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933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难以了解到某一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具体进程和特点。

所得结论往往流于一般化,不易查明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较深刻的背景,不适合对个别儿童的心理研究。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1、整体研究:

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2、分析研究:

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课题属于此类。

3、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都可以是整体研究或分析研究。

4、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并非截然对立,二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一种心理的产生,总是与其他心理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分析研究不能离开系统观点的指导,整体研究也往往需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高度科学的综合概括。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1、差异研究:

指研究不同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

通过这一类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及发展的关键年龄。

是目前占最大的课题。

2、相关研究:

指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查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关系的性质。

3、因果研究:

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研究验证假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影响,或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的反作用。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1、双生子研究:

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双生子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

2、跨文化研究:

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1、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2、观察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包括开放式抽样、封闭式抽样和时间抽样

3、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可采取局外、参与性观察。

2)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后因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应反复进行。

(二)实验法

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里现象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1、实验室实验法

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易观察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2)不足:

幼儿在实验室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导致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3)应注意的问题:

a.幼儿实验室内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同时要避免无关刺激引起幼儿被试的分心。

b.对幼儿的实验室试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

c.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使被试幼儿熟悉环境和熟悉主试,转成自然状态

d.对幼儿的实验导语,要用简明的语气和肯定的语气

e.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

f.实验记录应考虑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要准确记录幼儿的原话。

2、自然实验法

使儿童在试验中的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既与观察法接近,又是实验法,兼有二者的优点。

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活动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不如实验室那样有各种仪器设备,对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控制和记录不及实验室实验。

3、教育心理实验法

把条件基本相同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但对实验组采取某种特殊的教育措施,对控制组则不给予任何特殊措施。

通过两组比较,测查出这种特殊措施对因变量的影响。

(三)测验法

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比较简便,在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

测验所得往往只是被试完成任务的结果,不能说明达到结果的过程

3)对学前儿童的测验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a.由于学前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差,模仿性强,对学前儿童的测验都是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b.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不仅掌握测验技术,还应掌握对学前儿童工作的技巧,以取得幼小儿童的合作,使其在测验中表现出真实水平。

c.学前儿童心理尚不成熟,其心理活动稳定性差,切不可以以任何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四)间接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

1、调查访问法

当面调查有利于研究者与被访问的儿童家长、教师等个别交谈,较深入的了解情况;

开调查会有利于机体讨论研究,互相补充情况。

当面调查比较费时;

调查访问在与被调查者往往不够精确。

3)调查法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有特殊作用,因为:

a.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儿童心理表现,往往不能在研究者的观察实验中得到,却可以被同儿童生活在一起的成人所捕捉。

b.家长与老师等与儿童朝夕相处,较容易从许多时间中概括出儿童的心理活动倾向特点。

2、问卷法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

编制问卷的题目信都效度要经过考验。

容易流露出简单化,题目可能会被回答者误解。

答题往往受答题者的偏见。

3、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1)谈话法:

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通过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

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

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2)作品分析法:

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最好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脱离儿童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其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

第三章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人生的第一年

(一)出生到满月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满月前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新生活开始的。

主要表现在:

1、适应新生活

2、依靠无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眨眼反射;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巴宾斯基反射;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击剑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

迈步反射(行走反射);

游泳反射;

巴布金反射;

蜷缩反射。

3、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的发生也可以说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a.大脑皮质处于成熟健全而正常状态。

b.具备基础反射。

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已经巩固了的条件反射。

c.条件刺激物适当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

d.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的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

训练儿童反射的时间越早越早出现。

4)心理的发生(依据):

a.生后第1个月儿童已经简历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

b.感知觉是低级的心理现象。

儿童出生后就有感知觉活动。

c.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满月时已出现。

d.条件反射的建立,也可以说是记忆的发生。

4、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二)满月到半岁(1~6个月)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动作混乱阶段;

无意抚摸阶段(2~3个月);

无意抓握阶段(3~4个月);

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手眼协调的抓握(4~5个月)

手眼协调中手的特点:

