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2232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至少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对防灾减灾的思想认识。

尽量教育每一个人懂得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提倡低碳生活,这样才能阻止像乱砍滥伐、破坏植被,违背科学、胡修乱建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灾害,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二是必须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和日常工程活动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一方面,规划要考虑区域地质灾害情况,尽量选择稳定、安全的区域,避开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侵袭的区域。

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要及时采取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三是积极地应对。

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对自然灾害有充足的了解,明白自己的辖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灾害,并针对这些灾害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要认真总结近年严重洪涝灾害的教训,在全面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特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不断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及时捕捉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组织群众避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只有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用行动战胜自然灾害。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后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就是对这些经验纲领性的总结。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国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为之做出贡献。

这也是人人奉献,众志成城,既保小我,又利大我的社会公德。

概括成功的经验,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十个字去做:

1.学:

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

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

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

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5.报:

即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

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抗:

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召唤群众,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

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和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

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

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

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保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相信随着国家减灾体制的健全,减灾能力的提高,和全民每个成员的努力,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

俗话说水火无情,每次看到听到关于各种天灾人祸引起重大恶性事件的消息,都让人万分揪心,唏嘘不已。

是的,狂风暴雨及其引起的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河道决堤,还有大雪及其造成的道路堵塞、供电遇阻、房屋压垮、出行受阻,久旱造成的农业减产、绝收,还有各种原因造成的矿难等安全生产事故等不胜枚举。

不知这是不是文明的代价,但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问题伴随着对自然的过分掠夺这却是事实。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处于新的磨合、适应过程之中,人类正因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遭受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惩罚,其中不仅仅是数不清的经济损失,还包括无数的生命,多年的生产积累、各种公共设施等等,如果量化的话,每一次损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强势的大自然面前,人类往往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助,那么被动,似乎只有逆来顺受的份。

因而抛开繁华的表象,以现代的眼光,理性地看待、科学地分析和判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当下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到各种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人乃万物之灵长。

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历史演变进化至今,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正与日俱增,这就是生产力的进步,包括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自身。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时刻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大自然进行着一种搏弈,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利用、改造、同时也在适应着大自然,这种相互作用的情况随着历史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物我化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深刻思考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其实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XX中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述是这样的:

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万事万物皆有联系,普遍联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尤其是人类与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

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地球这一大的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桀骜不驯,近来频繁暴发的台风、海啸、暴雨、雪灾等等已经成为明证。

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上天入地探索未知世界、劈波斩浪深入海底世界、以及各种新的科技发明正以崭新的面目不断涌现,无论其物质基础多么强大,都是来源于大自然。

文明的每一步都是伴随着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与掠夺,然而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回报却鲜有问津。

如草原、树木被开垦成耕地、建设成人类居住地而导致绿地的减少和沙漠化的增多,导致现在“沙尘暴”的出现已经日趋严重,这就是人类与自然较量的一个简单的例证。

人类取得了他想要的,但是却付出了他不想要的更为惨痛的代价。

各种自然灾害其实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掠夺的一种惩罚。

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前进,如果人类不能改变当前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关系的现状,人类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经济损失、生存环境恶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命。

  二、进一步加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和探索,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以积极的态度与和谐发展理念重新定位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规划意识、积极应对意识,努力弥补自身不足,尽最大努力克制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尽最大努力修复对自然造成的损害,从根本上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对等,努力改变单向的简单掠夺模式,变为双向的互动的互补模式,唯有如此,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关系才能最终建立。

  首先是忧患意识。

人类产生之日便与大自然须臾不可分离,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大自然不仅赋予了人以崭新的个体、生命,还赐予了人类生生不息、繁衍进化的能力,正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人类延续了成千上万年,从原始状态进化到现在的文明。

然而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我们也时常因自身的错误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每一次惩罚都让我们增长见识,不断地加深对自身及自然的认知。

大自然并非如太阳般心底无私,每当人类过度的索取触及到其自身运行规律,触及到其生存底线时,她也会发怒,发威,发火,甚至给予人类以不同形式的惩罚。

因此,人类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万不可因自身力量的增长而飘飘然、自高自大、忽视、蔑视、漠视大自然的存在和需要,她也要休养生息,也要自我修复,也要补充能量,也要保持健康。

人类要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时刻思考如何向大自然进行回报,对自己的过度利用进行弥补、补偿,惟有如此,大自然才会对人类始终保持温和、亲善、友好的态度。

否则,大自然随时都会对人类变脸,而且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将一次比一次严重,如何跳出这一生死轮回就看我们有怎样的忧患意识、有怎样的克制力和怎样的应对策略。

  其次是规划意识。

一万个计划比不上一个科学理性的规划。

这里的规划指的是人与自然相处中的规划,而不是单纯的自我规划。

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所有规划中的第一规划来对待,来执行,来落实,这是人类必须面对、急需落实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也是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规划是纯理性的,超越情感的,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理性分析、科学归纳、提炼升华基础之上,对于当前、今后甚至很长时间内的各项生产、生活及各项活动等均具有超强的宏观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各类天灾人祸应对方面,更需具有超强的规避灾害的预见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性。

