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732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两万头养猪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1.8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一代优质种猪4300头(其中长白种猪2150头、约克夏种猪2150头)、长大二元母猪1950头,出栏优质商品猪(种猪淘汰)3750头,新增公司良种猪年出栏1万头的能力。

项目实施后,可年销售收入2067.5万元,年利润502.3万元,净现值2559.9万元,内部收益率为27.45%,投资利润率22.67%,盈亏平衡点42.90%。

1.1.9研究工作的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畜牧法》;

(4)《安徽省“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1.1.10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

(1)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

(3)对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

(4)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

(6)对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提出研究方案。

(7)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1.2项目单位简介

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新华种猪有限公司位于合肥与县城上派之间,处于风景秀丽的大蜀山西南,距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不足10km,与周围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可通过玉兰大道、人工湖路以及习友路、飞虎路相衔接沟通,交通极为便利。

猪场总体布局合理,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三块,各区之间有绿化带和隔离墙作为隔离带,其中生产区是指猪场的主要部分,其中建有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饲料加工设备。

在省农委、淮南市农委等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如今养猪场已达到年出栏万头的规模,并在2006年获得了安徽省A级优良种猪企业。

公司向周边及家乡群众以成本价销售仔猪1万余头,种猪3千余头,并向100多户特困户免费送养仔猪。

对养猪户进行上门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科学养猪,并且在2002年针对养猪密集的村庄全部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养猪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流程、统一销售的统一经营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供应的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公司在生产生猪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并保证在生猪生产过程中落实无公害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决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各类药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

公司的下一步目标是:

在2009年新建现代化种猪场,走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加工销售的产业化一条龙服务道路。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用猪粪等废物沼气发电,循环无害利用。

同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农业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走科技养殖、生态养殖的新型致富道路。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

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2.1.2肥西县畜牧业发展状况

(一)历史悠久。

我县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农民素有传统的养殖习惯,生产原料和劳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安徽省畜牧富民行动先进县”。

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养殖龙头企业2家,省级3家,市县级20家,成立养殖合作组织36个;

形成养殖专业村45个,专业户8000多户,获得无公害畜禽产品认证4家,无公害畜禽产品3个,省级知名品牌产品2个,畜禽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20多家。

2006年全县出栏家禽6236万只,家畜42万头,农民人均收入3706元,其中1/3来自养殖业经济收入。

2007年全县家禽出栏量将突破7300万只,家畜47万头,农民养殖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将增加20%以上。

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性产业。

按照我县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全县出栏家禽突破1.2亿只,家畜65万头,养殖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一半。

(二)生态环境独特

我县拥有20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紫蓬山12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各类植物470余种,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

(三)动物防疫网络健全

我县自2005年,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构建了“县有局,区域有所,乡有防疫办,村有防疫员”的四级防疫网络,建立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动物防疫监督体系。

县防控中心主要承担防疫技术支撑职能,包括饲料、药品和疫情监测、防疫技术培训、疫情处置方案的制定等,县监督所和各监督分所主要是各辖区内各防疫监督、检疫监督、畜禽及产品安全监管、药政医政综合执法等。

各乡镇成立了动物防疫办公室。

目前,我县正着力进行省级示范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该项目实施,对提高我县畜禽及产品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建设养殖、屠宰基地条件成熟:

供水、排水便利。

全县水系交错,东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有丰乐河、派河、淠河、潜南干渠等,塘坝2万多座,中、小型水库1百多座,全县境内可采地下水。

全县境内工业园区用水有保障。

桃花工业园拓展区自来水管网已与合肥市用水对接,日供水量85万立方米。

全县工业园区内已经建设有污水处理厂,桃花工业园拓展区排污管网已经与合肥市区排污管网对接。

我县电网并入国家电网,实行同网同价。

(五)、政府的保障措施:

企业和养殖户可通过协议的形式进行规范约定,保障药物、疫苗、饲料的专供、保证养殖户将养殖产品卖给公司,可采用“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

为了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2007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鼓励我县获得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同时,积极支持和协助引进企业向省、市申请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促其他们做大做强。