1)能够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到的东西

2)动作有了简单的目的方向,并且能够作出一些虽然简单,但有效果的动作。

3)动作虽然有目标,但还伴随着许多不相干的动作。

4)当手里拿着一样东西时,如果看见另一样东西,就会把手里的东西丢掉。

5)坐起来的姿势有助于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

6)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对儿童心里发展有重要意义。

它是用手的动作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4、开始认生

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

它一方面明显的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

(三)半岁到周岁(6~12个月)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a.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

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做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趋势叫“首尾规律”。

c.从中央部分的工作到边缘部分的工作。

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

这种趋势叫“近远规律”

d.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四肢动作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

这种趋势叫“大小规律”。

e.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是服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2)坐、爬、站、走的发展。

坐和爬在周岁前就可学会,但站和走一岁前不能完成。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手指日益灵活,表现在:

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双手配合;

摆弄物体;

重复连锁动作。

3、语言开始萌芽

7个月的孩子能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

9~10个月,能听懂一些词,开始主动发出一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意思。

直到1岁,孩子能说的词还是很少。

4、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第二节、1~3岁

1~3岁成为先学前期,这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儿童在这个时期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表象思维和想象等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

出现独立性。

也就是各种心理活动逐渐齐全。

1、学会直立行走

1~2岁孩子独立行走还不自如,原因在于:

1)头大脚小。

头和身体的比例不平衡,头比较大;

同时,孩子的脚相对地小,因此头重脚轻,走路难以保持平衡。

2)全身的骨骼肌肉比较嫩弱。

孩子的骨骼系统布满血管,骨组织不很坚实。

骨骼的纤维组织基本是由软骨组成,制成身体直立行走不够有力。

3)脊柱的弯曲没有形成。

孩子生下来时脊柱几乎是直的,1岁左右腰部向前方的弯曲才逐渐形成。

一方面它的形成支持了直立行走的姿势;

另一方面又是在直立行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4)两腿和身体不协调。

孩子在开始走路时,常常把双臂张开,有时甚至横着走以保持平衡。

在学走路的基础上,一岁多的儿童还学习走楼梯;

两岁左右孩子能原地跳,学会跑等。

这时动作任然比较笨拙。

2、使用工具

一岁以后,孩子逐渐能够准确拿各种东西;

一岁半左右的孩子可以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是把物体当做工具来使用的开端。

1~3岁儿童使用工具过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完全不按工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当做自己手的延续,这阶段孩子不停的改变运用物品的方式。

变化方式虽多,有效方式却不多。

2)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

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碰到有效方式,会立刻抓住它,并且比较小心的完成某种动作。

3)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不再等待有效动作的偶然出现,开始主动掌握经验中的有效动作方式。

但比较固执,遇到困难也不愿放弃自以为有效的方式。

4)第四阶段,能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如有不正确方式,很快就会改正。

3、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语言:

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1~1.5岁处于理解语言阶段;

1岁半以后孩子有一个似乎是突然开口的阶段;

两岁左右的孩子话不成句但喜欢说,喜欢模仿大人;

到了3岁能初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表象:

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印象。

1.5~2岁左右,当事物不再眼前时,儿童能够在大脑中出现关于该事物的表象。

表象的发生使儿童有可能产生想象。

3)思维:

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这时的孩子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这时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只是在活动中进行,所以带有“直觉活动”和“感知运动”。

4、出现独立性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

这时孩子知道“我”和他人有区别,在语言上分清“你”“我”,在行动上要“自己来”等等。

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才真正开始形成人类的全部心理机能。

第三节、3~6岁

(一)3~4岁

1、生活范围扩大

开始上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成人以及同龄人。

生活范围扩大的基础:

1)生理的发展:

一方面身体比以前更结实了,不像先前那样容易生病;

另一方面,经历比以前更充沛了。

2)身体和手:

基本动作比较自如。

3~4岁儿童能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3)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2、认识依靠行动

1)思维是认识的核心,3~4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

2)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

3)注意也和行动密切联系。

4)小班幼儿认识活动对行动的直接依赖性,说明他人是活动非常具体。

只能理解具体的事,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做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

3、情绪作用大

小班幼儿各种认识的无意性都占压倒优势。

他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所支配,而不受理智所支配。

4、爱模仿

1)3~4岁幼儿的模仿现象显的较多,一方面由于他的动作和认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模仿一些表面现象。

