结合

D.β球蛋白结合

雄性激素和雌激素主要与肝合成的一种β球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旧称睾酮-雌激素结合球蛋白(TEBG).

5、雌孕激素对下丘脑及腺垂体的反馈机制.正确的是

A.雌激素——负反馈,孕激素——正反馈

B.雌激素——正反馈,孕激素——负反馈

C.雌激素——负反馈,孕激素——负反馈

D.雌激素——正、负反馈,孕激素——负反馈

E.雌激素——正、负反馈,孕激素——正反馈

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正负反馈作用,孕激素只有负反馈作用。

当雌激素浓度低于200pg/ml时,产生负反馈,

当雌激素浓度≥于200pg/ml时,产生正反馈。

雌激素——正、负反馈,孕激素——负反馈的表现分别正反馈:

排卵前一天左右,随卵泡发育成熟,分泌的雌激素大大增加,血中雌激素浓度达高峰,高浓度的雌激素可增强下丘脑、腺垂体分泌GnRH和FSH、LH,尤以LH分泌增加明显,诱导排卵前LH峰出现,称雌激素的中枢正反馈效应意义:

LH峰是排卵发生的关键因素,故雌激素的正反馈效应在于诱导LH峰的出现,使成熟卵泡排卵。

负反馈:

黄体期孕激素与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将协同对下丘脑及垂体起负反馈作用。

排出的卵子如未受精,黄体即退化,孕激素及雌激素的分泌随之渐减少,导致子宫内膜的退化剥落,月经来潮。

下丘脑、垂体因卵巢激素浓度的下降而不再受抑制,于是一个新的性周期又从此开始。

6、受精卵应着床在子宫内膜的

A.增生晚期

B.分泌早期

C.分泌晚期

D.有蜕膜反应的子宫内膜

E.月经前期

约在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分泌期中期:

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

所以,按照7版教材,最准确的答案应该是于分泌期中期受精卵开始着床。

7、雌孕激素的周期变化为

A.雌激素在排卵前形成第二高峰

B.雌激素在月经后第7~8天形成第一高峰

C.排卵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D.孕激素在排卵后7~8天达高峰

E.孕激素在月经周期中形成两个高峰

1.雌激素:

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第二高峰较平坦,峰的均值低于第一高峰。

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2.孕激素:

于排卵后孕激素的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

8、月经血不凝的原因是

A.先凝固后纤溶

B.缺乏凝血因子

C.月经毒素抑制凝血

D.肝素的作用

E.以上均不是

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这是由于纤维蛋白溶解所致。

经血在刚离开血液循环后是凝固的,但开始剥脱的于富内膜中含有较多的激活剂,它能激活混入月经血甲的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裂解为流动的降解严物,而使月经血变成液体状态。

月经血不凝固不仅局限十冒腔内,宫颈粘液也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因而经血不凝是由于凝血及血栓溶解两个系统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但如果血流得比较急,子宫中抗凝物质相对不足时,就会有血块流出。

9、正常妇女排卵的时间一般在

A.两次月经中间

B.下次月经来潮前12天左右

C.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D.本次月经干净后14天左右

E.本次月经来潮后14天左右

正常妇女排卵的时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10、正常的阴道菌群中占优势的是

A.乳酸杆菌

B.棒状杆菌

C.大肠杆菌

D.类杆菌

E.梭状杆菌

乳酸杆菌是正常阴道中的优势菌群,它能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

第三单元妊娠生理

1、受精卵经3~4天的细胞反复分裂成桑椹胚而进入宫腔,在什么条件下适合着床

A.受精后7~8天囊胚期,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晚期

B.子宫内膜出现明显的蜕膜反应

C.排卵后5~6天的子宫内膜

D.受精卵的透明带尚存在时

E.子宫内膜分泌期,着床在致密层

2、关于胎盘产生的胎盘生乳寨。

正确的是

A.是一种甾体激素

B.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产生

C.随妊娠进展及胎盘增大,其分泌量逐渐减少

D.是促进胎儿发育的重要“代谢调节因子”

人胎盘生乳素(humanplacentallactogen,HPL):

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不含糖分子的单链多肽激素,有19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2279。

于妊娠5~6周放免法可在母血浆中测出HPL,随妊娠进展和胎盘逐渐增大,其分泌量持续增加,至妊娠34~36周达高峰(母血为5~15ml/L,羊水为0.55mg/L),并维持至分娩。

HPL在体内半衰期为22分钟,HPL值于产后迅速下降,产后7小时即测不出。

主要功能有:

①与胰岛素、肾上腺皮量激素协同作用于乳腺腺泡,促进腺泡发育,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白蛋白、乳酪蛋白、乳珠蛋白,为产后泌乳做准备;

②有促胰岛素生成作用,使母血胰岛素值增高,增加蛋白质合成;