展企业的辐射范围。

目前存在问题:

合肥市乃至肥西县生猪价格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猪出栏一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养一头母猪到到出栏生猪的周期是十八个月,所以生猪出栏在目前难以大幅增加,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2.1.3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动物疫病形势仍然严峻。

抓好动物疫病防制,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是当前畜牧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

从这几次大的动物疫情发生及后续影响来看,动物疫病一旦发生,不仅从生产上对畜牧业造成大的冲击,而且由于消费意愿下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畜产品的价格、销量难以恢复,同时疫病的发生也降低了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使畜禽生产回升缓慢。

(2)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受疫病和效益下滑双重影响,一批有能力、有技术、有经验的养殖户放弃养殖,外出打工,致使淮南市规模养殖增长缓慢,始终不能成气候,畜牧业发展缺乏后劲。

(3)农户融资困难,投入不足。

由于广大养殖户融资困难,难以继续扩大规模,且目前养殖处于低谷时期,养殖户迫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渡过难关,以期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当地养猪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养殖技术落后,养殖分散,不能形成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

二是生猪品种落后,品质差,猪肉太肥,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是生产力水平不高,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为此,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养猪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养猪业的发展。

把发展养猪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把发展养猪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推进养猪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县域主导产业的形成,提出了养猪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任务。

畜牧业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予以重点支持的全省十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对当地畜牧业进行多种经营的综合开发,优势十分明显。

该项目的实施将形成“良种繁育场+农户”产业化模式,带动当地生猪养殖业的集约经营,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地方生猪养殖产业化的进程,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广大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2.2项目建设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项目单位整体实力的发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新华公司所生产种猪品质。

项目建设将有效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和带动当地农民及周边地区养殖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2.3项目建设是引导农户科学养殖的需要。

引导农户逐步摆脱传统的养猪方法,向依靠养猪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发展。

以猪种改良为重点,调整优化养猪产业化结构,健全完善生猪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品种标准和使用规范技术,加强质量检测,同时大力推广普及实用科学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实行良种配套,充分发挥良种增产增收潜力。

2.2.4项目建设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项目产品是优良种猪,属于优质瘦肉型猪,具有饲养周期短,料肉比高,品质优、见效快等特点,符合市场的要求。

项目实施后,进一步提高全区品种改良率,逐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扩大企业规模,以满足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2.2.5项目建设是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的队伍中来,企业带动的农户数量和企业的辐射范围会远远超过项目前,同时企业利用市场杠杆和经济规律,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带动农户养殖,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

2.2.6项目建设是推进当地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养猪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从建设场地一直到饲料需求都是经过准确计算后定量供给的,不会造成资源的无故浪费;

养猪业是环保型农业,生产的产品是无公害农产品,具有高产、高效、无污染的特点,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动物粪便和清洗污水都会进行分别处理,转化为肥料,加以回收利用。

与传统养猪业相比,具备节约资源、环保高效的明显优势,可以有效的保护农业环境质量,维护全区乃至全市农业环境的动态平衡,有效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既强调发展又保护环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依托新华公司的发展,直接安排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就业,通过引导和示范,扩大养猪规模,推动养猪业发展,间接安排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2.2.7项目建设是当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

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培植新优势,培育新农民、发育新组织、形成新机制、资源新配置。

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和农民,其出路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

项目建设能够把农业、农村、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政府行为,达到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目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政策可行性

在召开的安徽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尤其是要重点发展良种种畜禽业。

从中央到地方,历来都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和资金上都给予一定的支持,希望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

2.3.2饲料、养殖资源丰富

县城上派镇距合肥政务中心仅10公里,距骆岗机场仅15分钟车程,建设中的国际4E级标准的现代化国际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坐落我县高刘镇。

随着合肥“141”城市组团战略的实施,我县与合肥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政务文化新区和正在建设中的滨湖新城连为一体,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已经形成。

基础设施完善。

宁西、合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宁、合界高速、206、312国道等9条国省道贯穿县境,县内各乡镇通柏油路,35%的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砂石路。