再大一些的儿童的模仿开始逐渐内化。

2)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二)4~5岁

1、活泼好动

1)幼儿的活泼好动与他的身体发育特点密切相关:

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有弹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性,肌肉收缩力差,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就会使有关肌肉群负担过重。

各种活动的交替,可使骨骼肌肉各部位有张有弛。

2)另外,活动主要依靠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不足,兴奋过程的活动胜于抑制过程。

3)活泼好动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原因:

a.幼儿园中班儿童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已经比较熟悉,也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制度。

b.4~5岁儿童在生理上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

兴奋和抑制过程有大提高

2、思维具体形象

1)具体形象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在学前中期最为典型。

小班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则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行动的特点不仅反映在中班幼儿的思维活动中,也反应在记忆、注意等各种认识活动中,还表现在儿童的语言中。

3、开始接受任务

1)4岁以后的幼儿对自己所担的责任出现最初的责任感(值日生)

2)4岁以后儿童之所以能接受任务,和他的思维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思维的发展,他的理解力增强,能够理解任务的意义。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1)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分工,安排角色等,在游戏中逐渐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2)从4~5岁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同伴关系开始冲破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优势,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

(三)5~6岁

1、好问、好学

1)他们不再满足表象,而要追根问底,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

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2)5~6岁的孩子喜欢学习,愿意上课。

学到一些新知识和技巧后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对别人讲。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1)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仍然是具体的,但是明显的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2)5~6岁的儿童能够根据概念分类;

能够掌握“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

在记忆一些具体事物时,也会自动把他们进行分类,按类别记忆;

在观察事物时也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

3)6岁以前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初步的,对于一些需要多层次推理的事还力不能及。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1)5~6岁儿童出现了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

2)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

在注意活动中,能够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力;

大班幼儿进行有意记忆时,也会运动各种方法;

用思维解决问题时,会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

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

4、个性初具雏形

1)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变化,不愉快情绪有时持续较长;

思想情感不那么外漏;

对自己的行为产生顾虑

2)个性开始形成,是和幼儿认识活动抽象概括性的发展,以及各种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相联系的。

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意义)

1、感知觉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1)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感知觉。

2)记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随后出现与记忆相联系的表象,进一步发展为最简单的思维。

2、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皮亚杰认为感知认识阶段有三个特点:

1)逐渐形成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2)逐渐形成各器官的协调活动

3)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3、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1)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重要地位

2)幼儿的记忆也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

3)幼儿的情绪与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4)幼儿感知的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5)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一定意义。

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2、感知的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3、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4、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5、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的主要阶段

1、原始的感知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如许多条件反射就是依靠触觉进行的。

2、从知觉的概括像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出生后一年,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其主要作用

2)1岁以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反映客观事物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

3)2岁左右,当婴儿的语言和思维真正发生时,对事物的概括性水平,逐渐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3、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1)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形成观察的能力。

2)4~5岁以后,能够逐渐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感知活动,掌握了观察方法。

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的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掘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的视力。

6个月以下是儿童视力发展的敏感期;

10岁时儿童视敏度有显著增长,视觉调节功能最强。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能力继续发展。

3岁还不能认清基本颜色;

4岁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5岁你呢辨别更多混合色。

随着年龄增长,对颜色名称的掌握不断提高。

第四节、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1)胎儿已经有了听觉反应,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你反应

2)新生儿对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不同音调、纯度等有不同的反应。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儿童从很小开始,已经出现试听协调现象

(三)儿童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且个性差异大。

第五节、儿童触觉的发展

(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等。

都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感觉

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吸吮反应等)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后来才是手的触觉。

(三)手的触觉探索

1、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生后就有手的触觉反应,如抓握反应。

2、视触的协调:

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之协调,其出现大约在出生5个月左右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苦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痛觉和情绪状态有关。

(六)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如画画、用剪刀的精确度)

第六节、学前儿童对物体的感知

(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1)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

2)3岁儿童已经能准确的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但辨别不同的图形,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

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3)幼儿期,形状知觉和图形辨别,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结合。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6个月前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

(三)对物体属性感知的掌握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

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应物体的属性。

要求掌握人的感知经验。

第七节、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