③通过脂解作用提高非酯化脂肪酸、甘油浓度,以非酯化脂肪酸作为能源,抑制对葡萄糖的摄取,使多余葡萄糖运送胎儿,成为胎儿的主要能源,也成为蛋白合成的能源来源。

因此,HPL是通过母体促进胎儿发育的重要“代谢调节因子”

3、妊娠38周正常妊娠的羊水量约为

A.500ml以下

B.500~800m1

C.1000ml

D.1200ml

E.1500ml

妊娠各时期羊水量的正常值:

妊娠8周5~10ml

10周约30ml

20周约400ml

38周约1000ml

40周约800ml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

A.使绒毛发生水泡样变

B.刺激毛发生长

C.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D.刺激雌激素分泌

E.维持妊娠黄体

E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郎罕氏细胞产生,所以它的分泌大致与郎罕氏细胞的发育和消退相平行。

早在停经35天时,就能在尿中出现,第45天尿中激素浓度上升,停经60天时达到最高峰。

维持1周后下降,至妊娠9个月时降至最低限度,一直维持到分娩。

产后4~5天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消失。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使黄体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能刺激雌性或雄性动物的性腺活动

5、卵子受精是在输卵管的

A.间质部

B.峡部

C.内侧1/4处

D.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E.伞部

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人输卵管内,停留在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等待受精。

6、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

1、A.黑格征

B.蜕膜斑

C.蒙氏结节

D.(Braxton)Hicks收缩

E.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乳晕着色。

乳晕上肥大皮脂腺形成小隆起

、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

3>

、妊娠时卵巢表面呈现小而散在的不规则红色突起

4>

、目前多数人同意的围生期概念是

A.妊娠20周~产后28天

B.妊娠28周~产后28天

C.妊娠28周~产后7天

D.妊娠24周~产后14天

E.妊娠24周~产后7天

5>

、孕妇尿妊娠试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一般是在末次月经后的

A.31~40天

B.41~50天

C.51~60天

D.61~70天

6>

、关于胎心音,正确的是

A.妊娠18~20周时可经孕妇腹壁听到

B.为单音响

C.妊娠24周以后,在胎儿肢体侧听得最清楚

D.多伴有杂音

E.胎心率与孕妇心率近似

7>

、一般自觉胎动开始于

A.妊12~l4周

B.妊18~20周

C.妊24~28周

D.妊30~32周

第四单元妊娠诊断

1、目前多数人同意的围生期概念是

围生期:

目前国际标准为孕期满28周到出生后7天

2、孕妇尿妊娠试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一般是在末次月经后的

新版教材中规定:

孕妇尿妊娠试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一般是在末次月经后的41~50天,31~40天的时候尿妊娠试验一般是阴性的。

3、关于胎心音,正确的是

教材中的描述为:

与妊娠10周应用Dopple可听到胎心音,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心音。

胎儿心音呈双音,故B错。

妊娠24周以后,应在胎背所在侧听得最清楚,故C错。

可有杂音,但本题D答案多伴有杂音,不正确。

胎心率速度较快,每分钟120-160次。

显然“与孕妇心率近似”是错误的,E错误。

4、一般自觉胎动开始于

一般初产妇自觉胎动的时间为妊娠18~20周,个别经产妇可在妊娠16周自觉胎动。

第五单元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

1、在孕妇腹壁上听诊,与母体心率一致的音响是

A.胎心音

B.脐带杂音

C.子宫杂音

D.胎动音

E.以上都不对

与母体心率一致的有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与胎儿心率一致的是脐带杂音

2、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5cm时,还应测量

A.出口前矢状径

B.出口后矢状径

C.对角径

D.坐骨棘间径

E.耻骨弓角度

坐骨结节间径小于正常值时,应加测后矢状径。

若出口后矢状径值不小,可以弥补坐骨结节间径值稍小。

出口后矢状径值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

15cm时,表明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1、A.体重

B.末次月经第一天

C.早孕反应

D.初觉胎动

E.腹围

、作为推算预产期的根据

B

、判断孕妇体内有无隐性水肿

妊娠期水肿可分为凹陷性水肿和隐性水肿,凹陷性水肿易被发现,表现为在身体水肿部位用手指按压皮肤后,局部可出现凹陷,需经过较长时间,凹陷才能消失。

隐性水肿则无按压后出现凹陷的现象,而表现为体重的超重增加(体重增加>0.5kg/周),排除巨大儿、多胎及羊水过多等因素后,就应考虑隐性水肿。

、妊娠18周末时

第六单元正常分娩

1、枕前位胎头俯屈后继续下降的径线是

A.枕额径

B.枕下前囟径

C.枕颏径

D.双顶径

E.双颞径

2、主要的产力是

A.腹肌收缩力

B.肛肌收缩力

C.膈肌收缩力

D.圆韧带收缩力

E.子宫收缩力

3、关于第三产程的处理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胎儿娩出后即按摩子宫壁娩出胎盘

B.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C.阴道流血量超过150ml时尽快娩出胎盘

D.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经一般处理无效应人工剥离胎盘

E.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可在胎肩娩出时静脉注射缩宫素

正确处理胎盘娩出,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接产着不应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时用力按摩,下压宫底并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