在应对人为造成的灾害方面我们已经制订出台的规章制度已经为数不少,关键是执行力的强弱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当前的现实,执行力已经成为当前应对人为灾害的又一个难题,这需要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来做为基础,更需要强有力的教育、监督、惩戒机制来保障。

对于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科学规避、有效预防、积极应对,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风来避风,雨来避雨,要以超强的科学预见性、长远的眼光来设计我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对于临山依水靠海的地方,更要把规划意识上升到足够的高度。

对于战争我们有时可以躲避,但是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如果防范不到位,根本就没有躲避的机会和可能,只能是被动的接受。

已经发生的灾难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了,其他的话语已经不用再多说。

  再次是应对意识。

积极科学合理的应对机制是当前必须加以面对予以破解的现实难题。

我们说灾害不可怕,可怕的是灾害到来后没有科学正确的应对机制,那么最后受到的伤害就远不止于自然的灾害,人为应对措施的滞后、无力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更为惨痛,更让人痛心。

当务之急,需要建立一整套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诸如地震、台风、暴雨、雪灾等等,制订预案必不可少,预案执行中所需要的人、财、物等等一系列的后勤保障更加必需。

这需要调动足够的资源来配套完成,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对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考验。

诸如地震救援队、消防救火队、水上救援队等都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必须配套产生应急系统的一部分,系统配套完善的应急队伍、设施、物资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1什么是自然灾害?

  概念

  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

  形成与发展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

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

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2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灾害种类有很多。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分布地域广。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

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

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发生频率高。

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

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人财损失严重。

据民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万人,倒塌房屋83万间,农作物受灾4721万公顷,绝收491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

  3应对自然灾害有哪些法律法规?

  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自然灾害的立法应对,现有的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类的法律主要有:

  2007年8月30日颁布同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1年8月31日颁布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1999年10月31日颁布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7年12月29日颁布1998年3月1日起实施2008年12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8月29日颁布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84年9月20日颁布1985年1月1日起实施1998年4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除此之外,一些法规和条例的颁布实施也有力地应对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例如:

2005年6月7日颁布同年7月1日起实施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2003年11月24日颁布2004年3月1日起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2年3月19日颁布同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00年5月27日颁布实施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1995年2月颁布同年4月1日起实施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4年10月9日颁布同年12月1日起实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1991年7月2日颁布实施2005年7月15日修订的《防汛条例》、1991年3月22日颁布实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83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地震时如何自救?

  1.地震时如果在家里,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防止触电和发生火情。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去阳台,不要跳楼,不要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更不要使用电梯,应尽量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最好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2.地震时如果在学校,不要乱跑或跳楼,应迅速躲进跨度小的空间,护住头部。

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附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3.地震时如果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坚固物品旁边,注意避开悬挂物,用包或手护住头部,等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

  4.地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时,应学会自救。

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争取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以清除头部、口鼻及胸前的灰土,保持正常的呼吸;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稳定生存空间;

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必要时喝自己的尿液也可延续生命;

听到地面有人时,应用硬物敲击能产生声响的物体,如铁管、墙壁,发出求救信号。

  发达国家有哪些借鉴?

  美国

  美国救灾机制实行一体化管理。

美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50个州中有43个州处在地震高风险地带。

为了应对地震和其他灾难,美国不断完善一套以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为中心的一体化救灾机制。

如今,联邦应急管理署隶属国土安全部,总部设在华盛顿,在全国各地设有办事处,4000人随时待命应对灾害。

  美国通过立法确保建筑抗震达标。

1990年,美国通过联邦建筑安全法规,规定凡是获得政府资助和贷款兴建的所有建筑,今后都必须符合抗震标准。

为了落实这一法规,美国紧急管理学院为有关方面提供培训和指导。

  日本

  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

日本政府从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吸取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

从那时开始,学校便成为每一个地方最牢固的建筑。

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一避难场所,除了它有牢固的建筑和体育馆、教室等空间可供灾民避难休息之外,还有两大功能,那就是:

因为学校大多有操场,可以作为直升机的停机场,也就可以成为一个救灾中心。

  日本强化建筑基准并定期检查确保达标。

日本抗震构造协会以《建筑基准法》为基础,制定了《抗震建筑的维护管理基准》,要求由在该协会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抗震建筑进行“体检”。

“体检”大致分为4类,即竣工时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检查和详细检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定期检查。

技术人员除每年检查抗震层外,在建筑竣工后第5年、第10年及之后每10年,对建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抗震材料的性能、抗震层外围有无阻碍建筑水平移动的物体、设备管线有无损伤等。

日本尤其注意定期检查公共设施,建立了“特殊建筑定期调查报告制度”。

建议现在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应当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让孩子能知道,在灾害到来的时候怎么面对,怎么防范,怎么自救,怎么逃生!

当灾害真的到来是让损失降到最低!

应对灾害能力包括,如何应对火灾,如何应对地震,如何防止大规模的学生拥挤而出现的踩踏事故!

学校如何防灾避险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

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

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

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

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

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

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

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

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

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

资源、信息不能共享;

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

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

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