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71610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根据你的所学,下面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 

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

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

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

7.下图是人们祭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时的情景,人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下选项中能够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①建造宫室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

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9.一提到中国,人们都说: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A.约公元前771年

B.约公元前1600年

C.约公元前2070年

D.约公元前1046年

10.如果你乘坐时光穿梭机,回到夏朝,在当时的都城担任官职,不可能看到( 

A.监狱里关满了犯人

B.夏桀勤政爱民

C.王位继承世袭制

D.奴隶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

11.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却几次迁都,直到一位商王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这位商王是( 

A.启

B.汤

C.盘庚

D.纣

1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3.章华是周武王手下一名战将,在牧野之战中,战功赫赫,后来他被分封为诸侯,他必须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定期朝见天子

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 

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在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商代影响深远。

下列有关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一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

D.三幅图证明商代我国开始有早期国家

15.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6.小明一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要学_____卧薪尝胆,不学______纸上谈兵。

”横线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 

A.晋文公、白起

B.勾践、白起

C.勾践、赵括

D.晋文公、赵括

17.下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8.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白渠

D.大运河

19.历史巨片《大秦帝国》描述了秦国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东西对于现在都有借鉴意义,其中描述秦国由弱变强的《黑色裂变》应该着重描写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合纵连横

C.牧野之战

D.三家分晋

20.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

21.如图所示“中华第一鼎”,因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它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内部的文字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2.“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

关睢》)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23.“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

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

一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

”与该诗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是 

A.苗年节

B.盘王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

这句话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史记》

2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呈现给世界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书画汉字、丝绸之路等“中国元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

如图中的“和”包含了“人际和谐、相互关爱”的思想。

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5分)

(2)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3分)

(3)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0年9月27日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

(3分)记载其言论的书籍是什么?

(2分)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是谁?

(2分)你认为他的什么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借鉴作用?

(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孔子的哪些主张具有现实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见下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分)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1分)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都有哪些人?

(3)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

(1分)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4)这种制度起到怎样的作用?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最早的人类的相关史实。

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这里生活的远古人类的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证明这里的居民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古代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1929年在北京的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故此题选择答案C。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远古居民生活方式的相关史实。

从题干中关键的信息“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有时间判断出是我国古代北京人生活的时间。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但是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生活条件险恶,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故此题选择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相关史实。

此题的关键信息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原始的农耕生活。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关史实。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与大米、小米两种农作物相关的两个原始居民。

学生首先要知道“大米”这种粮食是水稻的产物,“小米”是粟这种农作物的产物。

所以我们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知道水稻和粟与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就可以了。

所以词选择答案D。

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农耕文化的相关史实。

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考查的是这两个部落的农耕文化。

此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选择不正确的。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附近,属内地;

河姆渡原始居民随生活在长江流域,但长江是我国的内河。

所以两种原始居民都没有生活在海边,因此不可能海上活动兴盛。

另外海上活动应属于贸易活动。

所以此题选择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皇帝的有关史实。

黄帝建造宫殿,制作衣服,还叫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人文之祖”。

华夏之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禹的史实。

尧、禹、舜都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禹领导人民治水13年,三国家门而不入;

禹当黄河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

由此可见“水”指的是黄河水,故此题选择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的相关史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故答案选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相关史实。

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在位是非常残暴,建造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

故在夏朝不能看到的是B。

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史实。

此题属基础题。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成才稳定下来。

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此题选择C。

夏、商、西周的兴亡。

盘庚牵殷之后商朝强生起来。

但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所以此题描述的商王纣,选择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史实。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章华作为诸侯,就要遵循分封制内容,故此题选择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史实,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

三幅图片描述的都是商朝最闻名的,商朝是我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成才稳定下来。

所以ABC都是正确的。

我国最早的国家是夏朝,所以D是错误的。

后来这些诸侯势力不断增大就发展成为齐国、赵国等国家。

故此题选择A。

【解析】此题是对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历史典故的考查。

春秋末年,吴国、越国的战争中,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

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孤胆,坐卧都要舔尝,最终打败吴国。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

战国末年,公元前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赵军任用赵括为领率,赵括只会纸上谈,没有实战经验,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

故这两个典故说的是勾践和赵括,选择答案C。

春秋战国的纷争。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有关史实。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牛耕进一步推广。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是农业由“千耦其耘”发展到“个体农耕”。

大变革的时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都江堰的相关史实。

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字是水利工程解决了“成都平原”的问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大致意思是,人们制服了水旱灾害,解决了温饱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解决成都平原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所以此题选择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秦国的发展史。

此题的关键是描写了事件的影响:

使秦国由弱变强。

提醒学生要注意这里说的是秦国,不是秦朝。

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结合答案,学生就能想到: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的史实。

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题干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减少的原因是强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国家。

强国每吞并一个弱小的国家,它的疆域就会扩大。

国家就慢慢走上了统一。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的史实。

我国有文字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司母戊”是最大的青铜器,所以文字最有可能是金文。

故答案选择B。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