E答案的说法是正确的,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在胎肩娩出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可以减少产后出血。

4、临产后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

A.外阴膨隆

B.胎头拨露

C.胎头着冠

D.肛门括约肌松弛

E.宫口开大10cm【正确答案】:

第二产程指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因此,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宫口开全,即宫口开大10cm。

5、妊娠足月下列各种胎先露哪个可能自阴道分娩

A.肩右后

B.颏左后

C.枕左后

D.肩左后

E.颏右后

肩先露、颏后位、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初产妇混合臀位或足位,均应考虑剖宫产术,不能经阴道分娩。

故答案只能选择C。

枕后位可以通过阴道助产而经阴道分娩。

6、孕妇的坐骨结节间径明显增宽,最常见于

A.均小骨盆

B.单纯扁平骨盆

C.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D.骨软化症骨盆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由于坐骨结节外翻,耻骨弓角度增大,骨盆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变宽。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由于童年患佝偻病骨骼软化使骨盆变形,骶岬被压向前,骨盆入口前后径明显缩短,由于髂骨外展,使髂棘间径等于或大于髂嵴间径;

由于坐骨结节外翻,使耻骨弓角度增大,骨盆出口横径变宽.

7、产后胎盘附着面的子宫内膜完全愈合的时间是

A.2周

B.4周

C.5周

D.6周

E.0周

约于产后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8、枕左前位分娩。

胎头产瘤应出现在哪一部位

A.头顶部

B.前囟偏左

C.后囟偏左

D.后囟偏右

E.额部

在分娩过程中,当胎头抵达母体骨盆底时,胎头受压颅骨互相重叠逐渐变形,其中在胎头位于母体骨盆最前面的部分受压最大,局部的血液循环受影响,发生水肿,容易形成产瘤。

该患儿为枕左前,因此胎儿枕骨位于母体骨盆左前方,这样可以推断出,患儿位于母体骨盆最前方的部位为患儿后囟门偏右的部分,此处容易发生产瘤

9、初产妇开始保护会阴的时机是

A.宫口开全后阴道口见胎头时

B.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C.胎头着冠时

D.胎头开始仰伸时

E.胎肩娩出前后

七版教材描述:

当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

10、初产妇第一产程用温肥皂水灌肠的指征是

A.胎膜早破

B.阴道流血

C.先露部未衔接

D.宫口扩张不超过4cm

E.胎位异常

若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加速产程进展。

11、观察产程主要看

A.产妇一般情况

B.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

C.胎儿

D.胎位

E.羊水有无变混

12、正常的子宫生理缩复环是

A.位于子宫下段

B.腹壁多能见到

C.若达脐平已为病理

D.由局部肌纤维收缩所形成

E.缩复环有局限性压痛

13、头产式时,胎头的内旋转是使儿头的矢状缝适应

A.骨盆入口径线

B.中骨盆径线

C.骨盆出口径线

D.骨盆入口及中骨盆径线

E.中骨盆与出口前后径线

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

14、枕左前位,足月胎儿双肩径即将进入骨盆最小平面时,胎头的位置是

A.LOA

B.LOT

C.LOP

D.ROA

E.ROT

足月胎儿双肩径即将进入骨盆最小平面时,此时胎头的动作是复位,即又回到原来的枕左前位的位置,答案选A。

15、枕前位胎头俯屈后继续下降的径线是

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图51)。

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衔接,由于枕额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儿枕骨在骨盆前方。

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小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若初产妇分娩已开始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无头盆不称。

胎头径线主要有四条:

①双顶径:

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3cm.临床上常以B型超声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

②枕额径:

又称前后径,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3cm,以此径衔接;

③枕下前囟径:

又称小斜径,为前囱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5cm,胎头以此径通过产道;

④枕颏径:

又称大斜径,为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3.3cm.

16、主要的产力是

子宫收缩力:

(简称宫缩)子宫收缩力是主要的产力,它具有以下特性(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性)

二、A2

1、初孕妇,末次月经第l天为4月21日。

持续6天,于12月29日就诊。

腹部检查:

子宫底在剑突下2横指,枕右前位;

胎心l40次/分.血压16/10.3kPA.,尿蛋白(-),本病例现在是

A.妊娠满35周,子宫底高度符合正常情况

B.妊娠满36周,子宫底高度低于正常

C.妊娠满36周,子宫底高度符合正常情况

D.妊娠满36周,子宫底高度高于正常

E.妊娠满37周,子宫底高度高于正常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