特色农业彰显。

形成了苗木花卉、畜禽、花生、蚕桑、水产、菜瓜果六大特色产业。

我县家禽养殖业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形成了“正旺、森淼、益农、江夏禽业、东方禽业”为首的五大禽业集团公司;

华杰、永丰、飞达、恒圣、承阳等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公司和年生产饲料能力达30万吨的亚博饲料公司,辐射带动养殖户3万多户。

项目区肥西属亚热带气候,雨水丰沛、四季分明,温湿度适宜。

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湿度70%。

适宜发展养殖业;

当地剩余劳动力丰富,当地发达的养殖业,充裕的粮食资源,是发展种猪养殖得天独厚的理想地区。

第三章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3.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的,饲养的猪的数量几乎占世界的50%,猪的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2006年末,全国生猪存栏是4.94亿头,下降1.8%,母猪存栏降2.6%,出栏6.81亿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

猪肉产量5197.2万吨,增长3.7%,占全国肉类产量的65%左右是猪肉,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肉品。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06年末全国有种猪场近4000个,种猪场的可繁殖母猪近115万头,年度内提供的种猪数量近700万头。

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40家。

表面上我国每年生产的种猪数量已接近需求量,但生产的种猪数量不等于能进入生产群种猪的数量,目前国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入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以上的后备种猪被淘汰。

我国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供不应求。

3.1.1优良种猪更新、更替需求增加由于我国种猪整体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基础母猪群良种化程度不断推进,除了优良种猪年更新需求量逐年增加外。

在良种化的大趋势下,原有种猪品种的更替需求量也将递增,按年5%递增幅度估算,每年种猪需求量将新增近100万头。

3.1.2优质猪肉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改善拉动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其中突出发展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刺激良种猪市场。

3.1.3我国种猪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种猪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种猪场规模参差不齐,种猪质量差别较大,由于经济发展的带动,种猪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

近十年来,我国种猪企业一直处于较高利润时期,目前种猪的报价,50千克左右的各品种的纯种猪,每头猪在3000元以上,高的每头超过5000元;

二元种猪每头在1800元以上,高的每头超过2200元。

如果企业体制清晰,管理有序,技术力量强,市场营销流畅,总体利润还有上升空间。

现阶段我国良种猪繁育基础设施薄弱,品种改良工作相对落后,而品种改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对种猪场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许多鼓励繁育良种的优惠政策。

有的地区为了推动本地区良种改良进程,对优良种猪的引进还从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由于政府对良种猪的生产、引进和利用的大力支持,对于提高种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市场前景分析

伴随我国良种普及率的不断推进,优良瘦肉型种猪的需求量将稳步增加。

3.2.1优良种猪的市场需求看好

目前国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千克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入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以上的后备种猪被淘汰,由此可知,我国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一段时间里依然会供不应求。

由于我国种猪整体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基础母猪群良种化程度整体的不断推进,除了优良种猪年更新需求量逐年增加外,在良种化的大趋势下,原有种猪品种的更替的需求量也将递增。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改善拉动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其中突出发展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刺激良种猪市场。

3.2.2随机客户是种猪销售的主体

种猪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对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种猪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营销服务队伍十分必要,有技术、有能力的营销服务队伍的建立是非常紧迫的任务,依靠这个队伍将生产的优秀种猪推广到产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当地养猪产业化发展,只有猪业得到产业化发展,种猪企业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种猪不是终端产品,种猪的顺畅销售、种猪产业的发达依赖于养猪业的发展。

3.2.3种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商品猪市场的走势会直接影响种猪市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5月26号考察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情况时督促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生猪生产,对饲养母猪给予适当补贴,保护母猪生产能力;

组织好猪肉和其它副食品的市场供应,做好采购工作,增加市场投放,切实做到不断档、不脱销。

随着商品猪价格的涨幅,养猪户对品种需求的热情也出现浮动,养殖户经过观望期似乎已进入实际行动阶段,开始有计划引进种猪,从而直接刺激了种猪市场的回暖。

从全国各地的种猪场得到的信息显示:

种猪畅销。

种猪市场的季节性特点。

我国种猪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夏季较为炎热。

每年的3~6、9~11月份气候适宜,为种猪销售旺季,而每年其他季节为销售淡季。

3.3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大力培育优质种猪,推广优质种猪(长白种猪、约克夏种猪)和长大二元母猪,带动周边养殖户,形成区域性规模,降低整体产业的经营成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公司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公司常年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保持合作关系,多次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项目实施中,给予养殖户以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支持,为养殖户在技术,饲料、兽药提供、饲养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提供优质服务。

采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使用的是绿色全价颗粒饲料,用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产品出售前经过检测。

优质瘦肉型猪品质相当纯正,其育肥猪瘦肉率高达62.6%,生长期短,育肥速度快,每天增重800g,料肉比高。

新华公司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营销网络,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利于打入国内大中城市。

3.4生猪产业的发展方向

3.4.1培育规模养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生猪饲养个体规模小,生产效率不高。

主要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养殖的比例偏小。

由此可见,生猪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农户分散饲养、个体经营户逐户收购模式.集中屠宰检疫供应的方式。

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管理粗放。

二是饲养技术含量不高。

三是单体饲养成本高。

四是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

规模饲养户存栏家畜可处于不同的生产周期,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根据生猪生产和销售情况而不停地上下波动的,这对于规模饲养户而言,可通过控制出栏量、仔成猪比例等手段就能调节自身受市场的影响;

而散养户则不然,散养户的存栏量少,存栏家畜基本代表一个生产周期,若本期行市吃紧则亏损就无法避免了。

3.4.2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经营产业化。

目前养猪业受制于市场因素影响太大,要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

着力引进培植龙头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迅速引进种猪生产、生猪屠宰、饲料生产三大企业落户:

加快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要帮助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行“基地+现代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3.4.3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从2004年开始,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集中爆发,全国的农业生猪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模式,家禽的生产受此影响价格急剧下跌、规模缩小。

与此同时,生猪生产规模膨胀,猪肉价格上涨.大批农户加入到生猪的饲养行列。

此举间接刺激了与生猪饲养有关的配套行业的提价.导致养猪成本上升。

随着家禽业生产的恢复,仓促进入的散养农户,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比较劣势下,生产经营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虽然近年来生猪规模养殖有所发展,但生产方式仍为家庭副业式,房前屋后分散式格局,没有形成规模养殖,更谈不上标准化养殖和健康养殖,导致产品质量不高。

为此,必须进一步扩大生猪规模饲养户,并进一步优化生猪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生猪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5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

3.5.1营销策略

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种猪营销的关键环节,服务式营销将是种猪市场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也都是这样。

种猪是属于活的生产资料的特殊商品,从交易结束到实现客户愿望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这期间存在很多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客户的饲养管理,但种猪企业的良好服务将有助于客户实现愿望,可以避免某些失误。

良好的服务是建立、提高企业信誉的基本手段,是向客户提供附加于种猪之外的超值利益的渠道,更是稳定客户,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唯一办法。

种猪企业需要转变服务理念,把服务视为销售的前奏和销售的延伸,组织技术好、有经验、有头脑、与客户有亲和力的人建立服务部门。

种猪市场服务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

目前引种的多是非猪业客户,引种前期系统的介绍讲解、设计规划、人员的培训,引种期间提供全面的技术资料、选种帮助、运输协助,引种后的过渡期及各饲养阶段的重点指导等尤为重要,现在的服务更多是全方位系统咨询式服务,对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种猪市场服务应当进一步系统化细分,将忠诚客户、潜在客户、中介客户进行区分,系统管理,有针对性开展定期服务。

现代企业的商业运作中,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作用,这种关系是借助于商品实现,但又游离于商品之外的价值资源,需要培植和利用。

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国内需求动向,搞好良种开发,以市场和销售指导生产,树立品牌意识,制订品牌战略,积极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给予养殖户以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支持,为养殖户在技术,饲料、兽药提供、饲养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上提供优质服务。

3.5.2方案

种猪市场主要是在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